Workflow
人民日报海外版
icon
搜索文档
中国世界灌溉工程遗产总数达42项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9-14 12:01
据了解,入选的元阳哈尼梯田位于云南省红河南岸哀牢山区,涵盖坝达、多依树和老虎嘴三大核心片 区,灌溉面积5.61万亩;入选的赤山湖灌溉工程位于江苏省句容市,至今已有1700多年历史,是目前秦 淮河上游重要的灌溉与防洪调蓄工程,灌溉面积7.7万亩;入选的湔江堰位于四川省彭州市,始建于西 汉时期,是龙门山冲积平原地区平梁分水灌溉体系的杰出代表,通过卵石竹笼工艺筑堰分水,实现了灌 溉、泄洪、排沙的协同运行;入选的门头沟永定河古渠灌溉工程位于北京市门头沟区,由公议沟、三家 店等五条古渠及周边泉、井组成,其中公议沟建于辽代。 据新华社北京电(记者 魏弘毅)记者从水利部了解到,近日在马来西亚吉隆坡召开的国际灌排委员会 第76届国际执行理事会会议上,2025年(第十二批)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正式公布,中国申报的云南 元阳哈尼梯田、江苏句容赤山湖灌溉工程、四川彭州湔江堰、北京门头沟永定河古渠灌溉工程等4个工 程成功入选。至此,中国的世界灌溉工程遗产总数已达42项。 ...
到2027年,全国新型储能装机规模超1.8亿千瓦——推动新型储能实现规模化、市场化发展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9-14 12:01
政策目标 - 到2027年全国新型储能装机规模达到1.8亿千瓦以上 [1] - 带动项目直接投资约2500亿元 [1] - 截至2024年底全国新型储能装机7376万千瓦 [1] 发展背景 - 新型储能被称作"充电宝" 可实现用电高峰放电和低谷充电 [1] - "十四五"以来中国新型储能快速发展 [1] - 目标设置考虑与"十五五"能源规划有效衔接 统筹新能源消纳和电力保供需求 [1] 技术应用 - 新型储能技术路线和应用场景进一步丰富 [1] - 培育一批试点应用项目 打造典型应用场景 [1] - 支撑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1] 实施举措 - 促进新型储能应用场景拓展 包括电源侧 电网侧和其他应用场景 [1][2] - 推动新型储能利用水平提升 [1] - 引领新型储能创新融合 [1] - 加强新型储能标准体系建设 [1] - 加快新型储能市场机制完善 [1] 应用场景 - 目前应用较多场景包括工业园区 算力设施 分布式光伏和通信基站 [2] - 创新应用模式促进用能效率提升 [2] - 要求各地加快推进电力中长期和现货市场建设 [2] - 完善市场价格形成机制 推动合理形成新型储能充放电价格 [2]
锐财经丨国家财政实力持续增强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9-13 14:38
财政宏观调控积极有为 蓝佛安介绍,"十四五"时期,国家财政实力大大增强,集中财力办成许多大事要事。 一方面,收入"蛋糕"越来越大。"十四五"时期,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预计达106万亿元,比"十三 五"时期增加17万亿元,增长约19%。地方财政实力稳步壮大,从2024年数据看,16个省份财政收入比 2020年增长20%以上;7个省份超5000亿元,其中2个省份超1万亿元。 另一方面,支出强度前所未有。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五年预计超136万亿元,比"十三五"时期增 加26万亿元,增长24%。同时,支出结构不断优化,更多"真金白银"投向了发展大事和民生实事。 "十四五"时期,财政宏观调控更加积极有为,推动中国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蓝佛安介绍,"十四五"时期,财政政策进一步增强与经济情景的适配性,从积极到更加积极,战略 上更加主动、战术上更加精准,成为支撑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重要力量。 一方面,强化逆周期调节,熨平短期波动。例如,去年二、三季度,中国经济下行压力明显加大, 财政部门9月底迅速出台一揽子增量政策,有力推动经济企稳回升。 人民日报海外版记者 汪文正 9月12日,国新办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 ...
这些“好习惯”,其实不健康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9-13 11:37
每年9月是全民健康生活方式宣传月,今年的主题为"培养健康生活方式,筑牢家庭健康基石"。良 好的生活习惯是保持健康的关键,然而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往往存在一些健康认知误区。 有哪些人们习以为常的"好习惯",其实不健康?近日,北京清华长庚医院全科医学科主任、主任医 师王志翊接受本报记者专访,对此进行了详细解读。 误区1:清淡饮食,就是要长期吃素 王志翊:真正的"清淡饮食"并非长期吃素,而是讲究烹饪方式和调味上的"清淡",核心是均衡营 养。长期严格吃素,尤其纯素食,易导致优质蛋白、维生素B12、铁、锌等关键营养素缺乏,这些主要 来自动物性食物。缺乏它们可能引发贫血、免疫力下降等问题。健康"清淡"应做到少油、少盐、少糖, 多采用蒸、煮、快炒方式。食材上需荤素搭配,适量摄入鱼肉、禽肉、蛋奶等优质蛋白,并搭配丰富蔬 菜水果和全谷物,才能保证营养全面。 误区2:每天万步走,强身更健体 王志翊:"日行万步"是一个广为流传的健康营销概念,但并非严格的健康标准。盲目追求步数反而 可能对膝关节和踝关节造成损伤,尤其对老年人及肥胖者风险更大。真正有效的运动不在于步数多少, 而在于运动质量。健康运动常关注三个方面:达到微微出汗、心跳加快 ...
