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泡泡玛特LABUBU溢价20倍,4款IP年营收超10亿
36氪· 2025-06-22 10:42
泡泡玛特IP运营与市场表现 - LABUBU成为泡泡玛特增速最快IP 自2018年入市后迅速崛起 其所在的THE MONSTERS系列已运营10年 [1] - 泡泡玛特已有4款IP年营收超10亿元 包括MOLLY(20年历史)和LABUBU等 体现公司长期IP运营能力 [1] - MOLLY在2024年实现营收20.9亿元 同比增长105.2% 保持核心IP地位 [2] - SKULLPANDA营收13.1亿元 同比增长27.7% 显示稳定增长态势 [2] - CRYBABY营收11.6亿元 同比激增1537.2% 成为增长最快的新锐IP [2] LABUBU市场热度与消费者行为 - LABUBU产品出现全渠道抢购现象 线上盲盒秒罄 线下门店遭黄牛整盒扫货 海外市场出现争抢事件 [1] - 二手市场溢价显著 快闪店入场券被炒至2400元 初代搪胶公仔溢价超20倍 [1] - 高溢价导致部分老玩家流失 消费者接受合理溢价但抵制几十倍溢价 更重视抽盲盒的随机体验 [1] - 消费者存在仿品担忧 同时强调与潮玩产品的"缘分"情感连接 [1] IP商业化成果 - THE MONSTERS系列中LABUBU的成功 验证泡泡玛特对艺术家合作IP的开发能力 [1] - CRYBABY成为销售额最快突破10亿元的IP之一 显示公司孵化新IP的效率 [2]
净利润暴跌超六成!莎莎国际将关闭中国内地所有线下门店
南方都市报· 2025-06-22 10:29
公司战略调整 - 莎莎国际宣布将于2025年6月30日前关闭中国内地最后18家线下门店,完全退出内地线下零售市场 [2] - 公司将集中资源专注发展线上业务,加强社交媒体和数码渠道宣传力度 [9] - 中国内地市场呈现"线上强、线下弱"格局,线上渠道占比达80.3% [6] 财务表现 - 2024/25财年全年营业额同比下跌9.7%至39.42亿港元,净利润大幅下滑64.8%至7697万港元 [2][5] - 港澳地区营业额同比下跌12.3%至29.92亿港元,占总营业额的75.9% [5] - 东南亚市场线下销售额同比增长15.4%至3.32亿港元,成为新增长引擎 [5] - 中国内地市场营业额同比下降10.5%至5.21亿港元 [6] 市场表现 - 港澳线下销售跌幅从上半财年19.4%收窄至下半财年6.3%,同店销售跌幅从24.3%收窄至7.7% [5] - 中国内地线下渠道营业额暴跌38.2%至1.03亿港元 [6] - 东南亚市场已开设67间马来西亚店铺和5间新加坡店铺 [5] 历史发展 - 公司成立于1978年,1997年在香港联交所上市,业务覆盖港澳、内地及东南亚 [4] - 中国内地市场始于2005年,2021财年门店数量曾达77家 [8] - 2022财年起内地门店从77家锐减至37家,2025年将完全关闭 [8] 产品质量问题 - 2024年9月因"sasatinnie 沁润护手霜"菌落总数超标410倍被罚99万元 [10][11] - 涉事批次产品货值金额176545.6元,违法所得102889.26元 [11] 行业竞争 - 国货美妆崛起和本土美妆集合店(如HARMAY话梅、THE COLORIST调色师)抢占市场 [8] - 公司曾凭借"免税店同款"和"低价大牌"标签吸引消费者 [8]
加码香港市场国际化战略提速 零跑汽车有望年内实现盈利
中国经营报· 2025-06-22 07:55
中经记者 杨让晨 石英婧 上海报道 6月12日,零跑汽车携旗下产品亮相2025国际汽车及供应链博览会(香港)(以下简称"2025香港车博 会"),同时零跑汽车C10和T03也正式登陆中国香港市场,并开启预售。就在此前一天,零跑汽车全球 第1500家零跑中心落地香港。 "此次零跑在2025香港车博会双车齐发,通过技术普惠战略,为香港消费者带来高品价比的智能出行选 择,更扩充零跑全球布局图谱,进一步助力品牌销量增长。"零跑汽车方面表示。 在全球门店突破1500家的同时,零跑汽车全球化战略提速,加速冲击百万辆销售目标。 对于此次进军香港市场,零跑汽车董事长、CEO朱江明表示,尽管香港市场并不大,但公司足够重 视,"香港是世界著名城市,也是品牌露出的窗口,是能够更好展示品牌和产品的地方。" 据了解,今年年内,零跑汽车还将在香港开设第2家体验中心。 全球门店达1500家 随着首家香港体验中心的开业,目前零跑汽车全球渠道门店已经达到1500家。 零跑汽车高级副总裁曹力表示,今年1—5月,零跑汽车的两个车型在局部市场已经达到头部水平。"按 照今年布局500多家门店的覆盖量和占据的销售位置来看,海外市场在今年的保守销量预计将 ...
