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IPO
搜索文档
The Information:阿里与百度加速“去英伟达化”
美股IPO· 2025-09-12 09:38
行业技术转型 - 中国科技与AI领域出现重大转变 阿里巴巴和百度开始使用自主设计芯片训练AI模型 部分替代英伟达芯片[3] - 美国对华先进AI芯片出口限制收紧 促使中国企业加大自研AI芯片研发力度[3] - 中国政府促进企业采用自主技术 共同推动了这一转变[3] 阿里巴巴芯片进展 - 自今年初以来 阿里巴巴已在为小型AI模型使用自研芯片[3] - 阿里巴巴的AI芯片或可与英伟达H20竞争 H20是专门为中国市场设计的缩减版芯片[3] - 阿里巴巴"Zhenwu"芯片更先进版本性能略优于英伟达五年前发布的A100芯片[3] - 阿里巴巴芯片与英伟达差距依然较大[3] - 阿里巴巴仍未完全弃用英伟达芯片 仍在使用英伟达芯片开发最尖端AI模型[4] 百度芯片进展 - 百度尝试用其昆仑P800芯片训练新版文心一言AI模型[3] - 昆仑P800芯片不如英伟达最前沿的Blackwell芯片强大[3] - P800是专门为大型语言模型设计 能够同时胜任推理和训练任务[3] - 百度已开始在后训练阶段使用昆仑P800 对旧模型输出进行微调以契合用户体验[4] - 百度已于6月发布了这些模型的开源版本[4] - 百度仍未完全弃用英伟达芯片 仍在使用英伟达芯片开发最尖端AI模型[4] 英伟达回应 - 英伟达发言人表示竞争已经到来 客户会选择最合适的技术栈[4] - 英伟达将继续努力赢得主流开发者的信任和支持[4]
盘后涨2.6%!Adobe三季度业绩超预期,AI业务年化收入突破50亿美元
美股IPO· 2025-09-12 07:21
财务业绩表现 - 第三财季营收59.9亿美元,同比增长11%,超出市场预期的59.1亿美元 [1][3] - 净利润从去年同期的16.8亿美元增至17.7亿美元 [1][3] - 调整后每股收益为5.31美元,高于预期的5.18美元 [3] - 每股收益从去年同期的3.76美元提升至4.18美元 [1][3] 业务分部表现与AI进展 - 数字媒体业务营收同比增长12%至44.6亿美元 [4] - 数字媒体业务年度经常性收入达到186亿美元 [4] - AI相关产品的年度经常性收入已超过50亿美元 [4] - AI优先产品的年度经常性收入已超过年底2.5亿美元的目标 [4] 业绩展望与市场反应 - 公司上调全年营收指引至236.5-237.0亿美元 [4] - 第四财季营收预期为60.8-61.3亿美元 [4] - 上调全年数字媒体年度经常性收入增长预期至11.3% [4] - 财报公布后盘后股价一度上涨8%,最终收涨2.77% [4] - 公司股价年内下跌21%,表现逊于纳斯达克指数14%的涨幅 [4]
币圈又吸金:区块链借贷平台Figure美股IPO首秀大涨24%,市值超60亿美元
美股IPO· 2025-09-12 07:21
