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ESG月报:ESG信披指南更新,新政助推非电脱碳-20251109
天风证券·2025-11-09 11:23

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评级为强于大市(首次评级)[5] 报告核心观点 - ESG信披政策体系持续完善,国内指南与欧盟标准趋同但更侧重财务重要性,为相关产业创造明确规则环境[3][31][32][46] - 非电可再生能源消费要求等新政出台,旨在促进可再生能源消纳并为绿色燃料等新兴产业创造需求,推动能源消费侧转型[4][52][53] - 绿电直连及就近消纳价格机制等政策有助于降低绿色甲醇等清洁能源成本,当其电力价格低于0.25元/KWh时,成本可降至4000元/吨以下,利好产业迈向平价[4][8][60][68] 数据跟踪 ESG产品与指数表现 - 2025年10月,上证综指上涨1.9%,沪深300微跌0.001%,300ESG上涨0.014%,ESG120策略上涨0.8%,SEEE碳中和指数上涨2%[2][12] - 2025年初至10月31日,上证综指累计上涨18%,沪深300累计上涨17.9%,300ESG累计上涨14.2%,ESG120策略累计上涨21.1%,SEEE碳中和指数累计上涨34.2%[12] - 2020年至2025年10月31日,ESG主题公募基金累计发行74支,规模达664亿元;ESG策略基金累计发行377支,规模达6477亿元[17] 碳配额/碳价跟踪 - 截至2025年10月31日,全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CEA)报价为51.96元/吨,较上月下降6.01元/吨,跌幅10.4%[2][20] - 同期,欧盟碳市场碳排放配额(EUA)报价为78.3欧元/吨,较上月上涨2.95欧元/吨,涨幅3.9%[2][21] - 2025年4月,生态环境部通知明确2025年12月31日前需完成2024年度配额清缴履约,预计交易高峰期临近[20] 行业研究专题 ESG信披新政与欧盟比较 - 国内ESG信披体系自上而下逐步完善,2025年9月发布的《修订版指南》新增“污染物排放”、“能源利用”、“水资源利用”三个环境议题,与欧盟标准趋同[3][31][32] - 与欧盟均采用双重重要性原则,但国内指南更侧重财务重要性,仅要求对具有财务重要性的议题执行四要素内容披露,更关注对公司经营的影响[3][46] - 国内单独设立“能源”章节进行信披,反映出与欧盟碳减排阶段及控排政策体系的差异:中国能源碳排仍在提升且电碳协同尚未完全实现,需单独控制[3][32][33] 新政对绿色甲醇行业的推动 - 2025年10月发布的《可再生能源消费最低比重目标实施办法(征求意见稿)》首次明确非电可再生能源消费要求,将考核范围扩大至重点行业,并采用热量进行核算[4][52][53] - 2025年5月的650号文与9月的1192号文明确了绿电直连项目的界定与价格机制,输配电费逐步转向按接入容量缴纳,有利于降低用电成本[4][56][60] - 敏感性分析显示,当绿电价格低于0.25元/KWh、CO2价格在250~650元/吨区间时,绿色甲醇成本可控制在4000元/吨以下,电解水制氢成本占其总成本的70%[8][67][68] - 当前绿色甲醇加注价格约7200元/吨,高于出厂价,反映出非制备成本、加注能力稀缺性及供需缺口溢价,长期价格有望随规模化应用逐步下行[68][69] 行业要闻 海外要闻 - 欧盟发布《欧盟全球气候与能源愿景》,旨在通过外交手段保护其清洁技术利益并推动全球转型[5][72] - 国际海事组织推迟“净零框架”投票,因成员国在超标排放收费标准等方面存在分歧,航运脱碳进程遇阻[5][73][74] - 欧盟调整《企业可持续发展报告指令》规则,以平衡合规负担与企业竞争力[5][75] 国内要闻 - 国家发改委印发《节能降碳中央预算内投资专项管理办法》,支持绿色甲醇和可持续航空燃料等低碳零碳示范项目[5][76] - 国家发改委发布《可再生能源消费最低比重目标实施办法(征求意见稿)》,首提非电可再生能源消费要求[5][52][76] - 生态环境部就钢铁、水泥、铝冶炼行业2024、2025年度碳配额总量和分配方案征求意见[5][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