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三生制药(01530) - 2025 - 中期业绩
三生制药三生制药(HK:01530)2025-08-29 18:00

收入和利润表现 - 收入减少人民币33.9百万元或0.8%至人民币4,355.5百万元[4] - 公司总收入从2024年上半年的4,389,445千元人民币下降至2025年同期的4,355,485千元,降幅0.8%[21] - 毛利减少人民币81.6百万元或2.1%至人民币3,715.8百万元[4] - 母公司拥有人应占纯利增加人民币268.3百万元或24.6%至人民币1,358.2百万元[4] - 母公司拥有人应占经调整非经营性纯利增加人民币23.4百万元或2.1%至人民币1,135.8百万元[4] - EBITDA增加人民币191.0百万元或11.6%至人民币1,832.5百万元[4] - 经调整非经营性EBITDA减少人民币53.8百万元或3.2%至人民币1,610.1百万元[4] - 母公司普通股权益持有人应占期内溢利为13.58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4.6%[29] - 公司收入约人民币4355.5百万元,同比减少33.9百万元或0.8%[89] - 毛利约人民币3715.8百万元,同比减少81.6百万元或2.1%,毛利率85.3%[94] - 其他收入及收益约人民币408.3百万元,同比增加322.2百万元[95] - EBITDA为人民币1,832.5百万元,同比增长11.6%[102] - 母公司拥有人应占纯利为人民币1,358.2百万元,同比增长24.6%[103] 成本和费用 - 毛利率由86.5%下降至85.3%[4] - 销售成本增加至人民币639.68百万元(2024年同期:人民币592.05百万元)[5] - 研发成本增加至人民币547.52百万元(2024年同期:人民币476.23百万元)[5] - 销售成本约人民币639.7百万元,同比增加47.6百万元,占总收入14.7%[93] - 销售及分销开支约人民币1615.9百万元,同比增加21.9百万元或1.4%,占收入比率37.1%[96] - 行政开支约人民币283.4百万元,同比增加82.2百万元或40.9%,占收入比率6.5%[97] - 研发成本为人民币547.5百万元,同比增长15%[98] - 研发成本占收入比例为12.6%,较去年同期10.8%有所上升[98] - 融资成本为人民币53.0百万元,同比下降49.2%[100] - 报告期员工成本约人民币8.098亿元,较去年同期人民币7.219亿元增长12.2%[118] 各业务线表现 - 销售生物药品收入从4,332,185千元人民币降至4,254,577千元,降幅1.8%[21] - 合同开发与生产运营业务收入从57,260千元人民币增至100,908千元,增幅76.2%[21] - 特比澳销售额约人民币2371.2百万元,同比减少104.7百万元或4.2%,占总收入54.4%[89] - 益比奥及赛博尔合并销售额约人民币455.4百万元,同比减少60.3百万元或11.7%,占总收入10.5%[90] - 脱发领域销售额约人民币689.9百万元,同比增加132.7百万元或23.8%,占总收入15.8%[91] - CDMO业务收入约人民币100.9百万元,同比增加43.6百万元或76.1%[92] 各地区表现 - 中国内地收入从4,306,754千元人民币降至4,215,107千元,降幅2.1%[18][21] - 其他地区收入从82,691千元人民币增至140,378千元,增幅69.7%[18][21] - 中国内地非流动资产从10,169,932千元人民币降至10,059,737千元,降幅1.1%[19] - 其他地区非流动资产从1,960,625千元人民币增至2,093,239千元,增幅6.8%[19] - 出口收入约人民币58.6百万元,占集团总收入约1.3%[114] 税务和利率 - 所得税开支减少至人民币233.12百万元(2024年同期:人民币314.28百万元)[5] - 公司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总税项开支为2.331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5.8%[27] - 所得税开支为人民币233.1百万元,同比下降25.8%[101] - 实际税率从22.1%降至14.4%[101] - 银行借款利率区间为1.70%-2.75%(2024年末:2.10%-3.03%)[42] 资产和负债 - 非流动资产总额从148.658亿人民币下降至140.000亿人民币,减少5.8%[11]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从214.265亿人民币减少至172.398亿人民币,下降19.5%[11] - 贸易应收款项及应收票据从130.516亿人民币增至149.070亿人民币,上升14.2%[11] - 存货从79.519亿人民币增加至90.282亿人民币,增长13.5%[11] - 