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长沙晚报
icon
搜索文档
兰天集团携上汽大众双品牌九店齐开,湖南汽车流通格局再升级
长沙晚报· 2025-08-04 19:13
战略合作与网络拓展 - 兰天集团与上汽大众双品牌(大众&奥迪)合作,同步在长沙、株洲、怀化开设九家新店,标志着中南地区高端汽车服务网络的战略性拓展 [1] - 上汽大众高管向兰天集团副总裁授予品牌授权书,强化双品牌在中南市场的渠道下沉与消费渗透 [1] 开业仪式与创新服务 - 开业仪式融合传统与现代元素,包括舞狮点睛和冷焰火剪彩,突出本土服务基因 [3] - 创新设置"双线交车"环节,车企与车商高管为首批车主交付双品牌明星车型,实现"开业即交付"的高效服务承诺 [3] 技术导入与区域战略协同 - 九店同开将引入上汽大众最新智电技术,预计长株潭城市群高端车型交付周期缩短30% [4] - 合作与湖南省"世界汽车城"战略共振,预计2025年雨花区汽车城客流同比翻倍,带动消费超16亿元 [4] - 兰天集团以88店规模推动区域汽车产业从"单一销售"向"生态服务"转型 [4]
大盘站稳20日线,本轮反弹将继续向上
长沙晚报· 2025-08-04 18:52
大盘表现 - A股三大指数集体收涨 沪指涨0.66%收报3583.31点 深证成指涨0.46%收报11041.56点 创业板指涨0.50%收报2334.32点 [1] - 沪深两市成交14986亿元 较上周五缩量998亿元 [1] - 上涨股票3877只 涨停69只 下跌股票1312只 跌停6只 [1] - 沪指早盘最低回踩3547点 下午最高上攻到3581点 [1] 行业板块表现 - 航天航空、贵金属、电机、仪器仪表等板块涨幅居前 [1] - 商业百货、保险板块跌幅居前 [1] - 银行板块发挥支撑作用 农业银行创历史新高 [1] - 军工、机器人板块全线活跃 煤炭、有色板块下午开始拉升 [1] 军工与机器人行业 - 军工板块领涨 商业航天组网进度加速 星网实现"三天两发"高密度组网节奏 [2] - 机器人大会将于8月8日至12日举办 1500余件展品亮相 首发新品超100款 是去年近2倍 [2] - 50家人形机器人企业展示最新展品 国际半导体产业协会预计2029年全球机器人市场规模超4000亿美元 [2] - 中国市场占据近半份额 复合增长率近15% 位居全球前列 [2] 技术面与资金面 - 大盘反弹缩量 场外资金观望 主力资金处于流出状态 [3] - 成交量在1.5万亿元以下 强势反弹持续性存疑 [3] - 大盘在20日均线获得支撑 若能站稳则反弹有望延续 [3] 区域个股表现 - 湘股147只中94只上涨 华锐精密、松井股份、山河智能涨幅超10% [3] - 山河智能走出11天8板行情 [3]
2025新能源+钢贸物流生态论坛在长举行
长沙晚报· 2025-08-04 17:27
论坛背景与核心主题 - 比亚迪电池与默默通智慧物流管理平台联合主办"构建绿色钢贸物流体系 赋能新能源产业升级"论坛 在长沙比亚迪雨花工厂召开[1] 行业趋势与政策支持 - 中国新能源市场正迎来爆发式增长 新能源已成为钢铁物流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路径[3] - 长沙市政府通过完善充电设施和政策扶持推动物流电动化进程[3] - 在"双碳"目标驱动下 新能源重卡已从技术可行迈向经济可行[4] 企业技术突破与解决方案 - 比亚迪凭借刀片电池等原创技术为商用车、港口、物流等多场景提供高安全、长续航解决方案[3] - 比亚迪针对钢贸物流场景提供定制化新能源解决方案 包括专为钢铁物流研发的商用刀片电池[4] - 三一重卡通过智能重卡产品矩阵优化与场景适配方案助力物流企业实现运营升级[4] 企业实践与战略规划 - 冷水江钢铁将重点推进充电基础设施建设、重点路线新能源重卡替代和智慧物流平台协同三大举措[3] - 冷钢从濒临破产发展到中国企业500强 现推动绿色物流转型[3] - 默默通平台为用户提供新能源浪潮下的智慧物流转型路径和绿色发展策略[4] 行业协同与发展前景 - 通过政府、企业、平台三方联动推进钢贸物流体系绿色升级[5] - 论坛标志着钢铁物流行业绿色转型迈入新阶段 展现产业链协同发展巨大潜力[5] - 各方将共建标准化新能源运输体系 为钢铁行业高质量发展注入绿色动能[3][5]