IPO表现与估值 - 发行价25美元 较上调后指导区间20至22美元高出13.6%至20% [1][4] - 上市首日开盘价36美元 较发行价大涨44% 盘中最高涨幅超过52% 收盘价31.11美元 收涨24.4% [2] - 通过发行3150万股股票募资7.875亿美元 [4] - 按发行价计算公司估值为53亿美元 按开盘价计算估值达76亿美元 收盘时市值约65.7亿美元 远超2021年风险投资轮次的32亿美元估值 [4] 公司业务与技术 - 公司是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消费者借贷平台 成立于2018年 [7] - 开发区块链技术以促进贷款业务 包括房屋净值信贷额度 已在区块链上资助超过160亿美元贷款 [7] - 在前20大抵押贷款公司中 有10家使用Figure的技术发放贷款 [1][9] - 公司开发的Provenance区块链已被20多家大银行使用 [9] - 公司是公共区块链领域最大的实体资产玩家 [9] 财务业绩 - 2024年上半年实现净利润2910万美元 营收1.906亿美元 上年同期净亏损1560万美元 营收1.56亿美元 营收同比增长22% [8] - 2024年全年营收3.41亿美元 净利润1720万美元 相比2023年全年营收2.096亿美元和净亏损4794万美元显著改善 [8] - 在截至6月30日的12个月内 公司促成约60亿美元房屋净值贷款 同比增长29% [8] - 公司已实现盈利 合作伙伴品牌HELOC贷款客户的加权平均FICO信用评分为756分 Figure品牌贷款客户为749分 [6][8] 行业趋势与市场前景 - 公司上市标志着加密货币领域企业拥抱公开市场的趋势延续 [6] - 美国有35万亿美元房屋净值存量 业务领域拥有巨大的发展空间和增长潜力 [10] - 公司IPO获得强劲需求 发行股数从2665万股上调至3150万股 定价区间从18-20美元上调至20-22美元 [10] - 亿万富翁投资者Stanley Druckenmiller旗下机构有意按IPO价格购买最多5000万美元股票 [10]
新增长点!特斯拉中国Model Y L最早交付要到11月,股价大涨6%
美股IPO· 2025-09-12 07:21
产品发布与市场表现 - 特斯拉于8月19日在中国市场推出加长轴距六座纯电SUV Model Y L,起售价33.9万元人民币,并于本月启动首批交付 [3] - Model Y L在10月份于中国市场已售罄,新订单最早预计交付时间为2025年11月,显示出市场需求极为旺盛 [1][4] - 发布当日订单量超过3.5万辆,尽管部分订单可能与标准版Model Y重叠,但该车型成功拓展了需要更多空间和座位的消费者市场 [5] 产品规格与定位 - Model Y L在CLTC工况下续航里程达751公里,百公里加速4.5秒,最高车速201公里/小时,并搭载全轮驱动系统 [3] - 公司在车宽不变基础上将车辆后方横向空间扩展20mm,为第三排打造了充足空间,产品设计贴近中国市场需求 [3] - 33.9万元人民币的起售价使Model Y L具备高性价比,旨在提振公司在竞争激烈的中国电动车市场的销量 [3][5] 战略意义与市场影响 - Model Y L迅速成为特斯拉在关键海外市场的畅销车型之一,其强劲势头对公司意义重大,有助于保持竞争力 [1][5] - 新车型交付排期已延伸至2025年11月,有望推动公司季度销量表现,并在最成功的产品线中开辟新的增长点 [5] - 该车型可能作为战略出口产品,瞄准海外对大空间家庭车型有需求的市场,显示出全球市场潜力 [5] - 受积极市场情绪推动,特斯拉股价周四大涨超6%,创今年5月以来新高 [6]
摩根大通:社交-交易-AI,如何理解腾讯的“AI变现潜力”?
