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农业科技
icon
搜索文档
中金2026年展望丨农林牧渔:破内卷,寻新机(要点版)
中金点睛· 2025-11-06 07:52
点击小程序查看报告原文 Abstract 摘要 周期:养殖周期新范式强化,种植周期震荡筑底。1)生猪: 反内卷政策强化猪业新范式特征,龙头价值属性凸显。价格端,我们测算26年全 年猪价中枢较25年或窄幅回落,价格节奏先抑后扬。 2)肉鸡: 价格端,我们认为供给仍较宽裕,需求复苏程度为鸡价边际定价的关键。企业 端,头部企业全产业链联动发展,B、C端兼顾打造经营韧性。 3)饲料: 企业端,水产料龙头国内价值属性、海外成长属性共振,长期增长 空间广阔。行业端,水产料景气度受养殖盈利回升支撑;畜禽料26年需求或维持相对稳定。 4)农产品: 国内粮价或底部企稳,玉米价格或底 部偏弱震荡、大豆价格或底部小幅回暖。 消费:宠物经济行至中局聚焦份额提升,品牌农业新产品、新模式涌现。1)宠物食品: 随行业换挡至高质量增长、叠加资本及产业加大投 入,宠食行业竞争程度边际加剧。国货品牌凭借此前把握机遇期积累的超大规模体量优势、品牌力优势和供应链一体化优势,有望兑现份额加 速提升以及整体品牌矩阵的高端化,短期有望兑现收入超额成长,长期利润率回升可期。 2)宠物医疗: 资本竞赛回归经营竞争,行业从跑马 圈地转向提质增效,连锁化率提升大 ...
1.18亿元!四川农业大学采购大批仪器(含重点实验室建设项目)
仪器信息网· 2025-11-05 11:55
摘要 : 近日,四川农业大学发布多批政府采购意向,仪器信息网特对其中的仪器设备品目进行梳理,统 特别提示 微信机制调整,点击顶部"仪器信息网" → 右上方"…" → 设为 ★ 星标,否则很可能无法看到我 们的推送。 近日,四川农业大学发布1 5项仪器设备采购意向,预算总额达1 . 1 8亿元,涉及粮油果蔬加工设 备、食品智造设备、实验室色谱设备、实验室营养评价设备、理化与微生物分析设备等,预计 采购时间为2 0 2 5年6~11月。 相关采购: 1.12亿元,四川农业大学采购大批仪器 2024.11 详细采购清单 (详情点击文末阅读原文) : 四川农业大学202 5 年 6~11 月 仪器设备采购 意向汇总表 | | | 预 | | | --- | --- | --- | --- | | 采购 | 需求概况 | 算 | 采购 | | 项目 | | 万 | 时间 | | | | 元 | | | 2025年中药材 | | | | | 育繁技术工程 | 采购内容:教学仪器 采购数量:1.0000项 主要功 | | 202 | | | 能或目标:专项资金,用于支持教学学科发展建 | | | | 研究中心创新 | | ...
南农晨读丨药香入馔
南方农村报· 2025-11-03 15:05
体育盛事与区域联动 - 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火炬传递在香港、澳门、广州、深圳圆满完成,实现三地联动、四城同传 [3][4][5] - 火炬传递见证粤港澳大湾区从硬联通、软联通走向心联通 [5][6] 花卉产业与文化活动 - 首届“广花红掌”艺术节于11月1日在广州市荔湾区沙面公园盛大启幕,助力广州花卉产业更高质量发展 [8][9][10] - 艺术节在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来临之际举办 [9] 渔业社会化服务发展 - 广东海洋渔业正构建高水平社会化服务体系,社会服务资源加快向渔业一线汇聚 [14][15][16] - 具体举措包括湛江、阳江成立互保渔业服务中心打造综合服务平台,以及金融加大支持力度,信贷、担保、保险产品上新和服务提质 [16] - 海洋渔业人才培养体系不断完善,为“海上新农人”注入活力 [17] 农牧企业上市表现 - 温氏食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自2015年11月2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上市以来已走过十年 [22][23][24] - 上市十年间,公司累计分红达301亿元,并带动合作农户累计获得超过929亿元养殖收益 [22] 交农文旅融合发展 - 大广高速吕田服务区举办2025年“绿水青山中意从化”迎全运交农文旅融合发展系列活动,服务区变身文旅新聚场 [26][27][28][30][31] - 活动现场广东三宝亮相展陈,并提供新会陈皮、化橘红试饮 [32] 地方美食文化推广 - 第二届潮州美食文化周暨2025潮州橄榄文化周湾区展销活动在深圳市罗湖区莲塘口岸举办,主题为“深潮协作,潮品融湾” [35][36][37] - 活动展出的单丛茶、牛肉丸、凉果、文祠青橄榄等潮州美食矩阵成为流量担当 [38][39] 农业科技创新 - 广东天润经济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黄永平近三十年致力于将美国先进活性酶技术引入中国并持续创新,以科技为作物提质、为农户赋能 [42][43][44]
