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楚江新材(002171)
icon
搜索文档
楚江新材(002171) - 2015年5月18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2-12-08 09:56
公司概况与战略方向 - 精诚铜业自2007年上市后,凭借技术和市场优势成为铜基带材行业龙头企业 [1] - 2014年公司控股股东注入经营性资产,市场占有率和运营能力进一步提升 [1] - 2014年公司明确战略方向,致力于成为国际先进、国内一流的材料行业领导者 [1] - 通过定增+员工持股计划收购顶立科技100%股权,推动公司跨越式发展 [1] - 未来战略方向以材料产业为主导,推动基础材料转型、升级与行业整合 [2] 顶立科技概况与优势 - 顶立科技成立于2006年,专注于新材料核心生产工艺和智能热工装备的研发与生产 [2] - 顶立科技是国内航空航天、国防军工等领域特种大型热工装备的唯一研制单位 [2] - 顶立科技拥有110项专利(其中40项发明专利),承担8项国家和省部级重大专项 [2] - 顶立科技的核心竞争力在于“新材料制备工艺与先进装备制造技术”的有机结合 [2][3] - 顶立科技主要客户包括军工企业、科研院所、大型材料企业和国际业务 [3] 交易背景与协同效应 - 本次交易背景包括传统材料产业向新材料产业延伸升级、符合公司战略、双方优势互补 [3][4] - 顶立科技与精诚铜业的结合将实现产业结构调整与技术升级 [3] - 顶立科技借助精诚铜业的规模、融资、市场和管理优势,促进新技术产业化 [3] - 顶立科技军工业务占比约40%,主要应用于碳复合材料、粉末冶金和真空热处理领域 [4] 业绩承诺与未来发展 - 顶立科技2015-2017年净利润承诺分别为4000万元、5000万元、6000万元 [4] - 业绩承诺依据包括技术研发成熟、下游行业前景看好、核心团队信心 [4] - 顶立科技与精诚铜业的协同效应尚未完全体现,未来有望取得良好效果 [4] 员工持股计划 - 公司员工持股计划草案已通过董事会审议,后续需提交股东大会审议 [4][5] - 员工持股计划参与对象包括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及核心骨干人员 [5]
楚江新材(002171) - 2015年11月4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2-12-07 16:41
公司交易与员工持股计划 - 2015年10月22日,公司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资产并募集配套资金暨关联交易事项获无条件通过,尚未收到正式核准文件 [2] - 第1期员工持股计划参加对象共83人,配套融资金额不超13,000万元 [2] 公司经营业绩 - 2015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606,986.08万元,同比增长0.39% [2][3] - 2015年前三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234.69万元,同比增长16.04% [3] - 预计2015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变动区间为5,763.81万元至7,335.76万元,变动幅度为10%至40% [3] 公司主营业务 - 主营业务为铜板带、铜棒线、电工材料以及钢带等产品的研发、加工和销售,产品应用于电力电子等新兴行业 [3] 公司合作情况 - 与顶立科技优势互补,合作促进“基础材料 + 新材料”双轮驱动发展战略进程 [3] 顶立科技业务 - 以新材料产业核心生产工艺、技术研究开发为基础,从事智能热工装备技术开发等,是“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 [3] - 主导产品为超大型、超高温等特种高端热工装备,包括碳及碳化硅纤维复合材料系列装备等 [3] 顶立科技竞争力 - 核心竞争优势体现在研发团队、技术成果、产品、客户资源及一体化营销服务、行业地位及品牌等方面 [4] 顶立科技技术 - 新材料技术包括纳米结构表面强化材料制备技术等 [4] - 装备技术包括超大型、超高温热工装备制造技术等 [4] 顶立科技规划 - 未来在材料工艺和装备研发上下功夫,成为国内有影响的军民结合高科技军工企业和新材料及其装备制造商 [4]
楚江新材(002171) - 2015年6月24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2-12-07 16:12
