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产学研合作
icon
搜索文档
一个人,干出两家上市公司
投资界· 2025-10-29 14:44
公司创始人背景与创业历程 - 创始人折生阳1955年出生于陕北清涧县农民家庭 1977年考入西北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技术专业 [6] - 毕业后任职于中航工业西安庆安集团有限公司 27岁成为热工艺所所长 后升任至陕西省科技咨询服务中心 [6] - 1992年辞职下海创业 成立陕西华秦科技实业有限公司 创业初期以6.5万元积蓄起步 通过担保解决10万元/年办公室租金问题 [6] - 公司创办第一年实现毛收入600万元 [7] 公司业务发展与技术突破 - 1996年华秦科技开始联合西北工业大学周万城教授团队进行特种功能材料技术预研和培育 通过公司收入反哺科研项目 [7] - 经过长期投入 2012年公司隐身材料研发取得重大突破 在军工领域某型号装备上通过考核 步入科技成果转化新阶段 [7] - 华秦科技已成为特种功能材料领域隐形冠军 实现航空航天及高端装备领域关键核心材料的创新研制和自主保障 [7] 资本市场成就与产业布局 - 折生阳实际控制华秦科技和铂力特两家科创板上市公司 合计市值超过400亿元 [4][9] - 华秦科技于2022年登陆科创板 成为当年内最贵新股 [8] - 铂力特作为首批科创板企业于2019年7月上市 专注于工业级金属增材制造(3D打印)技术 服务航空、航天、能源、汽车等多个领域 [8][9] - 2011年折生阳出资与黄卫东教授科研团队合作成立铂力特激光成形技术有限公司(铂力特前身) [11] 产学研合作体系 - 折生阳与西北工业大学建立成功产学研合作体系:西工大负责隐身、伪装、防护等技术基础与前瞻性研究 华秦科技侧重竞争性、直接应用型技术开发与实际应用 双方共享研究成果 [11] - 公司团队中西工大校友比例高 华秦科技高管团队中超半数来自西工大 铂力特董事长薛蕾等多名高管也毕业于西工大材料专业 [11] - 折生阳还与介万奇教授团队共同成立陕西迪泰克新材料有限公司 [11] 校友回馈与捐赠 - 折生阳及旗下企业向西北工业大学累计捐赠资金和实物价值超过7000万元(2011年至今) 支持学校人才引进、师资建设等领域 [11] - 近期在华秦科技向西北工业大学捐赠1亿元 专项用于支持学校青年人才队伍建设与材料学科发展 [4][11]
不再跟着西方屁股定义“卡脖子”,这样只会被动挨打
观察者网· 2025-10-28 20:06
十五五规划与科技创新体系 - 十五五规划强调中国式现代化需依靠科技现代化作为支撑,路径包括加强原始创新、推动科技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等 [1] - 规划提出加强基础研究的战略性、前瞻性、体系性布局,延续了2023年"221讲话"中目标导向与自由探索"两条腿走路"的精神 [15][16] 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与产学研合作 - 企业被确立为科技创新的主体,其优势在于能更贴近市场、理解需求,国家项目应更多发挥锦上添花而非雪中送炭的作用 [1][5][6] - 迈瑞医疗与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的合作是成功案例,双方在2008年共同开发高端彩色超声设备,打破了飞利浦、通用电气和西门子的垄断 [6] - 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的"大树模型"体现了深度融合:科技创新为树根,产业发展为树冠,深度融合靠树干进行双向能量输送 [17] - 考核机制需改革,科研人员不仅需会发论文,还需懂产业语言、能做横向课题,将产业需求转化为科学问题 [18] 解决"卡脖子"问题的策略 - 解决"卡脖子"问题需将企业遇到的难题转化为国家科技任务和项目,但现行项目制存在事后补救性质的时滞问题 [2] - 需着力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用足用好市场机制,这比单纯推动科技攻关的项目制更为重要 [3] - 