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内蒙古日报
icon
搜索文档
京蒙协作再结硕果呼伦贝尔人才科创中心在北京启动
内蒙古日报· 2025-10-22 09:21
活动期间,王汉中院士团队、呼伦贝尔学院、呼伦贝尔农垦集团等科研机构与企业代表作了交流发 言。现场还同步启动了呼伦贝尔强筋优质小麦联合实验室,举行多项合作协议签约仪式。呼伦贝尔市农 牧科学研究院分别与中国种子集团有限公司、佳木斯莲兴水稻研究所、内蒙古龙科种业有限公司、北安 市田丰种子有限公司签署了合作协议。此外,现场还发布了涵盖医药和农牧领域的八项科技成果,集中 展示中心在推动科技转化与产业对接方面的初步成效。 呼伦贝尔人才科创中心将立足北京科技优势与呼伦贝尔产业特色,构建以需求为导向、市场运作为 主线、精准对接为路径的成果转化机制,持续优化柔性引才模式,完善服务保障体系,推动京蒙协同迈 向更深层次、更广领域,为现代化呼伦贝尔建设注入源源不断的智力支撑和创新动能。 10月20日,呼伦贝尔人才科创中心(北京)在北京京蒙高科大厦正式启动。该中心作为京蒙协作深 化发展的又一重要平台,旨在充分对接北京优质科创资源,构建跨区域人才集聚与科技协同创新的新机 制,标志着呼伦贝尔市在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大局、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一步。 呼伦贝尔人才科创中心(北京)的落成启动,是京蒙协作持续走深走实的生动体现,也为呼伦贝尔 ...
鄂尔多斯海关聚焦创新监管助力综保区发展
内蒙古日报· 2025-10-21 23:32
此外,鄂尔多斯海关聚焦综保区发展绩效评估导向,针对综保区业务特点,深入调研发展难题,加强海 关政策宣讲,推动海关创新监管举措落地落实,以实际行动助力综保区提级晋位。2024年鄂尔多斯综合 保税区发展绩效评估全国排名第88位,较上年提升53位,实现跨越式发展。 10月21日,鄂尔多斯海关关员在鄂尔多斯综合保税区内企业设置的"待检区"查验一批"区内直转"货物, 这些转换状态的货物无需实际进出卡口,在查验无异常后即可变身保税货物,大大降低了企业的物流成 本。 这样让企业有满满获得感的便利化措施在鄂尔多斯综合保税区不是个例。"区内直转"、优化"一票多 车"一线进出区流程、破解"一票多车"二线进出区难题、卡口分类分级管理、允许企业依托WMS系统对 非保税货物实施库位管理等等,都是鄂尔多斯海关聚焦智慧综保区建设、开展智慧化监管的生动注脚。 2025年1至9月,鄂尔多斯综合保税区内企业已累计申报"一线一票多车"核注清单48票,开展非保税转保 税"区内直转"7批次,货物货值2.55亿元,二线进出区"一票多车"240余车,以上措施累计为企业节省报 关费用7万余元。 10月21日,鄂尔多斯海关关员在待检区查验"区内直转"货物。 ...
看兴安盟如何把党的理论讲到百姓心坎里
内蒙古日报· 2025-10-21 21:47
"以前发的政策材料密密麻麻,咱看不懂;现在宣讲员到家里,边唠嗑边解释,把问题都给说透了!"金 秋时节,兴安盟扎赉特旗宝力根花苏木村民王占山家的炕头旁,几杯热茶、几把凳子围成一圈,"吉祥 乡音"宣讲队队员正对照着一份"需求菜单"讲解乡村振兴补贴、医保报销政策,王占山边听边点头,脸 上满是认可。 转自:草原云 这样温暖的"炕头宣讲",只是兴安大地政策宣讲热潮的一个缩影。从农家院落、社区广场到草原深处、 边境小镇,一支支带着"泥土味"的宣讲团队,正用乡音传递党音,将党的惠民惠农政策转化为群众听得 懂的"家常话"、用得上的"明白卡"。 特市田间地头开展党的惠农政策宣讲。(资料图) 场开展宣讲。(资料图) 在乌兰浩 在小区广 今年,兴安盟各地紧扣群众需求,发挥"益·身边人""家门口唠嗑队""屯不错"等特色宣讲队伍优势, 以"小快灵"的品牌宣讲队伍为网格,创新传播手段、拓展传播渠道,通过"宣讲+文艺汇演""宣讲+实地 研学""宣讲+线上直播""宣讲+AI智慧课堂"等形式,累计开展宣讲2500余场次,覆盖群众超4.5万人次, 推动"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群众教育走实走深。 为让政策宣讲精准触达不同群体,兴安盟细化"七进" ...
