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市场现状与表现 - AI板块是美股增长的核心动力,自2022年11月ChatGPT推出以来,S&P 500成分股中AI相关公司回报率达165%,远超指数整体68%和非AI企业24%的回报率[3] - 2025年AI增长突破Mag7局限,剔除Mag7的AI板块回报率达30%,首次超过Mag7的16%[6] - AI细分领域表现突出,AI能源板块2025年迄今回报率达53%,半导体板块41%,软件板块33%,均显著高于Mag7[8] AI产业结构性变化 - AI增长红利向能源、算力与底层软件领域转移,产业进入资本密集期,驱动力包括电力供应、半导体制造和数据基础设施创新[12] - AI能源领域受超大规模算力企业长期供电合同推动,半导体受token消耗量增长驱动,软件领域受益于AI云和零拷贝架构落地[11] - AI正从软件革命演化为全球工业浪潮,涉及能源、制造与技术栈重构[12] 历史周期与投资策略 - 当前为AI牛市第3年,历史数据显示市场连续上涨3年后下一年上涨概率为48%[15] - 长期持有策略在趋势明确赛道中至关重要,过早卖出会付出高昂机会成本[18][20] - 参考Azure发展历程,从投入到ROIC转正耗时6年,而ChatGPT发布仅3年,盈利周期需要时间沉淀[78] 估值与盈利分析 - 当前AI估值远未达泡沫水平,Nasdaq100动态市盈率28倍,显著低于互联网泡沫时期89倍[41] - AI盈利框架包含直接效用(订阅收入、降本)和间接效用(广告优化、生产力提升),未来5-10年AI利润有望达1万亿美元,占全球企业总利润4%[89][98] - 2025年AI生态年收入预计1500亿美元,EBIT为-200亿美元;2030-2035年收入将飙升至1.9万亿美元,EBIT达8500亿美元,ROIC从-3%跃升至20%[98] 市场质疑与反驳 - 通胀压力缓解,2025年12月CPI预估从4月3.7%降至10月3.1%[32] - 头部企业高集中度反映全球化与多业务线能力,非单纯垄断,当前Top7科技公司平均PE倍数28倍,低于90年代67倍[46][47] - AI资本开支占美国GDP1.6%,但46%由经营现金流支撑,远低于互联网泡沫时期75%的比例,财务风险可控[55][58] 基础设施与应用层发展 - 二级市场AI基础设施表现优于软件,费城半导体指数累计回报146%,云软件指数仅44%[107] - 一级市场千亿估值未上市科技公司中,5/6来自AI基础设施领域,OpenAI估值达5000亿美元[109] - AI应用层规模化崛起,2025年50%的新"50亿+估值俱乐部"成员由AI应用贡献,模型自主任务处理能力每7个月翻倍[111][113] 投资原则与监测指标 - 投资原则包括不要过早卖出、捕捉结构性转移机会、关注一级市场动态和对冲尾部风险[124] - 关键监测指标涵盖OpenAI进展、企业端收入、垂类应用采用速度和AI公司内部电商化趋势[125]
Coatue 最新报告:复盘 400 年、 30+ 次泡沫,我们离 AI 泡沫还很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