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日报

搜索文档
 厨余垃圾可发电 秸秆发酵变乙醇 武汉绿色新技术变废为宝
 长江日报· 2025-10-31 10:59
垃圾不再是负担,废电池、秸秆也能变废为宝。10月28日,在武汉中碳登大厦举行的2025年"武创荟"绿 色低碳科技成果转化活动上,一批助力武汉迈向绿色高质量发展的新技术集中亮相。 厨余垃圾处理是城市管理的"老大难"。传统堆肥占地大、味道重,盐分还容易破坏土壤。武汉理工大学 杨列团队创新研发了一套针对厨余垃圾的厌氧消化系统全链条碳计量智能管控平台,应用于武汉千子山 循环经济产业园的厨余垃圾处理项目中。这套系统就像给垃圾处理厂装上了"智能大脑",精准计算处理 过程中的碳排放量。 大量厨余垃圾经过厌氧发酵(厌氧消化)产生沼气,用来发电。满负荷运行时,每年能发电6000万度,相 当于减少8万吨二氧化碳排放。经新技术计量,沼气变成"碳资产",原本看不见摸不着的"碳减排"变得 可计量、可管理,甚至能进入碳市场交易,成为实实在在的"绿色资产"。 武汉兰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利用速生植物"超级芦竹"修复土壤并生产绿色氢气、甲醇,为解决生态治理 与能源转型提供了新思路。 从让垃圾"发电"生财到把废电池、秸秆"点石成金",再到突破核心生物技术瓶颈,武汉涌现的这些绿色 新技术,不仅有效破解了城市发展中的环保难题,更将废弃物转化为宝贵的资 ...
 西安到武汉越来越近了,西十高铁湖北段已完成无砟轨道施工
 长江日报· 2025-10-31 08:41
西十高铁湖北段无砟轨道施工现场。 西十高铁预计2026年7月开通,将接入已建成的武汉至十堰高铁,形成西安至武汉间的便捷高铁通道。西安至十堰将实现1小时内到 达,西安至武汉将实现2.5小时到达。 面对交叉施工干扰大、点多线长等不利因素,施工单位科学谋划、精心组织,编制了无砟轨道首件专项施工方案、作业指导书和无砟 轨道工艺工装改进优化。同时,从人员调配、机械设备使用、材料准备到施工方案优化、沉降评估、CPⅢ控制网测设、技术交底、安全质 量保证等方面进行周密部署,确保施工顺利推进。 西十高铁湖北段无砟轨道施工现场。 10月29日,记者从中国铁路武汉局集团有限公司获悉,在西十高铁箭流铺大桥无砟轨道施工现场,随着最后一板无砟轨道床板浇筑完 成,标志西十高铁湖北段2标三分部无砟轨道完成施工,标志着西十高铁湖北段无砟轨道施工全部完成。 西十高铁湖北段无砟轨道施工现场。 西十高铁湖北段2标三分部的无砟轨道施工,由武九客专公司建设管理、中铁隧道局承建,线路全长9120.32米,主要位于郧西县河夹 镇境内,施工采用CRTSⅠ型双块式轨枕,桥梁无砟道床结构主要为底座板、道床板。 F ke - 1 ring in p 日期 16 西 ...
 “税动力”助推武汉新兴产业加快发展
 长江日报· 2025-10-31 08:41
近日,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发布《2025年中国数字城市竞争力研究报告》及 2025年数字经济百强市榜单,武汉市连续两年提升进位,位居全国第9。 数据显示,"十四五"期间武汉市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0%以上,占GDP比 重每年提高1个百分点。增值税发票数据显示,2025年1—9月,武汉市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开 票金额达5548.61亿元,同比增长16%,持续呈现强劲发展势头,数字经济已成为武汉高质 量发展的重要引擎。 2025年的国庆中秋假期,在神农架景区的繁忙景象中,一只灵活穿梭于丛林峭壁的"钢 铁之鹰"格外引人注目。它以40km/h的最大水平飞行速度及310kg的动态极限载重量,每天高 效往返于物资储备仓与各景点之间,为景区精准投放补给,其效率较传统人力提升超60%。 这款明星产品就是由旭日蓝天(武汉)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旭日蓝天公司)自主研 发的X480大载重无人机,由于搭载了多冗余智能电源管理系统与智能飞行控制系统控件, 它还可以广泛应用于电力施工、山区运输、应急救援等领域,为多种高频次、大载重吊运需 求提供高效可靠的"空中解决方案"。 成立六年多来,旭日蓝天公司已从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低空 ...