退役军人“零距离”实地探岗 打通就业“最后一公里”
内蒙古日报· 2025-10-20 23:24
活动概述 - 翁牛特旗退役军人事务局组织退役军人参观内蒙古蒙都羊业、中粮家佳康翁牛特旗分公司、中国人寿翁牛特旗支公司三家企业 [1] - 活动旨在通过实地探岗拓宽退役军人就业渠道,搭建就业对接平台 [1][5] 内蒙古蒙都羊业 - 公司展示了羊肉制品的完整加工、包装及仓储流程 [3] - 向退役军人详细介绍了生产岗位的操作规范、工作强度与薪资待遇 [3] 中粮家佳康翁牛特旗分公司 - 企业围绕养殖技术、供应链管理、质检等岗位进行详细介绍 [3] - 重点说明了岗位职责、职业发展空间与福利保障 [3] 中国人寿翁牛特旗支公司 - 公司重点介绍了企业文化、金融岗位职责及职业发展路径 [3] - 活动帮助退役军人对金融行业岗位形成全新认知 [3] 活动成效与后续计划 - 活动为退役军人与企业间架起了沟通桥梁,实现了精准高效的就业对接 [5] - 翁牛特旗退役军人事务局计划整合更多优质企业资源,持续开展精准化、个性化就业对接活动 [5]
阿拉善黄河沿岸湿地变身候鸟“补给站”
内蒙古日报· 2025-10-20 11:30
生态环境状况 - 阿拉善高新区、示范区黄河沿岸湿地迎来候鸟迁徙季,成为候鸟集结地[1] - 观测到包括6种国家一级保护鸟类(如白头鹤、黑鹳)和多种国家二级保护鸟类(如灰鹤、苍鹭)在内的丰富候鸟种类[1] - 该区域是东亚—澳大利亚候鸟迁徙路线上的关键节点和黄河流域重要生态屏障[1] 生态保护成效 - 近年来该地区鸟类数量明显增多,国家一级保护鸟类种类从最初的4种增加至6种,种群数量也逐渐增加[2] - 候鸟种群增长得益于湿地修复、植被恢复等综合治理工程以及加强巡护管理、打击盗猎等举措[2] - 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展现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图景,印证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的成效[2]
推出69项主题活动呼伦贝尔冰雪旅游季活力上线
内蒙古日报· 2025-10-20 11:11
服务保障是旅游品质的重要支撑。呼伦贝尔市文化旅游广电局、市场监管局、公安局等多部门协同 联动,全面提升服务水平,全力维护旅游市场秩序,确保游客"安心游、放心游、舒心游"。这一保障体 系已见成效——刚刚过去的国庆中秋"双节"假期,呼伦贝尔共接待国内游客161.84万人次,较去年同期 增长11.17%,充分彰显其服务能力与游客吸引力。 从应对"双节"旅游高峰到提前布局冬季冰雪旅游,从追求"流量增长"到聚焦"质量提升",呼伦贝尔 正以生态守护为底色、文化传承为温度、体验创新为巧思,持续挖掘地方内涵,推动生态保护、文化传 承与产业发展协同共进,为远道而来的游客打造一场秋冬文旅盛宴。 10月中旬,一场细碎的初雪洒落在呼伦贝尔,既勾勒出北国冬日的朦胧轮廓,也拉开了当地2025年 秋冬季冰雪旅游季的序幕。今年,呼伦贝尔以"抢前抓早"的姿态积极筹备,以"呼伦贝尔大草原"区域公 用品牌为核心,深度融合"守望相助"党建内涵与"融合之路"文旅品牌,为打造国内一流冰雪旅游目的地 筑牢根基。 在产品供给端,呼伦贝尔精准发力。一方面,精心设计"极寒秘境·呼伦贝尔大雪原"自驾穿越之旅 等4条主题旅游线路,大幅节省游客的时间与经济成本,让高 ...
