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实集团发行20亿港元中期票据;奇点国峰拟收购一家AI技术公司丨港交所早参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11 00:42
|2025年7月11日星期五| NO.1 长实集团发行20亿港元中期票据 NO.3港股市场两名操纵者被判240小时社会服务令 7月10日,香港证监会公告,继林泰丰及其姐夫柯俊年在香港证监会早前提出的刑事检控中被定罪后,香港东区裁判法院已经分别判处二人240 小时及160小时社会服务令。林及柯早前承认在2017年4月9日至2018年3月7日期间就百信国际控股有限公司股份串谋进行虚假交易的控罪。 点评:此次判决强调了维护市场公平和透明的决心,对潜在违规者起到警示作用。投资者应关注此类监管行动,因其可能影响相关公司声誉及 股价,进而影响投资决策。 NO.4 金风科技股东和谐健康拟减持不超过1%股份 7月10日,金风科技(HK02208,股价7.11港元)公告称,公司股东和谐健康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万能产品计划自本公告披露之日起15个交易日后 的3个月内,以集中竞价方式减持其持有的公司股份不超过4222.24万股,约占剔除回购专用账户中股份数后公司总股本的1%。减持原因为其自 身经营需要,减持方式为集中竞价方式,减持期间为2025年8月1日至10月31日。 7月10日,长实集团(HK01113,股价34.75港元)宣布 ...
广州公告!恒大汽车城土地,将被政府收回
南方都市报· 2025-07-10 22:53
恒大汽车南沙地块被收回事件 - 恒大汽车位于广州南沙的约44万㎡工业用地被认定为闲置土地,闲置原因为企业原因,自2021年6月9日起闲置,该地块将由国土资源主管部门收回 [1] - 根据《闲置土地处置办法》,未动工开发满两年的土地可被无偿收回,恒大汽车该地块或将被政府无偿收回 [3] - 该地块为恒大汽车2020年9月以5.9亿元总价获取,面积约43.7万㎡,规划用于新能源汽车整车及核心零部件研发与制造 [7][8] 恒大汽车城项目背景 - 项目始于2019年,恒大健康旗下恒大NEVS与柯尼塞格签订合资协议,计划研发和生产"世界最顶级新能源汽车" [4] - 2019年1月恒大在南沙注册6家汽车公司,3月宣布完成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布局,计划三年内实现50-100万辆产能 [4][5] - 2019年4月恒大以8.47亿元底价拿下南沙85.8万㎡工业用地,6月宣布投资1600亿元建设恒大汽车城项目 [6] 恒大汽车其他土地处置情况 - 2022年2月恒大汽车在郑州获取的14宗地块因两年未动工被收回,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被注销 [10] - 此次南沙地块收回并非恒大汽车首次土地被收回事件 [9]
600530发声:“追责到底!”
中国基金报· 2025-07-10 22:32
高管追责进展 - 交大昂立现任董事长嵇敏表示将追究杨国平等五名前高管责任 并补充递交新证据包括独立第三方专业判断 [2][5] - 上海证监局警示函显示2016年 2018年年报中高管报酬披露不实 实为前任高管用公司资金购团体保险后退保至个人账户 [5] - 现任管理层披露两份第三方报告 大信会计师事务所和北京国枫律师事务所认定前任高管行为涉嫌职务侵占罪 [7] 购保退保操作细节 - 2016年10月支付天安人寿380万元团体年金保险 2017年11月退保获379.24万元 杨国平个人账户收取109.36万元 [6] - 2018年1月分三次支付太平洋人寿1284万元团体养老年金保险 2019年1月退保后五名前高管个人账户共获1284万元 [6] - 操作未履行公告 董事会决议等决策程序 缺乏合同审批记录及保单原件 [7] 法律行动与损失 - 税务部门2022年11月要求自查保险费支出 发现2016年 2018年合计支出1664万元无完整合同凭证 [8] - 现任管理层2023年3月起多次起诉前高管 估算本金及利息损失达2100万元 6月24日向公安局报案获受理 [8] - 7月9日补充提交证据后收到不予立案通知 将申请行政复议 [9] 公司股权结构 - 截至2025年Q1 控股股东上海韵简实业及一致行动人持股超30% 大众交通直接持股14.48% [15][16] - 嵇敏强调追责行为与2022年控制权变更无关 当前控股股东持股比例显著高于大众交通 [14][15] - 交大昂立7月10日股价涨5.21%至9.70元/股 总市值75.17亿元 大众交通股价涨0.33%至6.16元/股 [17]
