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供应链转移
icon
搜索文档
美国服装业“压力山大”
新华社· 2025-09-13 06:05
行业整体影响 - 美国关税政策导致全球时尚及服装鞋帽行业面临成本上升、利润压缩和供应链不确定性压力 整个行业感到紧张与焦虑[1] - 关税政策不确定性成为全球时尚供应链和市场信心的关键变量 业内人士称近几个月对整个行业非常艰难[3] 企业应对策略 - 加拿大特里巴尔时装公司将2026年春季系列女装价格上调约7% 在市场接受度和生存压力之间寻求平衡[1] - 部分企业考虑将供应链转移至其他地区化解成本压力 但由于原材料特殊性和生产质量因素无法轻易迁移[2] - 美国布拉沃集团因细分市场对价格敏感 涨价幅度非常有限 面临被竞争对手价格战挤出市场的风险[2] 供应链依赖性 - 加拿大特里巴尔时装公司在中国、危地马拉、印度、孟加拉国和土耳其设有生产基地 中国在泳装和牛仔产品面料工艺方面具有不可替代优势[1] - 美国布拉沃集团男士衬衫、牛仔裤和外套均产自中国 与山东、浙江和福建工厂合作多年形成稳固供应链[2] - 美国环球鞋业公司以中国广州、宁波和温州为主要产地 中国制造在皮革质量、生产工艺和成本方面具明显优势 东南亚试制样品质量不及中国[2] - 加拿大奥兰治时装汇公司竹棉牛仔系列与中国供应链深度绑定 因竹子产自中国且竹纤维产品最适合在中国生产[3] 企业合作关系 - 加拿大奥兰治时装汇公司与长期合作零售商保持多年关系 不希望涨价影响客户关系[3]
Cricut (CRCT) 2025 Conference Transcript
2025-09-05 01:50
Cricut (CRCT) 2025 Conference September 04, 2025 12:50 PM ET Speaker0Welcome, everyone. My name is Asya Merchant, day two of Citi's Global TMT Conference. My name is Asya Merchant. I cover Citi's technology, hardware, and tech supply chain. Really happy to have Cricut's management here. We have Kimball here. He's the Chief Financial Officer of Cricut, and we have Jim Suva, who's the SVP of Finance, Treasury, and Investor Relations. Before I kick it off, I just have a quick safe harbor here to read. Please s ...
赛维时代20250829
2025-09-01 00:21
公司财务表现 * 赛维时代2025年二季度营收28.87亿元,同比增长21.4%,归母净利润1.22亿元,同比下滑18.3%,扣非净利润1.45亿元,同比增长4.3%,为2024年三季度以来首次扣非净利增速回正[1][2] * 2025年上半年营收53.46亿元,同比增长28%,归母净利润1.69亿元,同比下降28.2%,扣非净利润1.86亿元,同比下滑11.3%[2] * 二季度净利率4.23%,扣非净利率5.04%,环比一季度均有改善,主要受益于非服饰业务亏损收窄[2][3] * 非经常性损益包括理财收益和一笔股权投资的公允价值变动亏损,股份支付费用同比增加3000多万元,剔除这些因素后2025年上半年利润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2] 业务板块表现 * 服饰品类2025年上半年收入39.3亿元,同比增长30.9%,占主营收入比重从72.2%提升至73%[1][4] * 非服饰业务收入10.4亿元,同比增长2.5%,占比从24%下降至19%[1][4] * 物流业务收入3亿元,同比增长151%,占比6%[1][4] * 