飞鱼科技斥资5000万“买楼” 去年业绩由盈转亏
中国经营报· 2025-06-22 04:36
不动产收购 - 公司计划以5030万元收购北京市朝阳区东三环中路39号的不动产资源,包括6间办公室及3个停车位 [2] - 收购物业当前处于出租状态,现有租约月租金范围为4.5万至6.4万元,最后一份租约将于2025年12月终止 [3] - 2023年和2024年该物业税后租金净收入分别为327.88万元和297.71万元,公司预计2025-2027年租金收入将达172.74万元、294.33万元和294.33万元 [3] - 收购资金占公司2024年底现金及等价物总额1亿元的50.3%,公司称此举为长期投资且不会对营运资金造成不利影响 [4] 财务表现 - 2024年公司营收2.77亿元,同比增长22.35%,但归母净利润亏损4439.40万元,同比由盈转亏 [2][5] - 现金及等价物从2023年底1.6亿元降至2024年底1亿元,主因购买5000万元定期存款、偿还600万元贷款及游戏推广支出 [4] - 游戏运营业务收入2.39亿元(占比86.29%),同比增长36.7%,主要受2024年8月推出的《一步两步》驱动 [5] 游戏业务分析 - 2024年网络游戏月平均消费用户(MPU)从2023年6000名降至5000名,手机RPG游戏MPU同比减少47.9%至4.9万人,休闲游戏MPU下降50.9%至15.5万人 [6] - HTML5游戏表现突出,新作《一步两步》带动MPU达6.9万人,公司计划2025年继续投资该游戏并推出多款新HTML5游戏 [6][7] - 公司战略聚焦长期运营《神仙道》《保卫萝卜》系列,计划2025年推出主机游戏《霓虹深渊2》 [7] 行业环境与战略 - 公司预计2025年在线游戏行业将面临竞争加剧、获客成本上升及消费者信心减弱的挑战,但HTML5游戏因便捷性展现增长潜力 [7] - 收购不动产被视为应对行业波动的策略之一,公司认为北京黄金地段物业能提供稳定租金回报 [3][4]
安领国际(01410.HK)6月20日收盘上涨18.91%,成交2.75万港元
搜狐财经· 2025-06-22 04:16
市场表现 - 6月20日恒生指数上涨1 26%至23530 48点 安领国际股价上涨18 91%至0 239港元/股 成交量12万股 成交额2 75万港元 振幅14 43% [1] - 最近一个月安领国际累计下跌6 07% 年内累计下跌12 61% 同期恒生指数上涨15 84% [1] 财务数据 - 截至2024年9月30日 公司营业总收入3 27亿元 同比增长24 58% 归母净利润-106 77万元 同比改善81 95% [1] - 毛利率19 54% 资产负债率79 57% [1] - 市盈率5 75倍 在软件服务行业中排名第7位 高于同行驴迹科技(3 63倍) 京投交通科技(3 88倍)等 [1] 业务布局 - 业务覆盖香港 澳门 中国大陆及新加坡 核心为网络安全解决方案 合作多家国际供应商 [2] - 首创「网络安全服务分销」模式(Edvance Service Hub) 并自主研发电邮安全服务Green Radar [2] - 金融科技领域设立Axion Global Digits 通过Axion Global Innovation Centre和Asset Management投资数字资产及创新项目 [2] 行业数据 - 软件服务行业平均市盈率-10 84倍 行业中值-2 26倍 [1] 重大事项 - 2025年6月23日将披露2024财年年报 [3]
“我们带泡泡玛特上过太空!”
