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
搜索文档
康养产业学院及实践基地落户海南陵水 政企行校协同助力自贸港康养发展
央视网· 2025-10-29 16:24
10月26日,三亚理工职业学院康养产业学院、康养旅游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在海南陵水正式揭牌成 立。仪式由海南省养老康养产业协会主办,政府部门、行业协会、企业代表及专家学者共同参与,标志 着海南康养产业在"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方面迈出实质性一步。 仪式上,校方代表与企业代表共同为康养产业学院和实践教学基地揭牌。李慧院长在发言中分享了 大健康与生活服务学科平台建设、康养旅居产业发展趋势及产教融合路径,引发与会嘉宾共鸣。 政策与生态双轮驱动 海南康养产业迎发展良机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人口结构变化,民众对健康生活的需求已从"疾病治疗"转向"品质康养"。越来 越多老年人不再局限于传统医疗康复,而是选择在自然与人文环境优越的地区践行健康生活,这一趋势 为康养产业注入新动力。 作为全国唯一热带岛屿省份,海南凭借得天独厚的生态气候资源和明确的政策支持,成为发展康养 产业的理想之地。其中,三亚、陵水等地因生态禀赋突出、配套设施不断完善,正成为康养旅居的热门 区域。 值得关注的是,2025年海南全岛封关运作进入倒计时,将为康养产业带来新一轮政策红利。封关 后,海南将实行"一线放开、二线管住、岛内自由"的监管模式,并实施"零关税、低 ...
京东大药房携手泽德曼启动专项行动 特惠关爱特应性皮炎患者
中国经济网· 2025-10-27 15:55
10月27日,正值京东11.11,创新药品牌泽德曼医药与京东大药房开启深度合作,消费者通过京东 APP搜索"泽立美本维莫德乳膏关爱专属",即可参与双方发起的"关爱患者 10元守护"专项关爱行动,特 定区域的轻中度特应性皮炎患者通过领取350元优惠劵,实际仅需支付10元,即可获得一支创新药"泽立 美乳膏"。该活动旨在通过严谨合规的药品供应路径,为特定区域患者提供接触创新治疗方案的机会。 泽德曼医药旗下的泽立美品牌负责人表示:"我们选择与京东健康合作,正是看重其严格的身份核 验、处方审核与药品追溯体系。这不仅是对患者用药安全的根本保障,也体现了我们作为药企对药品流 通规范的尊重。" 实际上,这不是双方首次为患者提供关爱服务。今年9月,京东健康联合泽德曼等品牌启动"健康护 航,安心换季"秋季关爱行动,为全人群换季防护提供专业支持。依托京东健康的"医-检-诊-药"全链条 能力,泽德曼可高效为过敏、皮肤疾病等秋季高发问题提供解决方案,京东健康也借此进一步扩充与泽 德曼合作的皮肤药品类,强化供应链能力,构建覆盖预防、诊疗、康复的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体系。 作为全球首个批准用于2岁以上儿童与成人湿疹治疗的芳香烃受体创新药,泽 ...
第92届CMEF举办 万余款新品集中亮相
中证网· 2025-09-29 22:44
中证报中证网讯(记者傅苏颖)9月26日-9月29日,为期4天的第92届中国国际医疗器械博览会(CMEF)在中 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展馆(广州.广交会展馆)举办。展览面积近16万平方米,来自近20个国家和地区的近 3000家企业同台竞技,万余款新品集中亮相,预计将吸引超12万名专业观众入场。 CMEF被誉为全球医疗"风向标"。本届CMEF共设有28大主题展区,聚焦智能技术应用、核心部件国产 化、国际化合作、全周期健康管理等行业趋势,涵盖超声、放射、呼吸、麻醉、重症、消融、医疗机器 人、体外诊断、内窥镜、宠物健康、养老、康复及个人健康、医疗器械设计与制造等主题展区。脑机接 口、融合AI、医疗机器人、基因测序等前沿技术及诸多新品集中亮相。 本届CMEF还同期举办"医疗器械设计与制造""智慧健康""应急救援""宠物健康"等一系列热点领域的子 品牌展会,打造全产业链生态圈。 作为CMEF的核心子品牌,中国国际医疗器械设计与制造技术展览会(ICMD)聚焦医疗器械制造上游供应 链,致力于构建一个覆盖"设计-制造-服务"的完整产业生态体系。近500家国内外品牌携万余款产品参 展。其中,材料科学与新型应用领域的前沿成果首次集中亮 ...
