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科技

搜索文档
Corteva (CTVA) Q2 Revenue Jumps 6%
The Motley Fool· 2025-08-07 12:26
Corteva (CTVA -1.58%), an agriculture technology company specializing in seeds and crop protection products, posted its earnings for the second quarter of 2025 on August 6, 2025, delivering results that topped analyst expectations and raised its financial outlook for the year. The company announced earnings per share (EPS) of $2.20 on a Non-GAAP basis, well ahead of the $1.89 non-GAAP consensus estimate, and GAAP revenue of $6.46 billion, surpassing the $6.27 billion non-GAAP estimate. EPS (non-GAAP) and re ...
500元/斤!“荔中爱马仕”破圈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04 06:52
高端荔枝市场定位 - 冰荔定价高达500元/斤,远高于普通荔枝品种如桂味5元/斤和糯米糍8元/斤 [1] - 当前冰荔价格保持高位,一级果380元/斤,特级果760元/斤,畅销北上广深并进入新加坡市场 [2] - 冰荔被称为"荔中爱马仕",其高端定位源于独特外观和严格品质把控 [3][6] 品种培育与科技创新 - 冰荔由黄志强与东莞农业科学研究中心、华南农业大学共同培育,填补了当时高端荔枝市场空白 [3] - 品种特点包括果肉冰清玉洁的透明质感,鲜红亮泽的果皮,需经过十几道工序筛选 [3] - 东莞选育的优质荔枝品种占全省重点推广新品种的40%,当地优质荔枝种植占比超90% [6] 智能化种植技术应用 - 种植模式从经验种植1.0版升级为智能化3.0版,包括无人机和轨道车运输系统 [3] - 轨道车系统可一次运输1000斤荔枝,年节省人工成本6-10万元 [3] - 应用"光驱避"技术防治蒂蛀虫害,减少农药使用 [4] 品质标准与品牌建设 - 东莞发布国内首个冰荔质量标准《厚街冰荔荔枝》团体标准,规定16项品质指标和三个等级 [6] - 2000棵果树中仅六成果实能达到一级果标准,严格把控品质维持高端定位 [6] - 通过错峰上市策略(5-8月)延长销售周期,已在多地建立5个合作种植基地 [5][6] 营销与渠道拓展 - 通过抖音平台积累8.5万粉丝,2023年仅直播卖苗木就创收100万元 [5] - 销售渠道从线下扩展到线上,产品供不应求曾导致退单情况 [5] - 礼盒装特级果采用高端包装,满足礼品市场需求 [3]
科技破局1.2万公里,广东荔枝40天“甜”到纽约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03 23:30
广东荔枝全球化突围路径 - 广东荔枝通过科技手段突破保鲜技术瓶颈,实现1.2万公里40天0℃恒温跨国运输,成功登陆美国纽约市场[1][3] - 行业采用"田头智慧小站"模式,实现采摘1小时内速冻预冷,配合物理源/植物源/生物源保鲜技术,使桂味妃子笑等品种保鲜期延长至40天[4] - 运输体系创新形成"航空+冷链+无人机"智能化网络,精准控制0.001℃温差波动,确保18天海运周期稳定性[3][4] 品种优化与供应链管理 - 茂名产区80%种植面积调整为白糖罂妃子笑等耐贮运品种,同步开发火山岩荔枝迟美人等新品种以延长供应周期[3] - 采后处理需经过48小时杀菌预冷工序,全程避免过度包装以保持荔枝呼吸活性[3] - 针对南半球反季节供应特点,调整品种结构匹配欧美圣诞节消费档期[6] 国际市场拓展成效 - 2023年上半年广州海关数据显示荔枝出口1099.3吨同比增2.5倍,美国市场出口量激增26倍成为第二大出口市场[6] - 茂名海关统计显示截至7月21日出口7070.6吨同比增140%,货值1.02亿元同比增57%[6] - 产品已覆盖40多个国家和地区,妃子笑白糖罂等品种在国际市场形成品牌溢价[6] 产业链价值提升 - 开发米其林餐厅荔枝鹅肝慕斯Z世代荔枝冰咖等深加工产品,切入高端时尚消费场景[6] - 通过"东方爱情果"IP打造推动广东荔枝季全球化,改变欧美消费者将荔枝视为圣诞专属的认知[6] - "12221"农产品营销体系持续深化,形成从种植到精深加工的品牌化运营模式[6]
燃!农业铁军出击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01 13:12
编者按: AI重构农业有多野?科技种田有多"潮"?广东"百千万工程"三年初见成效,南方财 经全新推出"粤来粤好百千万·农业科技"系列内容,带你走进100个农业科技应用场景。 有这样一群人, 他们, 在实验室的显微镜前,在无人机的操控屏下,在深海养殖平台旁,在丰收的田埂上, 一路向前,从不停歇。 他们告别军营,褪下戎装,投身"农"门,却本色不改。 他们说,阵地变了,冲锋的姿态永远不变。 他们用当年在军营里练就的"硬骨头",啃下农业科技的"硬堡垒", 为乡村振兴写下最坚实的注脚。 他们,是农业战场上的科技尖兵, 他们,是岭南大地上的"农业铁军"。 "我们的木本饲料,把桑树变成饲料,获得了教育部奖励和广东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佛山市高明区更合镇吉田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钟志强—— "坚守农业,一定要像在部队那样不怕苦不怕累,保持传统作风,才能够跟农业打交道,因为 干农业是非常辛苦的!" 广州市从化区太平镇、广州2022年度最美红棉老兵钟远文—— "退伍不褪色,部队教会了我坚韧不屈,我要用部队的冲劲,把广东荔枝推出去,让全国人民 都尝到广东荔枝的甜。" 他们以"12221"市场体系,为"东方爱情果"等岭南佳果构建 ...
“鸡爪大王”做LP
FOFWEEKLY· 2025-07-31 18:11
核心观点 - "泡椒凤爪之王"有友食品正式入局创投圈,其全资子公司有友制造出资2000万元认购温润生物制造创业投资基金份额,占比4.1421% [3][6] - 该基金总规模达4.8285亿元,投资方向为生物制造、农业科技、食品工程与供应链等,与有友食品主营业务高度协同 [6][7] - 有友食品2025年上半年业绩表现亮眼:营收7.46-7.98亿元(同比+40.91%-50.77%),归母净利1.05-1.12亿元(同比+37.91%-47.57%) [7] - 消费企业正成为创投领域新力量,2025年6月产业型LP出资活跃度环比提升14%,非上市公司增幅达17% [11][15] 有友食品入局创投 - 有友制造以自有资金2000万元认购温润生物制造创业投资基金份额,占比4.1421% [6] - 基金其他LP包括广东温氏投资、云南省高原特色农业股权投资基金等,形成农牧产业链资源网络 [7] - 公司表示此举旨在提升资金使用效率、优化资源配置、探索新赛道并提升综合竞争力 [7] - 2025Q2业绩超预期:收入3.63-4.15亿元(同比+42.7%-63.3%),归母净利0.55-0.62亿元(同比+66.5%-88.8%) [8] 消费企业LP趋势 - 洽洽瓜子、周黑鸭、喜之郎、香飘飘奶茶、三全食品等消费品牌陆续进军私募股权领域 [11] - 消费企业特征:稳定现金流、明确投资意愿、非国有资金属性,成为GP眼中核心伙伴 [12] - 消费品牌通过资本获取技术入场券,布局半导体、先进制造、AI等新兴产业领域 [12] - 2025年6月机构LP出资活跃度环比增长8.15%,同比增幅达41.12% [15] 行业动态 - 股权投资行业经历变革,政策与技术驱动下呈现新热情 [15] - 一级市场回暖信号强烈,改善的市场环境正吸引更多LP入局 [16] - 产业资本涌入股权投资市场,开启新一轮进化 [13]
农业基本盘,稳在何处?
