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筑博设计(300564) - 2023 Q2 - 季度财报
筑博设计筑博设计(SZ:300564)2023-08-29 00:00

财务表现 - 公司2023年上半年营业收入为XX亿元,同比增长XX%[1] - 公司净利润为XX亿元,同比增长XX%[1] - 公司2023年上半年营业收入为2.9285亿元,同比下降26.57%[28]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521.1万元,同比下降61.23%[28] - 公司2023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29,285.05万元,同比下降26.57%[34] - 公司2023年上半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521.10万元,同比下降61.23%[34] - 公司2023年半年度营业总收入为2.9285亿元,同比下降26.6%[131] - 公司2023年半年度净利润为2521.1万元,同比下降61.2%[132] - 公司2023年上半年净利润为25,102,300.24元,同比下降65.3%[135] - 公司2023年上半年营业利润为27,530,579.46元,同比下降65.6%[135] 业务发展 - 公司新签合同金额为XX亿元,同比增长XX%[1] - 公司计划在未来一年内推出XX项新产品或新技术[1] - 公司计划在未来一年内拓展XX个新市场[1] - 公司计划在未来一年内进行XX项并购[1] - 公司计划在未来一年内实施XX项新策略[1] - 公司计划在未来一年内增加XX名员工[1] - 公司计划在未来一年内增加XX个新客户[1] - 公司参与设计的居住类项目覆盖全国各地,并与多家知名房地产企业达成战略合作关系[34] - 公司在医疗及康养项目设计方面具有丰富经验,已建及在建医疗项目累计床位数超过3万张[34] - 公司积极探索人才安居房、保障性租赁房等业务机会,并与深圳市人才安居集团等单位加强合作[34] - 公司住宅类项目多次获得国家级、省市级优秀设计奖项,包括美国砖建筑奖、意大利THE PLAN AWARD设计奖等[34] - 公司在养老建筑设计方面的代表性项目为广州保利和熹会,融合居家养老、社区养老、机构养老三位一体的多层次养老体系[35] - 公司在医疗与养老建筑设计方面荣获中国十佳医院建筑设计方案、中国医院建设奖等多项奖项[35] - 公司承接了众多超大型城市综合体及超高层设计项目,包括汉京金融中心、世茂前海中心等[35] - 公司在商业综合体与超高层设计中荣获全球杰出建造奖、全国优秀工程勘察设计奖等多项奖项[35] - 公司在酒店及度假物业设计方面积累了多年经验,代表性项目包括深圳万科浪骑游艇会酒店、佳兆业金沙湾烟海酒店等[35] - 公司在办公及产业园区建筑设计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代表性项目包括深圳天安云谷、菜鸟金义电商产业园等[35] - 公司在办公及产业园区建筑项目多次荣获全国、省级、市级优秀工程勘察设计奖等多项奖项[35] - 公司在学校及文体建筑设计方面拥有丰富的设计经验,代表性项目包括深圳美术馆新馆、深圳自然博物馆等[35] - 公司在学校及文体建筑项目中荣获多项奖项,包括全国、省级、市级优秀工程勘察设计奖、深圳市城乡规划设计奖等[36] - 新疆艺术中心荣获中国建设工程鲁班奖国家优质工程奖,佛山三水新城文化中心荣获美国缪斯设计金奖和意大利A’Design Award金奖,深圳大沙河文体中心荣获美国缪斯设计铂金奖[36] - 公司参与城市规划设计的项目包括深圳前海十九单元03街坊城市设计、深圳市大空港启动区城市设计等[36] - 公司于2010年开始装配式建筑的专项研究,并于2017年获批成为首批“国家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36] - 公司于2019年获批“广东省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以及“深圳市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36] - 公司拥有多名省级、市级资深装配式建筑设计专家,积极参与各地方规范、图集的编制和修订工作[36] - 2019年,公司与参股公司广东中建合作建立了装配式建筑设计中心[36] - 公司目前能提供装配式建筑全过程服务,包括装配式设计建造可行性分析、装配式建筑技术方案设计等[36] - 公司已完成逾130项装配式建筑项目,总建筑面积超过1,300万平方米[37] - 公司在全国10多个城市完成了100多个BIM项目,获得国家及省市级BIM奖项逾30项[37] - 2023年新增绿色建筑设计面积超过200万平米[37] - 公司与北京构力科技有限公司签订BIM软件应用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深化智能建造和数字化转型合作[37] - 公司海绵城市设计中具代表性的项目包括深圳美术馆新馆·深圳第二图书馆等[38] - 公司已承担多个建筑智能化设计项目,其中深圳华润置地大厦(一期)项目荣获优秀建筑智能化专项奖一等奖[38] - 公司业务承接模式包括招投标模式和客户直接委托模式[39] - 公司在绿色建筑设计实践中采用“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相关技术,推广雨水回收利用系统等技术[38] - 公司在光伏建筑一体化方面进行了相关调研和技术探索,提供设计咨询服务[37] - 公司主编参编了多项BIM国家及省市相关标准,其中《建筑工程信息模型设计交付标准》荣获广东省优秀工程勘察设计奖[37] - 公司已将BIM技术研发成果辐射到各分公司,极大提高了项目完成的效率和质量[40] - 公司于2017年获批成为首批“国家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并于2019年获批成为“广东省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及“深圳市工程应用类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41] - 公司2023年上半年获得了多项工程勘察设计奖,包括佛山市、深圳市、云南省、东莞市和惠州市的优秀工程勘察设计奖[41] - 