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产业链
搜索文档
鲟龙科技赴港:上半年净利润率高达58.3%,鱼子酱龙头缘何“补血”
智通财经· 2025-11-05 15:41
当人工养殖已成为全球鱼子酱供应的绝对主流,全球最大的鱼子酱企业鲟龙科技开始积极地奔赴二级市 场。 10月30日,杭州千岛湖鲟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鲟龙科技")正式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书,拟 香港主板上市,中信证券和中信建投(601066)国际担任联席保荐人。该公司曾于2024年3月1日在新三 板挂牌,后2025年8月6日自愿在新三板终止挂牌。 据智通财经获悉,鲟龙科技是全球最大的鱼子酱企业,行业中的"绝对龙头"——自2015年以来,公司连 续10年实现鱼子酱销量全球第一名。2021年至2024年,公司的鱼子酱销量持续占据全球市场的30%以 上,于2024年达致35.4%,超过第二大企业的5倍以上。 传统上,鱼子酱源自里海和黑海的野生鲟鱼。因极度稀缺、独特口感和深厚文化,被誉为"黑黄金"。同 时,由于过度捕捞和环境污染,野生鲟鱼资源濒临枯竭,而中国正是凭借强大的人工养殖技术,成为了 鱼子酱全球市场的主导者。而鲟龙科技也正是凭借着深厚的技术与全产业链壁垒在行业里拥有绝对的话 语权。 那么,作为鱼子酱行业的"绝对龙头",鲟龙科技又将在二级市场书写什么样的的投资故事呢? 鱼子酱扛起盈利大旗,上半年净利润率高达 ...
新股前瞻|鲟龙科技赴港:上半年净利润率高达58.3%,鱼子酱龙头缘何“补血”
智通财经网· 2025-11-05 15:36
传统上,鱼子酱源自里海和黑海的野生鲟鱼。因极度稀缺、独特口感和深厚文化,被誉为"黑黄金"。同 时,由于过度捕捞和环境污染,野生鲟鱼资源濒临枯竭,而中国正是凭借强大的人工养殖技术,成为了 鱼子酱全球市场的主导者。而鲟龙科技也正是凭借着深厚的技术与全产业链壁垒在行业里拥有绝对的话 语权。 当人工养殖已成为全球鱼子酱供应的绝对主流,全球最大的鱼子酱企业鲟龙科技开始积极地奔赴二级市 场。 10月30日,杭州千岛湖鲟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鲟龙科技")正式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书,拟 香港主板上市,中信证券和中信建投国际担任联席保荐人。该公司曾于2024年3月1日在新三板挂牌,后 2025年8月6日自愿在新三板终止挂牌。 据智通财经获悉,鲟龙科技是全球最大的鱼子酱企业,行业中的"绝对龙头"——自2015年以来,公司连 续10年实现鱼子酱销量全球第一名。2021年至2024年,公司的鱼子酱销量持续占据全球市场的30%以 上,于2024年达致35.4%,超过第二大企业的5倍以上。 那么,作为鱼子酱行业的"绝对龙头",鲟龙科技又将在二级市场书写什么样的的投资故事呢? 鱼子酱扛起盈利大旗,上半年净利润率高达58.3% 追溯 ...
黄金纬度下,山西五寨甜糯玉米产业奔向60亿元未来
中国新闻网· 2025-11-05 15:29
中新网忻州11月5日电 题:黄金纬度下,山西五寨甜糯玉米产业奔向60亿元未来 作者 刘小红 近年来,五寨县实施农业特优战略,着力建强特色产业,凭借政策扶持与技术赋能,甜糯玉米逐步成为 全县农业的支柱产业,并打造出从田间到餐桌的全产业链,走出一条"种植规模化、加工现代化、品牌 国际化"的产业发展之路。 当下,被誉为"中国甜糯玉米之乡"的山西五寨,在完成6.5万亩甜糯玉米的收割作业后,全面开启销售 模式,产品源源不断地销往全国各地。 5日,五寨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区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周佳兴告诉记者:"五寨甜糯玉米口感上乘、营 养丰富,市场销量可观,且消费者复购率较高,大多为回头客。" 从"土玉米"到"金产业" 五寨县构建"产加销研旅"五位一体生态体系推动产业向高附加值延伸。在种植端,形成"1个龙头企业+6 大合作社+35个专业社+N农户"的"1+6+N"体系,以"六统一"模式实现标准化生产,将6.5万亩甜糯玉米 种植面积串联成"连片发展"的产业带。 在加工端,产业园年加工能力突破2亿穗,开发出速冻玉米、真空玉米等多种精深加工产品。据了解, 智能化生产线让不良品率降至2%以下、产品溢价超30%,且玉米秸秆可制成青储 ...