第92届CMEF医博会在广州开幕 各方力量共绘医疗创新发展新蓝图
人民网· 2025-09-29 16:41
展会概况 - 第92届中国国际医疗器械博览会于9月26日在广州开幕,展期4天,展览面积近16万平方米 [1] - 展会吸引近20个国家和地区的3000余家企业参展,万余款医疗器械新品集中亮相 [1] - 展会以“健康・创新・共享——共绘全球医疗新蓝图”为主题,同期举办60余场会议论坛 [1] AI与智能化趋势 - 人工智能已全面融入影像诊断、智慧康复等医疗服务全链条,成为产业升级核心动力 [2] - 展会设置28大主题展区,聚焦智能技术应用、核心部件国产化等趋势 [2] - 影像展区的国产数字心脏专用SPECT、大平板移动C形臂,以及医疗机器人展区的全膝关节置换手术导航系统、骨科手术机器人成为现场焦点 [2] 消费医疗与新场景 - 展会首次增设国际健康生活方式展,以“健康生活美好未来”为主题,围绕“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打造新消费场景 [3] - 展区汇聚智能穿戴、居家健康监测、慢病管理、医疗美容、中医养生等千余款前沿产品 [3] - 配套“健康生活嘉年华”活动打造沉浸式体验,推动健康理念普及 [3] 产业链生态构建 - 展会同期举办医疗器械设计与制造、智慧健康、应急救援、宠物健康等系列子品牌展会,覆盖产业链上下游 [4] - 上游创新方面,中国国际医疗器械设计与制造技术展览会吸引近500家品牌参展,展示材料科学等前沿成果 [4] - 康养产业展示智能康复医疗、智慧养老、家用医疗新技术,推动银发经济与智慧健康融合 [4] 宠物医疗板块 - 宠物健康展聚焦宠物肿瘤早筛、康复理疗设备,推动人医技术向宠物医疗转化 [5] - 展会旨在实现“人宠共享健康”理念的临床与家庭落地 [5] 行业交流与市场机遇 - 展会期间举办60余场高端论坛,邀请千位行业领袖探讨科技创新、AI+医疗、数字化转型等关键议题 [6] - 《中国医疗器械创新研究白皮书》在展会发布,梳理2015至2024年全球医疗器械科研产出与竞争格局 [6] - 参展企业希望借助展会与广州大湾区商贸枢纽优势,将产品推向东南亚、中东、欧美市场,提升国际市场渗透率 [6]
狮城百姓大药房董事长做客大圣驾到 探索家庭健康服务新生态
搜狐财经· 2025-09-13 10:05
作为河北省沧州市医药零售领域的标杆企业,狮城百姓大药房自创立以来,已形成覆盖区域核心商圈与社区的连锁服务网络,凭借专业药事服务团队、智 能化药品管理系统及多元化健康产品矩阵,成为百姓身边的 "健康守护者"。贾建忠董事长在大圣驾到十二周年庆典致辞中感慨道:"十二载深耕,大圣驾 到从单一服务走向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这份坚持与创新令人敬佩。我常说,'想成为谁,就去模仿谁'—— 模仿不是照搬,而是深研其内核、借鉴其路 径,再走出自己的特色。大圣驾到在家庭健康服务中的布局与实践,正是值得我们深入学习的范本。" 他进一步表示,大圣驾到 5.0 数智化家庭健康调理 模式实现了传统中医与现代科技的完美融合,这与狮城百姓 "专业、品质、细致、温度" 的服务宗旨高度契合。 2025 年 9 月 12 日,河北狮城百姓大药房连锁有限公司董事长贾建忠、总裁杜兆鹏、养生中心负责人张红一行莅临大圣驾到总部参观交流,恰逢大圣驾到 十二周年庆典之际。双方就大健康产业创新发展、儿童健康管理体系建设及中医适宜技术标准化推广等议题展开深度探讨,旨在响应 "健康中国" 战略号 召,探索专业医药资源与普惠健康服务的融合路径,为家庭健康管理领域注入新动 ...
