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利

搜索文档
美国6月CPI上涨2.7%,中国二季度手机出货量下降 | 财经日日评
吴晓波频道· 2025-07-17 00:07
美国6月CPI数据 - 美国6月CPI同比上涨2.7%,为2月以来最高纪录,略超预期的2.6%,前值为2.4% [1] - 核心CPI同比上涨2.9%符合预期,高于前值2.8%,但环比涨幅0.2%低于预期的0.3%,为连续第五个月低于预期 [1] - 利率互换数据显示交易员预计美联储9月降息25个基点的概率为62%,年底前累计降息近两次 [1] - 分品类来看,二手车、卡车、新车及机票价格下降拖累核心CPI,而家具价格环比上涨1%,玩具上涨1.8% [1] - 关税影响尚未完全显现,贸易商囤货未消化完毕,企业价格调整节奏可能放缓 [1][2] 中国智能手机市场 - 2025年Q2中国智能手机出货量6900万部,同比下降4%,结束连续六个季度增长 [3] - 华为以18.1%市场份额重回首位(1250万部),vivo、OPPO、小米、苹果分列2-5位,仅小米出货量增长 [3] - "618"促销以清库存为主,苹果销量榜首但Q2出货量仍下降1.3% [3] - "国补"暂停及AI手机热度消退导致厂商放缓出货,小米因汽车上市带来广告效应逆势增长 [3][4] 地方资产管理公司新规 - 金融监管总局发布《办法》,明确业务范围、经营区域及五大经营红线,推动聚焦不良资产处置主业 [5] - 新规禁止为新增隐性债提供通道,强化属地化管理原则,要求机构立足本地 [5][7] - 此前部分地方AMC偏离主业违规参与融资,新规旨在降低金融风险 [6] 吉利收购极氪 - 吉利以23.99亿美元收购极氪剩余股份,极氪2024年营收759.13亿元(+46.9%),净亏损收窄至57.91亿元 [8] - 吉利上半年新能源车销量72.52万辆(+126%),整合极氪是为减少内部同质化竞争 [8] - 极氪车型定位模糊化导致品牌形象受损,回归后需重新明确定位 [9] 苹果折叠屏手机 - 苹果放弃自研折叠屏方案,采用三星显示技术,预计2025年Q4启动生产 [10] - 折叠屏手机仍属小众市场,苹果因技术研发缓慢及品牌形象压力转向外部方案 [10][11] 山姆会员店选品争议 - 山姆上架好丽友、卫龙等大众品牌引发会员不满,部分品牌通过英文包装或定制化进驻 [12] - 山姆2023年3家门店年销售额超5亿美元,预计2025年"超级门店"增至8家 [13] - 选品调整挑战品牌独特性定位,消费者对大众品牌认可度较低 [13][14] A股投资者结构 - 2025年6月末A股投资者总数突破2.4亿,上半年新增超400万,个人投资者占比99.63% [15] - 信用账户达720.38万户,个人两融增长但机构信用账户出现开销户倒挂 [15] - 市场向成熟过渡,被动指数基金及量化策略推动机构持仓占比提升 [16] 股市行情 - 7月16日沪指跌0.03%报3503.78点,两市成交额1.44万亿元(缩量1700亿) [17] - 医药、机器人概念股走强,PCB、保险等板块调整,个股涨多跌少(超3200只上涨) [17] - 市场缺乏主线热点,资金回流医药白酒板块,汽车零部件板块因半年报预喜表现强势 [17][18]
“反内卷”的行情节奏与受益方向:基于“供改”复盘和财报数据的启示
2025-07-16 23:25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光伏、锂电、汽车、煤炭、钢铁、水泥、玻璃玻纤、光伏设备、非金属材料、动物保健、养殖业、元件、滚胶设备、厨卫电器、军工电子、焦炭、电商、外卖、钢铁水泥、零部件、硅料、锂电及储能 - **公司**:上汽、北汽、比亚迪、吉利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 **反内卷与供给侧改革区别**:起因上供给侧改革源于4万亿投资后遗症,反内卷源于地方招商引资同质化及制度性根源;产能过剩环节上供给侧改革集中在上游重工业,反内卷集中在中下游高端制造业;调整手段上反内卷需更多市场化手段[1][3] - **需求侧配合重要性**:上一轮供给侧改革下游利润好、棚改货币化和地产周期上行提供需求,当前外需受限、居民不加杠杆、地产周期底部,单纯去产能实现价格上涨难[5] - **受益行业**:产能周期底部行业如光伏、锂电、汽车等新兴产业受益,非上一轮的煤炭、钢铁等传统重工业,因新兴产业技术先进、符合环保和经济结构调整方向[1][6] - **政策受益者及效果**:通过环保和能耗手段关停落后产能,龙头企业受益,但民企无明显落后产能时,政策落地和效果待察,市场有分歧[7][8] - **未来政策**:包括价格红线与行业自律、产能指标管控、地方招商引资规范、兼并重组以及信贷约束、财税政策、行政执法和环保督查等,价格红线与行业自律需明确适用行业[1][10] - **行情特征与发展**:当前反内卷行情是短期主题性行情,由政策预期主导,未来大行情聚焦政策落实和价格上涨速度,涨价减缓行情接近尾声,行情分政策预期、政策落地成效验证、需求扩张与消费升级三阶段[2][3][18] - **行业投资潜力**:通过固定资产周转率、毛利率、产能扩张水平及营收增速等指标筛选出困境反转、产能扩张、周期底部、产能过剩四个行业组合[22][23] 其他重要但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供给侧改革经验教训**:供给侧改革初期市场理解有偏差,需时间检验效果,实施初期面临诸多质疑,但2025年上半年政策密集落地效果显著,钢铁行业有三波行情,上游涨价未对下游产生显著成本冲击[13][14] - **反内卷政策推进节奏**:前期谨慎准备,7月底政治局会议明确战略目标,9月至四季度部委密集出台政策,10月实施反不正当竞争法,26年及以后各地落实政策[16] - **十五五规划**:有可能以反内卷为主线,因十三五供给侧改革成功,十四五强调高质量发展,当前光伏、锂电汽车等出现产能过剩问题[17]
刚刚 冲上热搜!特斯拉新车Model Y L官宣 预计售价约40万元
中国基金报· 2025-07-16 22:24
特斯拉新品发布 - 公司正式预告加长版Model Y L将于金秋上市 通过微博官宣 [2][3] - 新车定位6座豪华纯电SUV 轴距超3米 车长约5米 搭载双电机系统(142kW+198kW) 最高时速201km/h [6] - 产品填补Model Y与Model X之间的市场空白 预计售价40万元左右 主打超长续航/大空间/高级内饰 [6] - 当前在售Model Y均为5座版 新品将扩展产品矩阵 [6] 市场销售表现 - 2025年6月Model Y以44,848辆销量蝉联中国SUV销冠 连续4个月领跑中型SUV市场 [8][9] - 竞品格局显示比亚迪宋系列多款车型上榜(宋PLUS新能源26,813辆/宋Pro新能源19,895辆) 问界M8以21,185辆成为黑马 [9] - 改款Model Y推动销量反弹 中国工厂交付量实现9个月来首次同比增长 [10] - 欧洲市场表现分化 挪威/西班牙销量同比大涨54%/60.7% 但瑞典/丹麦/法国/意大利连续6个月下滑 [10] 产品策略分析 - 2024年公司对Model Y进行外观微调 融入赛博朋克车灯设计 强化快充(15分钟250公里)和智能座舱功能吸引Z世代 [10] - 行业观察认为自2020年以来缺乏全新主流车型 改款策略仅带来短期提振效果 [10] - 分析师指出产品更新是经典生命周期延长手段 股价盘前上涨0.84%至313.4美元/股 [10]
链博会开幕,中国智能汽车“变革链”强得可怕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7-16 20:29
链博会概况 - 第三届链博会国际化水平更高、链式逻辑更清晰、创新引领更突出,共有651家中外企业和机构参展,来自75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境外参展商占比达35% [2] - 设置6大链条展区(先进制造、绿色农业、数字科技、健康生活、智能汽车、清洁能源)及供应链服务展区,首次增设创新链专区,聚焦前沿技术全链条展示 [2] - 超230家企业首次参展,包括广东高域、视比特机器人、瓦克化学等,多地以地方产业链形式联合参展 [5] - 展会期间超100项首发首展首秀,较上届增加10%,涵盖纯电小卡、硅负专用石墨、智能电源等创新产品 [5] 国际合作与创新 - 英伟达创始人黄仁勋称中国供应链为"奇迹",与腾讯、网易合作支持超150万开发者,中国开源AI如DeepSeek推动全球AI革命 [3] - 瓦克化学等外资企业视链博会为产业创新与合作的重要平台 [5] - 北京中德经济技术合作示范区聚焦新能源智能汽车等领域,成为中外合作典范 [12] - 《全球供应链促进报告》发布供应链指数矩阵,提出基础设施联通、多边规则开放等五项建议 [6] 智能汽车产业链 - 