涪陵榨菜(002507)

搜索文档
调味发酵品板块10月16日涨0.26%,千禾味业领涨,主力资金净流出9724.55万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10-16 16:20
板块整体表现 - 调味发酵品板块在10月16日整体上涨0.26%,表现优于上证指数(上涨0.1%)但弱于深证成指(下跌0.25%)[1] - 板块内个股表现分化,10只个股上涨,10只个股下跌,呈现涨跌互现格局[1][2] 领涨个股表现 - 千禾味业为板块领涨股,收盘价11.70元,单日涨幅0.95%,成交量为7.38万手,成交额为8596.90万元[1] - 海天味业上涨0.71%,收盘价39.77元,成交额达4.56亿元,为板块内成交额最高个股之一[1] - 天味食品上涨0.69%,恒顺醋业上涨0.37%,ST加加上涨0.29%,均录得上涨[1] 领跌个股表现 - 朱老六跌幅最大,下跌3.06%,收盘价18.70元[2] - 莲花控股下跌2.21%,安记食品下跌2.04%,仲景食品和宝立食品均下跌1.56%[2] - 安琪酵母下跌1.07%,日辰股份下跌0.67%,涪陵榨菜下跌0.23%[1][2] 板块资金流向 - 调味发酵品板块整体主力资金净流出9724.55万元,游资资金净流入2133.1万元,散户资金净流入7591.45万元[2] - 宝立食品主力资金净流入331.46万元,净占比9.23%,为资金流入最显著个股[3] - 日辰股份和仲景食品分别获得主力资金净流入293.45万元和175.84万元[3] - 恒顺醋业主力资金净流出规模最大,达1281.18万元,净占比-17.81%[3]
调味发酵品板块10月15日涨0.9%,日辰股份领涨,主力资金净流出6773.42万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10-15 16:37
板块整体表现 - 调味发酵品板块在10月15日整体上涨0.9%,表现优于大盘,当日上证指数上涨1.22%,深证成指上涨1.73% [1] - 板块内多数个股收涨,日辰股份以3.05%的涨幅领涨,宝立食品和安记食品分别上涨2.79%和2.34% [1] - 板块资金流向呈现分化,主力资金净流出6773.42万元,而游资资金净流入8951.01万元,散户资金净流出2177.58万元 [2] 领涨个股表现 - 日辰股份收盘价为31.40元,上涨3.05%,成交量为2.50万手,成交额为7810.75万元,主力资金净流入547.45万元,净占比7.01% [1][3] - 宝立食品收盘价为14.74元,上涨2.79%,成交量为4.48万手,成交额为6570.66万元,主力资金净流入104.22万元,净占比1.59% [1][3] - 安记食品收盘价为12.27元,上涨2.34%,成交量为9.80万手,主力资金净流入877.46万元,净占比7.33%,为板块内主力净流入额最高的个股 [1][3] 权重股及活跃个股表现 - 海天味业收盘价为39.49元,上涨1.00%,成交量为16.85万手,成交额为6.64亿元,尽管主力资金仅净流入410.49万元,但游资大幅净流入4107.50万元,净占比6.18% [1][3] - 安琪酵母收盘价为42.15元,上涨1.47%,成交量为14.02万手,成交额为5.84亿元 [1] - 中炬高新收盘价为18.61元,上涨0.38%,成交量为6.61万手,成交额为1.23亿元 [1][2] 资金流向分析 - 千禾味业主力资金净流入699.73万元,净占比8.82%,为板块内主力净流入占比最高的个股之一,收盘价上涨0.61%至11.59元 [2][3] - 涪陵榨菜主力资金净流入573.88万元,净占比4.36%,收盘价上涨0.31%至13.01元 [2][3] - 天味食品主力资金净流出399.02万元,净占比-7.91%,是板块内主力净流出最多的个股,但散户资金净流入598.37万元,净占比11.86%,收盘价上涨0.96%至11.52元 [2][3]
调味发酵品板块10月14日涨0.63%,ST加加领涨,主力资金净流入4270.74万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10-14 16:39