公司与北京构力科技有限公司建立BIM软件应用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深化智能建造和数字化转型合作[42] - 公司参与设计的深圳自然博物馆BIM正向设计应用荣获2023第十二届“龙图杯”全国BIM大赛一等奖[42] - 深圳市装配式建筑建设总规模达到7501万平方米,占新建建筑面积比例达到49.57%[43] - 公司已在北京、上海、重庆、成都、西安、武汉、佛山、兰州、太原、郑州、南宁、广州、惠州等地设立分支机构,形成辐射全国的市场格局[43] - 公司长期致力于装配式建筑的技术研发,探索装配式建筑核心技术与配套技术,并积极参与地方规范、图集的编制和修订工作[42] - 公司连续两年(2019、2020年度)被评为全国绿色建筑设计咨询竞争力30强企业,并荣获深圳市绿色建筑协会2020年度先进单位称号[43] - 公司在华南地区的营业收入占比为71.22%[44] - 鸿荣源龙华区观湖街道观城片区城市更新项目的拆除重建用地面积为235.47万平方米[44] - 绿景白石洲城市更新项目的拆除重建用地面积为60.57万平方米[44] - 公司及子公司拥有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国家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等专业注册人才180余名[45] - 公司在广东省内获得省级及市级工程勘察设计奖项近70项[46] - 公司2023年上半年营业收入为292,850,458.42元,同比下降26.57%[48] - 公司积极探索AIGC新技术,结合自有业务开展相关研究[46] - 公司推行“SMART建筑设计方法”,强调可持续性、易维护性、建筑专业性、理性和技术性[46] - 公司建立了协同设计平台、知识管理平台、运营及财务管理平台等多维度信息化管理平台[46] - 公司在华南地区具备良好的口碑优势,2018年获得深圳市建筑产业化行业“功勋企业”称号[46] 成本与费用 - 营业成本同比下降22.29%,主要由于人员成本减少[49] - 销售费用同比下降17.79%,主要由于业务下滑导致营销费用减少[49] - 管理费用同比下降22.36%,主要由于管理人员人工成本减少[49] - 研发投入同比下降21.47%,主要由于研发人员成本减少[49]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20,594,276.39元,同比下降0.58%,主要由于设计费收款与支付员工现金同减[49]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7,345,307.16元,主要由于理财产品购买及赎回所影响[49]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为-96,922,698.43元,同比下降46.58%,主要由于理财资金购买及赎回差异所影响[49] - 建筑设计业务营业收入同比下降24.90%,营业成本同比下降21.10%,毛利率下降3.38%[50] - 华南地区营业收入同比下降22.05%,营业成本同比下降17.81%,毛利率下降3.58%[50] - 货币资金占总资产比例下降3.57%,主要由于设计费收费减少及进行现金理财所致[51] 投资与融资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投入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的金额为3,381.17万元,募集资金余额为25,327.92万元,其中未到期银行理财产品23,500.00万元[63] - 设计服务网络建设项目已投入17,543.17万元,投资进度达100%,预计2023年11月6日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64] - 装配式建筑与BIM业务研发及产业化项目已投入370.74万元,投资进度为5.95%,预计2024年11月6日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65] - 技术研发中心(深圳)建设项目已投入5,323.92万元,投资进度为44.75%,预计2024年5月5日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65] - 高原建筑研究中心建设项目已投入282.14万元,投资进度为5.58%,预计2024年5月5日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65] - 信息系统建设项目已投入1,960.33万元,投资进度为29.41%,预计2024年11月5日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65] - 补充流动资金项目已投入3,768.48万元,投资进度达100%[65] - 公司使用闲置募集资金不超过25,000万元和闲置自有资金不超过40,000万元进行现金管理[69] - 报告期内公司委托理财总额为66,500万元,其中募集资金委托理财26,500万元,自有资金委托理财40,000万元[72] 风险管理 - 公司主营业务为建筑设计,与房地产行业联系紧密,受房地产行业景气度下降及国家宏观政策调整的影响,上游房地产企业信用程度降低,导致资金回收周期延长,应收账款逾期率增加[77] - 公司客户主要为保利、万科等大型国企、央企以及优质民营企业,同时积极开发鸿荣源集团、绿景集团等新客户[77] - 国内建筑设计行业竞争激烈,行业集中度不断增强,公司通过关注市场趋势和客户新需求以保持竞争优势[77] - 公司面临区域市场发展不平衡的风险,通过“总部+区域分公司”经营管理模式加强管控,整合及共享客户和技术资源[77] - 公司重视新型建筑设计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整合装配式建筑、BIM技术等,形成建筑设计实践与研发一体化平台[77] - 公司通过实施股权激励等长效激励约束机制,保证核心人员的稳定,吸引优秀技术人才,保持技术领先优势[77] 股东与股权 - 公司于2023年6月21日完成回购注销208,000股限制性股票,并于2023年7月14日发布解除限售股份上市流通公告[82][83] - 公司股东徐先林持股20.52%,为最大股东,持有33,726,400股,其中25,294,800股为有限售条件股份[117] - 公司股东杨为众持股10.44%,持有17,169,600股,其中12,877,200股为有限售条件股份[117] - 