“十四五”时期,财政收入“蛋糕”更大,财政民生投入近100万亿元——国家财政实力持续增强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9-13 09:30
9月12日,国新办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十四五"时期财政改革 发展成效。财政部部长蓝佛安表示,"十四五"时期,国家财政实力持续增强,效能不断提升,财政作为 国家治理基础和重要支柱的作用进一步凸显。 财政宏观调控积极有为 蓝佛安介绍,"十四五"时期,国家财政实力大大增强,集中财力办成许多大事要事。 一方面,收入"蛋糕"越来越大。"十四五"时期,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预计达106万亿元,比"十三 五"时期增加17万亿元,增长约19%。地方财政实力稳步壮大,从2024年数据看,16个省份财政收入比 2020年增长20%以上;7个省份超5000亿元,其中2个省份超1万亿元。 另一方面,支出强度前所未有。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五年预计超136万亿元,比"十三五"时期增 加26万亿元,增长24%。同时,支出结构不断优化,更多"真金白银"投向了发展大事和民生实事。 "十四五"时期,财政宏观调控更加积极有为,推动中国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蓝佛安介绍,"十四五"时期,财政政策进一步增强与经济情景的适配性,从积极到更加积极,战略 上更加主动、战术上更加精准,成为支撑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
当花粉遇上雷暴,敲响哪些健康警钟?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9-13 08:30
类似的情况今年4月也曾出现。4月11日凌晨,重庆多地遭遇雷暴天气。隆隆雷声中,当地各大医院急诊 科经历了异常繁忙的一夜。 这一切的背后,是"雷暴哮喘"在作祟——在雷电作用下,花粉颗粒破碎成更细小的微粒,更容易被人体 吸入下呼吸道,从而诱发哮喘急性发作。常见症状包括咳嗽、喘息气促、呼吸困难,严重时甚至可能危 及生命。 雷电与花粉,看上去毫不相干,却能在特定条件下共同促成雷暴哮喘,这正是气候变化与公共健康风险 交织的缩影。随着全球气候变化持续加剧,高温、暴雨、洪水等极端天气频发,由此带来的健康风险也 超越传统范畴,呈现出更复杂的特征。例如,持续高温不仅直接引发中暑、热射病,还会加剧臭氧和颗 粒物污染,增加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疾病负担,尤其在城市形成"热岛—污染"双重威胁;暴雨洪水除了可 直接导致溺水外,还可能污染水源,助长蚊虫滋生,增加登革热、疟疾等虫媒传染病风险。 一场雷雨过后,"雷暴哮喘"一词再次进入公众视野。 日前,山西太原突发雷雨天气,电闪雷鸣持续约十几分钟。随后,山西白求恩医院急诊科患者骤增,许 多人出现剧烈咳嗽、呼吸困难、无法平卧等症状,其中以儿童、孕妇和中青年为主。 从根本上说,防范极端天气带来的健康风 ...
台湾青少年山城竞逐“创新梦”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9-13 06:16
台湾青少年的发明创意吸引民众围观。 何蓬磊摄 本报电(钟欣)"你好,'智慧书包'是一款可以帮助同学们记得每日所需的创新设计……" 13岁的陈羿璇带着"声控单杠"创意亮相。单杠的基座上有一个轨道,透过声音控制,可以使活动臂沿着 轨道上下移动,依据使用者身高适当调整。陈羿璇说,生活实践是滋养创意的丰厚土壤。发明产品在操 作简单、广泛适用人群的同时,还可以更有趣味性。 台湾学生张芮甄从观察家人晒衣服入手,发明了一款可以依据空间大小灵活调整长度、适用多元场景 的"伸缩衣架"。"2024年我第一次到大陆,在重庆的曾家岩小学交流,交到了不少朋友。"张芮甄说,创 意成型后,她将作品通过网络分享给大陆朋友,收获了大家的支持与鼓励。"我们常常联系,交流彼此 的兴趣爱好、奇思妙想。"她说。 彰化师范大学附属高级工业职业学校学生杨钧嘉是一名"老将",参赛足迹涉及海峡两岸多个城市。此行 他与合作伙伴陈羿亨带来"跑道起跑线超线显示器"装置,"可实现公平起跑与精准计时,具备市场潜 力"。在杨钧嘉看来,参展参赛不仅是展现自己的创意,更重要的是结识更多朋友,拓宽眼界。 (责编:岳弘彬、牛镛) 近日在重庆举办的第四届青少年专利孵化展暨发明展上 ...