板块整体表现 - 调味发酵品板块在当日整体上涨0.63%,表现优于大盘,同期上证指数下跌0.62%,深证成指下跌2.54% [1] - 板块内个股涨多跌少,在统计的个股中,10只上涨,4只下跌 [1][2] 领涨个股表现 - ST加加领涨板块,收盘价为7.15元,涨幅达4.99%,成交量为14.20万手,成交额为1.00亿元 [1] - 安琪酵母涨幅1.14%,收盘价41.54元,成交额5.68亿元 [1] - 仲景食品涨幅1.03%,收盘价29.30元,成交额3497.29万元 [1] 资金流向分析 - 当日调味发酵品板块主力资金净流入4270.74万元,游资资金净流出4701.95万元,散户资金净流入431.22万元 [2] - 安琪酵母获得主力资金净流入3235.66万元,净占比5.70%,为板块内最高 [3] - 海天味业获得主力资金净流入2322.79万元,净占比4.30% [3] - ST加加主力资金净流入1928.87万元,净占比高达19.20% [3]
重庆涪陵 一江碧水绘新景
经济日报· 2025-10-14 06:21
生态环境治理成效 - 长江涪陵段连续9年水质保持Ⅱ类,2024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321天,同比增加16天 [2] - 实施21个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修复工程,生态修复历史遗留和关闭矿山214.6公顷,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05.12平方公里 [4] - 完成营造林面积105.89万亩,提质建设“两岸青山·千里林带”11.52万亩,森林蓄积量达1376万立方米 [4] 绿色产业发展 - 发展林下中药材种植超过10万亩,开发出灵芝孢子粉、黄精饮品等系列产品30余种 [5] - 全区中药材种植规模超16万亩,形成辐射10个乡镇的产业带,林药年产值超过5亿元,3000余户林农户均增收超万元 [6] - 天宝河漂流项目投入运营后接待游客超过3.2万人次,带动周边餐饮和农特产品销售 [6] 工业绿色转型 - 累计建成国家级和市级绿色工厂56家 [7] - 华新水泥重庆涪陵公司年处理固体废物超过30万吨,实现废弃物资源化利用 [7] - 涪陵榨菜集团引进蒸发浓缩系统回收榨菜盐水,每年减少约5000吨废水排放 [8]
经销商半年锐减186家,涪陵榨菜“佐餐之王”宝座不保?
搜狐财经· 2025-10-12 22:45
核心观点 - 公司面临业绩增长乏力和转型阵痛,核心榨菜产品增长见顶,多元化尝试效果不彰,销售费用激增但投入产出比下降 [1][2][5][6][7] 人事变动 - 公司董事、总经理赵平因工作调整离任,其服务公司近30年并担任总经理15年,见证了公司从崛起到巅峰的全过程 [1] - 董事会聘任高翔为公司新任总经理 [1] 财务表现 - 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为23.87亿元,同比下滑2.56%,这是公司自2010年上市以来营收首次出现负增长 [5] - 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7.99亿元,同比下滑3.29% [5]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为13.13亿元,同比微增0.51%,但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41亿元,同比下滑1.66% [5] - 2025年上半年销售费用高达1.95亿元,同比增长22.94%,增速远超营收 [6] - 2025年第二季度销售费用率达到17.2%,同比增加5.1个百分点,显示投入产出比下降 [7] 销售费用构成 - 2025年上半年市场推广费为9745.93万元,同比增长54.12%,主要用于大商超、连锁便利、生鲜渠道的精准营销以提升产品上架率和终端陈列 [6] - 2025年上半年品牌宣传费为673.14万元,同比增长42.89%,原因是公司加大地面品牌宣传和物料投放 [6] - 2025年上半年电商费用为1252.55万元,同比增长7.91% [6] 产品与多元化战略 - 榨菜产品收入占公司营业收入比重稳定在85%左右,萝卜和泡菜收入占比分别约为2%和9%,其他产品占比不到3%,显示多元化进展缓慢 [7] - 2025年上半年榨菜产品毛利率为58.08%,而萝卜、泡菜、其他产品毛利率分别为22.35%、32.29%、33.28%,新产品盈利能力远低于传统榨菜 [8] - 公司曾实施"榨菜+"战略,推出榨菜速溶汤、沁芯脆脆、黄精榨菜酱等新品及跨界尝试,但市场反响普遍不佳 [7] 渠道与经销商 - 截至2024年末,公司经销商数量为2632家,较2023年末的3239家减少607家,同比下滑18.74%,其中华南销售大区经销商数量大幅减少58.41% [9]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经销商数量进一步缩减至2446家,较2024年末减少186家,公司解释此为优化清理布局不合理、存在渠道冲突的经销商所致 [10] 战略转型 - 公司正积极寻求战略转型,发力B端市场成为重要突破口,于2024年5月收购四川味滋美食品科技有限公司51%股权,以切入餐饮和复合调味料赛道 [11] - 分析认为公司意图从"榨菜专家"向"佐餐食品平台"转型,通过并购实现渠道协同与品牌延伸,以期构筑第二增长曲线 [11]
