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从沉寂到复兴,煤制天然气为何迎来第二春?
天风证券·2025-11-11 17:16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评级为强于大市(维持评级)[4] 报告核心观点 - 煤制天然气产业在经历早期规划项目大量搁浅后,当前因技术突破、政策支持、成本优势及市场条件成熟而迎来第二春,发展前景乐观 [1][2][10][13] 行业历史与现状 - 我国天然气消费量从2010年的1074亿方增长至2024年的4261亿方,年复合增长率达10%,对外依存度曾达45% [10] - 煤制气作为国家能源战略储备,早期规划近70个项目,产能超2000亿立方米/年,但最终仅4家企业共约75亿方/年产能投入运行 [10][11] - 当前行业再度迎来规划热潮,国内共有12个项目合计440亿方/年产能处于规划中,其中11个位于新疆 [13] 产业发展驱动因素 - 技术突破:煤气化技术向大型化、高压化发展,单炉投煤量提升至4000吨/日,新规划项目单位投资成本为7.8元/立方,较在运装置的11.5元/立方降低32% [15][17] - 甲烷化催化剂国产化突破:自主研制催化剂实现110%满负荷运行,甲烷浓度达61.7%,高于国外技术近3个百分点,实现全产业链技术国产化 [17][18] - 政策支持:天然气市场化定价机制完善,煤制气价格由市场形成;国家管网“X+1+X”改革实现公平接入,西气东输系统年输送能力将达千亿方,当前1-3线剩余输送能力年化为193亿方/年,剩余能力25% [20][21][22] - 资源保障:新疆煤炭预测资源量2.19万亿吨,占全国近40%;原煤产量从2019年2.38亿吨增长至2023年4.57亿吨,年复合增长率17.7% [24][25] 成本竞争力与盈利分析 - 煤制气成本结构中,煤炭成本占比38%,折旧成本占比35%,是决定竞争力的关键因素 [31] - 假设煤价200元/吨,产品销往华东市场气价2.3元/立方(不含税)时,20亿方/年项目可实现净利润近16亿元,对应净利润约0.8元/立方 [2][37] - 盈利对煤价敏感,煤价每上涨50元/吨,毛利下滑0.14元/立方 [38] 市场空间 - 预计“十五五”期间天然气需求年均增量207亿立方米,年均增速4.2%,2030年消费量达5520亿立方米,市场空间足以容纳煤制气项目 [28] 建议关注公司 - 报告建议关注九丰能源、特变电工、三维化学、航天工程、兰石重装、中石化炼化工程、中国化学、东华科技等公司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