回家(人民家书)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9-13 06:16
李湘 9月12日,在沈阳桃仙国际机场,礼兵将殓放志愿军烈士 遗骸的棺椁从专机护送至棺椁摆放区。 新华社记者 潘昱龙摄 饶惠谭 图为陈亮(左)和牟敦康。 李征明 罗盛教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战场。为了保家卫国,先后 有200多万名中国人民志愿军将士赴朝作战,197653名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英勇捐躯。历经两年零九个 月的浴血奋战,志愿军最终赢得了抗美援朝战争的伟大胜利。 去时少年身,归来英雄魂。2025年9月12日,第十二批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回到阔别70多年的 祖国;9月13日,安葬仪式在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庄严举行。这些曾经冲锋在前的英雄,内心也有着 对亲人、对战友最柔软的牵挂——这份牵挂,就保存在他们当年写下的家书中。 山河铭记,英雄回家。值此忠骨归国之际,本报推出"人民家书"之"中国人民志愿军家书",摘编5封志 愿军将士写给亲人和战友的家书。让我们重读这些穿越战火的字句,聆听英雄坚定的信仰与炽热的牵 挂,感受那跨越时空、永不褪色的赤诚与深情。 ——编 者 李湘: 自入朝后,除了走路就是打仗 淑静同志: 知道你和小孩都很好,我接信很愉快。我自入朝后 ...
穿越历史,感受宝岛铁道风情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9-13 06:16
台湾铁道博物馆展厅的"台北 第六月台"展区。 游客在台湾铁道博物馆参观。 观看展览了解台湾铁道建设的发展变化、乘坐园区火车实地感受列车运行的欢快、探访车辆维修车间观 摩不同时代台湾使用的列车及维修方式……不久前,位于台北的台湾铁道博物馆正式开馆。老少铁道迷 们兴致勃勃,不亦乐乎地在各个展区之间参观、体验。 台湾铁路修筑历史悠久。19世纪末,在清代台湾巡抚刘铭传的主导下,台湾修建了第一条铁路,奠定了 宝岛近代化的基础。1945年台湾光复后,当地铁路事业也获得快速发展,是岛内交通与产业发展的重要 基础设施,也成为许多台湾民众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为了让更多岛内民众更好地了解铁路运作、唤起火车记忆,台湾相关部门和各县市利用与铁道相关的园 区、老建筑,建设铁道博物馆或铁道文化园区,让大家近距离感受宝岛的铁道风情。 不一样的列车展示 不只是车辆种类丰富,柴电工场还结合车间内原有的机械设备和现代数字技术,为观众呈现火车引擎的 内部构造和检修场景。比如现场陈列的S212号油电混合火车引擎旁设有大型数字屏幕,展现的画面像 电脑断层扫描一样,让观众可以透视火车引擎里面的零部件组成和运作原理。 对于周先生5岁的儿子沐沐来 ...
暖心软餐点亮香港长者暮年生活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9-13 06:16
王 申摄(新华社发) 一日食三餐本是常事,可对于有吞咽困难的长者而言,进食却可能意味着发生呛咳甚至引发吸入性肺炎 的危险。在香港,适合吞咽困难人士食用的软餐逐渐出现在养老院和一些餐厅,让用餐不便的长者也能 尝到好滋味。 前不久,在位于香港新界的松悦园耆和护养院,30多位长者又吃到了久违的港式味道。怀旧的点心车、 热气腾腾的蒸笼、色香味形俱全的广式软餐点心,仿佛让他们来到了茶楼。身穿白衫的伙计在"茶楼"穿 梭忙碌,长者们则在热闹欢快的氛围中用餐。有的老人家品尝了软餐,先是有些惊讶,随后开心地竖起 大拇指。"现场气氛很热闹,像在茶楼喝茶。"护养院罗护士说,"老人家说点心跟茶楼的味道一样,真 的好开心。" 长者们品尝的软餐点心,是将煮熟的食材放入料理机搅匀,再加入软餐酵素粉和水,加热后倒入模具中 凝固成型,取出即可食用。食物既柔软易于吞咽,有助于降低吞咽风险,还保留了原本的味道,帮助改 善长者食欲。 这项名为"流动五感大茶楼"的沉浸式餐厅饮食体验活动,由香港乐龄社企"软餐侠"推出。从2019年至今 已举办145场活动,共有4000多位脑退化症和吞咽困难人士参与。"我们把茶楼'搬进'养老院,呈现真实 的聚会用餐场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