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泰妮(300957)

搜索文档
化妆品板块9月26日涨0.1%,青岛金王领涨,主力资金净流入5580.27万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09-26 16:48
化妆品板块整体表现 - 9月26日化妆品板块较上一交易日上涨0.1% 跑赢上证指数(下跌0.65%)和深证成指(下跌1.76%)[1] - 板块内个股涨跌分化 青岛金王领涨(涨幅3.49%) 拉芳家化领跌(跌幅2.98%)[1][2] - 板块主力资金净流入5580.27万元 游资资金净流出2544.18万元 散户资金净流出3036.09万元[2] 个股价格及成交表现 - 青岛金王收盘价8.00元 成交量47.67万手 成交额3.83亿元 涨幅居板块首位[1] - 珀莱雅(代码603605)收盘价81.33元 涨幅1.03% 成交额4.80亿元[1] - 上海家化收盘价26.20元 涨幅0.69% 成交额1.17亿元[1] - 贝泰妮收盘价45.83元 平盘 成交额1.40亿元[1][2] - 水羊股份收盘价20.80元 跌幅1.61% 成交额2.28亿元[2] 资金流向分析 - 珀莱雅主力净流入5018.19万元 主力净占比10.45% 居板块首位[3] - 青岛金王主力净流入3989.62万元 主力净占比10.42%[3] - 上海家化主力净流入689.38万元 游资净流入652.85万元[3] - 科思股份主力净流出205.09万元 散户净流入417.19万元[3] - 华业香料主力净流出233.19万元 散户净流入594.55万元 散户净占比15.95%[3]
贝泰妮(300957) - 关于2024年员工持股计划锁定期届满的提示性公告
2025-09-26 16:02
员工持股计划基本信息 - 2024年员工持股计划锁定期2025年9月26日届满,到期日2026年9月26日[3] - 涉及可解锁标的股票134.25万股,占员工持股计划总数100%,占总股本0.32%[3] - 2024年9月26日,134.25万股以33.43元/股非交易过户至证券账户[2] 员工持股计划期限规则 - 存续期24个月,锁定期12个月[3] - 存续期届满前2个月、因特殊情况等,经同意和审议可延长[6] - 锁定期满且股票处置完,经同意和审议可提前终止[6] 员工持股计划其他规则 - 存续期限届满前六个月披露提示性公告[7] - 存续期内变更须经同意和审议通过[8][9] - 终止除特定情况外,须经同意、审议并披露决议[9]
化妆品板块9月25日跌0.34%,嘉亨家化领跌,主力资金净流出4989.87万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09-25 16:44
板块整体表现 - 化妆品板块当日下跌0.34% 领跌个股为嘉亨家化(代码300955)跌幅达2.04% [1][2] - 上证指数报收3853.3点(下跌0.01%)深证成指报收13445.9点(上涨0.67%)[1] - 板块主力资金净流出4989.87万元 游资资金净流入2052.13万元 散户资金净流入2937.73万元 [2] 个股涨跌表现 - 涨幅最高个股为锦盛新材(代码300849)上涨1.82% 收盘价13.42元 成交额5616.05万元 [1] - 田菜雅(代码603605)上涨1.31% 收盘价80.50元 成交额4.50亿元 为当日板块最高成交额个股 [1] - 除嘉亨家化外 丸美生物(代码603983)跌幅1.87% 水羊股份(代码300740)跌幅1.86% 科思股份(代码300856)跌幅1.55% [2] 资金流向分布 - 上海家化(代码600315)获主力资金净流入316.99万元(占比3.29%)但游资净流出660.25万元 [3] - 福瑞达(代码600223)主力净流入295.73万元(占比6.04%)游资净流出204.20万元 [3] - 嘉亨家化虽股价领跌 但获游资净流入427.10万元(占比7.35%)为板块最高游资净占比 [3] - 丸美生物主力净流出454.65万元(占比8.64%)为板块最高主力净流出占比 [3]
