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eep(03650)

搜索文档
港股异动 | KEEP(03650)盘中涨超9% 预计中期经调整利润扭亏为盈 AI战略得到初步验证
智通财经网· 2025-08-04 14:50
股价表现 - 盘中涨幅超9% 截至发稿涨4.79%至5.47港元 成交额达1179.8万港元 [1] 财务业绩改善 - 2025年上半年净亏损约3600万元人民币 较2024年同期1.63亿元大幅收窄 [1] - 调整后净利润转正至约1000万元 2024年同期调整后净亏损为1.61亿元 [1] - 毛利率提升与经营费用降低推动盈利能力及运营效率显著改善 [1] AI战略实施 - 2025年2月宣布"All in AI"战略 3月发布运动健康垂直领域专属模型Kinetic.ai [2] - 同步上线通用AI教练卡卡 5月新增多模态能力 [2] - AI功能涵盖智能运动方案生成、训练指导、数据记录及饮食管理 [2] 战略成效验证 - 半年度盈利超预期完成2025年度扭亏目标 [2] - AI战略实现从互联网到AI Agent的范式跃迁初步验证 [2] - AI技术成功重塑商业模型并推动运营效率提升 [1][2]
7月23日港股回购一览





证券时报网· 2025-07-24 09:20
港股公司回购概况 - 7月23日共有21家香港上市公司进行股份回购,合计回购2097.14万股,总金额4400.28万港元 [1] - 以单日回购金额统计,VITASOY INT'L以1297.92万港元居首,其次为中国东方航空股份(731.84万港元)和中国飞鹤(470.00万港元) [1] - 以单日回购数量统计,首佳科技回购740.00万股最多,其次为中国东方航空股份(250.00万股)和嬴集团(200.00万股) [1] 重点公司回购详情 - **VITASOY INT'L**:单日回购140.20万股(1297.92万港元),价格区间9.230-9.260港元,年内累计回购金额达1.51亿港元 [1][2] - **中国东方航空股份**:单日回购250.00万股(731.84万港元),价格区间2.900-2.970港元,年内累计回购金额6.01亿港元 [1][2] - **中国飞鹤**:单日回购100.00万股(470.00万港元),最高价4.700港元,年内累计回购930.00万港元 [1][2] - **蒙牛乳业**:单日回购20.00万股(351.09万港元),价格区间17.500-17.560港元,年内累计回购2.38亿港元 [2] - **名创优品**:单日回购5.84万股(199.52万港元),价格区间34.050-34.500港元,年内累计回购3.12亿港元 [2] 其他公司回购数据 - **首佳科技**:单日回购740.00万股(412.91万港元),价格区间0.530-0.580港元,年内累计回购728.65万港元 [1][2] - **信利国际**:单日回购200.00万股(245.00万港元),价格区间1.220-1.230港元,年内累计回购9984.51万港元 [2] - **IGG**:单日回购56.00万股(237.31万港元),价格区间4.220-4.280港元,年内累计回购5424.76万港元 [2] - **捷利交易宝**:单日回购180.80万股(221.58万港元),价格区间1.190-1.230港元,年内累计回购2388.71万港元 [2] - **KEEP**:单日回购10.00万股(54.98万港元),价格区间5.470-5.520港元,年内累计回购1581.94万港元 [2]
首款“印度制造”芯片今年问世,并计划实现量产|首席资讯日报
首席商业评论· 2025-07-22 12:02