政银企协同发力,长沙“一月一链”活动激活健康产业发展动能
长沙晚报· 2025-08-04 17:20
活动概况 - 2025年长沙市“一月一链”“产业链+资金链”债权融资服务与能力提升活动第三场“大健康产业链”专场活动在长沙举行 [1] - 活动由长沙市工业和信息化局、雨花经开区管委会指导,长沙市企业服务中心主办 [1] - 活动聚焦大健康产业,通过政策解读、法律风控、金融产品推介等形式助力企业提升债权融资能力 [1] - 金融机构、中小企业负责人等60余人参会 [1] 专业内容分享 - 专家解析债权融资在优化财务结构、放大经营效益方面的实操路径 [3] - 从法律视角出发帮助企业规避债权融资过程中的潜在风险,确保合规经营 [3] - 详细解读风补贷款的相关扶持政策及申报流程,助力企业降低融资成本 [3] 金融服务对接 - 中国银行湖南湘江新区分行介绍中行普惠“惠如愿”品牌,创新推出金融产品与服务 [3] - 平安银行长沙分行围绕供应商融资、经销商融资、普惠型融资等领域进行产品推介,提供定制化金融服务方案 [3] 活动成效与展望 - 活动通过政银企协同发力,促进产业链与资金链深度融合,为企业破解融资难题注入新动能 [4] - 活动获得企业代表正面反馈,匹配了适合企业现阶段发展的融资方案 [4] - 后续将持续开展系列专场活动,推动“政策-资金-企业”精准匹配,助力长沙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 [4]
一湘股4日解禁约5.6亿股市值近26亿元 本周A股解禁市值超900亿元
长沙晚报· 2025-08-04 17:02
公司解禁情况 - 步步高解禁限售股份561491238股 占公司总股本的20.88% 按当日收盘价计算解禁市值近26亿元[1] - 本次解禁股份全部为重整投资限售股[1] - A股市场本周共有32只股票面临解禁 合计解禁数量32.88亿股 合计解禁市值约900亿元[1] 公司经营表现 - 2025年半年度预计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净利润1.8亿元到2.2亿元 同比扭亏为盈[1] - 预计实现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净利润900万元到1300万元 同比增长110.67%至115.42%[1] - 业绩增长得益于重整与胖东来深度帮扶 确认大额重整收益 并优化门店布局提升运营效率[2] 行业解禁数据 - 润泽科技本周解禁市值超510亿元 江波龙解禁市值超130亿元[2] - 魅视科技 润泽科技 菲沃泰 弘业期货 江波龙流通盘均将增加超100%[2] - 润泽科技8月8日解禁10.76亿股 为定向增发机构配售股份和其他类型股份[2] 股东收益分析 - 润泽科技解禁股东包括京津冀润泽数字信息公司等 其中京津冀润泽为公司第一大股东[3] - 定向增发机构配售股份部分来自2022年8月定增 定增发行价18.97元/股[3] - 按8月4日收盘价48.86元/股计算 参与定增股东浮盈超380% 合计浮盈金额逾230亿元[3]
暑运首月南航在湘承运旅客近60万人次
长沙晚报· 2025-08-04 16:53
航空市场表现 - 暑运首月南航在湘执行进出港航班2145班 加班累计超170班次 [1] - 保障进出港旅客累计近60万人次 日均投入座位数达1.23万个 [1] - 长沙至天津、厦门、青岛、昆明等国内热门航线客座率达90% 国际航线如长沙至东京、内罗毕客座率接近90% [3] 运力与票价策略 - 8月计划日均进出港航班量最高达146班次 针对客流回落趋势提供优惠票价 [3] - 长沙至北京大兴540元起 长沙至青岛580元起 长沙至西安430元起 长沙至成都470元起 [3] 运营效率与服务优化 - 7月长沙出港航班正常率同比提升15.10% 通过优化预案和预警机制提升运行效率 [3] - 动态加开值机柜台 累计为2700余名特殊需求旅客提供服务 推出"爱宠进客舱"服务保障9只宠物运输 [5] - 65名志愿者在关键环节提供引导 强化"亲和精细"服务理念 [5]