美容护理行业25H1业绩回顾:美容护理业绩分化,新消费逆势双击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9-23 19:45
行业投资评级 - 美容护理行业评级为"看好" [2] 核心观点 - 25H1化妆品需求端稳健增长 化妆品社零增速2.9% 扭转2024年下滑1.1%的颓势 [5] - 国货品牌市占率持续提升 头部品牌与国际品牌平分秋色 [5] - 化妆品板块重点公司营收增速中枢约8% 业绩分化明显 [5] - 医美板块受宏观因素影响复苏尚需时日 爱美客25H1营收同比下滑21.6% [5][42] 行业整体表现 - 25H1化妆品社零增速2.9% 预计25H2增长提速 [6][8] - 2024年中国护肤品市场规模2712亿元 同比下滑3.7% [10] - 护肤品市场前十榜单国货占5席 合计市占率16.6% [10] - 2024年彩妆市场规模620亿元 同比微增0.4% [10] - 彩妆市场国货占据5席 合计市占率17.2% [10] - 珀莱雅品牌市占率超过4% 位列第三 [10] - 25年618大促国货品牌领跑主流平台榜单 [13][14] 化妆品板块业绩 - 上美股份25H1营收41.1亿元(+17.3%) 净利润5.2亿元(+30.6%) [5][20] - 珀莱雅25H1营收53.6亿元(+7.2%) 净利润8.0亿元(+13.8%) [5][20] - 水羊股份25H1营收25.0亿元(+9.0%) 净利润1.23亿元(+16.5%) [5][21] - 丸美股份25H1营收17.7亿元(+30.8%) 净利润1.9亿元(+5.2%) [5][21] - 毛戈平25H1营收25.9亿元(+31.3%) 净利润6.7亿元(+36.1%) [5][23] - 巨子生物25H1营收31.1亿元(+22.5%) 净利润11.8亿元(+20.2%) [5][23] - 上海家化25H1营收34.8亿元(+4.7%) 净利润2.7亿元(+11.7%) [24] - 贝泰妮25H1营收23.7亿元(-15.4%) 净利润2.5亿元(-49.0%) [24] - 华熙生物25H1营收22.6亿元(-19.6%) 净利润2.2亿元(-35.4%) [25] 个护板块业绩 - 若羽臣25H1营收13.2亿元(+67.6%) 净利润0.7亿元(+85.6%) [5][26] - 润本股份25H1营收9.0亿元(+20.3%) 净利润1.9亿元(+4.2%) [5][25] - 绽家品牌营收4.44亿元(+157.11%) 毛利率66.50% [5][26] 医美板块业绩 - 爱美客25H1营收13.0亿元(-21.6%) 净利润7.9亿元(-29.6%) [5][42] - 朗姿股份25H1营收27.9亿元(-4.3%) 净利润2.7亿元(+64.1%) [5][42] - 朗姿股份医美营收13.33亿元(-6.1%) 占比47.8% 毛利率54.54% [5][42] - 华东医药25H1营收同比增3.4% [42] - 昊海生科25H1营收同比下滑7.1% [42] - 四环医药25H1净利润同比增长407.0% [42] 财务指标分析 - 珀莱雅毛利率上升3.6pct至73.4% 净利率上升0.9pct至15.4% [30][32] - 水羊股份毛利率上升3.1pct至64.6% 净利率上升0.2pct至4.9% [30][32] - 上海家化毛利率上升2.2pct至63.4% 净利率上升0.5pct至7.6% [30][32] - 巨子生物毛利率81.7% 净利率38.0% [30][32] - 上美股份毛利率75.5% 净利率13.5% [30][32] - 毛戈平毛利率84.2% 净利率25.9% [30][32] - 销售费用率普遍上升 珀莱雅上升2.8pct至49.6% [34] - 存货周转率整体稳健 珀莱雅上升0.3次至2.2次 [38] 投资建议 - 推荐品牌矩阵完善公司:上美股份 珀莱雅 上海家化 [5][57] - 推荐享受抖音流量红利公司:丸美生物 水羊生物 [5][57] - 推荐细分赛道龙头:毛戈平 巨子生物 [5][57] - 推荐高性价比公司:润本股份 福瑞达 [5][57] - 推荐母婴板块:圣贝拉 孩子王 [5][57] - 医美推荐爱美客 建议关注朗姿股份 [5][57] - 电商代运营推荐若羽臣 [5][57]
重用“明星”,狠抓“渠道”:美妆品牌“不强则死”?