彩票销售数据 - 6月全国彩票销售额544.82亿元,同比下降2.6%,主要因去年同期竞猜型彩票基数较高 [1] - 分机构看:福利彩票6月销售181.30亿元(+0.7%),体育彩票销售363.51亿元(-4.2%) [1] - 1-6月累计销售额3178.54亿元(+3.0%),其中福利彩票1071.10亿元(+2.0%),体育彩票2107.44亿元(+3.6%) [1] 电子商务发展 - 商务部推动数字商务三年行动计划,电商领域扩消费政策落地见效,AI应用场景创新拓展 [2] Uber微信小程序上线 - Uber微信小程序支持中港日三地打车,未来将扩展至美英法等9个国家和地区 [3] - 实现微信内闭环支付(微信支付/WeChat港币钱包),优化中国用户境外出行体验 [4] 交通运输动态 - 自驾出行日均1.3亿人次,占跨区域流动量70%以上,90%县级行政中心实现30分钟上高速 [5] - 2024年全社会物流成本节约超4000亿元,其中交通运输成本降低约2800亿元 [6][7] 互联网普及率 - 我国网民规模达11.23亿人,互联网普及率79.7%,人工智能技术加速落地 [7] 激光技术突破 - 哈工大团队在《自然》发表成果,实现激光波前自由调控,推动通信/计算/成像等领域应用升级 [9] 企业动态 - 百利天恒港股IPO招股书失效,此前由高盛/摩根大通/中信证券联席保荐 [10] - 广州轻工起诉宁波汉意违约涉及良品铺子股权转让,已启动司法保全措施 [11] - 豪鹏科技进入服务型机器人/人形机器人供应链,提供电池方案设计支持 [12] - Keep预计2025上半年调整后净利润1000万元,亏损同比收窄78% [13][14][15] 半导体产业 - 印度首款国产芯片计划年内量产,6家半导体工厂加速建设中 [16]
Keep预计上半年亏损收窄78%,创始人此前宣布“All in AI”
搜狐财经· 2025-07-22 09:26
财务表现 - 公司预计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录得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约3600万元,较2024年同期亏损1.63亿元收窄约78% [1] - 公司预计同期录得经调整利润净额(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计量)约1000万元,而2024年同期为经调整亏损净额1.61亿元 [1] 盈利能力改善原因 - 通过聚焦调优业务结构及收入质量实现毛利率提升 [3] - AI技术赋能提高经营效率和组织人效,降低经营费用 [3] - 精简低效品类规模导致短期内收入同比收缩,但旨在重塑长期增长基础 [3] 战略重点 - APP端AI智能化:通过运动场景和工具的AI智能化提升用户体验、活跃度和留存率 [3] - 自有品牌健身产品:优化产品结构,推出契合市场需求的新品并拓展销售渠道 [3] - 未来将"All in AI",发展以数据为核心的硬件生态,拓展全球化版图 [4]
宁德时代港股股价再创新高;KEEP预计上半年亏损同比收窄78%丨港交所早参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22 00:55
宁德时代港股表现 - 宁德时代H股7月21日收盘价418.20港元,涨幅5.87%,盘中最高达420.00港元,创历史新高 [1] - 当日成交额18.39亿港元,总市值达1.91万亿港元 [1] - 公司于5月20日完成港股IPO募资356.572亿港元,创2024年香港市场最大规模IPO纪录 [1] - 市场看好其发展前景与全球布局,新能源龙头在资本市场吸引力凸显 [1] 百利天恒港股上市进展 - 公司招股书因满6个月未聆讯于7月21日自动失效,此为第二次递表后失效 [2] - 首次递交上市申请时间为2024年7月10日,业务涵盖创新生物药及仿制药和中成药研发 [2] - 招股书失效可能拉长上市周期并增加成本 [2] KEEP业绩预告 - 预计2024年上半年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约3600万元,同比大幅收窄78% [3] - 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下经调整净利润净额约1000万元,实现扭亏为盈 [3] - 业绩改善源于业务结构优化、毛利率提升及AI技术赋能,经营效率提高且费用降低 [3] 健世科技产品商业化 - 核心产品Ken-Valve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系统完成首批商业化植入 [4] - 最大使用瓣膜型号33mm,最短器械操作时间约5分钟 [4] - 首批植入成功标志着产品在中国商业化应用正式启动 [4] 港股市场行情 - 恒生指数7月21日收报24994.14点,涨幅0.68% [5] - 恒生科技指数收报5585.50点,涨幅0.84% [5] - 国企指数收报9040.20点,涨幅0.60% [5]