FMC Stock Is Crashing -- Here's Why
Yahoo Finance· 2025-11-03 07:23
公司股价表现 - 公司股价在上周财报公布后暴跌超过40% [1][6] - 自2023年以来 公司股价已下跌近90% [1] - 市场对公司的估值大幅下调 市销率从2023年的大约3倍降至目前的不足0.5倍 [3] 财务状况恶化 - 公司年销售额从2023年的近60亿美元降至目前的略高于40亿美元 [3] - 净利润率徘徊在接近0%的水平 [3] - 本季度公司公布亏损5.69亿美元 而去年同期为盈利6600万美元 [3] - 公司预计下一季度收入将同比下降4% 并预计2025年自由现金流为负1亿美元 [3] 业务运营挑战 - 业务模式面临挑战 主要问题包括分销商库存积压导致订单减少 [4] - 为刺激收入增长 公司被迫降低产品价格 [5] - 公司在国际市场竞争加剧 尤其在巴西和欧洲等需求面临逆风的地区 [5] - 国际业务还面临外汇逆风 以美元计价的收益因此降低 [5] 公司业务概况 - 公司是一家农业科学公司 为农民提供杀虫剂、除草剂、杀菌剂等作物保护解决方案 [2] - 公司收入来自全球 并设有积极的研发部门 专注于帮助农民提高产量和减少作物损失的新技术 [2]
四中全会精神在基层 | “三股绳”拧成一道力
新华社· 2025-11-02 15:48
产业发展模式 - 通过引进试验300多个辣椒品种并与科研机构合作实现品种创新 [2] - 研发的“高安椒1号”“高安椒2号”地头价高出普通辣椒50%左右且供不应求 [2] - 辣椒产业形成年复种面积约1.5万亩、年产量约6万吨的规模 [3] 经济效益与农户增收 - 高端辣椒单价最高达到每斤119元 [1] - 参与辣椒产业的当地农民实现亩均增收3000元左右 [3] - 辣椒种植大户龚文的基地吸纳五六十名村民务工,人均年收入超3万元 [5] 技术应用与设施升级 - 辣椒示范种植基地配备79座智能大棚及水肥一体化设施和绿色防控系统 [5] - 黄栀子种植基地覆盖3000多亩并配备了水肥一体化设施 [6] - 地方政府对修建水肥一体化系统的基地配套30%的资金支持 [6] 政策支持与区域品牌 - 政府对规模种植木本中药材的农户提供每亩600元到1000元的补贴 [6] - 樟树市中药材种植面积超50万亩,拥有2个万亩以上基地和45个千亩以上基地 [6] - 大户带动效应使当地辣椒地头收购价从每斤一两元提升到四五元 [5]
南农晨读 | “芯”系蔚蓝
南方农村报· 2025-11-01 09:31
文化展览与艺术助力乡村振兴 - “大地绘彩——2025年农民画大展”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幕,展览以“乡村活力·时代精神”为主题,共展出全国新创农民画作品278幅及经典作品与文献资料70余件(套)[3][4][5] - 展览分为“叙民俗”、“展农事”、“焕新貌”三大板块,旨在推动优质文化资源深入基层,促进乡村文化繁荣与文明乡风建设,为乡村振兴注入艺术力量[5][6][7] 农业科技与绿色生产实践 - 吴川市以水稻产业为核心,推进化肥减量增效“三新”技术(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的集成应用与推广,示范推广面积超48万亩[29][30] - 通过水稻配方肥等关键举措,实现“减量不减产、提质又降本”的目标,推动农业生产方式绿色转型,改善耕地生态质量[31][32] - 广东天润经济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黄永平近三十年致力于将美国先进活性酶技术引入中国并持续创新,以科技为作物提质、为农户赋能、为农业谋远[35][36][37] 政策导向与特色产业发展 -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要“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17][18] - 茶产业作为乡村振兴中的特色支柱产业,是带动亿万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抓手,也是传承中华农业文化、激活乡村内生动力的关键载体[19][20] 区域品牌营销与产业活动 - “新茶饮 珠遵造”2025年珠遵新茶饮品牌长江行推介活动在10月30日至11月1日举行,推出“四城大屏联动+主题巴士发车”的营销组合拳[25][26] - 活动以茶为媒向长江沿岸市民展现珠遵新茶饮的品质魅力与品牌温度[27] 地方农业与返乡就业案例 - 百色市田阳区坡洪镇新建村的蔬菜种植基地呈现繁忙景象,返乡青年莫华远在基地栽种阳雀湖高品质辣椒苗,实现就业增收并学习技术[42][43][44]
