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南方日报网络版
icon
搜索文档
广东发布高考提示 考生涂写准考证将按作弊处理
南方日报网络版· 2025-06-06 16:34
高考考场管理措施 - 考生需提前打印准考证且正反两面不得涂改或书写否则按作弊处理 [1] - 考场实施全程监控录像并开展全方位视频巡查录像回放可查证违纪情况 [1] - 考生需结合考点位置天气交通等因素提前规划行程避免恶劣天气影响赴考 [1] - 6月9日考场与7日8日不同上午与下午考场也不同需提前熟悉场地 [1] - 实行"2+1"安检模式包括2次金属探测仪和1次智能安检门检测 [1] - 考生须服从考务管理接受安全检查不得妨碍考务人员履职 [1] 防作弊技术升级 - 全省打造"六位一体"防护网考点配备升级版智能安检门严防手机等违禁物品 [2] - 实现无线电信号(含5G)屏蔽全覆盖确保通信工具无法使用 [2] - 启用考场实时智能巡查系统利用AI技术监控违规行为 [2] - 视频监控网上巡查系统覆盖所有考点考场全程录像并配备视频监考员实时巡查 [2] - 考试院提醒考生诚信考试切勿存在侥幸心理 [2]
2025粤港澳大湾区老字号(文化)博览会将于9月举行
南方日报网络版· 2025-06-06 16:34
博览会筹备启动 - 2025粤港澳大湾区老字号博览会筹备工作正式启动 主题为"老字号新动能·大湾区新体验" [1] - 博览会将于2025年9月12-14日在广州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展馆举办 展览面积达2万平方米 [1] - 预计吸引400余家展商参展 包括港澳企业 [1] - 设立五大特色展区 粤港澳主题区集中展示大湾区老字号品牌 广东展区1500平方米 110家老字号企业参展 [1] - 博览会旨在打造"展文化 促交易 谋合作"的综合性平台 推动老字号传承创新 [1] 老字号发展现状 - 广东老字号企业发展活力增强 品牌影响力持续提升 [2] - 去年281个企业品牌获评首批广东老字号 [2] - 陶陶居 潘高寿 佛山照明入选商务部2022-2024年"中华老字号守正创新十大典型案例" [2] 创新案例征集 - 启动"广东老字号守正创新十大案例"征集 聚焦品牌消费 多元化宣传 传统技艺传承 竞争力创新 [2] - 启动"粤手礼"品牌征集 面向全省征集老字号产品 包括美食 手工艺品 中医药等 也涵盖时尚产品和科技数码产品 [2]
广州63家医疗机构开设体重管理门诊
南方日报网络版· 2025-06-06 16:31
全民健康素养宣传月活动 - 广州启动2025年全民健康素养宣传月暨体重管理年主题宣传活动 主题为"控体重 提素养 享健康" [1] - 活动现场公布全市63家设有体重管理门诊的医疗机构名单 将形成体重管理门诊地图 [1] - 广州20—79岁人群超重率33_9% 肥胖率11_9% 虽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但仍需重视 [1] 超重肥胖问题现状 - 超重和肥胖是心脑血管疾病 糖尿病和部分癌症等慢性病的重要危险因素 [1] - 减重更准确说是减脂 关键在于控制体内过多脂肪尤其是内脏脂肪 [1] 科学减脂方法 - 科学减脂核心是制造"能量负平衡"即摄入热量少于消耗热量 [1] - 零食 饮料 酒精等"隐藏热量"常被忽视 例如13颗花生热量相当于一两瘦肉 50毫升50度白酒热量接近半碗米饭 [1] - 减脂应兼顾有氧运动和无氧训练 有氧运动提升整体热量消耗 无氧训练增加肌肉量提升基础代谢 [1] 健康素养建设措施 - 广州出台全国首部健康促进与教育专项地方立法《广州市健康促进与教育规定》 [2] - 全市健康科普专家库汇聚886名专家 8800余名医务志愿者常态化开展社区健康宣教 [2] - 印发《广州市"体重管理年"活动工作方案》 明确63家二级及以上医院设立体重管理门诊 将上线门诊地图 [2]