公司基本信息 - 证券简称精诚铜业,代码 002171 [1] - 公司名称安徽精诚铜业股份有限公司,拟更名安徽楚江科技新材料股份公司 [1][4] 投资者关系活动信息 - 活动类别为特定对象调研,时间 2015 年 6 月 24 日,地点公司会议室 [2] - 参与单位及人员有东方证券王天一、国投瑞银李轩等,上市公司接待人员为姜纯、吕莹、王成奎 [2] 公司战略与收购 - 转型升级方向是以材料为主轴,国防军工、高端装备、电子信息为重点方向,基础材料和新材料领域分别突破,以收购顶立科技为契机实现双轮驱动 [2] - 2015 年 6 月 23 日,公司 2015 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资产并募集配套资金相关议案 [4] 顶立科技情况 业务与特点 - 是“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基于新材料生产工艺与先进装备制造技术结合,致力于新材料热工装备在军工领域应用,是航天、航空和军工大客户核心供应商 [3] - 研制的超大型、超高温等碳纤维热工装备打破国际技术垄断和禁运,是 30m³以上超大型尺寸碳纤维复合材料热工装备唯一供应商 [3] 工艺技术 - 掌握纳米结构表面强化材料制备等多项技术,军工领域的金属基 3D 打印材料等储备优势,重组成功将带来新增长点 [3] 应用领域与客户 - 应用于碳及碳化硅基复合材料等企业,客户有军工企业、科研院所等,国内销售集中在新材料国家重点工程等领域,国外销售主要是欧美、俄罗斯等 [3][4] - 2014 年军工业务占比约 36%,军用客户占比有望提高 [4] 军工资质 - 已通过三级保密资格认证、武器装备质量体系认证和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认证 [4] 新材料产业核心竞争力 - 新材料和高端装备是核心推动力,相辅相成,材料技术和材料制造装备技术共同构成核心竞争力 [3] 公司更名考虑 - 安徽楚江集团旗下经营性资产全部注入,主营业务覆盖范围扩大,更切合战略发展需要 [4]
楚江新材(002171) - 2016年7月6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2-12-07 07:40
公司基本情况 - 楚江新材2007年在深交所上市,2014年楚江集团整体上市,铜板带和铜线业务居国内前列,2015年收购顶立科技100%股份实现转型升级,2016年着手非公开发行事项 [3] - 顶立科技是民营军工企业,拥有军品从业资质和一流科技创新平台,与多所高校合作,承担国家科技攻关课题 [10][11] 经营业绩与目标 - 2015年楚江新材营业收入80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7045万元,2016年计划净利润15000万元,其中顶立科技约5000万元 [3] - 顶立科技2015年营业收入14191.26万元,利润总额4704.84万元,2016年初步计划热工装备产销量100台套,装备制造业务营业收入16711万元 [12] 主营业务 楚江新材 - 金属基础材料加工业务,包括铜板带材等产品研发、生产与销售,应用于多个行业 [3] - 高端热工装备及新材料研发业务,收购顶立科技后增加,业务模式包括装备设计等及技术转让 [3] 顶立科技 - 碳纤维复合材料热工装备,如碳纤维预氧化炉等 [11] - 粉末冶金热工装备,如新型真空脱脂烧结一体炉等 [11] - 真空热处理装备,如真空气冷油淬炉等 [11] - 新材料研究开发,如再制造材料等 [11] 非公开发行与项目情况 非公开发行 - 股票数量不超过9600万股,发行价格不低于14.12元/股,募集资金净额不超过135283万元 [4] 项目情况 - 铜合金板带产品升级等项目,计划投资87260万元,拟用募集资金76960万元 [5] - 智能热工装备及特种复合材料产业化项目,总投资36900万元,拟用募集资金32823万元,达产年收入45000万元,利润总额11427.50万元 [5][6][7] - 年产1万吨高性能锂电池负极材料生产线建设项目,总投资30000万元,拟用募集资金25500万元,达产后年收入53800万元,利润总额7088.57万元,负极材料占锂离子电池成本10 - 15% [5] 发展战略与合作 发展战略 - 楚江新材坚持“严、实、硬”企业精神,以材料为主轴,向国防军工等方向发展,实现基础材料与新材料双轮驱动 [3][4] 合作 - 楚江新材与顶立科技优势互补,协同效应良好,促进“基础材料 + 新材料”战略实现 [12] 后续计划 - 楚江新材若进行并购,标的选择看重技术先进性及与上市公司的互补性和协同效应,合作方式灵活 [7]
楚江新材(002171) - 2016年1月15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2-12-06 19:21
顶立科技相关情况 - 具备军工资质体系认证和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认证,已通过三级保密资格认证、武器装备质量认证 [2] - 主要客户为国内外企业和科研机构,采取以销定产、直接销售方式,按合同节点阶段性结算款项 [2] - 2015年1 - 8月实现销售收入10,070.55万元,利润2,920.90万元,2015 - 2017年承诺净利润分别为4000万元、5000万元、6000万元,2015年承诺利润预计顺利实现 [2][3] - 核心竞争优势体现在研发团队、技术成果、产品、客户资源、一体化营销服务、行业地位及品牌等五个方面 [3] 公司金属材料加工业务情况 - 2015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606,986.08万元,同比增长0.3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234.69万元,同比增长16.04% [3] - 坚持稳健经营,着力新产品开发和产品结构调整,提升高附加值产品应用比例和综合竞争实力 [3] 公司战略规划情况 - 坚持主导产业、产品升级、转型创新、进军新兴产业的战略指导思想 [3] - 明确以材料为主轴,以国防军工、高端装备、电子信息为发展方向,基础材料和新材料领域分别形成突破的战略发展规划,详细规划以2015年度报告内容为准 [3]
