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机器人未来将成为外科医生的副驾,难点在通用性
行业市场与增长 - 手术机器人临床应用日益增多,全球每年有超过200万台手术有手术机器人参与,涉及泌尿外科、妇科、胸外科等多个外科领域 [3] - 手术机器人市场已连续五年保持20%以上的年复合增长率 [3] 技术发展与目标 - 具身智能技术旨在使机器人能理解复杂手术场景、自主规划并完成手术操作步骤 [1][3] - 技术研发目标是将手术机器人的“自动驾驶”水平从L2(单个手术步骤自主化)提升至L3(长程任务、更复杂多步骤操作自主化) [4] - 基于具身智能技术,已完成全球首次腔镜机器人多任务自主操作的活体动物测试 [4] - 当前技术难点在于手术的复杂性和AI通用性,需攻克在不同光照、不同血管粗细等变量下实现自主操作的通用AI工具 [4] 商业化路径与合作 - 商业化落地规划分为两步:首先是AI辅助和场景理解,作为外科医生的“副驾”提供如纱布拾取等辅助操作以提高效率;其次是与外科医生协作,推进AI软件解决方案与硬件平台的深度融合 [5] - 已与国产机器人公司康诺思腾合作,后者在中国已获得三类证并开展临床应用,相关手术机器人也在香港一些医院临床使用 [4] 研发支持与项目价值 - “手术机器人具身智能”研究项目获得何享健科学基金200万元资助,资金将投入AI大模型研发,结合团队自主研发的手术机器人具身智能平台SurRoL [3][4] - 该项目入选标准基于技术创新性、影响力和应用潜力,具有明确的应用驱动性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