 第三届全国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大会将在武汉举行
 长江日报· 2025-10-31 08:41
大会官方网站(https://www.ncdhrs.com/)已于近日正式上线。平台具备"信息发 布"与"资源对接"两大功能,不仅实时更新大会议程与动态,还设有"人才招聘"专区,支持 企业发布岗位、人才投递简历、机构洽谈合作。据悉,11月上旬将开通线上报名通道,想参 会、寻机会的可通过官网提前注册,抢占参会先机。 今日记者从省人社厅获悉,一个月后,第三届全国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大会将在武汉光 谷科技会展中心拉开帷幕。本届大会以"塑造现代化人力资源 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为主 题,融合全国视野、荆楚特色与时代特征,致力于推动人才、企业、技术与区域发展之间 的"双向奔赴"。 这是一场人力资源服务领域备受瞩目的行业盛会。本届大会由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人力 资源流动管理司、湖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武汉市人民政府承办,围绕"研、会、 才、聘"四大板块,设置人力资源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研讨、人力资源服务供需洽谈、港澳引 才聚才、重点产业专场招聘等多项活动。 本届大会内容安排系统全面、环环相扣。来自行业内的专家学者与头部机构负责人将围 绕AI招聘、银发人才等热点议题展开深入探讨,为从业者提供前瞻洞察与实战经验。现场 搭建的面对面 ...
 手把手教叠衣服擦桌子 机器人在武汉上“职校”
 长江日报· 2025-10-31 08:41
10月20日至23日,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在北京召开。全会明确了"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方针和主 要目标,发出了乘势而上、接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续写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新篇章的豪 迈宣言。 仿真训练场被誉为机器人的"学校",还原了工厂车间、家庭客厅、零售超市等复杂作业环境,让机器人 在"正式上岗"前完成各类学习与训练,从而显著缩短研发周期,降低试错成本。 学习好贯彻好全会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党全国的重大政治任务。即日起,长江日报开设"四中全 会精神在一线"专栏,记者深入基层一线,反映全市干部群众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在全会上的重要讲话和《建 议》,学习贯彻落实的生动实践,充分展现广大党员干部群众提振"四气"精神,升腾发展气场,凝心聚力打 造"五个中心"、建设现代化大武汉的精神面貌。 30日上午,当客人们来到东西湖区国家网络安全人才与创新基地三号楼门口时,一位机器人主动上前问候, 并将客人准确地引导至电梯口。步入活动现场,一台机器人优雅地将一瓶饮料从货架取下,递给嘉宾……科幻电 影里的场景真实出现在现实生活中,这是北京谋先飞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谋先飞)与武汉东西湖区签约共建 全国 ...
 武汉三部民生条例明年起同步施行
 长江日报· 2025-10-31 08:41
既有住宅加装电梯"一户申请即可启动",小区公共收益需单独开户、定期公示,养犬登 记免疫实现"一站式"服务且不收费…… 10月30日,武汉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召开新闻通气会,通报《武汉市既有住宅加装电梯 条例》《武汉市物业管理条例》《武汉市养犬管理条例》三部地方性法规将于2026年1月1日 起正式施行。三部条例聚焦群众普遍关心的居住品质提升、小区治理优化与文明养犬管理, 从立法层面完善制度设计,是武汉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破解民生难题、提升城市精细化 管理水平的重要实践。 加装电梯 从政策引导到法治保障 多举措破解"启动难" 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老旧小区加装电梯成为群众最迫切的民生需求之一。此次出台的 《武汉市既有住宅加装电梯条例》,将此前的政策文件升级为地方性法规,明确"一户申请 即可启动"加装电梯征求意愿工作,大幅降低启动门槛。 为减轻居民负担,条例提出"多条腿走路"的资金支持方案:居民可协商分摊费用,也可 提取住房公积金,政府将加大财政补贴力度,并引导社会资金参与。在审批效率上,将建 立"一门受理、并联审批、限时办结"的协同机制,压缩审批时限,避免群众"多头跑"。 值得关注的是,条例还创新提出"成片推进"加 ...
 武汉这场特别的会,传递出什么信号
 长江日报· 2025-10-31 08:41
10月30日,武汉会议中心,一场特别的工作会引人关注——武汉首次召开全市街道(乡 镇)党(工)委书记工作交流会。 作为一座人口超千万的城市,武汉有160个街道(乡镇)。作为基层行政组织,街道(乡 镇)虽小,却连着千家万户,人们的衣食住行、安居乐业都围绕着街道(乡镇)服务展开。 人们常说: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基础,广大基 层干部是做好基层工作的骨干力量。召开这样一次交流会,正是在推动工作下抓一级、服务 下靠一级,促进街道(乡镇)之间相互交流、比学赶超。 毕竟,一座城市的经济活力,不仅体现在宏观数据上,更蕴含于街巷经济的脉络中。 长江日报记者在现场注意到,在街道党工委书记们的交流发言中,提振"四气"精神、勇 于"比学赶超"是大家提到的高频词。不管是新城区还是开发区,大家都铆足了一股劲,拧成 一股绳,全力谋发展。 当天,来自基层的10位街道党工委书记在会上作交流发言。他们谈企业服务、讲项目建 设,分享城市更新、乡村振兴、基层治理等方面的经验和不足。 蔡甸区大集街道位于武汉西郊。一年多前,很难有人会将这样一个位于新城区的街道与 国产大飞机联系在一起。但现在,通过乡情纽带,街道与C91 ...