楚江新材(002171) - 2016年3月31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2-12-06 19:21
公司概况与战略 - 2007年登陆深交所中小板,成为铜基带材行业龙头 [2] - 2014年控股股东注入经营性资产,市场占有率和团队运营能力提升 [2] - 2015年收购湖南顶立科技有限公司100%股权,业务增加高端热工装备领域 [2] - 未来战略以材料为主轴,向国防军工、高端装备、电子信息发展,实现基础材料与新材料双轮驱动 [3] 经营情况 2015年 - 铜基、钢基产品销量41.12万吨,同比增长11.28% [3] - 新增热工装备销量18台套 [3] - 营业收入801,122.30万元,同比减少2.57% [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044.92万元,同比增长34.45% [3] 2016年计划 - 金属材料加工业务产量416,700吨,热工装备产量100台套 [6] - 预计营业收入802,095万元,利润总额19,137万元,归属母公司净利润15,000万元 [7] 业绩承诺 - 业绩承诺方承诺2015 - 2017年顶立科技净利润分别不低于4000万元、5000万元、6000万元 [3] - 2015年顶立科技实现净利润4,037.01万元,达到业绩承诺 [3] 顶立科技情况 资质与规划 - 已通过三级保密资格认证、武器装备质量体系认证和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证现场审核 [3] - 未来继续提升技术工艺,延伸产业链,配合公司总体战略做新材料研发产业化 [4] 产能情况 - 主导产品分三大类,为非标准化定制产品,产能无法准确计算 [5] - 2013 - 2015年分别生产100台套、92台套和102台套 [5] 非公开发行股票 - 募集资金净额不超过154,160万元,投入三个项目 [4][5] - 铜合金板带产品升级、产能置换及智能化改造项目,计划投资87,260万元 [5] - 智能热工装备及特种复合材料产业化项目,计划投资36,900万元 [5] - 年产1万吨高性能锂电池负极材料生产线建设项目,计划投资30,000万元 [5]
楚江新材(002171) - 2016年2月26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2-12-06 19:21
公司基本信息 - 证券简称楚江新材,证券代码 002171 [1] - 公司名称为安徽楚江科技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2] 投资者关系活动信息 - 活动类别为特定对象调研,时间是 2016 年 2 月 26 日,地点在公司会议室 [2] - 参与单位及人员包括华鑫证券周超、上海锦臻投资包阵和曹灿等多家单位及个人,上市公司接待人员为王刚、王成奎 [2] 2015 年总体经营情况 - 铜基、钢基产品销量 41.12 万吨,同比增长 11.28% [2] - 新增热工装备销量 18 台套 [2] - 营业收入 801,122.30 万元,同比减少 2.57% [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7,044.92 万元,同比增长 34.45% [2] 顶立科技业绩承诺情况 - 业绩承诺方承诺 2015 - 2017 年净利润分别不低于 4000 万元、5000 万元、6000 万元 [2][3] - 2015 年度实现净利润 4,037.01 万元,达到业绩承诺 [3] 非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用途 - 募集资金净额不超过 154,160 万元 [3] - 投入项目包括铜合金板带产品升级等三个项目,计划投资与拟用募集资金投入均为 154,160 万元 [3][4] 未来发展战略 - 坚持“严、实、硬”企业精神,以材料为主轴,向国防军工等方向发展,实现基础材料与新材料双轮驱动,打造新兴材料领导者 [5]
楚江新材(002171) - 2016年3月10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2-12-06 19:18
顶立科技业绩情况 - 2015年实现营业收入14,191.26万元,利润总额4,704.84万元,净利润4,037.01万元,达到业绩承诺 [2] - 业绩承诺方承诺2015 - 2017年净利润分别不低于4,000万元、5,000万元、6,000万元 [2] 顶立科技产能与产品情况 - 主导产品为超大型等高端热工装备,分三大类,为非标准化定制产品,产能无法准确计算 [3] - 2013 - 2015年分别生产各种系列产品100台套、92台套和102台套 [3] - 2016年初步计划实现热工装备产销量100台套,装备制造业务实现营业收入16,711万元 [4] 顶立科技技术与资质情况 - 球形金属粉体材料制备技术制备的材料性能良好,能制备高端金属粉末原料 [3] - 节能环保热技术石墨提纯技术利用熔沸点差异使杂质气化逸出并回收处理 [3] - 