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市场回暖,银行信贷员的日子怎么反而变难了?
虎嗅APP·2025-05-03 10:44

银行信贷业务现状分析 - 信贷经理收入不增反减现象普遍 开单量仅增加10%~20%但贷款金额和利率下降导致利润缩水 [7][9][10] - 贷款额度缩小明显 房价波动导致抵押物贬值 如1000万房产三年后仅估值850万 客户风险偏好降低 贷款成数从70%降至50% [12] - 提前还款比例持续上升 市场回暖但个人住房贷款余额下滑 [13] - 利率下调压缩利润空间 首套利率从4 1%降至3 5% 二套利率从5 25%可转首套导致1%~2%利润消失 [14][15] 坏账风险加剧 - 经营贷坏账率显著上升 2021年发放的300万经营贷对应千万房产现仅值七八百万 资不抵债情况频发 [20] - 坏账处理方式中资不抵债最严重 需返还业务抽佣并扣减收入 每100单坏账从0~1单升至2~3单 [22][23][24] - 不良资产处置折扣加大 反映个人贷款不良率快速攀升 [26] 行业竞争与获客困境 - 营销费用攀升至千分之三至千分之五 银行从拜访房企转为争夺渠道资源 支行行长亲自对接渠道公司 [28][29][30] - 渠道公司掌握议价权 可根据佣金比例分配客户资源 [29] - 四大行依靠基本盘 小银行处境最为艰难 面临双重挤压 [40][41] 从业人员生存状态 - 人员流动率创新高 小组半年更换近半人员 部分转行中介或保险行业 [33][34][35] - KPI压力催生副业模式 包括短视频获客 太极教学等创新尝试 [36] - 线上获客成为少数成功案例 但普遍存在过劳现象 [38][39] 市场结构性变化 - 业务下沉分配不均 优质渠道和网点获得更多客源 非平均分配导致旱涝不均 [11] - 经营贷风险分层明显 个人房贷最优 个人经营贷次之 公司经营贷风险最高 [20] - 行业从资金供给方主导转为需求方主导 银行获客主动性显著增强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