大众品25Q3业绩前瞻:把握新品新渠道中的结构性成长机会
浙商证券· 2025-10-12 17:21
行业投资评级 - 食品饮料行业评级为看好(维持)[2] 报告核心观点 - 报告主题为把握新品新渠道中的结构性成长机会,重点关注大众品在2025年第三季度的业绩表现 [1][2] 子板块分析总结 休闲零食 - 25Q3行业表现分化,具备品类红利和新渠道拓展的标的更受重视 [2][10] - 预计三只松鼠/盐津铺子/劲仔食品/洽洽食品/有友食品/万辰集团收入增速分别为18%/15%/5%/-2%/22%/39%,归母净利润增速分别为-36%/25%/-14%/-58%/18%/382% [2] - 健康性、悦己型产品趋势已成,硬折扣、抖音等新渠道仍存红利 [10][11] - 推荐卫龙美味、盐津铺子、万辰集团、有友食品 [11] 软饮料 - 细分赛道景气度分化,能量饮料行业景气度略超预期 [2][12] - 预计东鹏饮料/香飘飘/欢乐家收入增速分别为31%/-4%/-17%,归母净利润增速分别为33%/-11%/783% [2] - 无糖茶、能量饮料及中式养生水等植物饮料增长超过软饮料大盘 [12] - 推荐东鹏饮料,关注农夫山泉 [13] 乳制品 - 25Q3板块需求平淡,静待盈利弹性在原奶触底后释放 [2][14] - 预计伊利股份/新乳业/妙可蓝多收入增速分别为2%/6%/11%,归母净利润增速分别为持平/29%/270% [2] - 本轮原奶下行期,龙头乳企更重视盈利能力提升 [14] 茶饮 - 格局呈现"一超多强",中价(10-20元)现制茶饮是增速最快价格带 [2][15] - "一超"指平价价格带王者蜜雪集团,建议25H2把握长期布局时点;"多强"指中价价格带,推荐古茗,关注茶百道 [2][15] 保健品 - 建议把握B端集中度提升趋势,C端重视高成长大单品机会 [2][16] - 预计仙乐健康收入增速为15%,归母净利润增速为20% [2] - 线上渠道分散化及媒体碎片化降低了新玩家门槛 [16] - 建议布局B端龙头仙乐健康及核心爆品景气度向上的C端公司 [17] 预调酒 - 回款表现亮眼,关注新品动销及威士忌贡献增量 [2][18] - 预计百润股份收入增速为8%,归母净利润增速为3% [2] 啤酒 - "禁酒令"对啤酒餐饮场景有影响但总体有限,低基数下销量或有增长 [2][19] - 预计青啤/重啤收入增速分别为2%/0%,归母净利润增速分别为8%/-6% [2] - 25年产品结构延续升级趋势,成本红利仍存,盈利能力有望提升 [19][20] 调味品 - 龙头业绩稳健度和确定性更优,复调景气更优 [2][21] - 预计海天味业/中炬高新/千禾味业等公司收入增速在-13%至25%之间,归母净利润增速在-19%至21%之间 [2][25] - 基础调味品龙头定力足,复合调味品增速快于基础调味品 [21] 速冻食品 - 需求疲软,建议跟踪餐饮链需求修复节奏 [2][22] - 预计安井食品/千味央厨/巴比食品收入增速分别为6%/4%/15%,归母净利润增速分别为8%/-5%/19%(扣非) [2][25] - 竞争加大对板块盈利造成压力 [22][23] 卤制品 - 单店仍在修复,提升门店经营质量是工作重点 [24] - 在行业开店接近天花板情况下,具备培育新单店模型能力的企业有望打造第二增长曲线 [24] 其他 - 预计百龙创园收入增速为20%,归母净利润增速为40% [3][25] 重点公司跟踪 - 报告列出了大众品重点公司25Q3前瞻预测一览表,涵盖休闲零食、软饮料、乳制品等多个子板块的30余家公司的收入和利润增速预期 [25]
涪陵榨菜:公司调味液产品等同于酱油产品,可用作烹饪时调味用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10 17:39
涪陵榨菜(002507.SZ)10月10日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您好,公司调味液产品等同于酱油产品,可 用作烹饪时调味用。 (文章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每经AI快讯,有投资者在投资者互动平台提问:贵公司的乌江榨菜调味液可以炒菜时用做调味么? ...