美图公司:年内累涨近250%,多业务增长可期
和讯网· 2025-07-10 21:57
股价表现 - 7月10日公司股价盘中涨超5%突破10港元创52周新高 [1] - 年内累计涨幅近250%总市值超450亿港元 [1] - 2025年上半年以超200%涨幅跻身港股涨幅榜TOP10领涨港股AI应用 [1] 机构评级与财务预测 - 瑞银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目标价13.6港元 [1] - 预计2024至2027年收入及经调整净利润年复合增长率分别为27%及42% [1] - 生活场景业务收入年均复合增长率预测27%付费率将从4.6%提升至7.5% [1] 业务发展 - 生产力工具业务中美图设计室2024年创收2亿元 [1] - 机构预测2027年该产品收入达18亿元占整体订阅收入32% [1] - 生产力工具业务增速预计快于生活场景业务 [1] AI战略布局 - 正开发用于垂直场景的AIAgent被视为年度新答卷 [1] - 凭借影像美学理解和技术积累在AI应用垂直化趋势中开辟专属战场 [1] - 2025年被行业称为AIAgent元年全球科技巨头与创业公司纷纷入局 [1] 竞争优势 - 被机构认定为少数具备全球化和持续盈利能力的AI落地应用公司 [1] - 国内数码服务付费意愿增强国外市场快速渗透 [1] - 竞争卡位、出海势能和业务成长性受机构看好 [1]
半年两次高管变动,卫龙美味在焦虑什么
北京商报· 2025-07-10 21:49
管理层变动 - 执行董事兼首席财务官彭宏志因个人职业发展将于8月31日辞任,由执行董事余风自9月1日起接任[2] - 彭宏志近期累计减持99.66万股,最新持股508.38万股(0.21%)[3] - 余风拥有14年休闲食品行业经验,2011年加入公司并曾任高级副总裁[3] - 2025年3月首席执行官孙亦农辞任,创始人刘福平接任CEO,半年内第二次高管变动[3] - 当前5名执行董事均为创始人刘卫平家族成员,形成家族集中管理架构[3] 行业专家观点 - 创始人重掌关键职位可确保战略一致性,应对行业竞争加剧的挑战[4] - 家族控制权强化反映公司对战略传承的重视,但可能引发治理透明度担忧[4] - 管理层变动背后是公司应对市场竞争和业务转型的焦虑表现[4] 产品结构转型 - 辣条品类销量连续三年下滑:2021年19.36万吨→2023年12.44万吨[5] - 健康消费趋势下,辣条高钠高热量特性与主流需求脱节[5] - 蔬菜制品(魔芋爽等)2024年营收33.71亿元(+59.1%),占比53.8%超越辣条业务[6] - 公司整体2024年营收62.66亿元(+28.63%),净利润10.69亿元(+21.37%)[6] 魔芋产品挑战 - 魔芋爽存在品控问题:包装缺重(标15g实8.9g)、发霉异物投诉达427条[7] - 消费者反馈包装难撕、溅油及配料表复杂等体验缺陷[7] - 行业竞争加剧:盐津铺子等品牌推出竞品,技术门槛低导致同质化风险[7] - 魔芋与辣条目标客群差异需平衡,持续创新不足恐致增长乏力[7]
权识国际(00381.HK)可能于香港开展数字经济相关业务
格隆汇· 2025-07-10 21:44
合作背景 - 权识国际附属公司福老投资与延吉市人民政府签署谅解备忘录 拟在香港开展数字经济相关业务合作 [1] - 公司执行董事李立中院士为区块链与金融科技权威 2025年获联合国授予"世界创新领袖人物"称号并出任全球领导力与科技创新院士委员会委员 [1] 合作预期效益 - 内循环平台通过链上资产确权提升效率 解决中小企业去库存问题并实现消费剩余价值分配 [2] - 跨境积分体系预计吸引周边国家商户超千家 带动延吉跨境产业聚集并拉动税收与消费增长 [2] - 打造全国首个"区块链+稳定币"边疆贸易积分化试点 为中国参与国际数字资产规则制定提供案例 [2] - 推动AOM标准在东北亚区域落地 开展人民币稳定币国际化试点形成官方应用第一范式 [2] - 李立中院士团队将牵头制定《跨境稳定币合规操作指引》 输出"延吉模式"至其他边境城市 [2] 战略意义 - 合作是"内外双循环"战略的微观实践 延吉市借此提升区域数字经济及跨境金融战略地位 [2] - 延吉市正打造东北地区数字金融中心 并以"一带一路"欧亚数字金融中心为发展蓝图 [2] 业务模型 - 公司依托区块链底层技术与跨境金融创新能力 结合延吉政策区位优势形成"产业数字化+跨境资流通"双轮驱动模型 [3] - 试点成功后可复制至全国边境口岸城市 为中国构建数字丝路提供关键基础设施支撑 [3]