高考期间广州交警将开启“静音护考”
南方日报网络版· 2025-06-06 16:29
交通管制措施 - 高考期间全市交警将针对考点周边道路开展机动车乱鸣喇叭、"飙车炸街"、不礼让行人等专项整治行动 [1] - 增派警力加强巡逻管控 禁止高噪音车辆驶入考场核心区域 [1] - 加强危化品运输车、大型货车限行管理 全力净化考场周边交通环境 [1] - 部分考点周边道路实施临时交通管制 仅允许工作车辆及管制区内单位、居民车辆通行 [2] - 设置远端分流点 提前引导过境车辆绕行 [2] 安全隐患排查 - 全面排查市区道路及考点周边易涝点 制定"一点一方案""一水浸点一预案"落实强降雨应急防控措施 [1] - 对集中接送考专用车辆、驾驶人开展隐患排查 严禁报废、拼装、未年检车辆接送考生 [1] - 严格审核驾驶人资质 杜绝问题人员参与送考任务 [1] - 重点排查集中送考路线 会同相关部门改善道路通行条件 [1] - 全面排查考点周边的占道施工项目 考试期间妨碍交通的占道施工一律停止 [1] 交通设施优化 - 全面检查考点周边道路 补充限速、慢行等警示标志 [2] - 增划、复划人行横道、减速带等标志标线 确保交通设施完整齐全 [2] - 动态调整红绿灯配时 视情采取单行交通、潮汐车道等措施提升通行效率 [2] - 因地制宜增设临时停车区 方便送考车辆即停即走 [2] 应急服务保障 - "羊城铁骑"护考小分队设立服务驿站 为考生及考务人员提供应急援助 [2] - 优化快撤快赔服务 对涉考交通事故迅速出警处理 [2] - 提前获取集中送考车辆信息 安排专人跟进对接并增派警力保障 [2] - 制定应急送考预案和绕行组织方案 开辟送考绿色通道 [2] - 对涉考车辆予以优先通行便利 必要时启动铁骑护送 [2]
2025年六五环境日广东省主场活动在汕头举行
南方日报网络版· 2025-06-04 16:23
广东省生态环境建设成果 - 2025年广东省"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活动在汕头举行,发布先进典型案例、生态环境创新案例及首批16条美丽广东生态文旅线路 [1] - 活动上线南方+"广东生态环境发布厅",汇集权威信息、政策、案例及环境数据,展示美丽广东建设进展 [4] - 汕头连续四年获评污染防治攻坚"优秀"地市,现场展示"美丽海湾""美丽河湖"生态案例及练江流域生态摄影展 [4][5] 生态环境创新案例 - 汕头金中华侨试验区学校采用屋顶4000平方米光伏板发电及53立方米地下储水矩阵,实现低碳教育实践 [2] - 东莞推出"志愿服务+道歉承诺"从轻处罚模式,3年累计从轻处罚949宗案件,减少罚金7076万元,93%违法行为及时改正 [2][3] - 第二届"广东省十大生态环境创新案例"发布,涵盖企业环保执法优化等实践 [2] 生态文旅与绿色发展 - 首批16条美丽广东生态文旅线路覆盖广州、深圳等16个城市,汕头线路包含小公园开埠区、东海岸红树林等景点 [4] - 南澳县展示生态修复、清洁能源等措施,澄海区聚焦韩江东溪保护及玩具产业绿色转型,濠江区突出海上风电产业 [5] - 练江流域经过8年整治从"污染典型"变为"治污典范",摄影展呈现生态蝶变历程 [5] 政策与制度优化 - 东莞2022年出台道歉承诺从轻处罚制度,2024年优化为罚金可减半,需满足公开道歉、志愿服务等条件 [3] - 广东省发布全域"无废城市"建设方案、十五运会美丽吉祥物公益活动及生态环境志愿服务计划 [3]
珠海今年实现外校生考点食宿全覆盖
南方日报网络版· 2025-06-04 16:18
