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那曲市双湖县发生3.8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快讯· 2025-07-19 20:06
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07月19日19时53分在西藏那曲市双湖县(北纬32.76度,东经89.85度)发生3.8 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 ...
Power Metallic Mines expands land package in Quebec - ICYMI
Proactiveinvestors NA· 2025-07-19 20:06
About this content About Emily Jarvie Emily began her career as a political journalist for Australian Community Media in Hobart, Tasmania. After she relocated to Toronto, Canada, she reported on business, legal, and scientific developments in the emerging psychedelics sector before joining Proactive in 2022. She brings a strong journalism background with her work featured in newspapers, magazines, and digital publications across Australia, Europe, and North America, including The Examiner, The Advocate, ...
重庆大学王丹教授:聚酰胺材料单体的生物制造与绿色低碳材料应用
DT新材料· 2025-07-19 20:05
聚酰胺行业概况 - 人工合成聚酰胺广泛应用于汽车制造、输油管道、电子电器、运动器材及医疗等行业,全球市场规模超过1000亿元人民币 [1] -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聚酰胺材料消费市场,年需求量达数百万吨 [1] - 聚酰胺6(PA6/尼龙6)和聚酰胺66(PA66/尼龙66)产量最大,占聚酰胺总产量的90%以上 [1] - 生物基聚酰胺产品如PA1010、PA11、PA610、PA410等逐渐受到关注 [1] 聚酰胺合成技术 - 聚酰胺合成依赖于特定单体如内酰胺、二元酸、二元胺及ω-氨基酸等,其多样性赋予聚酰胺丰富品类和特性 [1] - 化学法生产核心单体存在条件苛刻、反应效率低等挑战,合成生物技术开发二元酸、二元胺等单体成为产业关注焦点 [1] 重庆大学王丹教授团队研究 - 团队长期致力于聚酰胺关键单体的生物合成开发,如戊二胺、δ-戊内酰胺与5-氨基戊酸等 [2] - 多项生物基单体开发技术与烟台万华化学、广东金发科技、重庆万凯新材料、中石油等单位合作 [2] - 团队科技成果包括生物基化学品和材料、L-哌啶甲酸等,将在SynBioCon 2025大会展示与对接 [3] SynBioCon 2025大会 - 大会将于8月20-22日在浙江宁波举办,聚焦AI+生物智造、绿色化工与新材料、未来食品、未来农业和美妆原料五大方向 [9] - 绿色化工与新材料论坛将探索可替代石油化工关键原材料如二元酸/醇、二元胺、精细化学品等的开发与产业化合作 [9] - 王丹教授将出席大会并分享《聚酰胺材料单体的生物制造与绿色低碳材料应用》主题演讲 [3]
年产10万吨改性塑料项目动工
DT新材料· 2025-07-19 20:05
【DT新材料】 获悉, 近日, 恒申安科罗 年产10万吨改性工程材料项目正式动工建设,一期产能为5万吨。 据悉,该项目总投资10亿元,占地面积110亩,总建筑面积约15万平方米。企业规划建设年产10万吨改性工程材料项目,分两期建设(第一期年产5万吨,第二期年 产5万吨),本工程为第一期,引进德国安科罗全球领先的 标准化混炼挤出技术与工程塑料 配方,所生产的塑料材料具备独特结构特征能够充分满足汽车、轨道交 通、电子电器等对材料性能要求严苛的行业需求。 · 政策发展 · 市场分析 · 投融资 · 供应链 · Al赋能 2025"新塑奖"评选颁奖盛典 | 七大论坛 第一届具身机器人创新 第一届AI消费电子 第十届中国国际工程塑料 产业创新大会 制造论坛 材料论坛 ·关键单体 · ·特种工程塑料 · 谐波减速器 · 轻量化结构件 · · 热管理· 柔性显示 · 外观设计 · 电子皮肤 · 关节齿轮 · 灵巧手腿绳 ·轻量化·AI融合 ·特种聚烯烃 ·特种弹性体 ·光学高分子 ·医用高分子 第一届新能源领域创新 8 材料论坛 · 新能源高分子 · 创新助剂 第三届高分子电磁复合 ·光伏胶膜·背板·边框·电池包 材料应用 ...