男装品牌扣芬迪收入10亿元,同比增长9%,家居服品牌伊口收入10亿元,同比增长27%[1][4] * 内衣品牌everylove收入4亿元,同比增长23%,女装品牌则果收入2亿元,同比增长30%,童装品牌增长57%[4] 区域市场与渠道表现 * 欧洲市场2025年上半年收入同比增长32%,其中服装业务增长超过80%,占公司主营收入7%[1][5] * 亚马逊平台占主营业务收入77%,较去年有所下降[1][5] * Temu平台占比提升至3%,TikTok平台占比提升至2%[1][5] 供应链管理 * 公司在越南设有自有工厂,与东南亚地区多个供应商合作,正在推进面辅料向海外转移[1][6] * 海外供应链效率低于国内,订单转移量较少,主要考量国内外订单价格及灵活性[1][6] * 2024年开始在越南建厂,集合中小产能协同,对稳定产品与中型或大型加工厂合作下达预订单[15] * 目前实际下单转移量仍较少,因关税缓和使得海外供应链成本优化不明显[20] 利润率与定价策略 * 二季度利润率提升主要来自非服饰业务亏损减少和部分产品提价[7] * 提价幅度取决于各产品竞争特性,部分产品在二季度提价[8] * 关税缓和后整体价格未显著调整,基于竞争态势动态处理价格[8] * 2025年下半年将控制利润中线水平,三季度因旺季前上新周期利润率可能略低于二季度[2][14] * 2025年全年利润率已恢复至稳态水平[2][14] 库存与备货策略 * 库存连续三个季度环比下降,2025年不会出现像2024年那样的大幅增加[10] * 今年整体备货额度相比去年大幅缩小,更加谨慎备货[19] * 不再广泛铺开新品,而是在已有基础上进行优化[10] 非服业务发展策略 * 非服业务一半以上产品线已实现盈亏平衡[11] * 对趋势良好业务继续投入资源,对表现不佳业务考虑保留或剥离[11] * 策略是精简品类和缩减亏损,严格控制发展速度[12] * 对小幅亏损品类采取减亏为主策略,不再大规模投入资源进行市场扩张[13] 未来展望与预期调整 * 2026年因关税不确定性,将增速预期从30%以上调整至15%-20%[2][14] * 如果关税问题缓解,有望实现更高增长[14] * 需要持续调整海外供应链布局,提高备货效率[14] 组织架构调整 * 2025年上半年进行人员优化,员工数量减少至约2900人,比之前减少三四百人[2][19] * 未来将继续优化组织结构,提高团队活力,提升人效[2][18] * 2024年团队人员大幅增长是基于市场机会和品类拓展需求[18] 市场竞争环境 * 服装行业竞争主要来自中型或大型卖家,中小卖家对头部大卖家直接冲击较小[16] * 亚马逊第三方卖家增速从一季度5%提升到二季度10%,表明平台间存在流量转移[9] * 自营网站增速相对较弱,因受限于小包业务发展、贸易形态效率低及广告投放成本上升[17] 季节性表现 * 2025年Black Friday整体表现与2024年相似,但Prime Day热度因购物周期拉长而分散[19] * 欧洲区Prime Day表现较差,但由于占比不高对整体影响有限[19]
综述|关税阴影下,美国服装业市场“紧张并焦虑”
新华社· 2025-08-25 11:19
关税政策对行业的影响 - 美国关税政策导致全球时尚及服装鞋帽行业面临成本上升、利润压缩及供应链不确定性压力 整个行业感到紧张与焦虑 [1] - 关税政策不确定性使制造商感到恐惧 企业需在不完全转嫁成本给消费者的情况下应对政策变化 面临巨大挑战 [1] - 美国关税政策走向仍是全球时尚供应链和市场信心的关键变量 行业近期非常艰难 [3] 企业成本与定价策略 - 加拿大女装品牌特里巴尔时装公司因关税压力将2026年春季系列女装价格上调约7% 以平衡市场接受度和生存压力 [1] - 美国男装企业布拉沃集团因细分市场对价格敏感 涨价幅度非常有限 过度涨价可能被竞争对手价格战挤出市场 [2] - 部分企业通过自行消化成本上升压力或适度调高价格转嫁给消费者 但受限于市场竞争和客户关系维护 [2][3] 供应链调整困境 - 企业考虑将供应链转移至其他地区化解成本压力 但因产品原材料特殊性和生产质量因素无法轻易迁移 [2] - 