央广网· 2025-07-27 07:26
粮食供给 - 夏粮产量达2994.8亿斤,为历史第二高产年,仅次于去年[1] - 秋粮产量占全年粮食产量的3/4,全年目标为1.4万亿斤左右[1] - 距离秋粮收获还有2个多月,需重点防范自然灾害并提升单产[1] 蔬菜供应 - 上半年全国蔬菜播种面积和产量同比均增长[2] - 7月上旬在田面积1.1亿亩,旬产量2623万吨,同比增加110多万亩和170多万吨[2] - 山东等地通过夜间采收和预冷运输等措施应对高温对供应的挑战[2] 生猪产业 - 猪肉产量和消费量占肉类总量的六成左右[2] - 6月全国5月龄以上中大猪存栏量环比下降0.8%,预示七八月出栏量减少[2] 乡村旅游 - 乡村美食、山乡美景成为城乡居民度假热门选择[2] - 乡村旅游产业链延伸带动乡村经济收益增长[2] 农业科技 - 下半年将推进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4] - 重点培育农业科技领军企业并加快成果转化[4][5] - 加强早稻收获和防灾减灾工作以确保全年粮食丰收[5]
小小栀子插上科技翅膀
人民日报· 2025-07-24 06:11
公司发展 - 湖南岳阳市屈原管理区海泰栀子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11年6月,由杨莉带领凤凰乡附近村民发起成立 [1] - 合作社与中国林科院于2013年签订合作协议,建立栀子种苗培育基地,共同研制新品种栀子果 [1] - 合作社在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中国中医科学院等科研院所支持下,发现栀子果富含藏红花素,具有药用价值 [2] - 合作社通过流转土地,发展超万亩栀子基地,实现年产值约1.5亿元 [2] - 合作社带动4个省份近5万户农民,种植栀子面积超20万亩 [2] - 合作社以合约形式保底收购,确保农民有稳定收入,2024年签约农民人均增收6000元 [2] 技术创新 - 合作社实验室培育的"林海一号"种苗生命力旺盛、存活率高、免疫力强、抗病毒性强,能减少虫害发生,防止品种退化 [2] - "林海一号"所结栀子果藏红花素含量达2.2%,而一般栀子果藏红花素含量不到0.5% [2] - 合作社改进管培方式,将幼苗成活率从20%左右提高到80%以上 [2] - 幼苗在基地生长2-3年后,农户移栽的栀子苗存活率超过90%,极大缩短了挂果见效周期 [2] 行业前景 - 栀子果可以提取天然色素栀子黄,作为原材料有一定市场 [1] - 栀子果富含藏红花素,在药用方面有巨大价值 [2] - 栀子作为一种生长较为缓慢的苗木,幼苗移栽成活率低曾制约规模化发展 [2]
晶采观察丨农业基本盘,稳在何处?
