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科创板“1+6”改革全面落地 考验券商投行精准识别能力
证券时报·2025-07-16 02:33

科创板改革政策落地 - 上交所发布《科创板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5号——科创成长层》等配套业务规则,落实证监会主席吴清在2025陆家嘴论坛提出的"1+6"政策措施 [1] - 改革为投行带来发展契机,前期在科技赛道布局的投行将受益 [1] - 改革要求投行打破传统思维,提升专业能力以挖掘符合新标准的优质项目 [1] 投行项目储备策略 - 投行通过产业纵深布局、业务生态联动、与基金建立信息共享机制等多维度挖掘"硬科技"项目 [3] - 国联民生成立空天及卫星通信、集成电路与制造、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等行业组,储备"硬科技"项目 [2] - 中信证券围绕人工智能、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行业挖掘优质企业资源 [3] - 国金证券通过考核机制引导资源向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倾斜 [4] 科技型企业识别标准 - 早期科技型企业具有高成长、高风险、轻资产特征,需从技术、市场、风险三个维度精准识别 [6] - 技术层面关注真实性、先进性与可持续性,市场层面聚焦需求确定性和商业化能力,风险层面排查技术替代和政策合规风险 [6] - 投行需提升行业研究、估值定价、风险管控等专业素养,实现从通道思维向可投思维的转变 [6] 投行能力建设方向 - 投行需深化对国际环境和宏观政策的理解,细化行业研究,强化对企业跟踪判断和综合服务 [6] - 投行业务团队需向行业专家方向发展,加强"投资+投研"联动,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务 [7] - 华泰联合证券强调提升价值发现能力、全业务链服务能力和合规风控能力 [7] 科创板IPO现状与建议 - 2024年上半年科创板IPO受理21家,占比不足15%,较2023年66家大幅下滑 [8] - 监管将严把入口关,平衡审核尺度以支持优质科技企业上市 [8] - 建议针对不同行业发布细化审核指引,强化市场沟通以减少信息不对称 [8][9] - 建议深化审核机制改革,缩短审核周期,发布新兴行业审核要点解析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