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控制权转让

搜索文档
天普股份:中昊芯英9.65亿元收购资金已到位
新浪财经· 2025-09-16 20:21
控制权转让资金情况 - 收购方中昊芯英收购资金9.65亿元已全部到位 [1] - 方东晖收购资金7.64亿元已全部到位 [1] - 海南芯繁收购资金3.95亿元中部分未实缴 预计2025年9月19日完成实缴 [1] 收购后业务规划 - 中昊芯英无资产注入计划 [1] - 未来12个月内不计划对上市公司主营业务进行重大调整 [1] 交易风险控制 - 若发现内幕交易或操纵市场行为 交易可能终止 [1] - 公司严格控制内幕信息知情人管理以防信息泄露 [1]
300420,控制权拟变更!
中国基金报· 2025-09-11 06:54
控制权变更 - 控股股东侯友夫与蔡敏向高梧卓越转让公司15%股份 交易完成后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变更为高梧卓越及其执行事务合伙人姚小春 [1][3] - 具体转让比例为侯友夫转让总股本8.44% 蔡敏转让总股本6.56% 交易总价款6.75亿元 每股转让价格约4.03元 [3] - 高梧卓越成立于2024年8月9日 注册资本5.52亿元 经营范围涵盖智能机器人研发 汽车零部件研发制造 工业控制计算机及系统制造等领域 [3] 交易结构与资金安排 - 高梧卓越已收到广东中泰工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转入3.375亿元投资款 并取得银行项目并购贷款意向函 融资比例不超过交易对价60% 资金来源于自有或自筹 [3] - 高梧卓越股权结构中姚小春认缴出资200万元占比0.3623% 中泰工业认缴出资5.5亿元占比99.6377% 姚小春为中泰工业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 控制10家企业 [4] - 中泰工业主营业务为汽车零部件及汽车冲压模具研发 生产和销售 其余9家企业多为员工持股平台 [4] 公司治理安排 - 股份过户后将启动董事会改组 新董事会由9名董事组成 包括6名非独立董事(高梧卓越提名不少于4名)和3名独立董事(均由高梧卓越提名) [4] - 董事长由高梧卓越提名董事担任 审计委员会中股东提名的人选均由高梧卓越提名 高梧卓越承诺收购完成后18个月内不转让所持股份 [4] 交易动机与规划 - 高梧卓越基于对五洋自控内在价值的认可 希望通过获得控制权为业务发展赋能 提升盈利能力与抗风险能力 为股东创造更好回报 [4] - 高梧卓越暂无未来12个月内改变主营业务 进行重大资产重组 调整员工聘用计划及分红政策的明确计划 [4] - 原控股股东减持主要出于自身资金需求及资本规划 未来12个月内不排除进一步增减持股份的可能 [5]
300420 控制权拟变更!
证券时报网· 2025-09-10 23:14
控制权变更交易 - 五洋自控控股股东侯友夫与蔡敏向高梧卓越转让15%股权 其中侯友夫转让8.44% 蔡敏转让6.56% [2][3] - 交易总价款6.75亿元 每股转让价格约4.03元 [2] - 交易完成后控股股东变更为高梧卓越 实际控制人变更为姚小春 [2][3] 收购方背景 - 高梧卓越成立于2024年8月9日 注册资本5.52亿元 注册于深圳市南山区 [2] - 经营范围涵盖智能机器人研发 汽车零部件研发制造 工业控制计算机及系统制造 [2] - 资金来源于广东中泰工业科技转入的3.375亿元投资款及银行并购贷款(融资比例不超过交易对价60%) [2] 收购方关联结构 - 中泰工业认缴出资5.5亿元(占比99.6377%) 姚小春认缴出资200万元(占比0.3623%) [4] - 姚小春同时控制10家企业 包括中泰工业及9个员工持股平台 [4] - 中泰工业主营业务为汽车零部件及汽车冲压模具研发生产和销售 [4] 公司治理安排 - 董事会改组后由9名董事组成 包括6名非独立董事(高梧卓越提名不少于4名)和3名独立董事(均由高梧卓越提名) [4] - 董事长由高梧卓越提名董事担任 审计委员会人选均由高梧卓越提名 [4] - 高梧卓越承诺收购完成后18个月内不转让所持股份 [4] 交易动机 - 高梧卓越基于对五洋自控内在价值的认可 希望通过获得控制权为公司业务发展赋能 [4] - 原控股股东减持主要出于自身资金需求及资本规划 [5] - 高梧卓越暂未计划改变主营业务 进行重大资产重组或调整员工聘用及分红政策 [4]
海伦钢琴: 关于公司第六届监事会第十一次临时会议决议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9-02 00:27
