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华夏时报
icon
搜索文档
19连板,股价飙升153%!000609,今起停牌核查
华夏时报· 2025-11-13 12:16
经公司申请,公司股票自11月13日开市起停牌,待核查结束并披露相关公告后复牌,预计停牌时间不超过3个交易日。 11月12日晚间,斩获19连板的ST中迪(证券代码:000609)公告称,公司股票自10月16日至11月12日(20个交易日)价格涨幅为153.19%,股价波动较 大,投资者较为关注,为维护投资者利益,公司将就股票交易波动情况进行核查。 20个交易日股价飙涨153% 一纸公告带动的狂欢 自10月17日起,ST中迪已连续录得19个涨停板,最新市值为32.05亿元。 细究ST中迪近期动态,不难发现,该公司本轮暴涨,缘起其今年10月17日晚披露的一纸公告。 彼时,ST中迪发布关于控股股东所持股份被第二次司法拍卖的进展公告称,10月16日10时至10月17日10时,公司控股股东广东润鸿富创科技中心(有限 合伙)持有的公司7114.48万股股票在"阿里资产·司法"平台进行第二次公开拍卖。 最终,深圳天微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以约25.5亿元的价格竞得该公司7114.48万股股份,占ST中迪总股本的23.77%,同时也是原控股股东润鸿富创 持有的全部上市公司股份。 ST中迪在公告中明确指出,待本次拍卖股份最终完 ...
打破“学校围墙”构建生态系统,教育部强调中小学科技教育重在实践
华夏时报· 2025-11-13 08:29
来自湖南省永州市东安县耀祥中学的科技教师胡国柱也表示,近年来,他所在的东安县十分重视科技教 育,积极开展"三进三提升"活动。他表示,"耀祥中学作为'机器人进校园,提升科创意识'的试点学校, 得到了一定的资源支持。我最初使用的是由50平米废旧的乒乓球室改造的科技活动室,如今已发展为与 企业共建的300平米智能机器人教育实验室;科技装备也从寥寥无几,发展到如今机器人、航海模型、 车辆模型、无人机都颇具规模。"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对创新人才的需求日益迫切。中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科学 兴趣、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重要时期。加强中小学科技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夯实强国建设根 基的关键举措,也是服务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培养未来科技创新人才的重要路径。 近日,教育部等七部门印发了《关于加强中小学科技教育的意见》(下称"《意见》")。11月12日,教 育部召开新闻发布会,就相关情况进行介绍。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司长田祖荫在会上表示,《意见》从目 标导向、问题导向、效果导向三统一出发,提出了六大重点任务,着力通过学科融通实现"结构"新,通 过工程实践实现"引擎"新,通过协同开放实现"生态"新,引导学生像科学 ...
股价上演短暂“狂欢”!上纬新材独立跨界具身智能,蹭概念还是真材实料?
华夏时报· 2025-11-13 08:29
华夏时报记者石飞月北京报道 在智元机器人入主带来的上一轮市场热度逐渐平息后,上纬新材再度迎来股价上涨的催化剂。近日,该公司发布公告,宣布将发展具身智能机器人业务; 11月11日,一个名为"智元上纬"的公众号正式上线,并发布了机器人概念产品的预热海报,受此消息影响,上纬新材股价在当日盘中快速拉升并封上涨 停。从7月8日公布智元机器人入主消息以来,截至11月11日收盘,该公司股价累计上涨1573.52%。 然而,这一轮资本狂欢并未持续太久。11月12日,上纬新材股价即出现大幅回调,市场情绪明显趋于冷静。作为一家主营业务与具身智能毫无关联的新材 料企业,上纬新材此次跨界之突然本就引人注目,加之智元机器人方面透露,上纬新材将"独立"而非"联合"开展此项业务,这无疑为此次转型画上了一个 巨大的问号:上纬新材究竟是手握真材实料,还是意在借概念炒作拉升股价? 跨界疑云 因为智元机器人的入主,上纬新材这家此前没多大知名度的公司进入公众视线,并在短短两个多月的时间内,股价从7.78元/股最高涨到132.1元/股,身价 暴涨,不过之后市场热度逐渐淡下去,该公司的股价出现回调。 出人意料的是,没过多长时间,上纬新材再度引发市场关注 ...
