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行业务整体表现 - 全行业投行亏损家数从2024年同期的20家减少至2025年的10家 同比下降50% [1][3] - 头部券商如中金公司和中信建投已全面扭亏为盈 中金公司投行收入达14.45亿元 同比激增149.70% 排名升至行业第二 [1][8] - 仍有10家券商投行业务处于亏损状态 其中国金证券亏损9806.98万元 为行业最大亏损 中泰证券从去年同期盈利1.39亿元转为亏损3759.35万元 [1][3] 港股市场布局 - 头部券商转向港股市场布局 中金国际前八个月港股承销规模达225.82亿元 超过2024年全年 市场份额领先 [2][9] - 内资券商在港股市场竞争力提升 2025年港股IPO承销金额前五名中占据四席 中金国际以256.18亿元承销规模排名第一 [2][13] - 港股业务扩张导致头部券商利润率普遍下滑至20%左右 不及2023年"827新政"前50%水平的一半 [2][10] 券商个体表现分化 - 中泰证券投行上半年亏损3759.35万元 但投行营业收入2.61亿元仍排名行业第16 [4] - 国金证券投行收入3.77亿元排名行业第11 但亏损9806.98万元 亏损规模较去年同期1750.89万元扩大 [4] - 太平洋证券投行由盈转亏 从去年同期盈利1852.17万元转为亏损1084.68万元 [6] - 国信证券总营收110.75亿元位列行业第八 但投行业务亏损4072.60万元 [6] 业务增长驱动因素 - IPO项目锐减是部分券商业绩下滑关键因素 国金证券和中泰证券今年保荐A股上市企业均只有1家 较去年减少 [5] - 中金公司业绩大增主要得益于港股业务 通过中金国际完成宁德时代等明星项目 服务中资企业全球IPO融资规模约111亿美元 位列市场第一 [8][9] - 头部券商通过更具竞争力的报价争取港股市场份额 导致利润率下降 [12] 行业结构变化 - 头部券商下沉至北交所、新三板等市场 挤占中小券商投行市场空间 [5] - 国联证券与民生证券合并后投行收入达5.44亿元 排名行业第七 [7] - 投行利润率下降源于IPO超募减少和收费规范 "827新政"后承销费用按发行规模递增收费被禁止 [11]
大逆转!亏损投行少了一半 头部券商押注港股新战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