涪陵榨菜:公司渝超期间直播商品曝光人数环比增长17%,商品点击人数环比增长13%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10 16:37
公司营销活动表现 - 渝超期间公司直播商品曝光人数环比增长17% [1] - 渝超期间公司直播商品点击人数环比增长13% [1] - 公司营销主要围绕销售终端推广需求及新品上市曝光需求进行策划和执行 [1] 公司未来营销策略 - 公司未来将不断创新和探索更多元的品牌传播方式 [1] - 有投资者建议公司改进营销策略,使其更顺应时代,例如参考椰树等品牌的出圈案例 [3] - 投资者认为公司当前坚持的传统策略感觉大多已经失效,并质疑这是公司业绩变差的原因之一 [3] 投资者对营销效果的反馈 - 投资者观察到公司在抖音直播间的人气与平时差不多,没有显著提升 [3] - 投资者认为公司较大的投流力度(如机场和渝超广告)对销售没有起到明显帮助 [3]
“老将”陆续淡出管理层,涪陵榨菜多元化发展加速
北京商报· 2025-09-29 20:51
管理层人事变动 - 公司董事、总经理赵平因工作调整辞职,继续担任一级资深经理,其于1995年加入公司并担任总经理长达14年零5个月 [1][3] - 副总经理贺云川到龄退休,不再担任任何职务,其于1998年加入公司并长期担任副总经理 [1][3] - 公司任命“80后”董事长高翔兼任总经理,并聘任代富荣为常务副总经理、巫燕为副总经理 [3] - 此次调整延续了2023年底前董事长周斌全和副总经理陈林退休后的管理层年轻化趋势,目前董监高(除独董外)年龄最大为54岁 [1][4] - 管理层年轻化有助于为团队注入新思维与活力,更易于应对快速变化的市场环境,为公司战略创新提供组织基础 [4] 核心业务表现与挑战 - 公司核心产品榨菜销量呈现缓慢下滑趋势,从2022年的11.78万吨降至2024年的11.14万吨 [6] - 2025年上半年榨菜半年度销量同比下降1%至5.93万吨 [6] - 公司整体业绩承压,2023年营收同比下降3.86%至24.5亿元,2024年营收同比下降2.56%至23.87亿元 [6] - 2023年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8.04%至8.27亿元,2024年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3.29%至7.99亿元 [6] - 2025年上半年营收同比微增0.51%至13.13亿元,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1.66%至4.41亿元,公司坦言榨菜市场竞争已步入存量阶段 [6] 多元化发展战略与布局 - 公司积极寻求多元化转型,方向包括泡菜、萝卜产品,并通过并购进入复合调味品行业 [1][7] - 2015年公司斥资1.29亿元收购四川惠通进入泡菜领域 [7] - 新任董事长高翔提出以榨菜为中心,向“榨菜+”、榨菜亲缘品类、川式复合调料和川渝预制菜四个方向发展 [7] - 2025年3月公司调整生产基地建设计划,将榨菜产能从20万吨调减为16万吨,同时新增川调品类产能5万吨/年 [7] - 2025年5月公司拟通过发行股份和支付现金收购味滋美公司51%股权,以切入川味复合调味料和预制菜赛道 [7] - 公司已成立餐饮事业部,负责拓展餐饮、航空、学校等特殊渠道,并与多家酒店及知名连锁餐饮店合作 [7] - 多元化战略旨在使公司从“榨菜专家”向“佐餐食品平台”转型,构筑第二增长曲线 [7]
涪陵榨菜卖不动了:消费群体流失收入连续萎缩 依靠新品和并购能否培育起第二增长曲线?