硅料“收储”黄了?中国光伏行业协会紧急辟谣
华夏时报· 2025-11-13 01:31
市场传言与股价影响 - 市场传言称晶澳科技高管在交流活动中表示硅料收储平台项目终止[3] - 传言引发光伏概念股普遍大幅下跌 其中阿特斯股价大跌14.33% 通威股份跌6.06% 弘元绿能跌7.54% 天合光能跌6.43% 晶澳科技跌6.84% 隆基绿能跌7.35% 大全能源跌8.76% 爱旭股份跌8.05% 晶科能源跌7.05% TCL中环跌5.23%[3] - 福斯特、固德威等其他光伏概念股跌幅也均在6%以上[3] 行业协会与公司官方回应 - 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发布官方声明 称网络流传的小道消息均为不实信息 相关工作正在稳步推进[4] - 协会表示将坚决与通过造谣抹黑、恶意做空光伏行业牟取利益的行为斗争到底[4] - 晶澳科技相关人员表示公司坚定看好并相信光伏行业反"内卷"政策将落地实施 将积极支持和配合平台工作[4] - 晶澳科技期待并支持收储平台顺利建立 同时认识到平台落地需各方协同克服现实挑战[4] 行业合作背景 - 10月28日央视报道显示 协鑫集团董事长朱共山与TCL中环董事长李东生、隆基绿能董事长钟宝申进行过沟通[3] - 17家硅料头部企业已签字 计划搭建联合体以整合硅料产能[3]
最高法出手整治“开门杀”,交通事故责任认定迎来统一标准
华夏时报· 2025-11-12 20:40
华夏时报记者 吴敏 北京报道 在城市川流不息的道路上,"开门杀"作为一种隐蔽的安全隐患,因瞬间的疏忽,可能造成无法挽回的后 果。责任的模糊、赔偿的拉锯、受害者维权无门的困境,长久以来笼罩在这类看似"小事故"的背后。 11月9日,最高人民法院就《最高法关于审理交通事故责任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二) (征求意见稿)》(下称《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其中直指"开门杀"等热点难点,拟以 明确的规范,为这类纠缠不清的争端划下清晰的界线。 这类事故虽常起因于"一瞬间的疏忽",却可能引发人身伤害、财产损失,甚至致命后果。而事故后的责 任认定与赔偿问题,往往成为多方争执的焦点。 过去,司法实践中对"开门杀"案件的处理并不统一。有的认定乘客与司机同等责任,有的认定司机全 责,还有的直接将乘客列为全责主体。类似案件因责任认定表述不一,导致"同案不同判"现象时有发 生。 更现实的问题在于,保险公司往往以"乘车人不属于被保险人"为由,拒绝赔偿由其行为引发的损失。这 使得许多受害者在赢得官司后,仍面临"执行难"的困境。开门乘客通常缺乏赔偿能力,而司机也可能因 责任划分不明而陷入经济与法律的双重压力。 正是在这一背景 ...
双11线上每克省167元,线下门可罗雀:老铺黄金冰火两重天
华夏时报· 2025-11-12 20:00
本报(chinatimes.net.cn)记者周梦婷 北京报道 随着黄金价格持续在高位震荡,2025年双11接近收官。11月12日天猫榜单显示,黄金项链热销榜前三名 均来自老铺黄金。据了解,今年双11期间,老铺黄金在天猫京东等线上平台推出了"每满1000元减100 元"的促销活动。不过在线下渠道,《华夏时报》记者在11月10日实地探访时发现,并未推出相应优惠 活动。 在其他金饰品牌整体承压之际,老铺黄金凭借"一口价"模式逆势崛起。该品牌定位中国古法手工金器, 并始终怀揣一个奢侈品梦想,其半年报更直言,与国际五大奢侈品牌的消费者平均重合率高达77.3%。 然而,老铺黄金的走俏,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本轮黄金价格上涨的宏观背景,其品牌要成长为公认的奢侈 品,仍有很长的路要走。 线上比线下便宜167元/克 今年双11期间,老铺黄金线上比线下每克要便宜167元。11月12日,根据天猫榜单黄金项链热销榜,前 三甲皆被老铺黄金产品承包,其中榜首是老铺黄金古法手工足金项链·花丝葫芦(2号)。相对于线下门 店,老铺黄金线上售价要便宜些许,记者了解到,像花丝葫芦(2号)黄金重量20.32g线下售卖35890 元/件,相当于1766元 ...