计息银行及其他借款(流动部分)从224.375亿人民币降至179.877亿人民币,减少19.8%[11] - 流动负债总额从546.352亿人民币减少至420.310亿人民币,下降23.1%[11] - 资产净值从180.363亿人民币增至189.433亿人民币,增长5.0%[12] - 母公司拥有人应占权益从154.363亿人民币增至163.194亿人民币,增长5.7%[12] - 非控股权益从260.007亿人民币微增至262.393亿人民币,增长0.9%[12] - 非流动资产总额从2024年末的12,130,557千元人民币微增至2025年中的12,152,976千元,增幅0.2%[19] - 贸易应收款项及应收票据账面净值为14.907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底增长14.2%[33]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7.24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底下降19.5%[35] - 受限制现金为3.107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底下降40.7%[35] - 原到期日三个月以上定期存款为16.423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底增长304.0%[35] - 物业、厂房及设备账面值为50.037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底增长0.2%[31] - 已抵押存款为1.342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底下降24.8%[35] - 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总额为43.68756亿元人民币(2024年末:43.49092亿元),其中美元计价部分占比33.7%(14.72441亿元)[36] - 人民币计价现金及存款为26.57932亿元(2024年末:29.53324亿元),同比下降10.0%[36] - 已抵押存款金额为1.3423亿元(2024年末:1.78568亿元),同比下降24.8%[37] - 贸易应付款项总额为2.1725亿元(2024年末:1.79561亿元),同比增长21.0%[38] - 即期计息银行借款为17.98774亿元(2024年末:22.4375亿元),其中人民币计价占比100%(17.98774亿元)[39][40] - 应付债券于2025年6月25日全额赎回,期末余额为零(2024年末:12.26098亿元)[40][41] - 已转让贸易应收账款61.8794亿元用于有追索权保理(2024年末:25.1803亿元),同比增长145.8%[42]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人民币4,368.8百万元[106] - 计息银行借款总额为人民币1,836.6百万元,较期初减少[109] - 资本承担为人民币8.761亿元,较2024年底的人民币9.019亿元减少2.9%[113] - 外币银行存款包括2.057亿美元(约人民币14.724亿元)、70.2百万港元(约人民币64.0百万元)及20.7百万欧元(约人民币174.2百万元)[114] - 按公平值计量的股权投资约人民币7.242亿元,理财及衍生金融工具约人民币30.969亿元[116] 每股数据和股息 - 每股基本盈利基于加权平均股数2,397,136,743股计算,较去年同期减少1.3%[29] - 建议派付2024年末期股息每股25港仙,总额约5.471亿港元[28] - 每股基本盈利为人民币0.57元,同比增长26.7%[104] - 派发2024年末期股息5.47149亿元[43][44] - 未支付任何中期股息[119] 研发进展和管线 - 707注射液于2025年4月17日获国家药监局突破性治疗品种认定[47] - 707注射液针对PD-L1阳性非小细胞肺癌的III期临床研究获CDE批准[49] - 707注射液美国IND申请获FDA批准[49] - 特比澳治疗慢性肝病相关血小板减少症的III期临床达到主要终点,2024年8月已向国家药监局提交上市申请[58] - 抗IL-17A单抗(608)针对银屑病的III期试验已达终点,并于2024年11月申报NDA[74] - 抗IL-1β单抗(613)于2025年6月提交NDA申请[75] - 抗VEGF单抗(601A)针对BRVO的III期试验已完成,预计2025年提交上市申请[76] - 司美格鲁肽注射液减重适应症III期试验患者入组已于2025年2月完成[78] - HIF-117(SSS17)针对术后贫血的II期试验申请于2025年4月获CDE批准[79] - 公司抗PD-1/HER2雙抗(705)在中國針對HER-2陽性晚期實體瘤的II期臨床試驗正在進行患者入組[80] - 公司抗PD-1/PD-L1雙抗(706)用於治療晚期實體瘤的II期臨床試驗正在進行中[80] - 