美股IPO· 2025-09-12 00:03
核心观点 - 摩根大通预计腾讯AI相关增量收入在2030年可达4260亿元 带来10%-56%的盈利上行空间 核心逻辑是AI将提升微信生态内流量转化效率 增强公司在电商和本地生活服务领域的议价能力 [1][3][12] 微信生态交易基础 - 2024年微信电商及本地生活服务GMV约3万亿元 占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 [4] - 微信小程序 支付体系和高频社交互动构建了天然流量与交易闭环 为AI变现奠定基础 [4] - 2030年渗透率预计提升至8% 可变现GMV达5.4万亿元(基准情景) 乐观情景下可达18.1万亿元 [5] 三层价值创造模式 一级价值创造 - AI提升推荐与用户意图相关性 使腾讯成为更高效线索生成平台 [7] - 2030年增量收入690亿元 主要来自支付和广告变现 可变现GMV总额5.4万亿元 [7] - 支付收入264亿元(支付可变现GMV4.4万亿元×0.6%变现率) 电商广告收入310亿元(电商线索生成可变现GMV3.1万亿元×1.0%变现率) 本地生活广告收入115亿元(本地生活线索生成可变现GMV2.3万亿元×0.5%变现率) [8] 二级价值创造 - AI推动电商品类扩张与供应优化 微信角色由流量入口向平台运营商转变 [9] - GMV在基准情景基础上增长50% 佣金率提升至1.5% [9] - 2030年AI相关收入1140亿元 可变现GMV总额6.9万亿元 [9] - 支付收入327亿元(支付可变现GMV5.4万亿元×0.6%变现率) 电商佣金收入699亿元(电商佣金可变现GMV4.7万亿元×1.5%变现率) 本地生活广告收入115亿元(本地生活线索生成可变现GMV2.3万亿元×0.5%变现率) [10] 三级价值创造 - AI将微信推至线上消费流量漏斗顶端 主导大部分电商平台GMV [10] - 假设2030年60%的京东 拼多多 唯品会GMV来自微信 腾讯在商家线索生成预算中占据主导地位 [10] - 此情景下AI相关收入4260亿元 可变现GMV18.1万亿元 利润率70% 对应公司整体盈利56%的上行空间 [10] - 支付收入994亿元(支付可变现GMV16.6万亿元×0.6%变现率) 电商佣金收入3156亿元(电商佣金可变现GMV15.8万亿元×2.0%变现率) 本地生活广告收入115亿元(本地生活线索生成可变现GMV2.3万亿元×0.5%变现率) [11] AI智能体对流量分发的影响 - AI智能体通过更快推断用户意图 提取正确分类和锚定漏斗顶部 显著提高小程序转化率和平均订单价值 [12] - 对发现和搜索摩擦较高的类别(如本地生活服务 长尾电商和个性化推荐) AI带来的增量GMV上行空间最大 [12] - 对纯交易性质的支付 AI智能体带来的上行空间相对有限 [12] - 微信将交易功能与AI智能体和消费者洞察结合后 大多数用户消费活动将在平台内进行 增强腾讯面对电商运营商的议价能力 [12]
达利欧:黄金是对抗美国抵御债务风险的盾牌
美股IPO· 2025-09-12 00:03
达利欧将美国不断增加的偿债支出比作堵塞血管的斑块,指出这会"挤出其他开支",并可能导致"心脏 病发作"。他建议,在一个充分分散的投资组合中,应配置10%至15%的黄金。 桥水基金创始人达利欧发出警告,美国日益沉重的债务负担正将其市场推向风险边缘,他建议投资者 将黄金作为对冲工具,以抵御潜在的系统性危机。 近日,达利欧在一次活动上将美国不断增加的偿债支出比作堵塞血管的斑块,指出这会"挤出其他开 支",并可能导致"心脏病发作"。 达利欧认为,在一个"债务充斥"且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加剧的世界里,投资者在构建一个中立的投资组 合时,应该反思"你拥有的是谁的钱?"他给出了具体的资产配置建议, 即在一个充分多元化的投资组 合中,黄金应占有10%到15%的比重。 截至周三收盘,得益于低于预期的通胀数据以及市场对美联储下周降息的普遍预期,标普500指数和 纳斯达克综合指数今年以来分别上涨超过11%和13%,并双双创下历史新高。 "英国和法国处境类似,但市场已经对它们施加了比对美国更严厉的约束"。 债务"心脏病"警报下,黄金的避险价值 达利欧的警告核心在于美国不断膨胀的债务及其服务成本。他在为即将于12月举行的阿布扎比金融周 举 ...