商务部、科技部:禁止/限制这些新材料技术出口
DT新材料· 2025-07-19 20:05
新材料与电池技术 - 电池正极材料制备技术被列入限制出口目录 包括磷酸铁锂和磷酸锰铁锂制备技术 要求化学通式LixFeyMnzMaPO4 粉体压实密度≥2.38g/cc(220MPa) 放电克容量≥155mAh/g [2][5][7] - 磷酸盐正极原材料制备工艺受控 包括磷酸铁/磷酸铁锰等 其中磷酸铁振实密度标准从年初的>2.1g/cc调整为>1.2g/cc 磁性异物要求<10ppb [2][5] - 非晶无机非金属材料生产技术被禁止出口 涉及激光用大功率钕玻璃制备工艺 [4] 稀土与稀有金属技术 - 稀土全产业链技术受管制 包括提炼加工、钐钴/钕铁硼磁体制备、硼酸氧钙制备等 [6][12] - 锂资源提纯技术被限制 涵盖锂辉石提锂(碳酸锂/氢氧化锂)、卤水提锂、金属锂制备等12项细分工艺 [13] - 钨钴硬质合金技术受控 要求亚微米级碳化钨-钴粉末及复合材料制备技术 [16] 高端装备制造技术 - 3D打印关键技术被限制 包括金属"铸锻铣一体化"打印和耐高温纤维树脂同步固化工艺 [16] - 燃气轮机高温叶片材料需满足≥850℃工作温度 表面涂层寿命≥10,000小时 [16] - 航空材料技术受控 如含铪定向凝固高温合金(铪含量1.5%-2.5%)和铝锂合金稀土添加技术 [19] 半导体与通信技术 - 集成电路抗辐照技术被禁止 要求CMOS/SOS器件抗静电≥2,500V 抗瞬时剂量率>1×1011rad(Si)/s [4][22] - 光纤通信技术受控 包括CO2激光传输光纤(损耗<0.5dB/m)和20孔坩埚拉丝技术 [23] - 声表面波器件制造受限 要求滤波器频率>2GHz 延迟线时带积>10000 [23] 军工与航天技术 - 隐身材料技术被重点管控 包括多波长激光隐身涂料和军用隐身材料配方 [5][12] - 卫星技术受限制 涉及烧蚀材料配方、姿态控制催化剂等空间材料生产技术 [23][24] - 水下机器人技术被管制 包括浮体/密封材料配方和围裙技术 [17] 新兴技术领域 - 无人机全技术链受控 涵盖自主导航、感知规避、反制技术及传感器(如倾角/磁传感器) [25][26] - KBBF晶体技术被禁止 涉及深紫外固体激光器制造关键技术 [25] - 超导材料技术受限 要求带材临界电流密度>1×104A/cm2(77K) 薄膜>1×106A/cm2 [13]
倒计时4天!中能建/中电建/中海油/华能/国电投/三峡上海院/龙源振华/海油工程/明阳智能/运达股份/天科院/国网/南网……
DT新材料· 2025-07-19 20:05
论坛概况 - 2025(第五届)海洋清洁能源技术与装备高峰论坛(MCES2025)将于7月23-25日在南通召开,聚焦海洋清洁能源技术创新与产业化挑战 [1] - 核心议题包括:创新技术驱动融合发展、示范工程规模化推广、深远海施工成本优化等 [1] - 活动形式涵盖青年科学家论坛、全体大会、四大专题论坛及产业对接展览 [1] 组织机构 - 主办单位包括长三角船舶与海工装备技术创新中心、长三角海上风电智能运维创新联盟等 [4] - 协办单位涉及东南大学南通海洋高等研究院、哈尔滨工程大学长三角高等研究院等高校机构 [4] - 论坛主席由挪威皇家科学院院士Torgeir Moan等权威专家担任 [4] 专题论坛设置 - **海上风电专题**:探讨深远海开发降本增效路径,涵盖浮式平台设计、系泊系统创新等 [15][17] - **海上光伏专题**:分析浮式光伏水动力特性、锚固技术及融合开发案例 [18][20][23] - **海洋能专题**:研究波浪能、潮流能装置阵列化开发及多能互补系统 [22][26] - **Power to X专题**:聚焦海上风电制氢、电解海水制氢等技术路线与商业模式 [27][30] 技术亮点 - 青年科学家论坛展示前沿研究:浮式风机减振设计、海上风电场布局优化、波浪能空化抑制等 [5][6] - 创新成果包括:折叠型漂浮光伏解决方案、浮水抗火防护服、波浪能充电机器人等 [6] - 重大工程案例:世界首台兆瓦级漂浮式波浪能装置"南鲲号"、深远海风电海底电缆技术等 [14] 产业参与 - 参会企业覆盖全产业链:明阳智能、中天科技海缆、维希艾环保新材料等 [33][35][40] - 科研机构深度参与:大连理工大学、浙江大学、交通运输部天津水运工程科学研究院等 [37][38] - 金融机构与法律服务商提供支持:北京大成律师事务所探讨蓝色金融路径 [25] 会议议程 - 全体大会聚焦"十五五"政策前瞻、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等宏观议题 [12][13] - 分论坛技术报告涉及:石墨烯防腐涂层、超声无损检测、玄武岩纤维复合材料等 [16][19] - 产学研对接活动包括项目地图发布、创新产品展览等 [1]
宁德时代,又签大单
DT新材料· 2025-07-19 20:05
Vanda RE由新加坡Gurīn Energy与马来西亚国家石油公司旗下Gentari合资成立, Vanda RE此次采购 的项目位于印度尼西亚廖内群岛,是一个用于公共事业发展的 太阳能加 储能开发项目,拟同步建设2吉瓦 (GW)光伏电站和4.4 GWh储能系统, 建成后将成为东南亚最大的光储一体化项目之一。该 项目是印尼— 新加坡"绿色经济走廊"重点工程,是两国绿色能源合作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区域能源互联的关键角 色,在印尼具有特殊战略意义。 点击阅读: 宁德时代、比亚迪,同日签约世界巨头 【DT新材料】 获悉 ,7月16日,继与全球领先的综合性资源公司 必和必拓(BHP) 签署合作备忘录 后,宁德时代再次拿下大单! 近日,新加坡可再生能源开发商 Vanda RE 宣布与宁德时代签署框架供应协议,Vanda RE将分批从 宁德时代采购总计2.2吉瓦时(GWh)的电池储能系统。 宁德时代储能业务出海步伐越来越大。 海外订单热潮,反映出宁德时代正用全球产能编织一张储能 巨网,也反映出全球市场对清洁能源解决方案的迫切需求。 在全球能源转型加速以及各国电力系统建设需求的带动下,上半年,海外储能需求保持高速增 ...