智能汽车展区汇聚30余家企业,展示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全链条技术,包括三电系统、智能网联及充换电服务 [8] - 黑芝麻智能展示华山/武当系列芯片,小鹏汽车突出AI战略并展出飞行汽车与陆地航母 [8] - 特斯拉展示全生态理念,涵盖能源生产、存储及机器人技术 [8] - 吉利汽车推出"醇氢科技",实现甲醇与汽油灵活混合加注技术 [9] - 溧阳智能网联示范区建设测试场地,解决适应性不足等难题,推进干线物流与Robotaxi项目 [9] 新兴技术与跨界融合 - 低空经济受关注,亿航智能去年交付216架无人驾驶航空器并实现盈利 [11] - 陕西、贵州等省份组团展示电池、电控等核心技术创新,如法士特集团、质子汽车等 [11] - 瓦克化学跨界展出4款汽车应用新品,包括耐火材料与导热硅胶 [12] - 产业链延伸至电池材料、补能设施等领域,吸引海外企业跨圈参与 [12] 行业倡议与展望 - 发布《北京倡议》,呼吁维护供应链安全、加快数智化与绿色转型等 [12] - 中国汽车产业链生态持续扩展,推动全球合作与技术创新 [13]
领克收获150万车主认可,以“用户主义”重构高端市场估值体系
格隆汇APP· 2025-07-16 20:15
作者 | 贝隆行业研究 数据支持 | 勾股大数 据(www.gogudata.com) 近些年,随着国产品牌逐渐抢占传统合资品牌的市场份额,燃油车时代所建立的车市固有格局正在被打破。 根据中汽协数据, 2025年上半年中国品牌乘用车销量为927万辆,市占率为68.5%,同比增长6.6个百分点。此消彼长,今年合资品牌乘用车 虽积极采取"油电并进",但目前仍未扭转份额下降趋势。 在这场电动化智能化的浪潮中,国产品牌则以更加稳健的表现立足市场,书写了许多中国汽车工业的突破性时刻:新能源乘用车单月零售渗透 率在2024年7月首破50%、2024年全年新能源汽车产销突破1000万辆等等。 2025年7月16日,又一个突破性的时刻出现,领克累计交付突破150万台,这是中国汽车破局高端的里程碑。 市场数据更迭并非一蹴而就, 而是领克用了8年多时间不断努力向高端进阶,去实现一次又一次更快的跨越。 显然,仅从 100万交付迈向150万这一台阶,领克俨然已经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且实现正向循环的方法论,其体系化造车的能力将在未来继续 兑现成长。而着眼于当下,对其深入剖析,会是探寻中国汽车工业发展脉络的关键所在。 品牌逆势生长 01 ...
新铝时代(301613) - 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716
2025-07-16 20:04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从事新能源汽车电池系统铝合金零部件研产销,有完整业务体系,主要产品为电池盒箱体及相关零部件 [1] 公司优势 技术优势 - 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为比亚迪电池盒箱体第一大供应商,有完整业务体系,能参与下游开发 [2] - 研发中心按国家级实验室标准建立,获省级企业技术中心认定,设备完善 [2]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有专利权142项,含23项发明专利,正申请发明专利11项 [2] 产品优势 - 专注核心产品研发,技术研发能力强,多方面处于行业领先,能与客户同步开发产品 [3] - 产品可满足不同技术,量产多种先进电池盒箱体,未因质量问题召回,获客户认可 [3][4] 客户优势 - 产品定制化高,客户更换供应商成本高,电池集成化增强了供应商与客户绑定 [5] - 公司获良好行业认知度,积累广泛客户资源,与比亚迪等建立长期稳定合作 [6] - 长期合作使公司在多方面形成竞争力,核心客户资源为发展奠定基础 [8] 规模优势 - 2024年生产电池盒箱体约86.68万套,销量81.26万套,市场占有率约6.32%,位于行业前列 [9] - 大规模生产确保交付,降低成本,增强盈利能力和竞争力,已供应超162款车型,累计销量超280万套 [9] 团队优势 - 创始人深耕铝合金行业近四十年,能制定公司战略规划,推动行业进程 [10] - 核心团队经验丰富,掌握专利技术和工艺,能保持技术创新,把握行业趋势 [10][11] 收购情况 - 收购宏联电子按计划推进,正进行尽职调查等工作,完成后将形成“材料 + 精密制造”优势和协同效应 [12] 客户及订单情况 - 新客户开发及量产良好,与宁德时代等签订长期供货协议,取得定点项目 [13] - 新客户订单增长,大客户依赖问题改善,主要客户量产订单持续稳定 [13] 议价能力 - 产品非标准、定制化,价格通过竞争性磋商或招投标确定,公司将加大研发投入保证利润 [14][15]