硅料“收储”黄了?中国光伏行业协会紧急辟谣|快讯
华夏时报· 2025-11-12 18:32
10月28日央视财经频道播放的《经济半小时》中,协鑫集团董事长朱共山表示,他和TCL中环董事长李 东生、隆基绿能董事长钟宝申都沟通过,17家硅料头部企业签字,搭建联合体,整合硅料产能。 图源: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官方微信 文/李未来 11月12日,有市场传言称晶澳科技高管在参加交流活动称硅料收储平台"黄了",此事引起行业内轩然大 波。光伏概念股股价大跌,其中阿特斯(688472.SH)股价大跌14.33%,通威股份(600438.SH)跌 6.06%,弘元绿能(603185.SH)跌7.54%,天合光能(688599.SH)跌6.43%,晶澳科技(002459.SZ) 跌6.84%,隆基绿能(601012.SH)跌7.35%,大全能源(688303.SH)跌8.76%,爱旭股份 (600732.SH)跌8.05%,晶科能源(688223.SH)跌7.05%,TCL中环(002129.SZ)跌5.23%。此外, 福斯特(603806.SH)、固德威(688390.SH)等光伏概念股跌幅均在6%以上。 对于上述传言,11月12日下午,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在官方公众号上发布《关于网络不实消息的声明》, 据其称:"当下,协会 ...
“想买的不敢买,想卖的不敢卖”!直击税改冲击下的水贝黄金市场:买卖价差拉大至151元
华夏时报· 2025-11-12 18:32
黄金税收新政影响 - 新政于11月1日实施,将黄金交易划分为“投资性”与“非投资性”,对特定交易所场内黄金实物交割环节按买方用途及主体性质实施差异化征管,非投资性用途及非会员买方税负明显增加 [1] - 新政导致市场出现观望情绪,交投不活跃,卖方和买方均处于观望状态 [1] - 非投资性黄金进项税抵扣从13%降至6%,实际税负上升约7个百分点 [6] 市场价格与交易动态 - 11月11日深圳水贝市场金价显示为1084元/克,已含约70元/克的税,当日黄金回收价为933元—935元/克,买卖价差拉大至151元/克 [4] - 对比约三个月前的9月17日,水贝金价为842元/克,回收价820元/克,价差仅为22元,价差显著扩大 [4] - 新政实施初期导致定价混乱,金价一天可波动数十元 [1] - 作为非投资类的金饰,买卖差价百元以上以后可能会成为常态 [1] 行业合规与市场结构变化 - 新政根治了虚开发票、层层套票等以前存在的问题,促使交易向场内集中,政策鼓励通过上海黄金交易所等合规渠道交易 [6] - 水贝市场场外交易规模缩减,交易所渠道交易量环比激增,市场透明度提升 [6] - 新政后监管变严,一家同行被罚300万元,不开发票的零售商户明显减少 [4] - 水贝市场自11月8日起参考金价区分为“投资金”与“首饰金”两类,通过价格差异消除消费者困惑 [4] 产业链应对与商业模式创新 - 水贝中小商家因难以直接对接交易所资源,合规成本显著增加 [6] - 部分商户尝试推广“结料”结算方式,客户直接提供旧金饰或金料,商家仅收取工费,以此避开税收影响 [7] - 有商户建议消费者从银行购买金条再加工成首饰,只收取工费 [7] - 为应对挑战,出现研发小克重产品,以及用K金、铂金来替代黄金饰品的现象 [9] 消费者行为与新兴市场机会 - 高金价和税收使部分人推迟购买或转向投资性黄金产品,如黄金ETF或标准金条 [9] - 有刚性需求的消费者考虑“以旧换新”模式,将家中旧金拿来打新款式 [9] - “以旧换新”可能成为未来新的盈利点,解决市场流动性问题,部分商家推出“旧金免折旧费”等活动 [9] - 长期看,高金价环境下,旧金流通性提升将持续支撑“以旧换新”市场 [9]
“一天一个价”!记者实探深圳华强北,揭秘存储产品价格狂飙背后
华夏时报· 2025-11-12 16:39