 11月1日起施行,事关免税店
 长江日报· 2025-10-30 23:07
旨在进一步发挥 免税店政策支持提振消费的作用 引导海外消费回流 财政部、商务部 文化和旅游部、海关总署 税务总局日前印发通知 明确自2025年11月1日起 完善免税店政策 吸引外籍人员入境消费 促进免税商品零售业务 健康有序发展 通知从四方面完善了免税店政策。一是优化国内商品退(免)税政策管理,积极支持口岸出境免税店和市内免税店销售国产 品。二是进一步扩大免税店经营品类,将更多便于携带的消费品纳入经营范围。三是放宽免税店审批权限,支持地方因 地制宜整合优化免税店布局。四是完善免税店便利化和监管措施,持续提升旅客免税购物体验。 为进一步发挥免税店政策支持提振消费的作用,引导海外消费回流,吸引外籍人员入境消费,促进免税商品零售业务 (以下称免税零售业务)健康有序发展,国务院决定完善免税店政策。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优化国内商品退(免)税政策管理,积极支持口岸出境免税店和市内免税店销售国产品 (一)鼓励具有免税商品经营资质的企业和经国务院批准允许参与免税店经营的外商投资企业加大优质特色国内商品采 购力度。有关企业采购国内商品,进入口岸出境免税店和市内免税店销售,视同出口,退(免)增值税、消费税。 (二)进一步 ...
 向上向新向优向好 武汉前三季度活力升腾
 长江日报· 2025-10-30 08:48
 宏观经济表现 - 武汉前三季度GDP增长5.6%,一季度和上半年分别增长5.4%和5.5%,增速持续位居副省级城市前列 [1] - 全市经济增速连续五个季度环比加快,经济底盘稳固,回升向好趋势明显 [1][4] - 前三季度服务业增加值完成10098.62亿元,首次在前三季度规模破万亿元,增速达6% [4] - 前三季度固定资产投资总额6656.38亿元,增速2%,总量和增速均位列副省级城市第1位 [5]   产业发展与结构优化 - 前三季度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4%,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6.3%,对工业增长贡献率超六成 [4][5] - 工业机器人产量激增70.4%,3D打印设备产量增长45.4% [3][5] - “光芯屏端网”产业开票金额增长18.3% [5] - 光电子信息、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大健康和生物技术等产业集聚效应提升,近50家重点汽车零部件企业落户或加仓追投武汉经开区 [4][7]   科技创新与投资 - 湖北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等新型主体加快成长,全市新增4家上市及过审企业,9家企业入选2025福布斯中国AI科技企业50强 [3][5] - 工业投资增长12%,高技术服务业投资增长13.2%,155个续建产业项目提前完成目标 [5] - 武创投、蔚能电池等22家经营主体发行科技创新公司债券超300亿元,发行规模位居全国第5 [7] - 全市组建创投类基金,带动社会资本共同设立基金超20只,完成126个项目,共计超75亿元投资 [7]   营商环境与企业活力 - 前三季度新登记经营主体47.9万户,同比增长14.3%,增量位居副省级城市第2位 [6] - 新登记企业超25万户,增长37.23%,占新登记总量五成以上,增量和增速分别位居副省级城市前列 [6] - 前三季度884个入库招商引资项目中工业占比近半 [7]   消费市场与居民收入 - 前三季度武汉旅游收入增长16.4%,黄鹤楼单日接待量突破5万人次,知音号演艺船国庆档期场场爆满 [7] - 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6107元,同比增长4.8%,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4.6%和5.9% [8] - 前三季度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上涨0.3%,物价总体稳定 [8]
 中亚班列(武汉)开行量同比增3倍
 长江日报· 2025-10-30 08:35
 行业整体表现 - 今年前三季度,武汉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增长10.8% [1]   中亚班列(武汉)运营情况 - 湖北铁路集团中亚班列(武汉)自运营以来已开行第100列班列 [1] - 今年以来班列开行数量较去年同比增长339% [3] - 月开行规模增加到每2天1列,9月份达到创纪录的20列 [3] - 班列以时效快、成本低、服务优的特点,助力光伏、机械、化工等行业构建跨国供应链 [3] - 通过多式联运模式,综合物流成本降低30% [3] - 常态化开行吸引长三角、珠三角货物在武汉集结 [3]   中欧班列(武汉)网络拓展 - 中欧班列(武汉)陆运版图延伸至北欧,货物首次运抵丹麦 [3] - 已开通至芬兰赫尔辛基、奥斯陆和莫斯、瑞典哥德堡等线路,形成联动北欧多城市的物流服务网络 [3] - 汉欧国际公司发运的中欧班列(武汉)拥有59条稳定的跨境运输线路 [3] - 班列辐射欧亚大陆40个国家、120个城市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