存在"后来者劣势"现象,例如无锡油泵油嘴研究所攻克的高压共轨系统因国内柴油机厂更信赖德国博世和日本电装而未被采用 [2] - 工业软件行业发展呈现两条路径:一是以中国石油东方物探为代表通过纵向一体化解决关键技术软件化;二是由国防科工委指导推动供需对接 [12] 人工智能技术的行业应用 - 人工智能技术革命在不同行业的应用方式差异显著,2G、2C行业对安全一致性要求较低,可利用大模型技术 [14] - 2B行业(工业领域)对一致性、安全性要求高,变量复杂,极度依赖工业企业既有经验积累对场景进行降维和分解 [14] - 浙大中控在工业人工智能应用上表现优异,得益于其30年在工业自动化领域的经验积累,能利用"穷举法"完善AI方案和工业操作系统 [12][13] - 传统工业企业与人工智能企业的主客关系需明确,作业场景和经验数据来自工业企业,AI企业帮助将其转化为机理模型和AI [15] 创新路径的非线性特征 - 创新具有实践性特征,是干出来的而非想出来的,中国庞大的工业体系极大降低了重大创新的门槛 [25] - 三元乳业通过自主创新建立了千万数据量级的母乳数据库,带动了系统的母乳科学研究,是产业带动技术、技术带动科学的例子 [21][22][23] - 安徽企业格义在秸秆深加工中意外发现能提高粮食产量、修复盐碱地的溶液,体现了技术-经济-社会的非线性相互作用 [24] - 需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积极盘活整个国民工业体系以孕育重大创新 [25]
企业里来了“科技副总”
新浪财经· 2025-10-27 08:24
最近几个月,天津大学内燃机研究所第四研究室主任杨礼河多了个新身份——欧陆宝(天津)新材料科 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欧陆宝公司)的"科技副总"。 (来源:天津日报) 转自:天津日报 不仅如此,刚到这家位于宝坻区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上任没多久,这位新任"副总"就带领团 队与企业研发人员碰撞出创新火花——校企携手攻坚,成功研发出国内首款无人机专用二冲程机油,一 举填补了该领域技术空白。在给无人机行业发展注入强劲动能的同时,也为企业开辟出全新的"蓝海"赛 道。"科技副总"助推企业创新发展的故事,在宝坻区并非个例。 大学老师如何跨界为企业担当"神助攻"?这"科技副总"又是什么"总"? "科技副总"是个什么"总" 想必您对"产学研合作""产教融合"这些热词耳熟能详。企业身处市场一线,洞悉需求、创新活跃,却常 被技术研发瓶颈、尖端设备壁垒、高端人才短缺等问题困扰;高校会聚大量科研人才,坐拥先进仪器设 备与雄厚研发实力,手握亟待转化的科研成果。本应是"黄金搭档"的双方,实际对接中远非想象的那般 顺畅——信息不对称、匹配不精准、机制不完善……合作难以"水到渠成"。 这一点,欧陆宝公司董事长陈利秋感受颇深:"企业所专注的 ...
苏创联专家团赴丹阳海智基地,精准对接企业技术需求与成果转化
扬子晚报网· 2025-10-23 18:25
专家一行先后赴欣理医疗科技有限公司、伯端智能装备(镇江)有限公司和奇瑞科技(江苏)有限公司,参观生产线,与企业负责人和科技团队座谈,围绕脑 机接口、新能源电池装备技术合作,成果转化以及海外人才引进,科技项目孵化,开展深入交流对接。 专家团队对产学研合作、产业链整合、产品出海、专利保护等方面提出意见和建议。专家表示,将充分发挥苏创联联系科技人才资源广泛的优势,结合地 方主导产业发展、企业人才和技术需求,扎实做好对接服务工作。 扬子晚报网10月23日讯(通讯员邹刚记者姜天圣)10月21日,江苏省海外人才创新创业联盟(苏创联)王苏标秘书长,带领生物医药、新能源领域专家以及专 利、科技孵化机构负责人,赴丹阳省级海智基地(高新区)调研指导。 现场 下一步,镇江市科协将积极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全力服务市委创新引领产业强市工作大局,深入实施"科创先锋"行动,广泛搭建合作交流平台,推动科技 与产业深度对接,促进科技与产业融合发展,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科协应有贡献。 校对石伟 现场 ...
