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新希望电话会信息量大:部分养猪成本来到12元/公斤区间,未来还有0.5元/公斤下降空间

核心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16.25亿元,同比增长4.13%,归母净利润7.55亿元,同比扭亏为盈[2] - 饲料业务营业收入354.79亿元,同比增长7.88%,销量1393万吨(其中外销料1148万吨,同比增长16%)[2] - 养猪业务营业收入143.69亿元,销售生猪844.94万头(仔猪205.66万头+肥猪639.28万头),屠宰业务营业收入35.68亿元[3] 饲料业务战略 - 国内大客户定制料与代工料销量同比增长超20%,饲料利润达到月均1亿元[2] - 海外饲料产能超700万吨,未来三到五年规划持续新增产能以保持海外市场增长[2] 养猪成本控制 - 育肥完全成本13.1元/公斤,部分地区7月成本低于12元/公斤,目标进一步降至13元/公斤[1][4] - 通过种猪遗传改良(与托佩克合作)、自动化设备升级及内部管理优化,存在0.4-0.5元/公斤降本空间[4][5] 生产指标优化 - 生猪疫病发病率同比降低60%以上,窝均断奶数11.2头(较2024年增0.4头),PSY达25.4(较去年增0.7)[3] - 断奶成本降至260元/头(较上年底降30元),育肥成活率94%(增2个百分点),料肉比2.66(降0.01)[3] 种猪与产能策略 - 能繁母猪规模稳定在76万头,通过纯种猪替换三元母猪改善种群质量,不追求规模增量[1][6] - 与托佩克深化育种合作,利用其种猪高繁殖性能、生长速度及抗病力优势提升效率[4][5] 行业政策响应 - 控制出栏均重在120公斤左右,联合销售部门限制二次育肥,响应"反内卷"政策稳定行业供给[6] - 利用闲置育肥场优化自繁自育经营,在不扩产前提下提升成本控制能力[6] 技术应用 - 开发AI养猪助手"猪小新",通过"兽医助手""数据问答"等功能模块实现降本增效[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