新浪财经· 2025-09-29 18:28
公司管理层变动 - 董事、总经理赵平因工作调整离职,其于1995年加入公司,担任总经理职务已15年 [1] - 董事会聘任高翔为公司总经理,2023年董事长周斌全退休后,高翔出任公司“一把手” [1] 核心业务表现与挑战 - 公司业绩增长停滞,2022年收入增速降至1.18%,2023年及2024年收入连续两年下滑 [1] - 榨菜销售量从2020年高峰的13.56万吨降至2024年的11.14万吨,减少近18% [1]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收13.13亿元,同比微增0.51%,净利润下滑1.66%,扣非净利润下滑2.33% [3] - 榨菜行业进入存量博弈阶段,消费者佐餐选择多样化,且核心消费群体(大城市流动人口)因就业及生活成本原因回流,导致需求萎缩 [2] - 公司过去依赖的提价策略失效,2008年以来共提价14次,毛利率从不足40%最高增至58%,但2021年11月最后一次提价导致销量大幅下降 [2] - 渠道扩张策略失效,经销商数量从2019年的1790家增至2023年的3239家,但2024年集中清理经销商,数量减少18.74%,2025年上半年继续减少7.1% [3] 财务状况与运营效率 - 2025年上半年应收账款同比增长28%,存货同比增长12%,远超营收增速 [3] - 存货周转天数达到193.3天的历史新高,应收账款周转天数达到9.11天,同样创历史新高 [3] - 公司对部分优质经销商适度提高授信额度,以应对其资金周转压力 [3] - 2024年公司三大生产基地总设计产能为14.99万吨,实际产量11.36万吨,产能利用率仅为76% [4] - 2025年上半年受益于青菜头收购价格较低,整体毛利率提升3.28个百分点,但销售费用率大幅提升22.94% [3] 募投项目与资金运用 - 2021年公司定增募资32.8亿元,主要投向乌江涪陵榨菜绿色智能化生产基地(一期)项目 [4] - 截至2025年上半年,该生产基地项目投资进度仅为19.04% [5] - 项目部分建设内容延期至2027年6月,并调整建设规模,原料加工规模由40.7万吨调整为20万吨,榨菜生产规模由20万吨/年调整为16万吨/年 [4][5] - 募投项目剩余资金产生利息收入,2025年上半年利息收入达4379.67万元,占净利润近10% [5] - 公司账面货币资金为30.53亿元,另有30.84亿元交易性金融资产,资金计划用于外延式并购、市场推广及分红 [7] 新业务拓展与第二增长曲线培育 - 公司提出双轮驱动战略,一方面向榨菜亲缘品类拓展,另一方面开拓川式复合调料和川渝预制菜业务 [6] - 现有产品品类包括榨菜、下饭菜、榨菜酱等,但2025年上半年榨菜收入11.23亿元,占比仍高达86%,泡菜收入占比9%,萝卜及其他品类占比均低于3% [6] - 新品类毛利率远低于榨菜,因推广前期以扩大体量为主 [6] - 公司减少部分常规榨菜生产线,新增酱类产品生产线,并增加费用投放,2025年上半年销售费用率同比提升2.71个百分点 [6] - 2025年4月公司筹划收购四川味滋美食品科技有限公司51%股权,后者主营川味复合调味料及预制菜,2024年营收2.65亿元,净利润3962.45万元,分别同比下滑6.69%及2.67%,净利率约15% [7] - 味滋美交易尚处于审计评估阶段,公司表示将持续考察跟踪优质并购标的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