KEEP(03650)盈利背后:运动+AI潜力始释放
智通财经网· 2025-07-21 12:19
业绩预告 - 2025年上半年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计量下经调整净利润约1000万元,盈利能力显著改善 [1] - 业绩改善主要得益于业务结构优化、收入质量提升、毛利率提高及AI技术赋能带来的经营效率提升 [1] AI转型与业绩拐点 - 2024年全年经调整净亏损4.69亿元,同比扩大59%,主要因AI战略投入增加 [2] - 2024年下半年亏损扩大与AI应用市场入局时间吻合,AI专项投入推高成本500万至800万元 [2] - 2025年上半年盈利成为AI战略阶段性验证,标志从互联网到AI Agent范式跃迁初步成功 [4] AI技术应用与商业化 - 2025年3月发布运动健康垂直领域专属模型Kinetic.ai及AI教练"卡卡",5月升级多模态功能 [3] - AI技术显著提升内容生产效率,覆盖高尔夫球、网球等新课程品类,扩大用户规模 [7] - AI教练推动商业模式从内容贩卖转向服务交付,ARPU值有10倍以上增长潜力 [7] - 自有品牌运动产品拓展至游泳、登山等领域,智能手表新增"AI跑步私教"功能 [8] 行业对比与市场表现 - 多邻国2025年Q1总收入2.307亿美元(同比+38%),净利润3510万美元(同比+30%),AI技术重塑教育范式 [6] - Keep与多邻国类似,AI技术有望复制其成功路径 [6] - 2025年2月宣布"All in AI"后股价一度涨超40%,5月AI教练新版发布触发单日5%涨幅 [9] 竞争优势与挑战 - 平台积累4亿用户运动数据及14亿条运动记录,构成技术护城河 [9] - AI商业化进展将决定后续研发投入规模及技术迭代速度 [10] - 需验证AI教练能否解决用户留存难、硬件销售疲软等历史问题 [10]
我去了Keep首家自营店:看到一个运动APP的线下新思考
虎嗅APP· 2025-07-21 08:27
线下业务调整 - Keepland线下健身房业态基本落幕,现存外部合作门店已终止合作且无后续拓展计划,相关部门已完成裁员[3][6][7] - Keepland单店月均营收未突破15万元,而竞品超级猩猩同等面积门店可达25万元,盈利能力未达预期导致战略收缩[7] - 公司转向发力线下零售和赛事场景,首家自营产品门店落地上海浦东嘉里中心,选址紧邻布鲁克斯等高端运动品牌以触达目标客群[3] 自营门店布局 - 上海门店占地172平方米,零售与体验区域占比为7:3,定位为零售体验型门店[3] - 产品线覆盖全品类运动装备:智能大型器械(跑步机、椭圆仪)、小型器材(阻力带、壶铃)、运动服饰(瑜伽服、跑鞋)、智能穿戴设备(运动手表)及健身食品(蛋白粉、健身饮料)[4] - 设置运动体验专区,消费者可现场试用智能体感机KS课程、测试跑步机减震效果及心率监测功能,强化沉浸式体验[5] - 主推智能运动手表和体感机KS,设备与会员体系绑定形成"硬件+服务"联动[6] 赛事业务转型 - 虚拟体育赛事收入2023年首次超过自有品牌运动产品成为第一大收入来源,但增速已显著放缓[8] - 2024年以技术服务商身份参与兰州/武汉马拉松,实现配速员线上组队和领跑状态可视化[9] - 落地"城市K马"等线下赛事,联动商圈餐饮零售品牌打造跑者友好快闪店,完赛可兑换联名周边[10] - 赛事业务被内部视为新增长引擎,资源倾斜力度超过消费品业务[8] AI技术赋能 - 推出"All in AI"计划,5000+官方课程中15%由AI生成,可替代部分私教功能[10] - AI应用于运动计划制定、装备推荐(如智能试衣镜)、赛事实时训练建议生成[10] - 该计划推动股价上涨,市场期待2025年盈利承诺兑现[10] 战略协同效应 - 自营门店承担产品展示与用户体验枢纽功能,赛事业务负责用户激活与品牌破圈,二者与线上AI技术形成互补[10] - 线下场景定位从单一营收来源转向连接用户、验证技术、沉淀品牌的关键纽带[11]