央广网· 2025-07-21 09:46
农业农村经济运行情况 - 核心观点:农业农村经济呈现"稳"字特征,粮食供给稳定,"菜篮子"产品供给充裕,乡村旅游产业链延伸带动收入增长 [1][2][3] 粮食供给 - 夏粮产量2994.8亿斤,为历史第二高产年,为粮食安全提供保障 [2] - 秋粮产量占全年粮食产量的3/4,全年粮食产量目标为1.4万亿斤左右,秋粮丰收仍需关注自然灾害影响 [2] "菜篮子"产品供给 - 全国蔬菜播种面积和产量同比均有增长,7月上旬在田面积1.1亿亩、旬产量2623万吨,同比增长110多万亩、170多万吨 [2] - 部分地区持续高温对蔬菜供应造成考验,山东等地采取夜间采收和预冷运输等措施保障供应 [2] - 猪肉产量和消费量占肉类六成左右,6月全国5月龄以上的中大猪存栏量环比降低0.8%,预示七八月生猪出栏量减少,有利于猪价稳定和养殖盈利 [2] 乡村旅游与收入增长 - 乡村旅游产业链延伸,乡村美食、山乡美景成为城乡居民度假热选,带动乡亲们收入稳步增加 [3] - 乡村活动如村超赛场、村BA球场等进一步激发乡村活力,转化为经济收益 [3] 下半年农业农村工作重点 - 持续推进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培育农业科技领军企业,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 [3] - 抓好早稻收获和农业防灾减灾,夺取全年粮食丰收 [3]
一喷三防、水肥一体化 科技赋能实现全国夏粮稳产丰收
央视网· 2025-07-18 07:57
夏粮生产情况 - 2025年全国夏粮总产量2994.8亿斤,是历史第二高产年,仅次于去年 [1] - 部分夏粮产区遭遇干旱、高温等不利天气条件,对粮食生产造成一定影响 [1] - 全国夏粮播种面积基本稳定,单产持平,实现稳产丰收 [1] 干旱应对措施 - 山西洪洞县农民通过浇地补救和政府推行的"一喷三防"措施,小麦产量较去年每亩增加几十斤 [3] - "一喷三防"指一次性使用杀虫杀菌剂、叶面肥和植物生长调节剂混合喷洒,防治小麦穗期病虫、防止早衰、防范干热风 [5][6] - 山西省财政安排专项资金支持"一喷三防"工作,但政府补贴资金仅够正常年份喷施一次 [8] 保险公司参与防灾 - 保险公司尝试从"灾后赔付"向"主动防损"转型,提前拨付资金用于"一喷三防"作业 [9][12] - 农业专家向保险公司普及农技知识,展示"一喷三防"增产效果,打消保险公司顾虑 [11] - 保险公司在高温天气前三天内拨付资金,确保及时实施"一喷三防" [11][12] 农业科技应用 - 陕西渭南坊里村应用水肥一体化滴灌技术,小麦亩产超过一千斤,比邻村高出许多 [15][17] - 滴灌技术使每亩地灌溉用水量从100立方米降至30-25立方米,节约70-75立方水 [17] - 水肥一体化技术在全国推广面积已超过1.7亿亩 [19] 粮食安全措施 - 国家提出在精耕细作上下功夫,提升粮食单产和品质,推动农业科技应用 [1] - 实行粮食大面积提升单产行动,应用水肥一体化等有效方法降低恶劣天气影响 [19][20] - 需要多方合力将最新科技应用到农业领域,共同保障粮食安全 [20]
让好收成带来好收入(人民时评)
人民日报· 2025-07-18 05:41
现代农业科技应用 - 今年夏收期间80多万台收割机投入作业,效率较5年前提升30%以上 [1] - 北斗导航系统应用于收割机直线行驶控制,人工智能平台精准指挥收割时机 [1] - 全国性调度平台实现收割机作业实时监控,麦粒损失率显著降低 [1] - 河南新乡"田管家"平台整合北斗导航与数字技术,提供农田管护与农机调度集约化服务 [2] 农业生产成本挑战 - 规模化种植案例显示3000亩土地半年净利润仅2-3万元 [1] - 现代农业需投入高产种子/无公害化肥/可降解农药/智能灌溉等,资金门槛显著提高 [2] - 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已推动先进设备进村,但智能化设备与数字平台需进一步纳入补贴范围 [2] 产业协作模式创新 - 企业转型为产业组织者,开展"托管服务"模式:农户出地、企业提供技术管理,收益分成 [3] - 国家正培育农业产业链领军企业,降低农户新技术使用门槛 [3] - 龙头企业推动建设田间加工厂,将原粮转化为面粉/挂面/方便食品等深加工产品 [4] 农产品价值提升路径 - 北斗种植与智能管理的粮食需通过品牌建设与品质认证实现溢价 [4] - 产业链延伸可提升原粮价值,如小麦加工为终端食品可显著提高收益 [4] - 需建立产销对接机制,避免高产导致的供过于求与价格下跌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