浙江杀出全球鱼子酱龙头,年入6亿冲刺港股IPO,八成收入靠海外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1-05 10:53
记者丨 朱艺艺 编辑丨高梦阳 近日,杭州千岛湖鲟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简称"鲟龙科技")在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拟在香港主 板上市。 手握鱼子酱自有品牌"KALUGA QUEEN(卡露伽)", 鲟龙科技号称是全球最大的鱼子酱企 业 ,根据灼识咨询的资料,鲟龙科技自2015年以来连续10年实现鱼子酱销量全球第一名。 2021年至2024年,鲟龙科技的鱼子酱销量持续占据全球市场的30%以上,于2024年达到 35.4%, 超过第二大企业的5倍以上 。 尽管市场份额靠前,但鲟龙科技的资本市场之路并不顺利。 招股书披露, 鲟龙科技曾三度闯关A股未果 ,2011年10月,公司首次申请于深交所创业板上 市,但未获批准;2014年9月,公司第二次申请于创业板上市,也未获批准;2022年12月,公 司向证监会提交于深交所主板上市的第三次申请,未收到受理通知或反馈。 此外,鲟龙科技曾于2024年3月挂牌新三板,但因自身战略发展调整等因素,于2025年8月从 新三板摘牌。 鲟龙科技此次港股递表,不仅揭开了其惊人的盈利能力——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率高达 58.3%,也将其曲折的上市历程和曾深陷的财务造假争议再次置于聚光灯下。 如今转 ...
龙大美食亮相山东畜牧业博览会 以全产业链助力畜牧业发展
中国质量新闻网· 2025-11-03 13:29
公司战略与品牌展示 - 公司于10月30日在第40届山东畜牧业博览会亮相 展示以“龙大黑猪”为基础打造的高端黑猪肉品牌“龙大黑天蓬” 向产业链伙伴介绍高端肉品战略布局 [1] - 公司明确以全产业链优势推进高端肉品业务发展 将养殖优势转化为市场价值 [5] 产品种源与养殖优势 - 公司培育的龙大黑猪精选松辽黑猪为父本 雷猪为母本 并结合烟台黑猪 北京黑猪等地方优良黑猪组成基础种群 通过系统性选育杂交而成 [2] - 龙大黑猪兼具中国本土猪种肉质香嫩与欧美猪种体型优良的特点 其肌肉中不饱和脂肪酸与含硫氨基酸含量较丰富 [2] - 公司在胶东半岛布局专业化黑猪养殖基地 构建“自养+代养”的特色化养殖网络 利用地域优势科学添加苹果 梨等天然水果辅助饲喂 优化饲料结构并赋予猪肉清甜风味 [2] 全链条品控与管理体系 - 在养殖环节严格执行“六统一”标准 即统一供种 供料 管理 防疫 回收 检测 并开展多项病原风险排查 实现从养殖到餐桌的全程可追溯 [5] - 在加工流通环节采用低温排酸工艺和精细分割技术 配合全程冷链物流体系 保留肉品风味与营养成分 [5] - “龙大黑天蓬”黑猪肉严格执行批次抽检机制 确保每批次产品均执行营养成分 微生物 食品添加剂等多项指标检测 [5]
对话赣锋锂业李良彬:从矿山到电池,从资源赣锋到技术赣锋
高工锂电· 2025-10-30 21:15
公司发展历程与战略演变 - 公司发展划分为两个阶段:2010-2020年为资源快速扩张阶段,2020年后提出向“技术赣锋”转型 [5] - 上市前公司强项在于深加工锂化合物,但资源是“卡脖子”环节,上市后开启全球化找资源战略以突破天花板 [6] - 公司从纯加工厂发展为覆盖资源、全产业链的综合性企业,未来三年目标是将锂电池业务占比提升至60%-70% [5][22] 全球化资源布局 - 公司坚定实施“全球买矿”战略,上市后即开始全球资源布局以解决根本问题 [1][6] - 全球化战略强调本土化融合,需结合当地经营特点,将公司文化进行融合创新,变成“当地的赣锋” [2][13] - 公司当前拥有9,000万吨碳酸锂当量的资源储备,未来重点是将海外资源转化为产品与生产力 [19] 技术研发与创新 - 自2016年起公司每年投入三四千万元研发固态电池,累计投入巨大,旨在技术产业化中保持领先 [9][21] - 在盐湖提锂技术上,公司将中国的先进萃取法、吸附法应用于阿根廷项目,以降低开采成本 [14] - 固态电池已在低空经济领域应用,飞行时间达48分钟,比业内先进的30分钟超出50% [21] 应对行业周期波动 - 在锂价冲上60万元/吨时曾面临资源价格过热困境,公司吸取教训,在市场回调后及时调整战略,削减过高采购成本并加强技术创新 [1][12] - 应对下行周期时,公司重点开发成本较低、有竞争力的资源,如阿根廷ME矿和内蒙的高品位矿 [16] - 通过技术改进,如萃取法使盐田晒制浓度从7克/升降至3克/升,理论上可使盐田产能翻倍 [17] 未来战略重点与业务展望 - 未来公司将重点发力储能板块,已成立海外储能事业部和国内独立储能公司,海外现有接近三四个GWh规模的项目 [19][23] - 公司定位目标是成为新能源科技公司,未来收入将有很大一部分来自储能电站运营 [23] - 公司认为锂价大幅涨价可能性不大,价格最终由供需关系决定,无人能操纵市场 [18]