高考安排与服务 - 2025年高考将于6月7日—9日举行,珠海市9个高考考点学校将为外校考生提供集中食宿服务 [1] - 珠海市教育局自2023年起探索在高考考点学校为外校考生提供集中食宿试点工作,当年惠及1所学校700余名考生 [1] - 2024年在8个考点学校中的6个开展集中食宿工作,惠及考生约1万人 [1] - 2025年首次在全部9个考点学校推行集中食宿,约1.1万名考生自愿参加,占考生总数的75% [1] 考点学校具体措施 - 考点学校和送考学校制订集中住宿(送考)工作方案,为考生提供舒适场地和良好的食宿环境 [1] - 和风中学539名考生中500名将提前一天入住对应考点学校华中师大珠海附中,学校距离考点约17公里车程20余分钟 [1] - 考生在考点学校集中食宿后,相当于每天为其省出近两个小时用于备考 [1] - 考点将对外校考生提供独立教学楼用于自习,宿舍配有空调并供应热水 [2] 其他便民服务 - 高考3天珠海公安将在各考点设立高考安保服务站,配备便民服务物品,快速处置涉考报警求助 [2] - 无携带现金或公交卡的高考考生凭准考证可免费乘坐公交车 [2] - 全市约100辆巡游出租车、网约车将组建爱心车队,为有需要的考生提供"一对一"免费接送服务 [2]
佛山发布建设“四山两江”文旅精品区行动方案
南方日报网络版· 2025-06-03 15:42
佛山市文旅发展规划 - 佛山提出建设"四山两江"文旅精品区,目标到2027年客流量突破70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突破750亿元 [1] - "四山两江"概念首次提出,包括西樵山、顺峰山、皂幕山、南丹山和西江、北江,打造文旅赋能"百千万工程"典型区 [1] - 计划分三年推进建设,打响"山水佛山 文武双全"城市IP [1] - 划定核心区与联动区,实施20项重点行动如重点片区提档升级、演艺之城培育、美食之都出彩等 [1] 品牌与招商举措 - 发布"佛山掌门人"品牌标识,授牌首批特色集聚区,推动文旅产业从"政府主导"转向"市场共创" [1] - 发布《佛山四山两江招商热力图》,吸引全球资本布局文旅新业态 [1] - 推出61条旅游精品线路,涵盖非遗、生态、潮玩、工业等九大主题 [2] - 实施"四山两江"文旅品牌传播计划,推动品牌出圈 [2] 近期活动安排 - 端午假期将推出113项文旅活动,包括南海龙超全域赛、叠滘龙船漂移赛等龙舟主题活动 [2] - 活动旨在为市民游客提供活力四射的文旅嘉年华体验 [2]
全省安全生产领域累计派出专家约1.2万人次 广东落细落实安全生产防护工作
南方日报网络版· 2025-06-03 15:40
安全生产月活动 - 广东开展"安全生产月"活动,主题为"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查找身边安全隐患",包括隐患排查、科普和演练行动[1] - 广东作为人口经济大省,安全风险隐患点多面广,2025年定为"隐患排查治理年",已派出专家1.2万人次,帮扶企业9700家[1] 隐患排查治理行动 - 佛山推动60家铝加工企业完成熔铸车间数字化改造,实现风险自动识别[2] - 惠州4372家企业建立分级分类排查清单,累计排查隐患1.08万个,其中重大隐患219个,培训人员7.49万人[2] - 东莞围绕20项重点任务开展排查,实行市镇两级分级分类管理[3] - 交通运输厅对道路运输等领域实行三级分级管理,林业局开展安全生产培训[4] 专家帮扶与科技应用 - 广东启动"万名专家下基层"行动,累计派出专家1.88万人次,帮扶企业1.4万家[5][6] - 安全生产领域专家1.2万人次帮扶9700家企业,三防领域5100人次帮扶2700家单位,森林防灭火领域1700人次帮扶1600家企业[6] - 创新使用无人机航测技术生成尾矿库三维模型,提升巡检效率[5] - 建成首个安全生产在线问诊平台,集成546名专家和3765家企业信息,实现精准匹配,已处理245次咨询,回复率94%[6]