2025年上半年全球新船订单:中国份额下滑18.8%,韩国船厂稳居第二
搜狐财经· 2025-07-19 20:05
全球造船业景气度 - 2025年上半年全球新船订单量显著下滑,共承接647艘,合计4678.2万载重吨(DWT),同比下滑57.9%,为2021年以来同期最低水平 [1] - 修正总吨(CGT)同比下降54.5%至1938.5万,新船订单金额675.4亿美元(约合人民币4850.99亿元),同比减少47.6% [1] - 2024年全球新造船订单量达2390艘,合计1.7亿载重吨(DWT)、6555万修正总吨(CGT),创17年新高 [4] 分船型订单表现 - 集装箱船订单逆势增长,上半年成交201艘(2174.4万载重吨),同比上涨27.2%,占全部订单的46.4% [3] - LNG运输船需求疲软,仅成交23艘(93.7万载重吨),同比暴跌86.4% [3] - 散货船、原油船、成品油船、LPG船订单以载重吨计跌幅均超60% [3] 中国船厂表现 - 上半年承接订单370艘(2630.4万载重吨),占全球份额56.2%,但较去年同期75%明显下降 [6] - 中国船舶预计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28亿-31亿元,同比增98.25%-119.49%;中国重工预计净利润15亿-18亿元,同比增181.73%-238.08% [6] - 中国船舶集团旗下三大船企上半年累计交船28艘,包括全球首艘24000TEU级LNG双燃料动力超大型集装箱船等 [6] 韩国船厂表现 - 上半年承接订单113艘(1415万载重吨),市场份额30.3%,同比提升16.6个百分点 [8] - LNG船领域占据90.3%份额,包揽全部8艘大型LNG船订单;LPG船市场份额达54.2% [8] - 三大造船企业上半年营业利润预计合计突破2.5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129亿元),HD韩国造船海洋增幅达228% [8] 市场份额变化 - 中国在散货船领域保持79%份额,集装箱船份额从86.1%降至63.4% [9] - 韩国在原油船份额从24.1%升至67.8%,LNG船份额从56.3%升至90.3% [9] - 日本船厂市场份额7.9%,LPG船接单占比34.1%,欧洲船企因邮轮订单增至43艘 [9] 行业竞争格局 - 中国订单下滑受美国"301调查"及船位紧张影响,但绿色动力船舶技术积累深厚 [10] - 韩日造船产能存在瓶颈,全球竞争格局不会出现颠覆性重构 [10]
出行服务“精细化”升级:“人为本”是该有的初心和核心
齐鲁晚报网· 2025-07-19 20:05
此种"细致"让人感受到一种充分的舒心和被尊重。对于公共交通单位来说,不只是提供了出行服务,标准化的出行环境,还考虑了如 何"更舒适"和个性化需求。这不仅依赖技术发展,需要有形成本,更重要的是要有管理者愿意付出"用心"成本。在这里,我们看到了对 民生需求的"俯下身"关注,管理模式从粗放到精细化的转变,这也是现代文明社会中公共服务应有的发展方向。 今夏,一些同样人性化处理也体现在西安、深圳等城市的地铁。因为连日的高温,大批市民来到地铁纳凉,工作人员就在各个站都设立 了纳凉区,放上椅子、饮用水;并安排人员进行管理,随时调和乘车者和乘凉者可能出现的一些矛盾。 这也让人想起前阵子被热议的,K1773次客车乘客"砸窗通风"事件。在夏夜里列车因停运空调关闭三小时,但广铁长沙客运段在事后 的"情况说明"中还是表示,当时车内虽闷热,但"没有达到马上开启车门和破窗应急预案的紧急程度"——这种说法事后引发广泛争议。 因为真实情况在一些视频、报道中其实肉眼可见,"车内多名乘客满脸大汗,一名工作人员上衣也已湿透;已经有女性旅客反映头晕"。 即便有安全顾虑,服从规则和上级指令等缘由,现场乘客的真实感受、闷热不适的急迫性也理应被充分重视并 ...
本轮巴以冲突已致加沙地带58765人死亡
快讯· 2025-07-19 20:02
智通财经7月19日电,据央视新闻,加沙地带卫生部门发布消息称,过去48小时以军在加沙地带的军事 行动导致98人死亡,另有511人受伤。自2023年10月7日新一轮巴以大规模冲突爆发以来,以军在加沙地 带的军事行动共造成58765人死亡,另有140485人受伤。自今年3月18日以军破坏加沙停火协议并在加沙 地带恢复军事行动以来,加沙地带死亡人数已达7938人,受伤人数为28444人。 本轮巴以冲突已致加沙地带58765人死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