Keep(03650.HK)发布盈利预告:预期2025年上半年盈利能力改善
格隆汇· 2025-07-21 08:16
业绩预告 - 2025年上半年录得亏损约人民币3600万元 同比大幅收窄78%[1] - 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下经调整利润净额约人民币1000万元[1] - 去年同期亏损为1.63亿元[1] 盈利能力改善原因 - 业务结构优化与收入质量提升带动毛利率增长[1] - AI技术应用提升经营效率与组织人效[1] - 经营费用有效降低[1] 收入变动说明 - 精简低效品类导致短期收入同比收缩[1] - 该举措旨在强化长期增长基础与持续盈利能力[1] 战略重点 - APP端聚焦AI智能化 通过运动场景工具升级提升用户体验与留存率[1] - 自有品牌健身产品持续优化结构 推出新品并拓展销售渠道[1] AI战略进展 - 年初宣布All in AI战略 基于十年运动数据积累转型生成式在线健身[2] - 3月发布垂直领域模型Kinetic.ai 同步推出通用AI教练卡卡[2] - 5月AI教练升级 新增智能方案生成、训练指导、饮食评价等功能[2]
Keep:预计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录得经调整利润净额约人民币1000万元
快讯· 2025-07-21 08:06
财务表现 - 公司预计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录得拥有人应占亏损约人民币3600万元 较2024年同期亏损人民币1.63亿元收窄78.0% [1] - 公司预计同期实现经调整利润净额(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计量)约人民币1000万元 较2024年同期经调整亏损净额人民币1.61亿元实现扭亏为盈 [1]
Keep正在线下重新审视自己|消费现场前线
虎嗅· 2025-07-20 18:18
线下业务战略调整 - Keepland线下健身房业态基本落幕 现存外部合作门店已终止合作且无后续拓展计划 巅峰时合作门店超300家[1][8] - 转向发力线下零售和赛事场景 首家自营产品门店落地上海浦东嘉里中心 选址毗邻布鲁克斯等高端运动品牌 布鲁克斯Q1营收增长超200%[1] - 门店定位零售体验型 面积172平方米 零售与体验区域占比七比三 覆盖全品类运动装备与健身食品[2] 线下门店运营模式 - 采用"沉浸式试用"模式 设运动体验专区供消费者现场测试智能体感机KS 跑步机减震 运动手表心率监测等功能[5] - 主推智能运动手表和智能体感机KS新品 大型器械与会员体系绑定 形成"硬件+服务"联动[8] - 智能试衣镜通过AI分析用户体型推荐运动服饰 体现"All in AI"计划线下应用[11] 赛事业务布局 - 虚拟体育赛事收入2023年首超自有品牌产品 成为第一大收入来源 全年推出近百场付费赛事 报名费20~179元[10] - 2024年重心转向线下赛事 以技术服务商身份参与兰州 武汉马拉松 实现配速员线上组队和领跑状态可视化[10] - 在核心城市商圈落地"城市K马"等系列赛事 联动餐饮零售品牌打造跑者友好快闪店 完成挑战可兑换联名周边[11] 财务与战略转型 - Keepland单店月均营收未突破15万元 低于超级猩猩25万元水平 盈利能力未达预期导致战略收缩[9] - 2023年起调整消费品业务规模目标 资源向赛事组织领域倾斜[9] - "All in AI"计划公布后股价上涨 5000+官方课程中15%由AI生成 可替代部分传统私教功能[11] 业务协同与定位 - 线下自营门店承担产品展示与用户体验枢纽角色 赛事业务负责用户激活与品牌破圈 与线上AI技术形成互补[12] - 从卖课程 卖产品转向线下卖"参与感" 重新定义线下角色为连接用户 验证技术 沉淀品牌的关键纽带[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