公司雷帕黴素納米粒(SSS39)的I期臨床試驗預計將於2025年完成[81] - 公司與Sobi合作的SEL-212用於慢性難治性痛風的III期臨床試驗已完成 並於2024年7月向美國FDA申請BLA[82] - 公司抗BDCA2抗體(626)針對系統性紅斑狼瘡及皮膚紅斑狼瘡的Ia期臨床試驗已完成患者入組[82] 业务合作与授权 - 与辉瑞许可协议首付款1.25亿美元,潜在里程碑付款总额最高达4.8亿美元[51] - 辉瑞需支付选择权协议期权金及行权金总额不超过1.5亿美元[53] - 许可协议约定公司可从许可地区产品净销售额收取双位数百分比梯度特许权使用费[51] - 与映恩生物就HER2 ADC药物DB-1303达成合作协议,获得中国内地及港澳商业化权利[46] - 辉瑞拥有在中国内地商业化707产品的选择权[50] - 辉瑞以每股25.2055港元认购公司31,142,500股新股,总金额约7.85亿港元[54] - 公司雙抗產品SSGJ-707與輝瑞達成總額超過60億美元交易 首付款12.5億美元創中國紀錄[87] 市场份额和产品地位 - 特比澳在2025年上半年中国内地血小板减少症治疗市场份额为63.0%[45] - rhEPO产品益比奥及赛博尔在2025年上半年中国内地市场总份额为41.5%[45] - 特比澳2025年上半年以销量计占中国血小板减少症市场份额30.1%,以销售额计占63.0%[58] - 益比奥自2002年起在中国内地rhEPO市场销量和销售额均占据主导地位[60] - rhEPO产品自2000年起被纳入国家医保目录乙类药,2019年增加化疗引起贫血适应症,2024年新增围手术期红细胞动员适应症[60] - 益赛普于2005年在中国内地首次推出用于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并于2007年扩大适应症至强直性脊柱炎及银屑病[61] - 益赛普自2017年起被纳入国家医保目录乙类药用于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及强直性脊柱炎并于2019年新增成人重度斑块状银屑病适应症[61] - 赛普汀于2020年6月获国家药监局批准用于治疗HER2阳性转移性乳腺癌并于同年纳入国家医保目录[63] - 蔓迪作为中国内地首个非处方脱发药品于2001年上市并占据2025年上半年中国内地米诺地尔市场主要份额[64][65] 公司战略和运营 - 公司主营业务为在中国内地从事生物医药产品的开发、生产、营销及销售[13] - 2025年公司将重点提升益赛普在三四线城市风湿免疫生物制剂市场的成长并拓展多科室应用[62] - 公司CDMO业务规划面积500亩旨在建成符合中国欧盟和美国法规要求的生物药CDMO基地[66] - 公司研发平台覆盖抗体发现分子克隆生产工艺开发质量控制及临床前与临床试验管理等专业技术领域[67] - 公司在肾肿瘤学自身免疫及炎症性疾病眼科皮肤科及代谢疾病领域拥有多款处于不同临床开发阶段的生物制品[67] - 公司研发团队由近800名经验丰富的科学家组成[68]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积极研发的30项重点产品中有27项(90%)在中国内地作为创新药物开发[69] - 研发管线包含18项(60%)抗体药物、6项(20%)其他生物制品及6项(20%)小分子药物[69] - 研发管线覆盖14项(46.7%)血液/肿瘤科产品、10项(33.3%)自身免疫疾病产品及3项(10%)肾科产品[69] - 公司於2025年6月30日在中國內地擁有3,054名銷售及營銷人員和上千名分銷商[85] - 公司產品覆蓋近3,000家三級醫院和近7,000家二級或更低層級醫療機構 並銷往20個國家[85] - 2025年上半年中國創新藥海外授權交易金額達608億美元[87] - 未来三年资本开支预计介于人民币8亿元至10亿元[117] - 雇员总数6,268人,较2024年底5,577人增长12.4%[118] - 公司发行4,012,500股新股(行使购股权),股本增加约4.0409亿元[43] 金融工具和投资 - 按公允价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之公允价值收益从2024年上半年的亏损55,567千元转为2025年同期的收益257,012千元[22] - 银行借款利息支出从77,661千元人民币大幅减少至27,824千元,降幅64.2%[23] 公司治理和报告 - 董事会主席与行政总裁由同一人兼任[121] - 报告期内未购买、出售或赎回任何上市证券[124] - 审计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125] - 安永会计师事务所确认中期财务资料与未经审计初稿金额一致[126] - 中期业绩公告已刊载于香港联交所及公司网站[127] - 二零二五年中期报告将适时刊载于香港联交所及公司网站[127] - 风险管理及内部监控系统被认定为有效及足够[125] - 安永会计师事务所工作不构成国际审计准则下的核证聘用[126] - 董事会包括两名执行董事、一名非执行董事及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