第92届中国国际医疗器械博览会将开幕 一站看遍全球医疗“黑科技”
证券时报网· 2025-09-12 17:08
展会概况与规模 - 第92届中国国际医疗器械博览会于9月26日至29日首次在广州举办,主题为“健康·创新·共享——共绘全球医疗新蓝图” [1] - 展会展览面积近20万平方米,吸引全球近20个国家的近3000家企业参展,预计接待超12万名专业观众 [1] - 广州已集聚超过6500家生物医药与健康领域企业,形成全产业链生态体系,为展会提供坚实产业支撑 [1] 展区设置与核心亮点 - 展会设立28大主题展区,覆盖超声、放射、医疗机器人、体外诊断等领域,呈现完整生态链 [2] - “AI+医疗”是核心亮点,集中展示智能诊断设备、AI辅助手术系统、智慧药房解决方案 [2] - 医疗机器人展区展示全膝关节置换手术导航设备等成果,放射展区推出全球首款数字心脏专用SPECT [2] - 首次设立“国际健康生活方式展”,聚焦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引入智能穿戴、慢病管理等千余款产品,打造“医疗+消费”新场景 [2] - 中国健康管理行业市场规模预计2025年达21898亿元,2030年将突破3.2万亿元 [2] 同期活动与产业融合 - 同期举办医疗器械设计与制造、智慧健康、应急救援、宠物健康等子品牌展会,践行“产展融合”理念 [3] - 中国国际医疗器械设计与制造技术展览会吸引近500家品牌参展,展示智能制造落地成果 [3] - 康复及养老展会展示外骨骼康复训练机器人等产品,抢占银发经济风口 [3] - 宠物健康展推动人医技术与宠物医疗双向转化,践行“人宠共享”理念 [3] 行业交流与市场拓展 - 举办近70场高端论坛,围绕国际合作、政策法规、市场开拓等五大板块展开 [3] - 借助广交会资源推出“WeMatch”一对一商务洽谈活动,并通过iCMEF线上平台实现365天常态化商贸对接 [3] - 2024年中国医疗器械对东南亚出口同比增长12.61%,本届展会东南亚采购需求占比显著提升,助力企业出海 [3]
以创新定义未来!相达生物科技凭硬核实力入选《福布斯亚洲》2025最具关注企业榜
江南时报· 2025-08-29 15:38
核心观点 - 公司入选《福布斯亚洲》"2025年值得关注的100家企业"榜单 体现国际权威机构对其技术实力和商业价值的高度肯定 [1][3][4] 权威认可 - 入选《福布斯亚洲》"值得关注的100家企业"榜单 该榜单以严谨性和权威性著称 旨在发掘亚太地区最具创新力和成长性的新兴企业 [4] - 榜单从创新能力 商业模式 市场影响力和发展前景等多个维度进行严格筛选 入选企业代表亚洲商业活力的最高水平 [4] 技术创新 - 公司通过自主创新的PHASiFYTM样本浓缩提取专利技术和智能诊断平台 突破传统检测技术的局限性 [5] - 开发出灵敏度提升10-100倍的检测技术 大幅提高早期疾病检出率 [5] - 打造操作简易 成本优化的检测方案 使先进诊断技术惠及更多人群 [5] - 检测范围涵盖传染病 癌症早期筛查等重大健康领域 [5] 产品体系 - 公司打造基于"生命科学+严肃医疗+大健康"解决方案和优质服务平台 覆盖尿液检测 女性健康 肿瘤早筛三大领域 [5] - 构建覆盖不同人群需求的居家检测解决方案 以居家检测为入口 通过"风险评估+早期发现+健康管理"三维服务 实现"检-诊-管"一体化生态 [5] - 预防筛查阶段推出传染病及肿瘤尿液居家自测产品 用户可在家轻松获取临床级检测服务 [6] - 精准诊断阶段提供常见癌肿精准辅助医学诊断 确保结果可靠性 [7] - 健康管理阶段建立个性化健康干预体系 基于检测数据提供科学指导方案 形成完整的健康管理闭环 [7] 战略布局 - 凭借近期完成的3400万美元A轮融资 公司加速推进战略布局 [7] - 深化技术创新 研发PHASiFYTM技术王牌产品 [7] - 建设智能化生产体系 提升产能与质量管控水平 [7] - 拓展亚太及欧美市场 推动全球业务布局 [7] - 加强与医疗机构 科研院所合作 构建大健康生态系统 [7]
“科技向善,重构营养健康管理新场景”学术交流会圆满落幕, 如新携创新科技共探精准营养未来
中国经济网· 2025-08-28 10:19