监事会决议 - 第六届监事会第十一次临时会议于2025年9月1日以现场表决方式召开 由陆小明主持 [1] - 会议通知于2025年8月25日通过传真 邮件及专人送达方式发出 [1] 股份限售承诺豁免 - 审议通过《关于豁免公司董事 高级管理人员自愿性股份限售承诺的议案》 表决结果为3票赞成 0票反对 0票弃权 [1][2] - 豁免事项有利于推动公司控制权转让交易顺利实施 加快业务持续发展升级 提升持续经营能力 [1] - 豁免事项不会对公司持续经营产生不利影响 不损害公司及中小股东合法权益 符合相关法律法规要求 [1] 后续审议安排 - 该议案尚需提交公司股东大会审议 [2]
股价大跌超12%!熙菱信息实控人之一被立案调查,拟以7.2亿元卖掉控制权
新浪财经· 2025-08-20 17:24
股价表现 - 8月20日股价大幅下挫 收盘报19.48元/股 下跌12.45% [1] 公司治理变动 - 控股股东兼总经理岳亚梅被阿拉山口市监察委员会立案调查并采取留置措施 [1] - 董事长何岳代行总经理全部职责 公司称组织架构及内部控制机制完善 控制权未发生变化 [1] - 控股股东何开文、岳亚梅夫妇拟协议转让合计25.06%股权(4797.9万股)予上海盛讯和上海金中易 转让后持股比例降至7.64% [1] - 具体转让方案:何开文向上海盛讯转让19%股权(3638万股) 何开文与岳亚梅向上海金中易转让6.06%股权(1159.9万股) 转让单价15.02元/股 总交易价款7.2亿元 [2] 财务表现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4347.91万元 同比增长50.99% 归母净利润-1501.83万元(上年同期-1494.72万元) 扣非净利润-1573.35万元(上年同期-1764.38万元) [4] - 2024年营业收入1.63亿元 同比上升2.3% 归母净利润亏损6055万元(上年亏损4015万元) 扣非净利润亏损7306万元(上年亏损4868万元) 经营现金流净额-2465万元 同比下降178.4% EPS为-0.3162元 [4] 业务与经营状况 - 主营业务涵盖计算机软硬件技术开发、数据处理技术、安防工程承接及货物技术进出口业务 [2] - 公司称因宏观经济波动、行业市场变化及政府客户预算削减导致项目招投标进度放缓 但主营业务、核心竞争力及主要财务指标未出现重大不利变化 [4]
科华控股三谋易主,接盘方是旧相识还是新玩家?
钛媒体APP· 2025-08-18 21:53
控制权变更筹划 - 公司控股股东及实控人筹划股份转让 可能导致实控人变更 股票于8月18日起停牌[1] - 公告发布前公司股价盘中触及涨停 收盘上涨近7%[1] - 控股股东曾强调不排除未来继续转让股份实现控制权变更 包括与上海晶优合作[5] 历史控制权转让尝试 - 2022年7月陈氏家族拟转让12%股份并配套4000万股定增予陈伟 交易若完成陈伟将持股32.3%成为实控人[2] - 陈伟在受让12%股份后于2023年6月放弃认购定增 终止收购 原因为涉嫌操纵证券市场被证监会立案[2] - 陈伟所持1600万股于2024年12月变卖成交 张宇以1.37亿元竞得 折合每股8.57元 约为当日收盘价七折[3] - 2023年8月再度筹划控制权变更 但一周后终止 上海晶优最终仅收购11.45%股份未取得控制权[4] 股东结构现状 - 截至2025年4月15日 陈洪民持股20.11%为实控人 上海晶优持股11.21%为第二大股东[4] - 张宇持股8.27%为第三大股东 陈伟持股3.47%为第四大股东且全部股份被冻结[3][4] - 上海晶优2025年1月将所持1300万股质押给国泰君安 占其持股59.93% 占总股本6.72%[6] 上海晶优投资状况 - 上海晶优以每股22.49元受让15,275,647股 总转让价款3.44亿元[6] - 因分红转增持股增至21,691,419股 按停牌前股价15.12元计算价值3.28亿元 入股近2年账面浮亏约1557万元[6] - 上海晶优2025年7月减资 注册资本由27.6亿元减至23.19亿元[6] 公司业绩表现 - 2024年营收23.72亿元同比下降9.28% 归母净利润1.05亿元同比下降14.71%[8] - 2025年一季度营收5.26亿元同比下降15.17% 归母净利润2560.77万元同比下降40.82%[8] - 公司2018-2021年归母净利润持续下滑 2021年亏损4675.63万元[7] 业务与战略动向 - 公司为汽车涡轮增压器壳体头部企业 产品用于传统燃油车及混合动力车型 客户含宝马、奔驰、比亚迪等[7] - 2024年12月公告拟以不超过1600万美元设立泰国全资子公司并建设生产基地 截至2025年5月已完成设立[9]
603161,盘中突拉涨停!原因找到了
中国基金报· 2025-08-15 23:51