中国在泳装和牛仔产品的面料和工艺方面具有优势 难以找到同等质量和价格的替代生产地 [1] - 美国企业环球鞋业公司曾尝试寻找东南亚工厂替代 但试制样品质量不及中国制造 决定维持现有供应链 [2] 地区供应链依赖性 - 加拿大女装品牌特里巴尔时装公司在中国、危地马拉、印度、孟加拉国和土耳其等国设有生产基地 不同国家在某些产品领域具有特殊优势 [1] - 美国男装企业布拉沃集团产品均产自中国 与山东、浙江和福建等地工厂合作多年 供应链非常稳固 [2] - 加拿大女装企业奥兰治时装汇公司主打竹棉牛仔系列 因竹子产自中国 竹纤维产品仅在中国生产最为合适 [3]
美国贸易战的思想根源
虎嗅· 2025-08-24 11:02
贸易政策理念 - 美国贸易政策需在保护主义与全球化间寻求平衡路径 [12] - 贸易不应仅被视为实现永久和平的手段 存在局限性 [13][15] - 贸易摩擦未必破坏国家联盟关系 可同时管控风险 [17] 历史关税水平 - 美国加权平均关税在19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末很少低于20% [21] - 罗斯福新政时期关税仍保持百分之十几水平 [23] - 2019年美国加权平均关税仅2.85% 低于欧盟的3.0% [24] 制造业岗位流失 - 2000-2016年美国流失500万个制造业岗位 [29] - 制造业外包导致美国家庭收入中位数停滞 [29] - 未受大学教育中年白人群体死亡率显著上升 [31] 贸易赤字问题 - 长期贸易赤字需通过出售资产弥补 不可持续 [40] - 新冠疫情暴露美国医疗设备供应链过度依赖外国 [41] - 中国供应链停摆直接影响美国公司运营 [42] 就业社会价值 - 稳定高收入工作对公民尊严和社会秩序具核心作用 [45][46] - 制造业岗位流失破坏地区社会结构 [66] - 数字科技公司雇佣人数远低于传统制造业 [36] 北美贸易协定 - 新协定要求汽车75%部件价值在北美生产 [54] - 规定40-45%汽车部件需由时薪16美元以上工人制造 [55] - 预计为美国新增8万个就业岗位 [55] 产业转移影响 - 美国CEO推动制造业外迁追求效率最大化 [28][58] - 1994年以来美国汽车业流失35万岗位 墨西哥获得43万 [50] - 服务类工作如呼叫中心仍存在外包风险 [37] 对华贸易立场 - 指责中国实施出口补贴和技术转让要求 [19] - 认为中国加入WTO后军事实力增强 [22] - 通过关税手段要求中国购买更多美国产品 [56]
特朗普3条贺电通报全国,全球即将掀起一场巨变?中国动用“王牌”,率先突破美国“包围圈”
搜狐财经· 2025-08-07 13:47
美国关税政策 - 特朗普将关税政策称为美国复兴的核心引擎 声称关税正让美国再次伟大富强 计划对盟友征收15%-25%的协作关税 对战略对手征收50%以上的惩罚性税率 [3] - 欧盟为换取15%关税上限 承诺五年内购买7500亿美元美国液化天然气并开放汽车市场 导致德国车企在北美利润预计缩水40% [3] - 政策宣布三周内道指下跌4.2% 10年期美债收益率升至4.8% 美国家庭年消费成本增加2600美元 [4] - 对半成品铜加征50%关税导致纽约期铜价格暴跌20% 美国本土电缆企业因缺料停产 福特电动车工厂扩建暂停 通用汽车单车成本增加2000美元 [4] 中国应对策略 - 实施稀土分层管制 对美民用磁体出口暴增660% 但对军工级高纯度铽镝合金实行零出口 冲击美国F-35生产线 [6] - 中美达成90天关税缓冲协议 暂停24%对等关税至11月11日 保留10%基础关税和20%芬太尼税 [7] - 通过一带一路布局吸引跨国企业 40%企业暂停转移供应链计划 三星将美国工厂迁至越南 [7] - 义乌7月对美订单增长40% 浙江光伏企业采用人民币结算土耳其订单 [7] 全球贸易格局变化 - 巴西联合中俄推进区块链贸易结算系统 沙特80%对华石油交易使用人民币 [7] - 金砖国家加速建立独立结算体系 美国15年对巴西贸易顺差超4100亿美元 [8] - 西伯利亚力量-2管道开工 年输气量880亿立方米 强化中俄能源同盟 [8] - 越南与中国签署数字经济协定 菲律宾强调政策自主 韩国重启与中国磋商 [8] 产业供应链调整 - 苹果CEO库克和英伟达CEO黄仁勋紧急访华修复供应链 [8] - 义乌商品通过马来西亚转运 埃及采用人民币结算 形成去美国化贸易网络 [8] - 跨国企业将中国视为避税港 供应链从美国中心向多元共生转变 [7][8]