会议背景与核心议题 - 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主办、如新公益支持的"科技向善,重构营养健康管理新场景"学术交流会在京举行,聚焦精准营养技术创新、慢病防控实践及临床营养干预价值等议题,旨在搭建产学研用协同平台推动产业升级 [1] 政策与战略方向 - 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过去5年开展营养与慢病管理科普讲座,未来将融合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技术构建健康服务生态 [3] - 如新集团战略与"健康中国2030"高度一致,以基因表达科技、人工智能与大数据驱动,重点深耕抗衰老、代谢健康及认知健康三大领域 [5] - 《国民营养计划》实施需政府、企业及社会协同,企业需创新生产技术并探索市场推广方法 [6] 技术创新与产品突破 - 如新推出PRYSM iO超光谱智能扫描仪,基于诺贝尔奖"拉曼光谱"原理,可无创测量皮肤类胡萝卜素水平,15秒收集数十万皮肤反射数据并通过AI生成身体防御指数 [12] - 设备研发历时20余年,依托全球2600万次扫描数据积累,吸烟、肥胖及蔬果摄入不足人群指数显著偏低,营养补充与生活方式改善可快速提升指数至健康区间 [12][13] 营养健康管理实践 - 中国疾控中心专家提出以《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为指导,通过膳食平衡、运动及早防早治降低慢病风险 [8] - 临床营养需遵循"5阶梯疗法",针对肿瘤患者、老年人及孕妇等特殊人群实施营养教育、口服营养补充或肠内/肠外营养干预 [10] - 如新通过40余年研发积累,从生活方式、体型管理、抗氧化等多维度推出全面代谢健康管理方案 [6] 经济效益与资源整合 - 卫生经济学研究显示每1元营养干预投入可节省6-15元后续治疗支出,需推动医保支付覆盖精准营养服务 [15] - 建议构建营养知识库并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至社区与家庭 [15] - 如新依托健康大数据提供从健康检测到个性化管理方案的全链条服务,强化与媒体、医疗机构合作普及主动健康理念 [16] 行业协同与传播 - 企业应成为国家大健康战略的宣传者、共建者与实践者 [16] - 健康科普需通过视觉化、视频化内容转化专业知识,联合专家破解营养谣言以提升公众健康素养 [16] - 会议凝聚政策引领、科技赋能、企业实践与媒体传播多方共识,为产业升级提供创新范本 [19]
如新携创新科技重构营养健康管理新场景
扬子晚报网· 2025-08-27 18:20
行业趋势与政策背景 - 中国"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设定明确可量化目标 推动大健康产业蓬勃发展 [1] - 行业协会与专家学者聚焦精准营养技术创新 慢病防控实践 临床营养干预价值三大核心议题 [1] 公司战略定位 - 公司以基因表达科技 人工智能与大数据为驱动 重点深耕抗衰老 代谢健康及认知健康三大核心领域 [1] - 公司发展战略与中国"健康中国2030"战略高度一致 致力于将科技创新转化为普惠健康方案 [1] - 公司通过40余年保健食品研发制造经验 探索出个性化与精准营养的健康管理路径 [1] 产品技术创新 - 公司推出PRYSM iO超光谱智能扫描仪 采用超光谱吸收技术 15秒内收集数十万皮肤反射数据 [4] - 设备基于1930年诺贝尔奖成果"拉曼光谱"原理 无创测量皮肤类胡萝卜素水平 [4] - 技术依托全球2600万次扫描数据库 通过AI驱动机器学习生成身体防御指数 [4] 临床营养研究 - 临床营养需遵循"5阶梯疗法" 根据患者病情选择营养教育 口服营养补充 肠内/肠外营养等途径 [3] - 特别关注肿瘤患者 老年人 孕妇等特殊人群的营养需求 [3] - 研究证实吸烟 肥胖 蔬果摄入不足人群的防御指数显著偏低 [5] 健康管理方案 - 提出全面代谢健康管理方案 涵盖生活方式 体型管理 抗氧化 营养素等多维度 [1] - 建议以《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为指导 践行"膳食平衡宝塔"原则 [2] - 通过规律摄入营养补充剂和改善生活方式 防御指数可快速提升至绿色健康区 [5] 未来发展路径 - 公司以"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为理念 提供从健康检测到个性化健康管理方案的全链条服务 [5] - 依托健康大数据 为消费者提供饮食 运动 营养补充等定制化解决方案 [5] - 持续探索科技在健康领域的应用 推动大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 [5]
