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全国演出市场迎来观演热潮 为假期注入浓厚的文化活力与消费动力
央视网·2025-10-08 16:32

演出市场总体概况 - 国庆假期(10月1日至6日)全国演出市场活跃,项目总数超3100个,演出场次近1.5万场 [1] - 演出市场呈现观演热潮,为假期注入了浓厚的文化活力 [1] 传统剧目创新与演出 - 北京成为传统文化创新表达的重要舞台,舞剧《永乐未央》完成首演,融合古建、壁画等四大美学元素,串联七百余年文化记忆 [3] - 舞剧《永乐未央》的“蓝釉角神”舞段通过光影与肢体语言获得强烈视觉记忆,被评价为“让文物在舞台上重生” [3] - 开心麻花年度新作《开心西游·女儿国》在北京热演,以密集笑点和轻松氛围吸引家庭及年轻群体,成为跨城观演热门选择 [5] - 上海上演原创心理成长话剧《我的出生前计划书》,聚焦青少年成长议题 [7] 观众结构特征 - 国庆中秋假期展演活动的观众中,跨城出行者占比高达83% [7] - 女性观众占比64%,34岁以下年轻观众占比79%,显示年轻女性已成为演出市场主力消费群体 [7] 音乐活动带动文旅消费 - 各地音乐会、音乐节带动周边住宿、餐饮、文创等业态升温 [8] - 北京首钢园音乐会采用“音乐会+工业遗址+市集”创新组合,其举办地地图搜索量在10月1日至5日较节前平均提升约150% [8] - 江苏常州太湖湾音乐节邀请40余组艺人,涵盖多种音乐风格,并引入美妆、编发、特色餐饮等服务及多种文创产品增强体验 [10] - 常州音乐节近七成乐迷来自江苏省外,通过“一张票玩转一座城”活动实现演出与景区、酒店、餐饮深度联动,直接带动文旅消费显著增长 [10] - 广州超级草莓音乐节与南沙天后宫中秋祈福联动,推出联票,使景区客流同比增长70% [12] - 音乐节期间南沙共接待游客133万人次,同比增长近24%,重点商圈销售额突破8288万元,酒店民宿入住率达85% [12] - “音乐节+景区”联动模式有效将文旅“流量”转化为经济“留量”,为城市注入年轻活力与消费动力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