Canalys:2025年第二季度美国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增长1%
智通财经· 2025-07-29 16:44
美国智能手机市场整体表现 - 2025年第二季度美国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增长1%至2710万部,终端需求持续低迷[1][6] - 厂商因关税担忧持续提前备货并维持高库存水平,导致出货量与实际销售差距扩大[6] 主要品牌出货量表现分化 - iPhone出货量同比下降11%至1330万部,市场份额从56%降至49%[3][9] - 三星出货量同比大增38%至830万部,市场份额从23%提升至31%,主要受益于Galaxy A系列强劲表现及库存大幅增加[3][6][9] - 摩托罗拉出货量同比增长2%至320万部,市场份额稳定在12%[3][9] - 谷歌出货量同比增长13%至80万部,TCL出货量同比下降23%至70万部[3][9] 供应链地域结构重大转变 - 中国组装智能手机在美国出货占比从2024年第二季度61%大幅降至2025年第二季度25%[1] - 印度制造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激增240%,占美国进口总量44%(2024年第二季度仅为13%)[1] - 苹果加快供应链向印度转移,目前已在印度启动iPhone16 Pro系列生产组装,但大规模出货仍依赖中国制造体系[4] 厂商战略调整与市场格局 - 苹果实施"中国+1"战略,将印度出口资源优先供应美国市场[4] - 三星与摩托罗拉逐步提高印度产能占比,但调整速度慢于苹果;三星主要依赖越南生产基地[4] - 前三大厂商市场份额超过90%,中小品牌面临运营成本上升和需求压力,HMD已宣布缩减美国业务[8] - 一加和Nothing通过零售平台拓展非运营商渠道,但出货规模有限[8]
2025年第二季度,美国智能手机市场增长1%,印度制造崛起,关税风险下出货量稳步增长
Canalys· 2025-07-29 16:33
美国智能手机市场概况 - 2025年第二季度美国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增长1%,达到2710万部,终端需求依旧低迷[1][4] - 中国组装智能手机在美国出货量占比从2024年Q2的61%大幅下降至2025年Q2的25%,印度制造占比从13%激增至44%[1] - 前三大厂商市场份额超过90%,中小品牌生存空间被挤压[5] 主要厂商表现 - iPhone出货量同比下降11%至1330万部,市场份额从56%降至49%[1][7] - 三星出货量同比大增38%至830万部,市场份额从23%提升至31%[1][7] - 摩托罗拉出货量增长2%至320万部,谷歌增长13%至80万部,TCL下降23%至70万部[1][7] 供应链转移趋势 - 苹果加速将供应链从中国转移至印度,已启动iPhone16 Pro系列在印度的生产[2] - 三星和摩托罗拉也在提高印度产能占比,但调整速度慢于苹果[2] - 越南仍是三星主要生产基地,中国仍是摩托罗拉核心制造地[2] 厂商备货策略 - 厂商为应对潜在关税政策持续提前出货并维持高库存水平[3] - 苹果在第一季度末迅速提升库存并在第二季度维持[4] - 三星第二季度大幅增加库存推动出货量增长[4] 市场结构变化 - 中小厂商面临本地化运营要求提升和市场需求承压的双重挑战[5] - HMD已宣布缩减美国业务,一加和Nothing尝试通过非运营商渠道拓展市场[5][6] - 进入运营商产品组合的高门槛限制了中小厂商发展空间[6]
乐观情绪提振亚太股市,东南亚多国二季度GDP好于预期