数说“十四五”丨国家综合创新能力跻身全球前十 锚定科技强国建设目标 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央广网· 2025-10-23 09:27
科技事业发展成就 - 国家综合创新能力已跻身全球前十 [1] - “十四五”时期科技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并发生历史性变革 [1] 重大科技成果 - “嫦娥六号”实现月背采样返回 [1] - 全海深自主遥控潜水器“海斗一号”完成万米海试 [1] 前沿技术布局 - 超前布局人工智能、脑机接口等前沿技术以开辟新赛道 [1] - 国内涌现出多个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通用大模型 [1] 人形机器人产业应用 - 推动人形机器人在汽车制造、物流搬运、电力巡检等场景加速落地应用 [1] - 为人形机器人未来万亿级产业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1] 科技成果转化 - 全国技术合同成交额连续多年保持两位数增长,2024年达6.8万亿元 [2] - 西安交通大学与248家龙头领军企业共建联合研究院 [2] 产学研合作模式 - 形成大学“出团队、出设备、出场地、出保障”与企业“出题、出资”并作为“阅卷人”全程参与的模式 [2] - 累计联合开展2500多项难题攻关并培养2000多名工程硕博士 [2] 科技强国建设目标 - 锚定2035年建成科技强国的战略目标,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2] - “十五五”时期将坚持“四个面向”,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 [2]
九典制药(300705) - 300705九典制药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1022
2025-10-22 17:24
公司经营与行业概况 - 公司三季度整体经营状况保持正常运转,市场需求相对稳定,销售工作按计划有序进行 [2] - 2025年1—6月,规模以上医药制造业营业收入为12275.2亿元,同比下降1.2%,利润总额为1766.9亿元,同比下降2.8% [2] - 贴膏剂行业呈现良好增长态势,2024年销售额超过70亿元,同比增长约10%,2025年上半年销售额超过40亿元,同比增长约15% [2][3] 创新药研发战略 - 公司全面转型聚焦创新药研发,核心发展方向为化药创新药,重点聚焦疼痛领域(多肽药物与小分子药物)和肿瘤领域(PDC药物) [4] - 中药创新药管线包括:椒七止痛凝胶贴膏已申报生产并受理,JIZM01和JIZM02已获临床试验批准,另有一款处于临床前阶段 [4] - 创新药研发采用自主研发与项目引进并行模式,并重视产学研合作与技术转化 [4] - 2025年全年研发费用预计在2.5亿至3亿元之间 [5] 产品竞争与市场策略 - 外用镇痛市场拥有广阔发展空间,受益于健康需求扩大和老龄化率上升 [6] - 公司凭借在凝胶贴膏剂等领域的技术积累和产品优势,持续提升产品力与品牌影响力 [7] - JIJ02凝胶与现有痤疮药物相比,具有不易产生耐药性、刺激性较低、使用更温和、疗效更优的特点 [7] - 在多肽类药物方面,公司计划拓展适应症,并持续推进新项目引进,重点关注疼痛和肺纤维化等领域 [7] 重点产品集采应对措施 - 针对洛索洛芬钠凝胶贴膏集采落地,公司将通过拓展院外市场、加速品牌建设应对销售端 [7] - 在研发与产品端,公司将加大研发投入,推动新产品有序上市,丰富产品矩阵 [7] - 凭借“制剂+原料药+药用辅料”一体化产业链优势,强化成本控制,确保产品质量与供应稳定 [7]
镇江船舶海工产学研精准对接
新华日报· 2025-10-22 04:09
□ 本报记者薛诚 通讯员周丽丽应东昊 坚实的产业基础,是这场"产学研"联姻的底气。据镇江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1—9月,全市船 舶海工装备产业链规上工业开票销售同比增长26%,呈现飞速发展态势。目前,镇江已汇聚整船制造企 业12家,船用设备与海工配套企业69家,形成了完整的产业生态。与此同时,江苏大学、江苏科技大学 等院校每年为产业输送超3000名专业人才,为产业发展提供了持续智力支持。 江苏科技大学则展示了其主持研发的"抗台型浮式防波堤装备技术",该技术填补了国际防波堤设计及消 波机理的空白。同时,学校在超大型风电安装船总体设计、换流站浮托安装毫米级定位对接、3D波浪 补偿主吊研制等"卡脖子"技术领域实现突破,精准破解产业难题。 会场另一端,产业的需求同样具体而迫切。中船动力镇江有限公司、大津重工有限公司等企业现场发布 技术需求,为高校科研指明了攻关方向。这种"企业出题、高校答题"的模式,旨在打通从实验室到生产 线的"最后一公里",共同推动产业向精细化、高端化转型升级。 "这场对接会非常高效,我们直接接触到了最前沿的科研成果,也精准地向顶尖团队描述了我们在生产 中遇到的实际难题。"一位参会企业代表表示 ...