周杰伦入驻抖音21小时涨粉破千万 巨星传奇股价三日暴涨两倍
全景网· 2025-07-10 21:21
周杰伦入驻抖音的市场效应 - 周杰伦抖音账号"周同学"入驻21小时后涨粉破千万 [1] - 巨星传奇股价连续三天累计最大涨幅达204.55%,盘中最高报15.38港元,总市值超110亿港元 [1] - 三天累计交易额169.86亿港元,交易量13.97亿股 [1] - 7月9日单日股价暴涨165.6%,收盘上涨94.37%,成交额114.85亿港元位列港股前三 [1] - 当日港股通交易量排名第一,净流入约3.9亿元 [1] 巨星传奇的业务与IP运营 - 公司深度绑定周杰伦、刘畊宏,打造"周同学""刘教练"两大IP,明星IP组合累计粉丝量达2.5亿 [2] - "周同学"IP已与200家被授权商合作,联名产品销售额超10亿元 [2] - 2023年推出"周同学"数智人及元宇宙先导片《次元拓》,授权中国移动担任推广大使 [2] - 2020年推出周杰伦真人秀《周游记》,第三季收视率连续十二期省级卫视第一,全网话题曝光量超41亿 [3] 财务表现与行业分析 - 2024年巨星传奇收入5.84亿元,同比增长35.8%,其中IP业务收入3.14亿元,同比增长65.1% [3] - 专业人士认为周杰伦IP具备"情怀资产"潜力,可实现粉丝文化到大众消费的破圈 [3] - 中泰证券研报看好文化消费产业投资价值,强调IP商业化方向值得关注 [4]
四环医药分拆轩竹生物上市:一场漫长的马拉松
北京商报· 2025-07-10 21:04
上市计划与进展 - 四环医药自2022年起筹划分拆轩竹生物独立上市,最初选择科创板但未成功,后转向港交所并已二度递表[1][4] - 轩竹生物科创板IPO于2022年9月获受理,2023年3月暂缓审议,2024年5月终止,撤回原因是业务发展和战略规划考量[4] - 四环医药通过间接全资附属公司持有轩竹生物56.47%的股权[4] - 专家认为港股上市能提供资金支持和国际知名度,且审批流程更灵活[5] 产品与商业化 - 轩竹生物已有一款核心产品KBP-3571获批上市,用于治疗十二指肠溃疡,并计划扩展至反流性食管炎,预计三季度进入III期试验[6][8] - KBP-3571自2023年11月开始销售,但公司尚未实现盈利[1][9] - 公司在肿瘤领域有两款核心产品XZP-3287和XZP-3621,分别用于乳腺癌和肺癌治疗[9] 财务状况 - 2023年收入2.9万元,2024年收入3009.4万元,2024年一季度收入651.4万元,2025年一季度收入255.9万元[9] - 2023年亏损3.01亿元,2024年亏损5.56亿元,2024年一季度亏损0.52亿元,2025年一季度亏损0.65亿元[9] - 2024年亏损扩大主要由于行政开支大幅增加,2025年一季度亏损扩大主要由于收入减少[9] 研发投入 - 2023年研发开支2.39亿元,2024年研发开支1.86亿元,2024年一季度研发开支0.39亿元,2025年一季度研发开支0.53亿元[10] - 研发开支占经营开支总额的比例从2023年的70.9%下降至2024年的32.2%[10] - 核心产品研发开支占比从2023年的45.4%降至2025年一季度的16.4%,反映临床开发进展[10][11] - 公司未来将继续投资核心产品的临床开发,包括KBP-3571、XZP-3287和XZP-3621[11]
富卫集团上市引爆港股!受资本广泛认可
搜狐财经· 2025-07-10 20:40
IPO概况 - 富卫集团于7月7日登陆港交所 发行9134 21万股 每股定价38 00港元 募集资金总额约34 71亿港元 净额约29 53亿港元 [1] - 公开发售部分获37 13倍认购 国际发售部分获2 32倍认购 显示市场参与度高 [1] 基石投资者 - 引入阿布扎比投资公司Mubadala Capital与T&D Holdings两大机构 合共认购2 50亿美元(约19 50亿港元) 占全球发售股份56 2% 占全球发售后总股份4 03% [3] 公司发展历程 - 2013年由李泽楷发起保险业务布局 通过自然增长与并购扩张 现覆盖港澳 日本及东南亚等10个市场 服务超3000万客户 [3] - 凭借多元化产品矩阵与数码赋能模式 2024年业绩实现跨越式增长 [3] 市场意义 - 此次IPO是公司发展重要里程碑 也是李泽楷商业帝国的关键成就 [4] - 募集资金与全球资本加持将推动公司在保险领域进一步扩张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