虎嗅· 2025-09-23 14:13
行业整体格局 - 国产美妆护肤企业2025年上半年整体格局相对稳定 珀莱雅和上美股份占据行业第一和第二位置 巨子生物利润保持领先[1] - 华熙生物 福瑞达 贝泰妮等老牌企业业绩承压 尚未从动荡中脱身[1] - 细微业绩变动反映行业变化和势力角逐信号 包括单品牌天花板显现和高端化趋势[2] 公司营收表现 - 珀莱雅营收53.62亿元 同比增长7.21%[3] - 上美股份营收41.08亿元 同比增长17.30%[3] - 上海家化营收34.78亿元 同比增长4.75%[3] - 巨子生物营收31.13亿元 同比增长22.50%[3] - 毛戈平营收25.88亿元 同比增长31.30%[3] - 水羊股份营收25.00亿元 同比增长9.02%[4] - 贝泰妮营收23.72亿元 同比下降15.43%[4] - 华熙生物营收22.61亿元 同比下降19.57%[4] - 逸仙电商营收19.20亿元 同比增长22.40%[4] - 福瑞达营收17.90亿元 同比下降7.05%[4] - 丸美生物营收17.69亿元 同比增长30.83%[4] - 敷尔佳营收8.63亿元 同比下降8.15%[4] 公司利润表现 - 巨子生物利润11.82亿元 同比增长20.60%[5] - 珀莱雅利润7.99亿元 同比增长13.80%[5] - 毛戈平利润6.70亿元 同比增长36.10%[5] - 上美股份利润5.56亿元 同比增长34.70%[5] - 上海家化利润2.66亿元 同比增长11.66%[5] - 贝泰妮利润2.47亿元 同比下降49.01%[5] - 敷尔佳利润2.30亿元 同比下降32.54%[5] - 华熙生物利润2.21亿元 同比下降35.38%[5] - 丸美生物利润1.86亿元 同比增长5.21%[6] - 福瑞达利润1.53亿元 同比下降17.31%[6] - 水羊股份利润1.23亿元 同比增长16.54%[6] - 逸仙电商亏损0.25亿元 亏损收窄[6] 头部企业战略调整 - 珀莱雅主品牌营收39.79亿元 同比下降0.08% 显示单品牌在国内市场接近百亿天花板[10][12] - 珀莱雅推出"双十战略" 目标未来10年进入全球化妆品行业前10 引入国际护肤行业背景高管 独家投资花知晓 重点布局海外市场[12] - 上美股份围绕6大品类进行高端 中高端 大众三个市场定位的多品牌布阵 推出聚光白和NAN beauty 筹备彩妆品牌单彩[14][15][16] - 上美股份子品牌newpage一页营收3.97亿元 同比增长146.50% 但主品牌韩束仍占81.40%营收[18] 高端化与多品类拓展 - 毛戈平核心彩妆业务营收14.22亿元 同比增长31.1% 奢华鱼子气垫和光感柔纱凝颜粉饼零售额均超2亿元[20] - 毛戈平拓展高端护肤和香氛香水业务 护肤营收10.87亿元 香氛营收0.11亿元[24] - 毛戈平寻求投资收购机会 瞄准高端定位品牌[22] 老牌企业内部调整 - 华熙生物总裁赵燕回归一线 重点梳理品牌定位和革新组织体系 润百颜聚焦修护 夸迪聚焦细胞级抗衰 米蓓尔专注细胞级修护 BM肌活专注细胞级免疫[25] - 华熙生物原料业务营收6.26亿元 同比下降0.58% 医疗终端业务营收6.73亿元 同比下降9.44% 皮肤科学创新转化业务营收9.12亿元 同比下降33.90%[27] - 上海家化完成定方向 明治理 提士气 清包袱四大核心任务 六神发力户外 玉泽升级皮肤屏障修护系列[28][29] 成分研发与产品创新 - 华熙生物研发费用2.31亿元 同比增长15.25% 贝泰妮研发费用1.19亿元 同比下降8.69% 上美股份研发费用1.03亿元 同比增长31.70%[37] - 麦角硫因因超强抗氧化能力受到行业关注 应用于护肤品和口服美容产品 雅诗兰黛 修丽可 倩碧等品牌已添加该成分[39] - 巨子生物将重组胶原蛋白研究延伸至增发护发和美白领域 华熙生物取得4项国产特殊化妆品许可证 包括润熙泉雪韵美白祛斑面霜[42] - 丸美生物凭借眼部抗衰领域口碑 丸美品牌营收同比增长34.36%[44] - 巨子生物推出可复美重组胶原蛋白肌御修护次抛精华液2.0 添加重组IV型胶原蛋白 可丽金升级胶原大膜王至3.0版本[46][47] 营销与渠道策略 - 品牌力重回企业关注重点 明星营销成为重点动作 珀莱雅官宣刘亦菲 易烊千玺 宋佳为代言人 引入果小作为CMO[51] - 薇诺娜官宣魏大勋 杨天真 蒋欣 张康乐为代言人 丸美官宣杨紫为全球品牌代言人 六神签约肖战[52][53] - 品牌从依靠头部达人转向KOC种草带货 采用"厦门帮"和"郑州帮"打法[57] - 企业着力搭建线上+线下 公域+私域 国内+海外渠道网络 水羊股份构建"水羊潮妆"和"水羊直供"私域平台 贝泰妮采用OMO深度私域运营模式[58][59] - 毛戈平全国专柜配备超3100名美妆顾问 注重线下体验感[60]