辽宁成大生物股份有限公司关于自愿披露签订战略合作协议的公告
上海证券报· 2025-10-22 03:29
登录新浪财经APP 搜索【信披】查看更多考评等级 证券代码:688739 证券简称:成大生物公告编号:2025-052 辽宁成大生物股份有限公司 关于自愿披露签订战略合作协议的公告 本公司董事会及全体董事保证本公告内容不存在任何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并对其内容 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依法承担法律责任。 合同类型:辽宁成大生物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公司"或"成大生物")与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简 称"微生物所")于近日签署《战略合作协议》(简称"本协议"),双方聚焦新发突发传染病领域,重点 围绕虫媒传染病预防,联合申报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协同发力应对传染病防控。 对公司当年业绩的影响:本协议属于意向性合作范畴,对公司2025年度及未来业绩不构成直接影响,对 公司业绩的具体影响需视下一步具体项目推进和实施情况来确定。 履约的重大风险及不确定性: 本协议的签订对双方长期合作具有指导性意义,确立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为后续推进具体项目合作奠 定重要基础,本次签订的战略合作协议属于意向性合作协议,具体合作内容以双方签订的项目合作合同 为准。协议履行过程中,若受行业政策调整、市场环境变化等不可预见因素或不 ...
船舶海工产业产学研合作交流会举行 高校科研成果与企业技术供需精准对接
镇江日报· 2025-10-20 07:34
在高校科技成果展示环节,上海交通大学、江苏科技大学分别就各自院校在船舶海工领域的发展历 程、学科和人才建设、科研成果产出及产业化落地等情况作了详细的介绍。上海交通大学重点展出无人 潜水器、深海采矿车、深海原位生物采样等深海高端装备,以及海洋核动力系统技术开发综合平台、波 浪补偿栈桥系统、船舶小组立无人生产线等前沿研究成果;江苏科技大学主持研发的"抗台型浮式防波 堤装备技术",填补了国际防波堤设计及消波机理空白,同时在超大型风电安装船总体设计技术、换流 站浮托安装毫米级定位对接技术、3D波浪补偿主吊研制等"卡脖子"技术领域实现突破。 10月17日,我市船舶海工产业产学研合作交流会举行,对全市科创环境和招才引智政策进行推介, 并发布相关科研成果与技术需求,为科研院所和企业搭建深入交流平台。 在重点企业代表发布技术需求环节,中船动力镇江有限公司、大津重工有限公司分别就各自企业概 况、发展规划、技术需求、科研成果转化模式等作了深入细致的发言,重点阐述当前面临的难题和技术 需求。 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1-8月,我市船舶海工装备产业链规上工业开票销售同比增长 26%,船舶海工产业正飞速发展。目前镇江拥有整船制造企 ...
周红波会见贺利氏集团高管一行
南京日报· 2025-10-18 09:57
公司动态 - 贺利氏集团贵金属业务板块执行董事及贵金属集团首席执行官斯蒂芬·梅茨格一行会见南京市委书记周红波 [1] - 公司近年来深耕南京,持续推动增资扩产和技改升级 [1] - 公司在资源循环利用和开拓新兴市场方面取得新进展 [1] 战略合作 - 双方将围绕新材料和氢能领域打造创新联合体 [1] - 计划深化产学研合作,完善产业生态,促进投资贸易便利化 [1] - 合作旨在带动更多优质资源、新兴业务和上下游企业布局南京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