搜狐财经· 2025-07-28 07:39
亚太股市表现 - 亚太股市全线上涨,日经225指数周涨4.11%或1637.12点,报41456.23点,创历史新高 [1] - 韩国KOSPI指数周涨0.25%,澳大利亚S&P/ASX200指数周跌1.03% [1] - 东南亚股市多数上涨,越南胡志明指数周涨2.41%,印尼雅加达综合指数周涨3.17%,新加坡海峡指数周涨1.71% [1] 贸易协议影响 - 美日达成贸易协议,日本将向美国投资5500亿美元,美国获得90%利润,日本开放汽车、农产品市场,美国对日征收15%关税 [1] - 美菲达成协议,美国对菲征收19%关税,菲律宾对美国开放市场并实行零关税 [3] - 美印尼贸易协议细节公布,短期内市场乐观情绪升温 [3] 市场驱动因素 - 亚太股市上涨因贸易冲突担忧缓解、流动性宽松及政策支持,东南亚多国降息提振情绪 [2] - 越南股市创3年半新高,外资本月净买入4.137亿美元,得益于GDP增长和贸易不确定性下降 [3][4] - 若美联储降息,美元走弱或推动资金流入亚洲高增长市场 [4] 经济数据与预测 - 马来西亚二季度GDP同比增长4.5%,新加坡增长4.3%,越南增长7.96% [6] - 世界银行下调东南亚经济预测,越南、菲律宾、印尼2024年增速分别为5.8%、5.3%、4.7% [6] - AMRO预测东盟+3地区2024年经济增长3.8%,2026年3.6%,较前次下调 [6] 政策应对与经济风险 - 马来西亚、印尼7月实施降息,东盟+3地区具备进一步刺激政策空间 [7] - 日本经济仍面临风险,美国关税或导致日本产业链外流,可能引发经济衰退 [8] - 东南亚经济逆风包括欧美放缓、高利率、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及债务压力 [6]
金电科技:传统玩具企业谋上市,“代工”模式并非长久之计?
智通财经· 2025-06-30 19:45
行业现状 - 中国玩具行业呈现"冰火两重天"格局 潮玩代表泡泡玛特强势出海 传统玩具企业面临薄利难销和产业转移压力 [1] - 美国是中国玩具出口最大市场 占中国玩具出口总额15% 美国进口玩具75%来自中国 [5] - 2025年4月美国对中国玩具加征最高145%关税 劳动密集型传统玩具企业受冲击最大 [5] 公司概况 - 金电科技为玩具ODM/OEM服务商 早期为美泰、孩之宝代工 累计交付超5000万件产品 现专注婴儿/学前教育玩具开发 [1] - 公司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 涵盖设计、原型测试到售后服务 客户集中在欧美市场 [1] - 生产环节85%外包给广东供应链企业Fully Starise 毛利率约10% 利润空间脆弱 [3] 财务表现 - 2024财年营收1712.3万美元(+2.9%) 净利润92.8万美元(较2023年24.7万美元大幅增长) [2] - 利润增长源于成本控制 销售成本下降使毛利增长38.6% 营业费用在收入增长背景下实现下降 [2] - 2024上半财年营收1241万美元(+21.5%) 美国市场收入占比90.85% 前三大客户贡献超六成收入 [2][3] 市场布局 - 欧洲市场销售扩大及新增5家客户驱动2024财年增长 英国销售额从52.4万增至102.2万美元 [2][3] - 美国市场收入从927.9万增至1052.6万美元 英国市场收入增长95% [3] 战略转型 - IPO拟发行200万股 发行价4美元 募资800万美元 60%用于收购东南亚工厂 15%扩建设计团队 [1][6] - 计划通过东南亚产能转移规避关税 同时推动技术升级与品牌化转型 [5][6] - 转型路径从"成本套利"转向"能力输出" 构建"技术-品牌-新兴市场"三角稳定结构 [7] 行业趋势 - 玩具企业加速向东南亚转移产能 承接劳动密集型品类并利用关税优惠 [6] - 潮玩行业(如泡泡玛特Labubu)展示文化属性+产业链重构的转型路径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