化妆品医美行业周报:双11大促预计国货持续高增,建议布局强阿尔法标的-20250921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9-21 22:12
行业投资评级 - 看好化妆品医美行业 [2] 核心观点 - 双11大促预计国货持续高增长 建议布局强阿尔法标的 [3][9] - 国货品牌通过推新和合作超头部主播备战双11 上美股份推出Nan Beauty等新品牌完善矩阵 珀莱雅迭代高单价能量系列2.0版本 [3][9] - 淘系超头部主播李佳琦双11进入机制洽谈阶段 预计毛戈平、上美等国货高增长标的将通过诚意机制合作 实现大促销售高增长 [3][9] 行业表现 - 2025年9月12日至9月19日期间 申万美容护理指数下滑2.5% 表现弱于市场 [3][4] - 申万化妆品指数下滑2.6% 弱于申万A指2.5个百分点 [3][4] - 申万个护用品指数下滑0.6% 弱于申万A指数0.5个百分点 [3][4] - 个股表现前三:毛戈平(+10.0%) 倍加洁(+6.2%) 上美股份(+4.5%) [6] - 个股表现后三:拉芳家化(-10.4%) 洁雅股份(-8.0%) 华业香料(-6.6%) [6] 重点公司分析 - 水羊股份形成"自有品牌+CP代理品牌"双业务格局 2021-2024年营收稳定在40-50亿元区间 [3][10] - 2024年水羊股份毛利率63.01% 较2021年提升10.94个百分点 自营渠道毛利率达67.82% [3][10] - 高端品牌线形成"EDB+PA+RV"三角矩阵 2023年EDB全球GMV破10亿元 PA中国区营收2024年增超700% [3][11] - 线上抖音营收占比40.77%(2024年) 自营渠道占比72.65% [3][11] - 研发体系支撑10余种独有原料技术 2024年授权发明专利27项 [3][11] - 预计水羊股份25-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58/3.31/3.98亿元 同比增长134.9%/28.1%/20.2% [3][14] 行业数据 电商GMV数据 - 2025年8月上美股份抖音+淘系GMV10.4亿元 同比增长70% 1-8月累计66.0亿元 同比增长22% [15] - 珀莱雅8月GMV6.8亿元 同比增长9% 1-8月累计72.5亿元 同比增长5% [15] - 丸美生物8月GMV2.8亿元 同比增长33% 1-8月累计25.3亿元 同比增长45% [15] - 毛戈平8月GMV2.8亿元 同比增长79% 1-8月累计20.2亿元 同比增长29% [15] - 巨子生物8月GMV2.5亿元 同比下滑8% 1-8月累计31.3亿元 同比增长31% [15] 社零数据 - 2025年1-8月限额以上化妆品类零售额合计2915亿元 同比增长3.3% [18] - 2025年8月单月化妆品零售额349亿元 同比增长5.1% [18][21] 行业动态 国际会议表现 - 2025年9月IFSCC国际化妆品科学大会 中国美妆企业表现亮眼 [3][22] - Poster(海报展示)入选224份 居全球第一 Podium(学术演讲)15份 仅次于法国 [3][22] - 珀莱雅获"IFSCC 2025十大基础研究奖" 百雀羚三度斩获"IFSCC青年科学家论文奖" [3][22] - 中国企业占IFSCC全球赞助商7成以上 中国获得2032年IFSCC大会主办权 [3][22][24] 市场竞争格局 - 2024年中国护肤品市场规模2712亿元 同比下滑3.7% [27][28] - 公司口径市占率前十中国货占5席 