存储产品价格变动 - 16GB DDR4内存条价格从180-190元飙升至400元以上,部分品牌报价达420元,涨幅超过100% [2] - 三星1TB SSD从200多元涨至620元,2TB版本突破1200元大关 [2] - 512G固态硬盘从100多元涨至接近300元,涨幅超过50% [4] - 256G MSATA SSD和16G DDR4内存条均出现价格翻倍现象 [4] - 东芝1TB企业级机械硬盘从300多元涨至500多元,涨幅近80% [9] 市场供需状况 - 市场呈现“一天一个价”和现货供应紧张现象,部分产品“有价无货” [3][4] - 上游工厂已停止生产DDR4等成熟制程产品,市场缺货直接推高价格 [4][9] - 市场陷入观望状态,“有货的惜售,没货的不敢进货”,只有刚需客户接受当前价格 [9] - 终端销量锐减,个人消费者持币观望,企业客户缩减采购规模或推迟采购计划 [9] - 大额订单供应链排期已至明年10月,叠加国际形势等因素,短期内价格难以下跌 [9] 价格上涨驱动因素 - 全球AI浪潮推动存储芯片需求爆发式增长,供需矛盾被迅速放大 [5] - 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带来的数据存储与处理需求成为重要推动力,导致“芯片紧缺、供不应求” [7] - 上游晶圆厂对DDR4等旧制程芯片的产能调整是价格上涨主因之一 [5] - AI服务器对存储芯片需求激增,而原厂产能有限,叠加部分贸易限制,供应链完全跟不上 [9] 行业格局与国产替代 - 国产品牌存储销量占比显著提升,国产512G SSD价格在280元左右,卖得最好 [11] - 国产NVMe固态硬盘价格在200至300元区间,较三星等国际品牌具有明显价差,已成为市场主流之一 [11] - 性价比更高的国产品牌正成为市场主流选择,为国内产业链带来机遇窗口 [11] - 国产品牌采取薄利多销策略,月销量维持在百个以上 [13] 市场参与者行为 - 海外采购商咨询量明显增加,但多数仍处于观望状态,反映出全球市场对中国供应链的依赖 [11][13] - 价格上涨导致行业出现“涨价-囤货-更缺货”的恶性循环,恐将抑制整体市场需求 [13] - 监管部门已介入关注,指出价格上涨受全球产能调整、AI需求爆发及贸易政策影响,将严厉打击哄抬价格行为 [13]
进博会成绩单出炉:意向成交额超834亿美元,新一轮消费投资序幕拉开|聚焦2025进博会
华夏时报· 2025-11-12 14:36
进博会总体成果 - 按一年计意向成交额达834.9亿美元,比上届增长4.4% [2] - 累计进场92.2万人次,同比增长8.2%,创历史新高 [2][7] - 参展的世界500强和行业龙头企业达290家,共发布461项新产品、新技术、新服务,包括全球首发201项 [2] 主要参展方交易亮点 - 中国石化与来自17个国家、地区的34家合作伙伴签约,采购签约金额超409亿美元,八届进博会累计签约超3250亿美元 [4] - 上海交易团意向成交金额达106.2亿美元,同比增长5.14%,连续8年居地方交易团首位,其中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意向成交额同比增长34% [5] - 浙江省交易团进口采购集中签约金额达到145亿元,组织专业采购观众超4.7万名 [6] 跨境电商与线上渠道拓展 - 进博会首次设立“跨境电商优选平台”及“跨境电商服务区”,天猫国际为国际品牌提供入驻服务 [6] - 韩国爱茉莉集团、泰国正大集团等10余家全球集团与天猫国际集体签约开设线上店,布局电商渠道 [6] - 平台推出新商家激励政策与AI运营提效工具,帮助参展商快速触达中国消费者 [6] 医美行业市场前景 - 中国医美行业已形成千亿级市场体量,预计2030年前将达到万亿规模 [9] - 从2018年至2023年间,轻医美的市场规模从人民币502亿元增长到人民币1460亿元,消费者数量从740万增长到2350万 [9] - 年轻化与多元化成为消费群体核心特征,新兴中老年消费者对无创医美类产品服务的需求日益增长 [9][10] 后续活动与溢出效应 - 今年12月19日至21日将首次举办进博优品交易会,助力进博好物加快走进千家万户 [8] - 上海启动“购在中国·2025精品消费月”等系列促消费活动,拓展“票根经济”内涵,覆盖全市80余个商圈等 [8] - 进博会“第二现场”活动推动10余个品牌的进博新品在上海商圈同步上市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