全省乡镇(街道)设立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1598个
南方日报网络版· 2025-06-03 15:40
政策举措 - 出台首个省级流动儿童关爱保护实施方案 包含19项关爱服务项目"广东清单" [1] - 19部门联合印发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关爱服务质量提升三年行动方案 聚焦精神素养提升 监护提质 精准帮扶 安全防护和固本强基五大行动 [2] - 修订事实无人抚养儿童保障工作实施意见 创新设立退出保障过渡期 [2] - 设立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构139个 乡镇(街道)设立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1598个 [1][5] - 完善省 市 县 镇街 村居五级儿童救助关爱服务网络 [5] 财政投入与服务覆盖 - 省财政2025年下达2970万元资助粤东粤西粤北地区儿童福利机构提升照料护理水平 [3] - 覆盖约48万名困境儿童和约5.5万名农村留守儿童 [1] - 2024年未成年人保护热线累计响应群众诉求3.7万次 精准处置个案1450例 [5] - 开展"送医送教"上门服务活动 7家儿童福利机构内设一级以上医疗机构 3家内设特殊教育学校 13家纳入残联定点康复机构 [3] 机构转型与能力建设 - 儿童福利机构从106家优化为33家 47家县级机构转型开展儿童权益关爱保护工作 [2] - 广州市社会(儿童)福利院成为首批全国儿童福利机构高质量发展改革试点单位 [3] - 组织2.7万名儿童主任和2.8万名"双百"社工提供入户摸排 困难帮扶 心理关爱等服务 [5] 社会参与与项目实施 - 2024-2025年开展百家社会组织"牵手行动" 链接至少100家社会组织参与关爱服务 [5] - 为农村留守和困境儿童实现至少3000个"微心愿" 开展关爱帮扶活动360场次 [1][5]
端午假期广东迎客超2300万人次 同比增长20.6%
南方日报网络版· 2025-06-03 15:40
旅游数据表现 - 端午假期三天广东省累计接待游客2321万人次 同比增长20_6% [1] - 实现旅游收入114_4亿元 同比增长25_6% [1] - 4A级及以上景区接待游客726_1万人次 同比增长19% [1] - 古驿道沿线重点区域接待游客103万人次 同比增长18_5% [1] - 红色旅游经典景区接待游客54_4万人次 同比增长17_5% [1] - 乡村旅游点和历史古村落接待游客133_2万人次 同比增长16_5% [1] - 重点公共文化机构接待市民游客65万人次 同比增长13_2% [1] 文旅活动特色 - 龙舟赛事覆盖全省21地市 包括广佛深莞等核心城市及粤东西北县域 [2] - 融合传统民俗(起龙 采青 招景)与科技演艺(无人机表演 线上直播) [2] - 热门项目包括广州猎德龙舟宴 佛山叠滘漂移大赛 深圳观澜河国际赛等 [2] - 非遗民俗如叠滘弯道漂移 西樵山半山扒龙船通过赛事焕新 [2] - 乡村龙舟赛吸引超百支队伍 体现乡村振兴赋能 [2] 传播与推广策略 - 采用"大直播+深内容+强互动"模式 实现文化传承与文旅消费双向赋能 [3] - 联合央视推出"粤端午 粤快乐"宣传片及多场直播节目 [3] - 短视频及宣传片包括《佛山叠滘·最燃龙舟》《舌尖上的龙舟味道》等 [3] - 海外推广覆盖新加坡 阿联酋 美国 南非等国户外大屏 [3] - 现场触达452万人次 间接触达3700万人次 形成国内外传播热潮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