合计市占率16.6% 较2023年提升 [27] - 品牌口径珀莱雅市占率4.7% 力压雅诗兰黛成为榜三 [28] - 2024年中国彩妆市场规模620亿元 同比增长0.4% [30][31] - 彩妆公司市占率前十中国货占5席 合计市占率17.2% [30] 机构持仓 - 2024Q4巨子生物持股总市值20.5亿元(-4%) 持股总量4443万股(-5%) [35][36] - 爱美客持股总市值19.0亿元(-30%) 持股总量1040万股(-9%) [35][36] - 珀莱雅持股总市值4.4亿元(-72%) 持股总量514万股(-64%) [35][36] - 丸美生物持股总市值3.1亿元(+8355%) 持股总量968万股(+7451%) [35][36] 投资建议 化妆品板块 - 推荐品牌矩阵完善、GMV高增长、PE倍数相对较低的上美股份、珀莱雅、上海家化 [3] - 推荐享受抖音流量红利、多品牌接力增长的丸美生物、水羊生物 [3] - 推荐把握细分赛道强心智的毛戈平、巨子生物 [3] - 推荐高性价比消费逻辑的润本股份、福瑞达 [3] - 母婴板块推荐圣贝拉、孩子王 [3] 医美板块 - 推荐研发拿证壁垒高、盈利能力强的上游环节公司 重点看好大单品驱动的爱美客 [3] 电商代运营+自有品牌 - 推荐若羽臣 建议关注南极电商 [3]
贝泰妮八年蝉联云南百强民企创新研发构筑皮肤健康产业壁垒
新浪财经· 2025-09-20 05:13
公司荣誉与战略定位 - 连续八年跻身云南省民营企业100强榜单 并包揽制造业20强和创新能力奖项[2] - 积极响应云南省发展特色优势产业政策 致力于打造中国绿色美谷产业标杆[4] - 核心品牌薇诺娜连续八年获天猫金妆奖 连续五年稳居中国敏感肌护肤市场首位[4] 研发投入与科技创新 - 2025年上半年研发投入达1.19亿元 营收占比5%处于行业领先水平[5] - 累计完成63家医院皮肤学科临床合作 发表SCI及核心期刊论文493篇[5] - 立项国家标准样品4项 参与制定国家标准6项及团体标准27项[5] - 新增4项新原料备案 累计自主备案原料达16项居行业前列[5] 品牌矩阵与业务布局 - 形成薇诺娜 瑷科缦 贝芙汀等多品牌矩阵 覆盖多元需求[4][5] - 主品牌薇诺娜实现从专注敏感肌向专研敏感肌战略升级 拓展至美白抗衰市场[5] - 通过内生孵化与外延并购双轮驱动 发展为多品牌多品类全渠道产业集团[5] 国际化与行业趋势 - 以深耕东南亚 辐射一带一路为路径 系统推进海外市场布局[5] - 行业正从人口红利向价值红利转型 从流量驱动向产品驱动转变[5]
贝泰妮八年蝉联云南百强民企 创新研发构筑皮肤健康产业壁垒
经济观察网· 2025-09-19 23:01
公司荣誉与战略定位 - 连续八年跻身云南省民营企业100强榜单 并包揽制造业20强 创新能力20强榜首 吸纳就业20强三项大奖[1] - 坚持以战略定力穿越周期 以研发构筑长期价值壁垒 深度融合地方战略与资源禀赋 致力于打造皮肤健康生态为核心的多品牌矩阵和全产业链布局[1] - 核心品牌薇诺娜连续八年荣获天猫金妆奖 连续五年稳居中国敏感肌护肤市场首位 成功入选工信部首批中国消费名品[2] 财务表现与产业贡献 - 2021至2025年上半年累计实现营业收入226.66亿元 利润34.21亿元 纳税约27亿元[2] - 积极响应云南省发展特色优势产业政策 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打造中国绿色美谷产业标杆[2] 研发创新与科技壁垒 - 2025年上半年研发投入达1.19亿元 营收占比5% 处于行业领先水平[3] - 形成产学研医深度融合创新机制 累计完成63家医院皮肤学科临床研究合作 发表SCI及核心期刊论文493篇[3] - 持有授权专利281项 立项国家标准样品4项 参与制定国家标准6项 团体标准68项[3] - 累计自主备案原料达16项 2025年上半年新增4项新原料备案 居行业前列[3] - 构建中法日跨国研发网络 向IFSCC大会提交6篇学术论文 覆盖计算机辅助原料设计等前沿领域[3] 品牌战略与国际化布局 - 主品牌薇诺娜实现从专注敏感肌向专研敏感肌战略升级 拓展至美白 抗衰等进阶功能市场[4] - 通过内生孵化加外延并购双轮驱动 发展为多品牌 多品类 全渠道的皮肤健康产业集团[4] - 国际化以深耕东南亚 辐射一带一路为路径 产品进入泰国主流KA渠道和医美诊所[4] - 借助Instagram TikTok等社媒平台建立品牌认知 港澳市场通过万宁渠道实现稳步销售[4] 行业定位与发展战略 - 面对化妆品行业从人口红利向价值红利 从流量驱动向产品驱动转型的关键阶段[4] - 坚持长期主义 通过科技创新与可持续运营构建差异化竞争优势[4]