百度联姻Uber:方向盘后的革命,中国自动驾驶驶向全球
美股研究社· 2025-07-16 19:49
核心观点 - 百度旗下萝卜快跑与Uber达成战略合作,将数千辆第六代无人车接入Uber全球网络,率先登陆亚洲和中东市场,逐步覆盖全球[1][3] - 合作标志着中国自动驾驶技术首次以"服务输出"模式参与全球竞争,百度美股涨近9%[1][3] - 自动驾驶行业竞争逻辑从技术比拼升级为"生态圈"构建能力的较量[6] 百度与Uber的战略合作 - 萝卜快跑将在全球部署数千台第六代无人车,通过Uber App提供服务,年底前率先覆盖亚洲和中东市场[3] - 百度创始人李彦宏称合作是萝卜快跑全球部署的重要里程碑,Uber CEO强调两家公司强强联合定义未来出行[3] - 萝卜快跑已部署超1000台无人车,覆盖15个城市,累计提供1100万次出行服务,安全行驶1.7亿公里[4] 技术优势与商业化路径 - 萝卜快跑第六代无人车搭载百度Apollo ADFM大模型,支持L4级自动驾驶,安全性号称"高于人类驾驶员10倍以上"[5] - 合作解决自动驾驶商业化三大核心问题:技术可靠性(多传感器融合+V2X通信)、成本控制(借助Uber用户基础)、法规与社会接受度(Uber本地化经验)[11][12] - 未来可能探索无人配送、自动驾驶卡车等新商业模式,以及订阅制、按需付费等变现路径[12] 行业竞争格局 - 全球自动驾驶形成四大阵营:科技巨头(Waymo、百度)、传统车企(大众、丰田)、新势力车企(特斯拉、蔚来)、出行平台(Uber、滴滴)[6] - 中国市场四大核心阵营:科技巨头(华为、百度)、新势力车企(小鹏、理想)、传统车企(吉利、长城)、垂直场景创新企业(文远知行、毫末智行)[7] - 萝卜快跑在中国11个城市开放载人测试运营,其中武汉、重庆、北京、深圳已开启全无人运营,累计出行超900万次[7] 全球市场影响 - 合作直接挑战Waymo和Cruise,Waymo商业化速度缓慢,Cruise受限于运营成本和法规[8] - Uber选择与萝卜快跑合作而非独家绑定Waymo,反映中国自动驾驶技术具备全球竞争力,以及区域化合作成为新思路[7] - 合作提前揭开2030年Robotaxi万亿市场竞争序幕,特斯拉Robotaxi等玩家仍在加速布局[14]
【太平洋科技-每日观点&资讯】(2025-07-17)
远峰电子· 2025-07-16 19:32
行情速递 - 主板领涨个股包括天地在线(+10.03%)、中电港(+10.02%)、东信和平(+10.01%)、横店影视(+10.01%)和淳中科技(+7.55%) [1] - 创业板领涨个股包括东田微(+9.58%)、长芯博创(+8.72%)和新易盛(+8.10%) [1] - 科创板领涨个股包括普元信息(+20.01%)、鼎通科技(+12.60%)和迅捷兴(+8.67%) [1] - 活跃子行业中SW影视动漫制作(+1.31%)和SW其他通信设备(+1.22%)表现突出 [1] 国内新闻 - 上海匠岭科技自主研发的HIMA10先进封装高端检测设备运往亚洲先进封装龙头企业,聚焦10um以下微凸块产线需求,可实现高速100%全检 [1] - 中国智能手机市场第二季度出现萎缩,五大品牌中有四家出货量下降,苹果公司出货量同比微降1.3%至960万台 [1] - 吉利汽车与极氪科技签署合并协议,吉利汽车将收购除其已持有股份外的全部极氪股份 [1] - 已披露2025半年度业绩预告的35家企业中29家实现盈利,合计净利润达62.1亿元,6家亏损累计7.85亿元,反映行业结构性调整 [1] 公司公告 - 品茗科技2025H1预计归母净利润为2,800万元到3,400万元,同比增长231.79%至302.89% [3] - 恒银科技2025H1预计归母净利润为1,350万元至1,620万元,实现扭亏为盈 [3] - 中望软件收到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款项共计2,800万元 [3] - 东软载波子公司获芯片烧录发明专利,实现对芯片的有效检测与程序烧录 [3] 海外新闻 - Maradin公司推出面向增强现实和混合现实应用的全新XR激光扫描显示平台,模块尺寸不到1.4立方厘米,提供50度视场角和720p分辨率 [3] - ASML第二季度销售额为76.9亿欧元(市场预期75.4亿欧元),净利润为22.9亿欧元(市场预期20.1亿欧元),毛利率为53.7% [3] - 2025年第一季度EDA和硅IP收入增长12.8%至50.98亿美元,其中IP收入同比增长29.6%至15.77亿美元 [3] - AMD向中国出口MI308产品的许可证申请被推进至审核流程,计划在获批后恢复出货 [3]