通威股份(600438):业绩拐点已现,盈利修复可期
国盛证券· 2025-10-29 15:40
投资评级 - 报告对通威股份维持“增持”评级 [5] 核心观点 - 报告认为公司业绩拐点已现,三季度亏损大幅收窄,盈利修复可期 [1] - 光伏产业链各环节改善,在“反内卷”政策推动下行业价格趋于理性回归 [2] - 公司作为全产业链龙头,凭借成本优势、技术壁垒与现金流韧性,在行业出清阶段展现出较强抗风险能力 [2] 三季度业绩表现 - 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46.0亿元,同比下降5.38%;归母净利润-52.70亿元 [1] - 第三季度单季营收达240.91亿元,同比降幅收窄至1.57%;归母净利润-3.15亿元,亏损大幅收窄62.69%,环比第二季度减亏86.68% [1] - 基本每股收益由去年同期-0.19元/股回升至-0.07元/股 [1] 盈利改善驱动因素 - 三季度多晶硅价格显著反弹,N型复投料均价从7月初的3.47万元/吨升至9月下旬的5.32万元/吨,涨幅达53.3% [1] - 价格回升带动存货跌价准备计提减少,前三季度资产减值损失同比收窄34.68% [1] - 管理费用同比下降34.47%,体现精细化管理成效;研发费用达8.16亿元,持续巩固长期竞争力 [1] 技术与产能优势 - 公司在光伏技术领域保持全面领先:TOPCon组件功率突破778.5W,HJT组件效率达25.46%,钙钛矿/晶硅叠层试验线效率达34.69% [2] - 截至2025年6月,公司高纯晶硅年产能超90万吨、太阳能电池超150GW、组件超90GW,硅料与电池出货量全球第一,组件出货量稳居全球前五 [2] 财务稳健性 - 截至2025年9月末,公司总有息负债884.25亿元,其中长期借款占比60.8%,负债结构以长期为主 [2] - 前三季度经营性现金流净额28.25亿元,持续保持正向流入;期末现金及等价物余额达182.46亿元,较年初增长27.75% [2] 盈利预测 - 预计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为-48.90亿元/62.53亿元/76.86亿元,同比增长30.5%/227.9%/22.9% [2] - 预计2025-2027年营业收入为858.20亿元/1133.44亿元/1242.12亿元,增长率分别为-6.7%/32.1%/9.6% [4] - 预计2025-2027年每股收益(EPS)为-1.09元/1.39元/1.71元 [4]
山东利津强链补链发“羊”财
中国经济网· 2025-10-28 15:48
作为链上的一部分,山东大童牧业有限公司也吃到了"羊"的红利。"以前的屠宰车间日屠宰量是1600 只,在当时是满足需求的。"副总经理朱永清介绍,随着产业链条的延伸,市场份额的增大,这条年屠 宰能力突破100万只的半自动屠宰车间应需而生。仅一上午,就有近3000只羊,在这里经历过检、屠 宰、排酸再到称重分级的全过程,销往北京、济南等各大商超。 产能高了,数字化提上了日程,5G智慧综合管理服务中心、基因追溯系统等数字化平台陆续上线。"进 入我们这个智慧中心,大屏幕能实时展示养殖棚的各项数据,每只羊身上挂着耳标,可以随时将健康数 据反馈上传。"盐窝镇畜牧办主任吴星华向记者展示着这个传统养殖业的"智慧大脑","有了这个平台既 让养殖户养的舒心,又让经销商买得放心,下一步我们会持续优化这些数字化平台,加强运营维护,扩 大使用范围。" 黄河口滩羊产业园与农业农村部质量安全中心合作,制定了涵盖养殖环境、场地建设、育种繁殖、饲料 配制等的14项标准。同时,投资6200万元建设黄河口滩羊产业技术研究院,与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 资源研究院合作,搭建起符合国际标准的CNAS生物基因工程实验室,培育黄河口雪花肉羊新品种,让 羊肉实现 ...