内蒙古三项案例入选2025中国旅游产业影响力典型案例
内蒙古日报· 2025-10-19 22:17
文章核心观点 - 内蒙古三项文旅案例入选2025中国旅游产业影响力典型案例 分别代表消费创新 项目建设和数智赋能领域的最佳实践 [1] - 案例展示了通过数字化技术 项目驱动和产业重塑有效激发文旅市场活力 延长游客停留时间并拉动显著消费增长 [4][6][8] - 这些实践为行业提供了可复制的范例 特别是在利用数字技术转型和生态资源开发方面 [9][10] 鄂尔多斯市智慧文旅案例 - 案例通过智慧文旅平台和“云游鄂尔多斯”小程序实现数据融汇与智能应用 构建全市一体化智慧文旅生态 [3] - 平台累计用户数突破230余万人 承办政府消费活动80余场 发行“旅游一卡通”109万余张 直接拉动消费超过14.08亿元 [4] - 该模式精准对接游客多元需求 将数据优势转化为消费增长 为数字化激活文旅市场提供了范例 [9] 阿尔山市休闲度假项目案例 - 以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为目标 打造包括休闲街区 温泉度假营地 音乐会及特色交通等多元化项目 [6] - 项目建设成效显著 游客平均停留时间从1.6天延长至2.5天 旅游旺季延长近60天 [6] - 项目实现了从单一观光向综合度假目的地的转变 为生态资源富集地区发展文旅产业树立了标杆 [9] 准格尔旗数智赋能案例 - “湾Night”街区通过数智技术推动本土文化与现代艺术 光影技术及特色餐饮的数字化融合 [8] - 街区新增《印象·准格尔》实景剧等文化演艺 并举办多场体育赛事 为街区注入青春活力 [8][9] - 案例展现了数智化在营造沉浸式文旅场景中的强大力量 为行业数字化转型提供了生动实践 [10]
生产用电全部由绿电替代!全球首个零碳负极材料工厂落地乌海
内蒙古日报· 2025-10-19 22:04
项目核心信息 - 国轩高科全球首个零碳负极材料工厂在内蒙古乌海市正式落地,生产运行用电全部实现绿色能源替代 [1] - 项目一期年产10万吨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石墨化工厂已投入生产,整个项目规划总产能为40万吨,分四期建设 [3] - 为实现零碳目标,企业配套建设光伏发电项目,年发电量可达5亿千瓦时 [3] 技术与运营细节 - 锂电池负极材料的石墨化处理需持续维持3000℃超高温,每吨产品电耗约6000度 [5] - 公司通过绿电直供、节能降耗、绿色物流、循环生态、智慧管理“五大路径”系统化推进零碳转型 [5] - 一期项目改用绿电直供后,可实现年减碳33万吨,待40万吨产能和后续光伏项目全面建成后,年减碳将超110万吨 [5] 产品应用与行业影响 - 公司生产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产品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汽车领域,并为储能电站、通信基站等提供系统解决方案 [3] - 该工厂为零碳转型提供了可复制的路径,对钢铁、化工、建材等高耗能行业具有示范意义 [5]
乌海乌兰牧骑惊艳亮相银川
内蒙古日报· 2025-10-19 21:50
转自:草原云 10月18日至20日,"北疆文化神州行——乌兰牧骑全国巡演60周年纪念演出"在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精 彩上演。3天时间里,乌海乌兰牧骑的演员们先后走进银川市的文化地标、商业中心、艺术场馆,为当 地群众献上文艺演出,进一步展现北疆文化魅力。 在银川市悦海新天地的演出现场。 "乌兰牧骑的精彩演出让我深受感动,演员们的热情豪迈让我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了草原的辽阔与内 蒙古人民的热情好客。这场演出也让我对乌海市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下次假期,我一定要带家人和孩子 去乌海走走,亲身感受当地的文化魅力。"银川市民王晓芳说。 乌海乌兰牧骑副团长白思宇说:"此次巡演,乌海乌兰牧骑以文艺节目为媒介,将内蒙古自治区独特的 音乐、舞蹈等艺术形式呈现在当地观众面前,展示了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和地域特色,弘扬了北疆文 化。" 热情的银川市民。 据介绍,本次巡演不仅有乌海乌兰牧骑带来的文艺节目,在演出现场,乌海市还展示了以"岩小 羊"、"乌小金"为代表的乌海特色文创产品,让观众在感受北疆文化的同时,全方位了解"沙漠看海·中 国乌海"的独特魅力。接下来,乌海乌兰牧骑还将前往甘肃省兰州市等地进行巡演。 内蒙古日报·草原云记者:郝飚 ...
包钢电气发布四大核心成果 剑指工业绿色动力
内蒙古日报· 2025-10-19 16:08
新产品与新技术发布 - 公司集中发布永磁电机、节能变压器、汽轮发电机组节能技术与智慧诊断技术四大核心成果 [1][3] - 永磁电机与节能变压器构成高效硬件基础,汽轮发电机组节能技术与智慧诊断技术提供系统性能效优化与全生命周期管理方案 [3] - 正在研发的几款永磁电机综合节能率均超过10% [5] 研发与服务能力建设 - 包钢长安永磁电机研究所与变频器维修中心正式揭牌,整合包钢集团与包头市长安永磁电机公司科研力量 [1][5] - 研究所专注于稀土永磁电机技术攻关,旨在为客户定制产品方案并拓展工业应用场景 [5] - 变频器维修中心提供从选型、集成到巡检保养、维修、改造的全生命周期服务,业务覆盖所有国内外主流品牌 [5] 市场定位与战略目标 - 公司是西北地区最大的电机、发电机、变压器制造及维修基地,具备覆盖高低压永磁电机及220千伏以下变压器的全链条研发制造能力 [3] - 产品广泛应用于矿山、冶金、煤焦化、热电等重工业领域,为核心装备绿色转型提供支撑 [3] - 公司目标在未来2至3年内,在800公里半径市场范围内形成显著市场占有率,关键策略是构建“制造+服务”新生态 [5] 企业转型与行业影响 - 公司全面展现其在“智能制造”与“智慧服务”绿色节能赛道上的双轮驱动能力 [3] - 公司正从核心设备制造商转变为绿色动力解决方案与全生命周期服务提供者 [5] - 公司积极推动中国西北地区工业的低碳绿色转型进程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