和高盛相反!大摩:光模块是时候“获利了结”了
美股IPO· 2025-09-12 00:03
核心观点 - 光模块行业基本面利好已充分反映在股价中 建议投资者保持纪律性并逐步获利了结[1][3] - 行业估值分化明显 新易盛和天孚通信估值超过历史+1标准差水平 中际旭创估值低于+1标准差水平[1][5] - 1.6T产品将成为2025年下半年和2026年的关键增长催化剂[9][10] 行业估值分析 - 新易盛和天孚通信估值超过历史+1标准差水平 意味着基本面利好至少已被部分消化[1][5] - 中际旭创前瞻市盈率从2025年初的14倍上升至24倍 新易盛从8倍升至20倍[5] - 自4月以来新易盛涨幅达460% 中际旭创上涨312% 天孚通信涨269% 华工科技涨62%[3] 公司评级调整 - 新易盛被双重下调至减持评级 目标价255元 市场共识已将其视为全球第二大厂商且拥有最佳利润率[6] - 中际旭创维持增持评级 目标价435元 作为1.6T新产品先驱者在2026年有望实现显著增长[7] - 天孚通信下调至减持评级 目标价上调至142元 盈利增长潜力已反映在当前股价中[8] - 华工科技维持减持评级 相对行业同行基本面较弱且估值更贵[8] 产品发展前景 - 1.6T光模块出货量应在2025年下半年逐步提升 2025-2026年启动商业化生产[10] - 800G于2024年开始量产 需求保持强劲 有助于抵消低端光模块的价格和销量压力[10] - 随着高端GPU交付重启 1.6T产品将成为重要的收入和盈利驱动因素[10]
对甲骨文“炸裂大单”的质疑:全指望OpenAI、收入都在长期、能赚钱吗、有钱建吗?
美股IPO· 2025-09-11 19:29
核心观点 - 公司第一财季剩余履约价值激增至4550亿美元,核心驱动力是与OpenAI等客户签署的长期云服务合同,其中OpenAI合同价值高达3000亿美元[1][3][4] - 尽管RPO数据亮眼,但市场对收入确认的及时性、客户集中度、利润率压力以及资本支出带来的现金流压力表示担忧[3][5][6][7] - 公司短期财务表现承压,收入及指引均不及预期,正在进行一场以利润换增长的豪赌,其长期成功取决于基础设施建设的执行效率和市场需求的持续[6][7][9] RPO爆发式增长 - 公司第一财季RPO达到4550亿美元,单季度增加约3170亿美元,同比增幅高达359%[4] - 增长主要由四份多亿美元合同推动,已披露的最大份额是与OpenAI签署的为期五年、价值3000亿美元的算力采购合同,该协议将从2027年开始执行,年均支付额约600亿美元[3][4] - 公司首席执行官表示,已与OpenAI、xAI、Meta、英伟达、AMD等多家人工智能领域巨头签署重要云合同[4] 收入确认与客户风险 - 新增RPO中大部分属于长期履约义务,仅有约10%属于短期RPO,意味着大部分收入将在遥远的未来确认,短期履约合同额环比几乎无增长[1][5] - OpenAI的年化收入约为100亿美元,远低于其每年需向公司支付的平均600亿美元,此交易的成功建立在ChatGPT持续爆炸性增长的假设之上[5] - 公司将未来收入的很大一部分集中于单一客户OpenAI,这对双方的执行力和市场前景构成严峻考验[3][5] 短期财务表现与指引 - 公司第一财季总收入按固定汇率计算增长11%,低于市场预期的13%,云服务和许可支持收入增长14%,低于16%的共识预期[6] - 对第二财季的总收入增长指引为12-14%,低于市场预期的15%,总云收入增长指引为32-36%,低于预期的37%[6] - 第一财季自由现金流为负3.62亿美元,远低于市场预期的12.71亿美元,为支持云基础设施建设,公司将2026财年资本支出指引上调100亿美元至350亿美元[6] 利润率与增长权衡 - 新增订单大部分与AI模型训练相关,这类业务利润率相对较低,可能会在长期内拖累营业利润增长速度,使其慢于收入增长[7] - 