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额存单进入“1字头”时代—— 银行调整业务应对净息差压力
经济日报·2025-06-25 06:11
银行业净息差压力与负债成本优化 - 行业面临净息差持续收窄压力,2025年一季度末商业银行净息差为1.43%,较2024年四季度末的1.52%下降9个基点 [2] - 资产端收益下降与负债端成本高企是主要矛盾,银行通过下调大额存单利率(如工行1年期利率从1.45%降至1.2%)和下架长期限产品(如5年期)来优化负债结构 [1][2] - 股份制银行和中小银行同步跟进利率调整,部分高利率产品实行限额购买 [1] 存款替代品市场动态 - 理财产品和结构性存款因收益率高于传统存款(如工行3年期大额存单利率仅1.55%)成为银行推广重点,有助于降低整体负债成本 [1][4] - 客户理财需求增加,部分投资者转向货币基金、储蓄国债等流动性更好的低风险产品 [3][4] - 理财产品规模重回高位,成为银行吸引资金的核心工具 [4] 资产负债匹配策略调整 - 银行主动缩短负债期限以规避利率风险,减少5年期等高成本长期限产品发行 [3] - 出现存款利率倒挂现象,反映银行根据市场化原则动态调整负债期限结构 [3] - 管理层通过降低负债付息率等措施管控息差水平,强调服务实体经济的可持续性 [2] 投资者资产配置建议 - 分散配置策略受推崇,建议组合短期存款(3年内)、固收类产品(如储蓄国债)及银行理财/货币基金 [4] - 高信用固收产品(如政策性金融债)因收益率优于同期定存成为替代选择 [4] - 风险承受能力较高的投资者可增加优质蓝筹股、指数基金等权益类资产配置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