公司股东徐江持股8.53%,持有14,024,000股,其中10,518,000股为有限售条件股份[117] - 深圳市筑先投资管理企业(有限合伙)持股8.18%,持有13,440,000股,全部为无限售条件股份[117] - 深圳市筑就投资管理企业(有限合伙)持股7.40%,持有12,160,000股,全部为无限售条件股份[117] - 深圳市筑为投资管理企业(有限合伙)持股7.40%,持有12,160,000股,全部为无限售条件股份[117] - 公司股份总数从164,592,000股减少至164,384,000股,减少了208,000股,占总股本的0.13%[113] - 有限售条件股份从55,772,000股减少至55,564,000股,减少了208,000股,占总股本的0.13%[113] - 无限售条件股份保持不变,仍为108,820,000股,占总股本的66.20%[113] - 公司回购注销了20.8万股限制性股票,因3名员工离职不再具备激励资格[114] 资产与负债 - 公司2023年6月30日的货币资金为352,345,097.69元,较年初的449,345,042.86元下降21.6%[127] - 公司2023年6月30日的交易性金融资产为638,105,458.25元,较年初的667,435,337.79元下降4.4%[127] - 公司2023年6月30日的应收账款为167,302,096.23元,较年初的178,930,483.10元下降6.5%[127] - 公司2023年6月30日的合同资产为287,833,712.85元,较年初的256,729,462.11元增长12.1%[127] - 公司2023年6月30日的流动资产合计为1,511,264,516.42元,较年初的1,626,165,770.71元下降7.1%[127] - 公司2023年6月30日的非流动资产合计为356,290,355.43元,较年初的376,578,791.00元下降5.4%[127] - 公司2023年6月30日的资产总计为1,867,554,871.85元,较年初的2,002,744,561.71元下降6.8%[127] - 公司2023年6月30日的负债合计为572,133,333.31元,较年初的636,085,865.09元下降10.1%[129] - 公司2023年6月30日的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合计为1,295,421,538.54元,较年初的1,366,658,696.62元下降5.2%[129] - 公司2023年半年度流动资产合计为14.3735亿元,同比下降7.4%[130] - 公司2023年半年度非流动资产合计为4.1997亿元,同比下降4.6%[130] - 公司2023年半年度合同资产为2.8692亿元,同比增长12.1%[130] - 公司2023年半年度研发费用为2016.98万元,同比下降21.5%[131] - 公司2023年半年度投资收益为750.87万元,同比增长250.7%[131] - 公司2023年半年度应付职工薪酬为3098.81万元,同比下降79.0%[130] - 公司2023年半年度未分配利润为5.0427亿元,同比下降13.3%[131] - 公司2023年上半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20,594,276.39元,同比略有改善[136] - 公司2023年上半年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7,345,307.16元,去年同期为-55,014,795.17元[136] - 公司2023年上半年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346,802,685.69元,同比下降19.9%[136] - 公司2023年上半年基本每股收益为0.14元,同比下降68.2%[136] - 公司2023年上半年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为245,649,558.93元,同比下降29.0%[136] - 公司2023年上半年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为289,891,689.14元,同比下降28.6%[136] - 公司2023年上半年投资支付的现金为635,000,000.00元,同比下降3.1%[136] - 公司2023年上半年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673,729.20元,同比略有改善[136] - 公司2023年上半年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合计为1,295,421,538.54元,较上年末减少71,237,158.08元[139][141] - 公司2023年上半年综合收益总额为25,211,041.92元[139] - 公司2023年上半年利润分配为102,740,000.00元,主要用于对股东的分配[140] - 公司2023年上半年资本公积增加3,551,800.00元,主要由于股份支付计入所有者权益的金额[140] - 公司2023年上半年未分配利润减少77,528,958.08元,主要由于利润分配和综合收益的影响[139] - 公司2023年上半年库存股减少2,740,000.00元[139] - 公司2023年上半年所有者权益合计为1,353,622,648.86元,较上年末减少71,345,899.76元[143][144] - 公司2023年上半年综合收益总额为25,102,300.24元[144] - 公司2023年上半年利润分配为102,740,000.00元,主要用于对股东的分配[144] - 公司2023年上半年综合收益总额为72,315,476.16元[146] - 公司2023年上半年所有者权益合计为1,274,537,760.52元,较上期增加16,957,596.16元[147] - 公司2023年上半年利润分配为-61,722,000.00元,主要用于对股东的分红[146] - 公司2023年上半年资本公积增加3,959,920.00元,主要来源于股份支付计入所有者权益的金额[146] - 公司2023年上半年股本减少60,000.00元,因回购注销部分限制性股票[148] - 公司2023年上半年未分配利润增加10,593,47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