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疗法

搜索文档
坐享康方生物(09926)创新药红利 合作伙伴Summit(SMMT.US)获H.C.Wainwright上调目标价至50美元
智通财经网· 2025-09-01 14:21
目标价调整 - H C Wainwright将Summit Therapeutics目标价从44美元上调至50美元并维持买入评级 [1] 临床数据验证 - 康方生物ivonescimab三期研究HARMONi-A数据验证中国临床结果 证明疗效优于Keytruda [1] 公司合作优势 - Summit作为康方生物在美国市场合作伙伴具有独特优势 [1] - 当前正是布局Summit的良机 [1] 公司业务聚焦 - Summit致力于研发和商业化针对严重未满足医疗需求的创新疗法 [1] - 产品注重患者 家属 医生及社会效益 旨在延长寿命并提升生活质量 [1] - 当前临床开发项目主要聚焦于艰难梭菌感染领域 [1]
康乃德生物上涨2.31%,报1.77美元/股,总市值9862.73万美元
金融界· 2025-08-22 21:52
股价表现 - 8月22日开盘上涨2.31%至1.77美元/股[1] - 当日成交额352美元[1] - 总市值9862.73万美元[1] 财务数据 - 2025年6月30日收入总额4.8万美元[1] - 收入同比大幅减少99.8%[1] - 归母净利润-2317.1万美元[1] - 净利润同比恶化476.52%[1] 公司业务 - 临床阶段生物医药公司[1] - 拥有全球化业务布局[1] - 专注T细胞功能调节平台开发[1] - 致力于炎症性免疫疾病创新疗法[1]
创新器械系列专题研究报告(一):高血压迎来创新疗法,RDN开启微创降压新时代
招商证券· 2025-08-20 22:05
行业投资评级 - 推荐(维持)[5] 核心观点 - 高血压患者基数庞大,中国高血压现患人数达2.45亿,心血管疾病占居民死因首位近50% [2][17] - 药物治疗存在局限性,全球高血压患者药物依从性差,亚洲不依从率高达48% [2][26] - RDN疗法通过消除肾动脉交感神经实现长期血压控制,具有全天候降压效果和良好依从性 [3] - 2023年ReCor Paradise™和美敦力Simplicity Spyral获FDA批准,标志RDN疗法里程碑式突破 [3][61][62] - 国内外多能量RDN产品陆续获批,中国已有4款射频消融产品获批 [4][69] 高血压现状与治疗瓶颈 - 中国高血压患病率从1958年5.1%升至2018年27.5%,呈显著上升趋势 [14][15] - 高血压导致心血管风险对数线性增加,收缩压每降10mmHg可使死亡风险降10%-15% [21] - 药物治疗存在两大局限:全球患者依从性仅60%-73%,顽固性高血压患者占比达15% [2][26][27] - 预计2025年中国顽固性和未控高血压患者将达2.6亿,占高血压患者75% [27][29] RDN技术发展 - RDN技术路线包括射频消融、超声消融、化学消融和冷冻消融,前两者为主流 [3][34] - 射频消融技术成熟证据充分,超声消融穿透力强可保护动脉壁 [35] - RDN手术标准流程:动脉穿刺→肾动脉造影→导管消融,手术时间约1小时 [36] - 国产RDN创新方向包括电极设计、入路方式和选择性消融 [4][70] 临床进展与指南更新 - SYMPLICITY HTN-3研究6个月结果阴性,但36个月随访显示显著降压效果 [42][52] - Spyral系列试验证实RDN在不服药患者中降压效果达5.0-7.4mmHg [46] - 真实世界研究显示RDN术后三年血压控制时间达35%,心血管事件降26% [47][49] - 2024年ESC指南将RDN推荐等级提升至Ⅱb类,适用于难治性高血压患者 [60] 市场竞争格局 - 海外市场ReCor和美敦力领先,波科收购SoniVie加码超声消融 [64][67] - 中国获批的4款RDN产品均为射频消融,包括美敦力、信迈医疗、魅丽纬叶和百心安 [69] - 百心安Iberis®为唯一双入路RDN产品,信迈医疗SyMapCath™实现选择性消融 [70][73] - 微电生理Flashpoint系统可与三维标测系统联合实现精准消融 [73]
认购5364倍超蜜雪集团 银诺医药今天在港上市