一条鱼的数字革命:顺德鳗鱼产值破百亿的密码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31 20:08
出口表现与市场地位 - 前三季度鳗鱼出口订单同比增长超20%,其中日本市场增幅达30%,东南亚市场增长20% [1] - 日本市场对中国烤鳗依赖度高,2025鳗年度日本累计进口中国烤鳗达22523吨,同比增长9.8%,创过去五年最高水平 [1] - 广东鳗鱼养殖产量达116098吨,占全国产量的41.2%,顺德每年出口烤鳗约占全国的20% [1] 养殖技术与产业规模 - 顺德鳗鱼养殖面积连续多年保持在3万亩以上,年产量稳定在5万多吨,产值高达约100亿元 [4] - 采用智能化养殖系统,通过物联网探头实时监测水温、pH值、含氧量等关键数据,确保鳗鱼最佳生长环境 [2][4] - 开创土塘养鳗模式,利用自然水体取代水泥池,水体更大、水质更稳定,显著提高鳗鱼成活率和品质 [3] 加工环节与技术创新 - 烤鳗加工过程高度智能化,从冰缸休眠、自动剖切到烤制包装仅需90分钟,包装车间室温控制在18℃,确保产品中心温度保持在-18℃ [5] - 自主研发饲料配方,将吨鳗饲料成本从8000元降至5000元左右,打破日、韩技术垄断 [3] - 开发多元化深加工产品,包括鳗鱼罐头、休闲食品及鳗鱼叉烧包等,通过电商平台销往全国 [5] 质量追溯与产业链闭环 - 引入区块链技术为每条鳗鱼配备数字身份证,消费者可扫码查看从养殖、加工到运输的全流程信息 [6] - 构建从饲料厂、智能鱼塘、烤鳗加工到冷链物流和电商平台的完整产业链闭环,产品溢价率超过40% [6] - 产业链延伸至价值链高端的烤鳗加工环节,烤鳗因加工复杂、附加值高,能带来更高利润空间 [4]
泰农业副部长阿明·玛育索答21:中泰农业政策方向一致促进合作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29 22:45
大会概况 - 2025年国际农业服务贸易大会于10月28日在南沙举办 主题为“创新驱动 数智赋能——共享全球农业服务贸易新机遇” [1] - 大会旨在搭建全球农业服务贸易的高端对话与合作平台 推动全球农业产业链、供应链和价值链的深度融合与创新发展 [1] - 约200名国内外嘉宾参会 包括多国农业部长、驻华大使、国际组织代表 行业专家及企业代表 [1] 参与企业 - 参会企业包括路易达孚、巴斯夫、大疆、北大荒(600598)等行业公司 [1] 国际合作与技术优势 - 泰国农业与合作社部副部长表示中泰在农业政策上方向一致 有助于双方共同实现对全食品链的有效管控 [1] - 中国农业在种子技术、无人机和畜牧业方面的农业科技技术处于较高水平 值得泰国借鉴和学习 [1]
农心科技2025年三季报稳健增长,战略布局深化未来可期
证券时报网· 2025-10-29 15:39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5.50亿元,同比增长15.36%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980.12万元,同比增长13.30% [1]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3593.74万元,同比增长4.68% [1] - 基本每股收益0.40元,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4.06%,均实现同比增长 [1] 资产与投资状况 - 截至2025年9月30日总资产14.55亿元,较上年度末增长5.00%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所有者权益9.89亿元,增长3.01% [1] - 在建工程同比增长41.77%,显示产能建设与技术升级持续投入 [1] - 