聚焦可持续发展 贝泰妮连获三项ESG认可
证券时报网· 2025-09-19 20:29
ESG荣誉与认可 - 公司入选2025年度中国上市公司ESG最佳实践100强 荣获中国基金报2025中国上市公司英华奖A股ESG示范案例 并作为优秀案例入选中国上市公司协会2025年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优秀实践总结[1] - 公司获得华证ESG评级AAA级和AA级认证 同时入选中国上市公司协会上市公司ESG优秀实践案例及乡村振兴优秀实践案例 上市公司投资者关系管理最佳实践[1] ESG实践与披露 - 公司连续四年发布ESG报告 对标国际标准 将政策引领转化为企业行动 披露质量和ESG管理系统性获得认可[2] - 在云南哈巴雪山建立青刺果种植示范基地 融合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社区发展 中央工厂集成太阳能光伏矩阵与新能源运输网络 包装创新使替换装减塑达39%[2] 科研与人文驱动 - 依托云南特色植物提取实验室成功备案17款化妆品新原料 将生物多样性资源转化为科技产品 相关产品在2024年带动产业链新增产值超百亿元[3] - 薇笑阳光计划持续十年守护高紫外线地区皮肤健康 开展非遗文化传承和乡村教育项目 体现取之于自然回馈于社会的价值观[3] 行业地位与影响 - 公司是中国功效性护肤品销量排名第一的品牌 市场排名连续多年稳居第一[1] - 企业治理 环境保护和社会责任实践推动行业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1]
限期整改叠加业绩“崩盘”,贝泰妮的敏感肌神话碎了
国际金融报· 2025-09-19 11:12
监管合规事件 - 云南省药监局对贝泰妮及旗下两家全资子公司(云南贝泰妮健康科技有限公司、科凝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医疗器械检查结论均为"限期整改" [2] - 2024年以来公司连续遭遇合规争议,包括"防腐剂"事件与产品抽样检查不合格问题 [2] 财务表现恶化 - 2024年上半年营收23.72亿元,同比下滑15.43%,归母净利润2.47亿元同比暴跌49.01% [2] - 净利率同比下降6.49个百分点至10.47%,创历史新低 [2] - 主力品牌薇诺娜营收19.5亿元(占总营收82%)同比下滑18%,姬芮下滑11%至2.12亿元,泊美下滑5%至0.24亿元 [3] - 瑷科缦营收0.51亿元(+94%)与薇诺娜宝贝1.1亿元(+9%)增速亮眼但基数过小难以拉动整体业绩 [5] 产品结构与定价策略 - 护肤品收入20.01亿元同比下滑12%,平均售价从42.78元降至39.01元 [5] - 彩妆收入2.39亿元同比下滑7.1%,平均售价从38.67元降至37.77元 [5] - 医疗器械产品平均售价从106.61元降至95.88元 [5] 渠道表现 - 线上渠道收入17.43亿元(-5.89%),OMO渠道1.91亿元(-10.48%),线下渠道4.24亿元(-41.58%) [5] - OTC渠道覆盖全国药房超12.9万家,线下直营店达179家,OMO平台客单价超1500元 [6] 成本费用结构 - 销售费用12.85亿元同比增长0.6%,费用率提升8个百分点至52.92% [8] - 渠道及广告宣传费占销售费用70%以上 [8] - 管理费用1.92亿元同比增长9.76%,研发投入1.19亿元同比下滑8.69% [9] 资本市场表现 - 股价从2021年高点289.35元跌至47.46元,总市值201亿元较峰值缩水近千亿元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