长沙稳居全国热门出行目的地TOP10
长沙晚报· 2025-08-04 10:52
核心观点 - 长沙文旅市场表现强劲 上半年接待游客9740.24万人次 同比增长7.65% 实现旅游收入1037.03亿元 同比增长5.65% 稳居全国热门出行目的地前十[1] - 通过"三张文化名片"和"两道融合命题"战略 持续推进新业态 新产品 新模式创新 丰富文旅供给体系[1] - 文化+科技融合成效显著 推出《恰同学少年》等沉浸式演艺项目 运用声光电技术提升体验感[3] - 积极拓展国际市场 2024年接待入境游客77.78万人次 其中港澳游客17.95万人次 占比23% 位列"港人北上"目的地前四[9] 新业态发展 - 创新"餐饮住宿+观演"模式 万墨酒店将餐厅夜间改造为脱口秀剧场 突破传统业态边界[2] - 着力建设分布式小剧场网络 通过"一台戏带火一个街区"模式激活区域商业生态[2] - 大王山旅游度假区引入国际大马戏 湘江欢乐水寨结合玩水与电音节 烟花秀 形成多元化业态组合[6] 产品创新 - 推出全国首辆"喜剧巴士" 采用无剧本即兴表演模式 观众通过互动投票决定剧情走向[4] - 创新"音乐+零食"双狂欢模式 零食音乐节首日吸引超2万乐迷 通过趣味市集和平价消费打造沉浸式消费场景[5][6] - 红色文旅推出5000册印记护照和寻访地图 配套电子导航系统 创新"文化+旅游"深度整合模式[7] 科技融合 - 《恰同学少年》青春剧场运用叠影投息和3D技术 打造红色多维沉浸式演艺空间[3] - 天心阁光影公园通过现代媒体艺术技术 实现历史文化场景的数字化重现[3] - 作为世界"媒体艺术之都" 持续探索文化科技融合机制 推动传统文旅业态升级[3] 国际推广 - 在香港西九龙高铁站及铜锣湾地铁站开展主题推广 依托高铁三小时直达优势展示城市魅力[8] - 吸引日本 韩国 西班牙等国旅游博主打卡 全球顶流网红甲亢哥直播长沙行 提升国际曝光度[9] - 暑期东南亚 欧美等地游客显著增加 国际"朋友圈"持续扩大[9] 区域合作 - 暑期与上海 重庆 海南 甘肃等多地文旅部门开展互惠合作 通过开路线 缩距离 发布优惠政策打造"文旅+"模式[7] - 举办第五届红色故事讲解员大赛 吸引全国选手参与 推动湖湘红色文旅资源整合[7] - "湘见长沙红"2025红色追寻季活动全面启动 通过跨区域联动带动旅游消费新动力[7]
青年创业 燃动长沙
长沙晚报· 2025-08-03 12:15
青年创业潮发展现状 - 截至6月底长沙市经营主体总量达197.40万户,其中35岁以下青年创办主体62.14万户,占比31.5% [1] - 青年创业主体中企业30.64万户、个体工商户31.50万户,22-35岁群体占比96.82% [1] - 二季度净增4.31万户青年创业主体,个体工商户贡献3.54万户(82%),企业净增0.77万户 [1] 政策支持体系 - 长沙市实施青年人才创业"双肩包"行动计划,推动大学生创业项目落地 [2] - 市场监管部门推出"启航计划",从10个方面构建全生命周期服务体系 [2] - 设立线下大学生服务窗口和帮办责任人,实现企业设立登记材料清单化 [2] 创业服务创新 - 行政审批推行"一对一"服务,优化注册登记流程 [2] - 实现线上"全流程、零跑腿、零见面"办结,案例显示学生不出校门完成证照办理 [2] - 湖南湘江新区成为青年科技创业聚集地,典型案例为高铁列车检测技术公司 [1][2] 创业群体特征 - 应届毕业生成为创业新生力量,典型案例为高铁职院毕业生创立科技公司 [1] - 个体工商户是青年创业主要形式,占新增量的82% [1] - 政策红利释放推动二季度创业增速显著提升 [1]