公司控制权变更 - 科华控股实控人陈洪民及其一致行动人正在筹划股份转让事宜,可能导致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变更,公司股票将于2025年8月18日起停牌不超过2个交易日[2] - 这是公司自2018年上市以来第三次筹划控制权转让,前两次分别发生在2022年和2023年但均未成功[4][11][13] - 公告发布前公司股价在8月15日大涨6.86%,收盘价15.12元,市值29.39亿元[5][6] 股东结构 - 截至2025年4月15日,陈洪民及其一致行动人合计持有公司25.01%股份,其中陈洪民个人持股20.11%[9][10] - 前十大股东合计持股51.9%,第二大股东上海昌优新能源持股11.21%[10] - 实控人陈洪民现年71岁,其子陈小科虽持股2.89%但未参与公司管理[9][10] 历史控制权转让 - 2022年7月首次筹划转让给万象汽车陈伟,陈伟受让12%股份后因涉嫌操纵证券市场被立案而终止[11] - 2023年8月第二次筹划转让给上海晶优新能源,因未达成一致而终止,最终晶优新能源受让11.45%股份[13] 财务表现 - 2018-2021年归母净利润持续下滑,2021年亏损4675.63万元[15][17] - 2022-2023年业绩回暖,2023年创历史新高,主要受益于新能源类产品[17] - 2024年营收23.72亿元同比下降9.28%,净利润1.05亿元同比下降14.71%[18] - 2025年一季度营收5.26亿元同比下降15.17%,净利润2560.77万元同比下降40.82%[19] 主营业务 - 公司主要生产汽车动力单元和底盘传动系统关键零部件,包括涡轮增压器涡轮壳、中间壳等,是该领域头部企业[9]
河化股份拟易主股价提前涨停 主业不振近9年累亏4.4亿未分红
长江商报· 2025-08-01 07:48
公司控制权变更 - 河化股份控股股东银亿控股正在筹划股权转让事宜 可能导致公司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变更 [1][3] - 公司股票自7月31日起停牌 预计停牌不超过2个交易日 [4] - 银亿控股当前持有公司23.76%股权 全部处于质押状态 [5] 股价异动与市场反应 - 7月30日公司股票突然涨停 引发市场对信息泄露的质疑 [4] - 2024年6月下旬至7月30日 股价从2.23元/股涨至8.02元/股 累计涨幅达2.6倍 [8] - 截至7月30日收盘 公司总市值29.36亿元 银亿控股持股市值约6.98亿元 [6] 股东结构与资本动向 - 前十大股东中无基金公司 第三大股东持股比例仅0.98% [2][12] - 原控股股东河化集团持股比例从上市初60.26%降至10.24% 全部质押 [10] - 定增股东王进文父女2021年减持6.88%股权后已退出 [11][12] 经营业绩表现 - 2016-2024年归母净利润累计亏损4.4亿元 期间未派发现金红利 [1][15] - 2024年归母净利润0.79亿元为9年最高 但扣非净利润仅389.04万元 [13] - 2025年一季度归母净利润136.2万元 同比增217.42% [14] 业务转型与资产收购 - 2020年以2.66亿元收购南松医药93.41%股权 布局医药中间体业务 [13] - 公司形成农化与医药中间体双主业格局 但未改善基本面 [1][13] 控股股东财务分析 - 银亿控股2016年以8.4亿元收购控制权 当前持股市值较成本亏损约20% [6] - 实际控制人熊续强因激进扩张从宁波首富变为"首负" [1]
刚刚!又一家南京上市公司要卖了
搜狐财经· 2025-07-30 22:59
公司控制权变更 - 公司于2025年7月31日起停牌,筹划控制权变更事项,预计停牌不超过2个交易日 [1] - 控股股东邹余耀持股35.85%,若全部转让持股市值约10亿元 [1][8] 股东减持情况 - 邹余耀于2025年5月15日通过询价转让减持564.72万股(占总股本4.94%),套现8854.78万元 [4][6] - 减持价格15.68元/股,涉及6家机构投资者,锁定期6个月 [6][7] 财务表现 - 2024年营业收入3.49亿元,同比下降27.49% [4] - 2024年归母净利润亏损1.41亿元,同比下降623.64%,创上市以来最大亏损 [4] - 上市8年累计净利润亏损2931.58万元,累计现金分红3451.34万元 [8] 业务概况 - 主营超硬材料工具和半导体设备,产品包括电镀金刚线(用于光伏硅材料切割)和金刚石砂轮(用于半导体晶圆加工) [1] - 2017年创业板上市,当前市值约28亿元 [1] 行业动态 - 2025年7月A股市场超30家公司披露控制权变更,包括南京地区金智科技、万德斯等企业 [9]
上纬新材15天涨超10倍
快讯· 2025-07-29 09:59
股价表现 - 上纬新材股价拉升涨超14% [1] - 15个交易日累计涨幅超1060% [1] - 成为A股年内首只10倍股 [1] 控制权变更 - 智元机器人拟通过公司及核心团队共同出资设立的持股平台取得控制权 [1] - 采用协议转让和要约收购的方式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