市场对公司未来数年收入的普遍预期将会上调,但每股收益预期变动微乎其微,自由现金流预期则会下调[7] - 公司将2026财年营业利润增长指引设定为“中双位数”,略高于市场约12%的预期,但这可能更多反映了近期裁员带来的成本节约效应[7] 市场反应与评级 - 摩根大通将公司目标价从210美元上调至270美元,主要理由是提升了对OCI业务的多年增长轨迹预期,但维持“中性”评级,认为当前风险与回报趋于平衡[8][9] - 公司成功取决于能否高效建设数据中心容量、维持OCI订单增长势头并成功消化收购的Cerner业务[9] - 截至发稿,公司美股盘前上涨1.13%至328.33美元[10]
连续四日创下新高!“动物精神”正在主宰全球股市
美股IPO· 2025-09-11 19:29
全球股市表现 - MSCI全球指数连续四个交易日刷新纪录 追踪超过2500只股票[1][2] - 标普500指数连续两日收于历史高位[1][2] - 日本日经225指数 韩国综合指数和新加坡海峡时报指数本周均创历史新高[1][2] 通胀数据与货币政策 - 美国8月PPI意外环比下滑0.1% 远低于经济学家预期的0.3%增幅[5] - 市场对9月会议降息25个基点概率达92%[6] - 经济学家预计今年将有两次降息 9月降息"几乎确定"[6] 企业盈利支撑 - 企业盈利保持强劲韧性 支撑全球股市回报[7] - 科技巨头甲骨文因AI相关收入乐观前景 股价单日飙升创历史新高[7] - 甲骨文市值单日增加2440亿美元 创1992年以来最佳单日表现[7] 市场情绪与催化剂 - "动物精神"驱动全球股市强劲涨势[4] - PPI数据远弱于预期显示通缩迹象 提高美联储降息概率[6] - 经济基础稳固与美联储重启降息周期形成对风险投资者的利好环境[6] 潜在风险因素 - 美国关税政策8月生效 滞后影响可能在未来数月显现[8] - 市场密切关注即将公布的CPI数据 若意外下行可能构成"三重利好"[8] - 关税政策可能导致市场情绪出现一定程度降温[8]
摩根士丹利:电商中更看好阿里,“高德扫街榜”将重塑本地生活竞争格局
美股IPO· 2025-09-11 19:29
高德扫街榜推出与竞争格局变化 - 高德地图推出全球首个基于用户行为产生的榜单"高德扫街榜",被视为阿里巴巴重新发力到店业务的明确信号[3] - 阿里巴巴正通过改造高德地图为其本地生活战略开辟新战线,高德拥有接近2亿日活跃用户提供天然流量入口[5] - 预计未来将有更多相关服务和产品上线,阿里本地生活布局从外卖、即时零售延伸至利润更广阔的到店业务[1][5] 阿里巴巴本地生活战略扩张 - 公司启动"烟火好店支持计划"通过发放超10亿元补贴鼓励到店消费,目标每天为线下餐饮多带去1000万客流[5] - 阿里月活跃用户数8月同比增长25%,管理层承诺1-2个月内将单位经济效益亏损减半[8] - 快送电商业务预计带来2-3%客户管理收入增长,未来3年目标实现1万亿元增量交易总额[8] - 摩根士丹利维持对阿里快送电商和到店业务投资额预估:第二财季350亿元,2026财年800亿元[9] 对美团业务影响评估 - 阿里扩张直接对标美团大众点评,可能导致按需服务竞争延伸至店内服务[4][10] - 预计美团到店业务长期盈利能力从2.5%降至2%,核心本地商业分部经营亏损可能扩大[1][4] - 第三季度核心本地商业经营亏损预计达100亿元(即时配送亏损150亿元,到店业务盈利50亿元)[12] - 2025财年核心本地商业经营利润预计24亿元人民币,同比大幅下滑95%[12] 电商板块投资偏好与竞争前景 - 摩根士丹利对中国电商板块投资评级排序:阿里巴巴>拼多多>美团>京东[13] - 看好阿里巴巴云业务作为"中国最佳AI赋能者"增长加速,核心电商客户管理收入预计维持双位数增长[13] - 阿里凭借技术实力、用户基础和资金投入能力,有望在本地生活服务市场获得更大份额[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