温氏股份:“十四五”点亮共富之路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24 17:47
公司战略转型与财务里程碑 - 公司从传统畜禽养殖向“科技+全链+共富”现代化转型 [1] - 2024年营业收入首次突破千亿元规模 [1] - 加速向“食材服务商”转型,发布新标识 [3] 科技创新与效率提升 - 公司是国内唯一拥有自研猪基因芯片的企业,构建国内最大畜禽活体与基因种质资源库 [2] - 智能养殖基地实现“人管机器、机器管畜禽”,AI技术覆盖多个场景 [2] - 2021-2025年上半年,肉猪上市率从88%升至93%,肉鸡上市率从90%升至95.1% [2] - 养殖综合成本较行业平均低12% [2] - 自主培育的“天露黄鸡2号”出栏周期比优质土鸡短约10天,经济效益增加近20% [2] - 一个养殖员能管理2万只鸡,并可手机远程监控 [2] 全产业链闭环与市场拓展 - 公司形成“原料-养殖-加工-销售”全产业链闭环,实现三产深度融合 [3] - 拥有数十名名厨团队和三大央厨基地,产品经“十二道功夫”工艺 [3] - 盐焗鸡年销量突破1万吨,销量连续四年全国第一 [3] 商业模式升级与社会贡献 - “公司+农户”模式升级为“公司+现代养殖小区+农户”和“政银企村(户)”等多方共建模式 [3] - 2022年在广东云浮投资5.86亿元建设16个养殖小区,年出栏肉鸡3628万只、生猪18万头 [3] - 带动522个行政村年集体收入突破15万元 [3] - 2023年启动30个共建家庭农场,建成后将增加7亿元年产值,惠及84个自然村 [3] - 2024年推出“爱农守护”计划,为农户提供保障 [3]
一颗山苍子的新生:粤北山野“小辛香”,如何迈向“大市场”
南方都市报· 2025-10-17 13:07
文章核心观点 - 连南瑶族自治县依托政策支持与科技赋能,重启并大力发展山苍子产业,旨在将其打造为集种植、加工、文旅于一体的特色支柱产业,实现生态与经济协同发展 [1][3][11] 产业背景与历史 - 山苍子在上世纪70年代曾由供销社土法榨油为连南出口创汇,90年代因大力发展杉树松树导致野生资源锐减 [3] - 当前杉树经济效益下滑,价格从1000元跌至600元,促使林业产业转型,山苍子成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切入点 [3] 种植发展与农户参与 - 村民邓春明种植十亩山苍子,替代部分杉树,今年收获七八百斤,预计明年产量达两吨 [1][4] - 当地政府免费发放树苗并提供补贴和技术指导,例如邓春明领取1000多棵树苗 [4] - 山苍子易于打理,适合涡水镇雨量充沛的气候,野生资源丰富且具有药食同源价值 [2][3] 公司运营与产业链建设 - 县属国企绿连公司负责推动全产业链发展,项目总投资1.6亿元,建设期三年 [6][7] - 规划建设1.5万亩种植示范基地、0.7万亩野生资源抚育区、加工厂及年产100万株苗圃,预计建成后年产值超1亿元 [7] - 加工厂需在明年6月前完工以赶上成熟季投产,产品线包括精油、瑶浴包、枕头等 [6][7] 政策与资金支持 - 广东省民族宗教委2024至2025年安排专项资金约6315万元(2543万元及3772万元)帮扶产业发展 [7] - 当地通过木本油料项目申请地方债,已下达专项债7000万元用于基地设施建设 [8] 科技支撑与研发突破 - 广东省林科院专家提供技术支持,转向人工种植模式以保护生态 [6] - 通过无人机辅助授粉和激素调控,将穗条成活率与生根率提升至90%以上 [9] 市场潜力与品牌发展 - 山苍子精油因其独特香气(含柠檬醛高、石竹烯等杂质低)受国际化妆品品牌青睐,市场潜力大 [6][8] - 绿连公司参加世界林木大会时是唯一专注山苍子产品的企业,吸引国外客商关注 [6] - 专家建议通过地理标志认证、电商融合及文旅开发(如观光农业、民族手作体验)提升品牌附加值 [12] 长期规划目标 - 根据《连南瑶族自治县山苍子产业发展规划(2024—2035年)》,目标到2035年实现山苍子面积5万亩以上、总产值10亿元以上,建成全国产业发展重点县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