已通过三级保密资格认证、武器装备质量体系认证和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证现场审核 [3] 顶立科技发展规划 - 继续在材料工艺和装备研发上下功夫,提升产业链技术工艺水平,做精做强热工装备业务 [3] - 按楚江新材总体战略规划要求配合做好新材料技术研发及其产业化延伸 [3] 楚江新材募资用途 - 本次非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净额不超过154,160万元,投入三个项目 [4][5] - 铜合金板带产品升级等三个项目计划投资分别为87,260万元、36,900万元、30,000万元,均拟用募集资金投入 [5] 楚江新材项目产品 - 智能热工装备及特种复合材料产业化项目产品包括高性能复合材料、热工装备以及金属基3D打印材料和制品 [5] 楚江新材发展战略与经营计划 - 发展战略是以材料为主轴,向国防军工等方向发展,实现基础材料与新材料双轮驱动 [5] - 2016年计划实现金属材料加工业务销量41.67万吨,热工装备销售100余台套 [6] - 2016年计划实现销售收入802,095万元,利润总额19,137万元,归属母公司净利润15,000万元 [7]
楚江新材(002171) - 2016年3月11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2-12-06 19:18
经营业绩 - 2015年公司实现铜基、钢基产品销量41.12万吨,同比增长11.28% [2] - 2015年实现营业收入801,122.30万元,同比下降2.57% [2] - 2015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044.92万元,同比增长34.45% [2] - 2015年顶立科技实现净利润4,037.01万元,达到业绩承诺 [3] 产能与产量 - 2015年顶立科技生产热工装备102台套 [3] - 2016年计划实现金属材料加工业务产量416,700吨,热工装备产量100台套 [6] - 2016年预计实现营业收入802,095万元,利润总额19,137万元,归属母公司净利润15,000万元 [7] 投资项目 - 非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净额不超过154,160万元 [5] - 铜合金板带产品升级、产能置换及智能化改造项目计划投资87,260万元 [5] - 智能热工装备及特种复合材料产业化项目计划投资36,900万元 [5] - 年产1万吨高性能锂电池负极材料生产线建设项目计划投资30,000万元 [5] 发展战略 - 楚江新材发展战略:坚持主导产业发展、产品快速升级、转型创新、向新兴产业进军 [5] - 顶立科技未来发展方向:提升产业链技术和工艺水平,推进新材料工艺与先进装备制造结合 [6] 其他信息 - 顶立科技产品生产周期:小型设备1-3个月,大型设备4-10个月 [3] - 顶立科技已通过三级保密资格认证、武器装备质量体系认证和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证现场审核 [3] - 安徽融达2015年权益法下确认的投资损益为-579,319.89元,甘肃金顶汇为78,437.17元 [4]
楚江新材(002171) - 2016年5月26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2-12-06 19:18
公司概况 - 楚江新材于2007年在深交所上市,2014年实现整体上市,铜板带和铜线业务居国内前列 [1] - 2015年收购顶立科技100%股份,实现向新材料、新装备和新工艺方向的转型升级 [1] - 2016年计划非公开发行股票募资15亿元,投向铜合金板带产品升级、智能热工装备及特种复合材料产业化等项目 [1] 财务数据 - 2015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0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045万元 [2] - 2016年计划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净利润15000万元,其中顶立科技约5000万元,楚江新材约10000万元 [2] 顶立科技概况 - 顶立科技是一家专业从事新材料及其高端热工装备研发生产的民营军工企业 [2] - 拥有三级保密资格认证、武器装备质量体系认证等军品从业资质 [2] - 与多所高校深度合作,形成紧密的产学研合作机制和军工产学研合作平台 [2] 顶立科技产品 - 碳纤维复合材料热工装备:包括碳纤维预氧化炉、碳化炉等 [2] - 粉末冶金热工装备:包括真空脱脂烧结一体炉、带式炉等 [2] - 真空热处理装备:包括真空气淬炉、真空退火炉等 [2][3] 顶立科技核心技术 - 已掌握激光喷丸强化工艺、金属3D打印工艺等新工艺 [3] - 已掌握航空发动机密封环、金属基3D打印材料等新材料 [3] - 已掌握碳材料热工装备、真空热处理热工装备等新装备 [3] 协同效应 - 楚江新材与顶立科技优势互补,具有良好的协同效应 [3] - 楚江新材利用顶立科技技术实现产业结构调整与技术升级 [3] - 顶立科技借助楚江新材规模优势促进新材料技术产业化生产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