交易性金融资产和其他权益工具投资规模提升,投资收益同比增长75.74%,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同比增长3431.40% [2] 现金流与资金管理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负,主要受季节性采购与结算节奏影响 [2] - 筹资活动现金流实现净流入1.40亿元,主要由于取得借款及吸收投资 [2] - 货币资金下降系公司加大理财投资、项目建设及利润分配等资金安排所致 [2] 公司战略与治理 - 公司构建"原药+制剂"一体化产业链,实现全流程自主可控 [3] - 持续推进产品创新与产能布局,形成制剂及原药业务双轮驱动格局 [3] - 2025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已完成首次授予登记,绑定核心团队与公司长远利益 [2] - 公司实施了2024年度利润分配,积极回报投资者 [2] 行业定位与前景 - 公司作为作物科技领域领先企业,聚焦农药制剂及原药的研发与农业服务 [3] - 凭借技术积累与市场布局,持续巩固行业竞争优势 [3] - 面对行业政策与市场环境变化,公司积极调整经营策略,加大研发与产能投入 [3]
牢记嘱托、启航“十五五” 大北农书写科技新答卷
证券时报网· 2025-10-29 12:41
国家战略与行业定位 - 二十届四中全会提出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和建设农业强国,农业被定位为经济社会稳定的压舱石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阵地 [1] - “十五五”时期是承前启后、夯实基础、全面发力的关键时期,对于中国农业而言至关重要 [5] 公司战略与愿景 - 公司以“强农报国”为初心,致力于将国家战略转化为企业行动,将科技力量注入产业实践 [1] - 公司推出“新质+新智”双引擎战略,以生物育种和生物制造为双轮,驱动现代农业发展 [6] - 公司愿景是到2035年成为全球第一农业科技企业 [7] 业务规模与市场覆盖 - 公司业务涵盖生物技术、玉米、水稻、大豆、经作种业、创种基因六大板块,构建了涵盖50家公司的业务体系 [2] - 种业已遍布全国26个省,181个市/区/县 [2] - 2024年销售的玉米、水稻、大豆种子总量达5352.6万公斤,可覆盖农田超4000万亩(不含经济作物),服务农户75万人次 [2] 研发投入与创新能力 - 公司拥有超过2600人的研发队伍,占员工总数16%以上 [2] - 2024年研发投入为7.34亿元,占营收比例为2.55% [2] - 公司获得了6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包括1个特等奖、1个一等奖、4个二等奖 [2] 创新模式与平台体系 - 公司构建了“532”战略,即企业成果中自主创新、企科融合与孵化融合分别占50%、30%和20% [3] - 公司形成了“2+4+X”创新矩阵,并拥有1个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2个全国重点实验室、4个部级重点实验室、8个省级平台及7家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组成的平台体系 [3] 技术研发与合作路径 - 公司践行自主研发、技术引进与产学研合作三条路径 [4] - 通过设立科技奖、与30余所高校及300多家科研院所合作,公司成为连接实验室与产业应用的超级连接器 [4] 成果转化与品牌建设 - 公司通过全链条布局与品牌化运营打通从实验室到餐桌的最后一公里,标志性产物为“大有谷”全球优质食品平台 [4] - “大有谷”品牌旨在将前沿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为安全、营养、美味的食品 [4] 生物育种战略布局 - 公司在南美实施“技出粮进”战略,展现全球化视野与能力 [6] - 公司聚焦玉米、大豆、水稻、生猪等关键品类,引进全球种质资源,运用生物工程育种技术研发抗虫、耐除草剂、高产、高品质的新品种 [6] 生物制造战略布局 - 公司牵头建设绿色生物制造全国重点实验室,联合北京化工大学与清华大学,聚焦元件设计、合成体系、集成优化三大任务方向 [6] - 该实验室是生物学领域唯一由一家民营企业牵头的全国重点实验室,旨在支撑国家粮食安全与“双碳”战略需求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