2025年中国妇科更年期用药行业概览:从“被遗忘的岁月”到“被照亮的未来”,更年期用药帮女性跨越寒冬
头豹研究院· 2025-08-26 20:41
行业投资评级 - 报告未明确提供行业投资评级 [1][5][6][7][8][9] 核心观点 - 中国妇科更年期用药行业呈现中西药并存格局 西药以激素疗法为主作为临床首选方案 中成药依托传统医学理念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 [2] - 非激素新药创新突破为行业注入活力 全球首个针对神经激肽受体的双重靶向疗法新药获英国MHRA批准 有望提升女性主动就医意愿并开辟新增长空间 [3] - 政策驱动基层医疗资源优化配置 将加速行业中西部及基层市场下沉 提升用药可及性 [2] - 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理念普及推动行业转型 更年期综合征预防性干预需求显著增长 催生多元化用药场景 从被动治疗转向主动健康管理 [2] 行业概述 - 更年期定义为女性绝经前后时期 与围绝经期概念相近 机体变化以卵巢功能衰退为核心 导致雌激素、孕激素波动及促性腺激素升高 [12][13][14][15][16] - 更年期综合征表现为血管舒缩症状(如潮热发生率51-60岁女性达63%)、自主神经失调(心悸发生率26% 失眠67% 易怒56%)、精神神经症状(焦虑状态比例达15%)及骨质疏松等健康问题 [19] - 辅助检查以生殖内分泌激素测定(如FSH>40U/L且E₂<73.4pmol/L示卵巢功能衰竭)和妇科超声为核心 兼顾多维度评估(如焦虑量表、骨密度检测) [21][22][23][24] - 行业发展历经三阶段:萌芽期(20世纪70-90年代 西药主导结合中医探索)、高速发展期(2009-2015年 中西医体系分别完善)、成熟期(2021-2023年 指南发布推动规范化与中西医结合) [25][27] 市场规模 - 2024年行业市场规模达169.7亿元(西药88.8亿元 中成药80.9亿元) 预计2029年增长至449.6亿元 年复合增长率显著 [30][31] - 增长动能来自非激素创新药进展(如拜耳新药进入美国FDA审评阶段)及基层医疗渗透率提升 [31][32] - 西药与中药结构分化源于医疗行为模式(西药起效快、循证医学成熟)与患者认知(中药契合"治未病"文化心理)双重驱动 [31] 行业趋势 - 区域发展不均衡:2021年更年期保健门诊覆盖率省级72.5%、地市级44.8%、区县级21.7% 东部36.4%、中部38.8%、西部29.5% 政策推动下中西部及基层市场潜力待释放 [36][37][43] - 服务模式转向多学科融合:门诊覆盖盆底康复指导(妇幼保健院79.6% 综合医院87.5%)、肿瘤筛查(妇幼保健院71.8% 综合医院80.0%)等服务 催生跨科室联合用药需求 [39][44] - 线上渠道扩张:2024Q1-Q3妇科更年期中成药线上销售同比增长76.7% 显著高于安胎药(61.9%)和调经药(51.9%) 因私密性需求推动 [65][70] 产业链分析 - 上游:化学药原料药以黄体酮为主(获批登记16件) 国产化率91.2% 67.7%厂商具上市公司背景;中成药原料依赖中药材 价格波动影响成本 [53][55][56][57] - 中游:化药核心品种为黄体酮(占品类33%)、地屈孕酮(17%);中成药包括六味地黄丸等经典名方及坤泰胶囊等独家品种 [47][59][60] - 下游:线上药店渠道增长强劲(2020-2024Q3妇科中成药线上销售复合增长率超40%); 用药需求呈年龄阶梯性:轻度症状患者偏好中成药(44岁以上发生率上升) 重度症状患者(56岁达峰值)需长期维持治疗 [65][66][67] 竞争格局 - 分三梯队:第一梯队(复星医药、白云山)拥有中成药独家品种及丰富剂型; 第二梯队(仁和药业、华润双鹤)覆盖经典中成药且中西药布局; 第三梯队(天士力、桂林三金)以经典中成药为主但产品线有限 [72][73][75] - 竞争力取决于中成药领域深耕度 未来格局变化将受非激素化药技术突破及中药临床证据链完善影响 [72] 代表企业 - 复星医药、佛慈制药、白云山、葵花药业等企业通过独家品种布局和剂型创新巩固市场地位 [9][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