紧平衡下的健康发展 索通发展上半年归母净利润预增超13倍
证券时报网· 2025-07-16 19:20
(原标题:紧平衡下的健康发展索通发展上半年归母净利润预增超13倍) 报告期内,公司与下游优质客户合资的新建产能释放,产销量同比增长。其中山东索通创新炭材料有限 公司二期34万吨预焙阳极项目、陇西索通炭材料有限公司30万吨预焙阳极项目同比新增产能稳步运行, 产销量同比有较大幅度增长。公司预焙阳极产品以大电流、高密度、高强度、低电阻、低消耗的核心优 势深受下游电解铝客户认可。 从产业端来看,在电解铝紧平衡格局下,索通发展凭借综合优势深度受益。上半年电解铝市场处于供需 紧平衡状态,为上游预焙阳极行业的稳健发展提供了持续需求。Wind数据显示,中国华东、西南、华 中、西北地区预焙阳极市场价(含税)上半年均有不同程度上涨,累计涨幅分别为24.43%、19.22%、 19.63%和18.38%。预焙阳极规模产能叠加技术优势,使公司产品在市场上具备不可替代性,充分放大 了公司在紧平衡周期中的盈利弹性。 海外市场:订单高增与合作深化,索通品牌深耕全球 在全球化布局中,索通发展的品牌影响力与产品技术创新正形成乘数效应。上半年,公司国外订单持续 较大幅度增长。公告显示,公司作为预焙阳极行业唯一一家上市公司,连续三年发布ESG报告 ...
埃泰克上交所IPO“已问询” 拟募资15亿元
智通财经网· 2025-07-16 19:12
公司上市进展 - 芜湖埃泰克汽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申请上交所主板上市审核状态变更为"已问询",拟募资15亿元,华泰联合证券为其保荐机构 [1] 公司业务概况 - 公司是行业领先的汽车电子智能化解决方案提供商,主要从事车身域、智能座舱域、动力域以及智能驾驶域等汽车电子产品的研发、生产及销售 [1] - 公司已形成从产品设计、检测验证到量产交付的完整业务体系,积累了丰富的汽车电子产品开发和产业化经验 [1] - 公司产品配套知名整车厂和主流车型,已进入奇瑞汽车、长安汽车、长城汽车、上汽集团、吉利汽车等自主品牌整车厂商以及理想汽车、小鹏汽车、零跑汽车等造车新势力的供应体系 [2] 行业地位 - 公司在2024年中国市场自主品牌乘用车车身BCM份额为25.50%,连续三年排名第一 [2] - 在中国市场乘用车前装标配遥控实体钥匙份额为13.83%,排名第一 [2] - 在中国市场自主品牌乘用车前装标配座舱域及显示屏总成的份额为6.41%,排名第三 [2] - 以公司为代表的部分本土优质汽车电子企业已具备自主配套能力,逐步打破了国际大型汽车电子厂商在核心零部件领域的垄断地位 [1] 财务数据 - 2022-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21.74亿元、30.08亿元和34.68亿元 [2] - 2022-2024年净利润分别为9414.4万元、1.97亿元和2.13亿元 [2] - 2024年资产总额为32.76亿元,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为12.30亿元 [3] - 2024年资产负债率(母公司)为49.06%,资产负债率(合并)为62.43% [3] - 2024年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5.19% [3] 募投项目 - 募集资金15亿元将投资于以下项目: - 埃泰克年产500万件汽车电子项目(拟投入2.87亿元) [2] - 伯泰克汽车电子生产基地扩建项目(拟投入4.5亿元) [2] - 埃泰克研发中心建设项目(拟投入3.02亿元) [2] - 伯泰克研发中心建设项目(拟投入1.86亿元) [2] - 补充流动资金(拟投入2.75亿元)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