北京青年报· 2025-06-22 00:41
北京市商业航天产业格局 - 北京市拥有商业航天领域高新技术企业超300家,核心研发单位占全国50%以上 [1] - 经开区、丰台区、大兴区聚集全国70%以上商业火箭整箭企业,海淀区形成全国卫星制造产业链最全聚集区,初步形成"南箭北星"格局 [1][3] - 商业航天涵盖运载火箭、卫星制造、地面站及终端设备、卫星应用服务全产业链,46家在京企业入选"2024中国商业航天企业百强"榜单,占全国近50% [3][5] 海淀区卫星产业进展 - 海淀区企业微纳星空研制的泰景三号04星、泰景四号02A星实现"星上AI+高分辨率"工程化应用 [3] - 海淀区计划通过《行动计划》加快核心技术攻关,打造千亿级产业集群 [3] - 北清路布局空天信息应用创新集聚区,首期以中关村壹号为启动区,后续拟建超20万平方米"卫星小镇" [5] 火箭产业与园区建设 - 经开区瀛海镇建设"火箭大街",周边已集聚近60家星箭相关企业 [1][5] - 丰台区建设"卫星互联网产业园",大兴区启动商业航天产业基地一期建设 [5] - 星河动力与蓝箭航天等公司探索火箭广告商业化模式,如泡泡玛特IP涂装火箭 [6][8] 商业航天跨界合作案例 - 星河动力谷神星一号(遥十六)运载火箭搭载泡泡玛特"MEGA SPACE MOLLY"IP涂装,进入535km太阳同步轨道 [6] - 蓝箭航天火箭曾搭载招商银行、波普艺术家嫦娥等广告内容 [8] - 航天公司推出联名周边产品,如星河动力与泡泡玛特联名手办售价219元瞬间售空,发射任务徽章售价119元受好评 [8]
圣贝拉港股IPO,高端月子中心的“爱马仕”值不值?
搜狐财经· 2025-06-22 00:24
招股信息 - 公司名称圣贝拉(02508 HK),所属行业为月子中心,招股日期6月18日~6月23日 [1] - 总发售9542万股,其中10%为公开发售,90%为国际配售,招股价6 58港元,每手500股 [1] - 公司市值39 18亿港元,市盈率亏损,最小申购金额3323港元,上市日期6月26日 [1] - 保荐人为中信和瑞银,设有绿鞋机制,7家基石投资者认购占比51 82% [1] 公司概况 - 公司成立于2017年,总部位于浙江杭州,是中国高端母婴护理领域代表性品牌,提供产后护理与修复等服务 [2] - 公司以"月子中心界的爱马仕"闻名,28天套餐价格从6 88万元到22万元不等,客户包括多位明星 [2] - 截至2025年6月3日,公司网络覆盖中国内地27个一二线城市及香港、新加坡等地,拥有96家月子中心 [2] - 2022年~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4 72亿、5 60亿和7 99亿元,复合增长率30% [2] 财务数据 - 2022年~2024年净亏损分别为4 12亿、2 39亿和5 43亿元,经调整净利润分别为-4462 8万、2077 2万和4225 6万元 [3] - 2024年毛利率为33 9%,较2023年的36 6%有所下滑,主要受新店成本拖累 [3] - 月子中心业务2024年营收占比85%,家庭护理服务占比8 6%,女性健康食品占比6 4% [4] 经营模式 - 采用轻资产扩张模式,与顶奢酒店合作,新店3个月即可开业,2024年租金支出8780万元占收入24 5% [5] - 品牌矩阵分层覆盖不同客群,包括超高端"圣贝拉"、高端"艾屿"和轻奢"小贝拉" [5] - 私域流量优势明显,38%订单来自老客推荐,复购率高达84% [5] 行业对比 - 对比港股同行爱帝宫市值仅2 5亿港元且常年亏损,圣贝拉按扣非净利润算估值高达93倍 [6] - 月子中心行业分散,公司凭借高端定位和轻资产模式占据头部地位 [6] - 本次IPO募资约6 28亿港元,7名基石投资者锁定3 25亿,流通盘3亿 [6] 市场表现 - 公司目前孖展71倍,预计最终超购100倍将启动回拨至公开发售50%,预估一手中签率80% [8] - 若上市后3个交易日市值维持在73亿港元以上,有机会纳入港股通,需拉涨90% [8]
华为车BU前总裁加盟!601777 大动作
中国基金报· 2025-06-21 22:04