长沙外贸“朋友圈”持续扩容
长沙晚报· 2025-08-03 12:15
外贸总体表现 - 上半年长沙进出口总额1367.6亿元,同比增长1.2%,占全省52.1% [2] - 6月进出口总额276.6亿元,同比增长13.5%,规模达近两年新高 [2] 外贸市场多元化 - 长沙与221个国家和地区有经贸往来,对近六成地区实现增长,比去年同期多40余个 [5] - 外贸规模超10亿元的伙伴数量达33个,比去年增加2个,对韩国、越南、印度尼西亚、印度、德国等连续增长 [5] - 对非洲的南非、坦桑尼亚、肯尼亚外贸增速较前5个月分别扩大44.6%、34.4%、75% [7] - 对中东的阿联酋、以色列、卡塔尔平均增速达144% [7] - 对最不发达国家进出口74.2亿元,增长35.3% [7] 企业案例与行业表现 - 湖南艾臣科技上半年销售额近2亿美元,产品出口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年销售增幅30% [3][4] - 湖南红太阳新能源对外贸易同比增长30%,与尼日利亚签约当地首条光伏组件生产线 [8][9][10] - 长沙"新三样"(电动汽车、锂电池、光伏产品)出口77.4亿元,同比增长77.5% [11] - 电动汽车出口51.6亿元,增长68.3% [11] - 工程机械、烟花爆竹分别增长0.9%、25.1% [12] 对非贸易亮点 - 上半年长沙对非洲进出口151.9亿元,增长59.5%,创历史同期新高 [15] - 对非洲出口99.5亿元,增长38.6%;进口52.4亿元,增长123.9% [15] - 工程机械产品出口15.9亿元,增长74.7% [15] - 自非洲进口农产品显著增长:芝麻7227.1万元(+79.2%)、鱼头鱼尾鱼鳔3119.8万元(+142.6%)、咖啡669.2万元(+199.9%) [17] - 赞美汽车上半年整车出口超去年全年,每月出口500-800台车,创汇500万-800万美元 [14] 政策支持 - 海关为比亚迪汽车、比亚迪电子、德赛电池等企业节省成本约600万元 [11] - 长沙发布"2025年稳外贸十条措施",组织银企业务对接会授信20.75亿元 [17]
人机共舞,蓝思科技携十余款机器人亮相中国机器人学术年会
长沙晚报· 2025-08-02 21:27
机器人技术展示 - 蓝思科技在第六届中国机器人学术年会上展示多款机器人产品及核心部件,展台成为全场焦点[1] - 展区呈现未来感互动空间,包括"猜拳大师"机械手、"全能管家"零次方机器人、灵初智能自主打包机器人等产品[2] - 具身工业机器人基于六维力控传感器精准组装指尖陀螺,谐波减速器、灵巧仿生手等核心部件展示技术积累[4][2] 技术研发与生产能力 - 公司拥有近30年消费电子与智能汽车精密智造经验,形成"设计-智造-交付"一站式服务能力[5] - 自主研发六轴机器人、AOI视觉检测机器人等工业机器人,应用于自有产线提升效率[6] - 量产六维力矩传感器、行星滚柱丝杠等关键部件,具备曲面玻璃显示技术等外壳解决方案[6] - 全球9大研发生产基地和CNAS认证品控体系解决高精度零部件加工与规模化生产难题[6] 软件与智能化能力 - 具备具身智能算法研发、机器人操作系统、技能开发等软件技术能力[6] - 实现环境感知、智能决策和灵巧移动操作控制,持续提升机器人智能化水平[6] - 2024年起已为合作伙伴交付数百台整机,产能与价值量持续攀升[6] 战略布局与合作 - 2016年起布局工业机器人领域,产品包括无人搬运机器人、智能复合机器人等[6] - 与智元机器人合资成立湖南智启未来科技,共同开发关键技术和核心部件[7] - 构建多元场景创新闭环,拓展工业智造、商业服务、家用服务等应用场景[7] 未来发展方向 - 深化AI与机器人技术融合,打造"感知-决策-执行"一体化具身智能体系[7] - 推动人形机器人从功能型向通用型进化,引领人机共生新纪元[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