人事变动 - 公司聘任王军为联席总裁,并选举李传海、徐鸿鹄为副董事长 [2] - 王军曾任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总裁,具备通信和智能汽车领域的复合背景 [3][4] - 李传海来自吉利汽车集团,负责整车研发及前瞻技术研究 [6] - 徐鸿鹄来自重庆两江新区产业发展集团,曾任金融发展局局长等职 [6] 战略布局 - 公司通过人事变动引入行业顶尖人才,加速布局科技业务 [2] - 王军将全面负责公司的科技业务,该业务专注于"汽车AI化"解决方案 [5] - 公司实施以"AI+车"为核心的战略转型,整合各方资源打造AI智行平台 [6] - 公司与重庆国资、吉利控股等方共同出资15亿元设立合伙企业,进军智能驾驶领域 [6] 公司背景 - 公司原名力帆科技,2010年在上交所上市,是中国首家A股上市民营乘用车企业 [7] - 2024年11月变更董事长为印奇,2025年2月更名为千里科技 [7] - 截至6月20日收盘,公司股价8.29元/股,总市值374.8亿元 [7]
停牌!300311,将被ST
中国基金报· 2025-06-21 19:26
公司财务造假及处罚 - 公司因财报造假收到证监会《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将被实施其他风险警示(ST)[2] - 2020年至2022年上半年虚增营业收入分别为3695万元、4844万元、2693万元,占当期报告金额的4.21%、6.97%、10.81%[5] - 同期虚增利润总额1940.69万元、3731.74万元、1656.09万元,占当期报告绝对值85.93%、70.03%、30.79%[5] - 公司被责令改正并罚款500万元,董事长景晓军、董事林飞各罚250万元,财务总监李志强、子公司财务经理马萍各罚100万元[8] 造假具体操作 - 子公司北京亚鸿通过无商业实质的购销合同作为资金通道,导致2018年后联合体项目收入虚增[4] - 2023年2月《募集说明书》引用了2020-2021年虚假营业收入数据[5] - 董事长未有效管控子公司核算,财务总监未监督子公司报表异常,直接责任人参与设计错误核算模式[7] 公司经营及市场表现 - 2024年主营收入中网资管理占比50.94%(2.41亿元),网络安全占比45.36%(2.14亿元)[11] - 净利润自2019年起连续7年亏损,扣非净利润连续8年亏损,2025年Q1净利润-3733万元、扣非净利润-3992万元[12] - 2024年营业总收入4.72亿元同比降22.42%,归属净利润-3.96亿元但同比改善68.05%[13] - 截至2024年6月20日总市值43.18亿元[14] 股票交易调整 - 股票自2025年6月24日起被ST,简称变更为"ST任子行",日涨跌幅限制保持20%[10] - 公司2012年4月创业板上市,业务覆盖网络安全、工业互联网安全等领域[10]
“看看这些花儿,心里别提多亮堂了!”北京建设疗愈花园需求迫切,难点在哪儿?
北京青年报· 2025-06-21 17:57
疗愈花园行业现状 - 北京海淀、昌平、密云等区已开始尝试打造疗愈型花园场景,但整体仍处于发展起步阶段[1] - 当前面临资金保障不足、配套措施欠缺、专业人才短缺等挑战,公众认知度低且室内建造难度大[1] - 清华大学李树华教授团队在昌平区泰康燕园养老院打造了600余平方米室内疗愈花园,中庭高度16米并采用玻璃顶解决光照问题[7] 典型案例分析 - 解放军总医院第八医学中心老年医学科自2021年起引入园艺治疗,定期举办植物作画、干花制作等活动改善患者心理健康[4] - 金樱谷花园容纳近1400种植物,通过四季轮转的花卉设计实现疗愈功能,并探索出以设计服务反哺运营的商业模式[10][11] - 成都世园会"绿康园"项目通过五感刺激设计(颜色、气味、质感等)结合中医药植物实现康养效果[8] 技术创新与学科建设 - 《老年常见疾病园艺治疗》系统梳理25种慢性病的园艺治疗方案,填补国内医学与园艺交叉领域空白[13] - 开发减压园、失眠园、降糖园等专项疗愈空间,如降糖园利用黑松释放的萜类化合物改善胰岛素敏感性[13] - 呼吁建立园艺疗愈学科体系,推动园林、医学、心理学跨学科融合,加强园林康养师人才培养[14] 政策与规划建议 - 提案将首都"七站两场"作为重点改造区域,打造兼具生态稳定性和疗愈功能的交通枢纽空间[12] - 建议新建建筑前置疗愈空间规划,从源头解决荷载、种植基盘等技术问题[12] - 推广在商圈、养老机构、学校等场所嵌入小型疗愈花园或康养角的模式[12] 市场需求与发展潜力 - 都市人群心理健康需求催生自然疗愈场景,成为北京花园城市建设的新方向[1] - "公园20分钟效应"验证短暂接触自然即可改善情绪,反映深度"用绿"需求正在萌芽[15] - 行业需从景观化向功能化转型,推动自然从观赏对象转变为日常疗愈载体[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