证券时报网· 2025-08-15 10:47
公司上市与募资 - 银诺医药于8月15日成功在港交所上市 成为港股18A生物医药公司 发行价为18.68港元/股 市值超过85亿港元 [1] - 公司IPO获得超额认购5364倍 募资总额6.83亿港元 净额6.1亿港元 [1] - 募资净额90%用于核心产品依苏帕格鲁肽a的临床试验及商业化 10%用于运营资金及一般公司用途 [1] 核心产品与临床数据 - 核心产品依苏帕格鲁肽a是中国获批的人源长效GLP-1受体激动剂 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 [2] - III期临床显示治疗4周后患者糖化血红蛋白水平降低1.1% 治疗24周后较基线显著降低2.2% [2] - 与二甲双胍联合治疗时糖化血红蛋白降幅达1.8% 停药后3个月糖尿病缓解率达60% [2] 业务布局与管线 - 公司成立于2014年 专注于糖尿病及其他代谢性疾病创新疗法的开发与商业化 [1] - 产品管线包括治疗肥胖、超重及代谢功能障碍相关性脂肪性肝炎的核心产品 以及五款临床前候选药物 [1] - 已于2025年2月在中国商业化推出依苏帕格鲁肽a 现阶段通过CDMO合作伙伴实现初步商业化生产 [2] 商业化战略 - 短期继续与CDMO合作实现产品初步商业化规模生产和供应 [2] - 未来计划建立自有生产设施以提高依苏帕格鲁肽a的内部商业产能 [2]
280%+,暗盘涨疯了,港股今日又迎新股登陆
证券时报· 2025-08-15 06:32
| 募资额(公开) | 6828.00万 | | --- | --- | | 融资申购额 | 3026.60亿 | | 温度证券 | | | | --- | --- | --- | | | | 1894,34亿 | | 辉立证券 | 595.00亿 | | | 老虎国际 | | | | 179.15亿 | | | | 华泰国际 | | | | 130.87亿 | | | | 华盛证券 | | | | 65.00亿 | | | | 信诚证券 | | | | 60.00亿 | | | | 貂银国际 | | | | 46.00亿 | | | | 耀才证券 | | | | 1 15.00亿 | | | | 盈立证券 | | | | 1 12.43亿 | | | | 其他 | | | | . .. | | | 8月15日,港股市场又将迎来一只新股——"减肥药新贵"银诺医药。 8月14日晚间,银诺医药的暗盘表现分外抢眼,富途牛牛行情显示,暗盘阶段银诺医药股价暴涨超 280%。 今年以来,港股市场生物医药板块表现强势,新上市的生物医药类公司也不例外。Wind数据显示,今 年港股新股上市首日涨幅榜中,前4名均为生物医药公司。 ...
胃癌治疗新革命进行时
格隆汇· 2025-08-13 11:16
核心观点 - 安进/再鼎医药的贝玛妥珠单抗成为首个且唯一在FGFR2b过表达胃癌一线治疗中展示总生存期获益的抑制剂 标志着该领域重大突破 [1] - 胃癌治疗历经化疗 靶向治疗 免疫治疗到精准治疗四个阶段 当前进入多靶点协同和联合治疗的新纪元 [1][5] - 全球胃癌创新疗法聚焦HER2 Claudin18 2 FGFR2b等靶点 其中ADC药物成为研发热点并显著改变治疗格局 [5][7][8] - 中国胃癌新发病例占全球40% 本土药企在HER2低表达 Claudin18 2 ADC及MET等新兴靶点布局积极 部分管线处于全球第一梯队 [15][16][19] 胃癌药物发展历程 - 化疗时代(20世纪50-70年代)以FOLFOX方案(氟尿嘧啶联合奥沙利铂)为主 但存在疗效有限和耐药性问题 [1] - 靶向治疗时代(2000年后)出现曲妥珠单抗(首个HER2靶向药) 雷莫西尤单抗(抗血管生成药物)和阿帕替尼(口服小分子靶向药) [2] - 免疫治疗时代(2010年后)PD-1/PD-L1抑制剂如纳武利尤单抗 帕博利珠单抗及双抗卡度尼利推动晚期胃癌治疗进入2 0时代 [5] - 精准治疗时代(2020年后)联合策略盛行 HER2 Claudin18 2等靶点创新疗法密集涌现 [5] 全球创新疗法突破 HER2靶点 - 德曲妥珠单抗(阿斯利康/第一三共)用于HER2阳性晚期胃癌二线治疗的中位总生存期达14 7个月 较标准疗法延长3 3个月 死亡风险降低30% [10] - 该药物针对HER2阳性胃癌二线治疗在中国拟纳入优先审评 有望填补国内该领域空白 [10] - HER2 ADC药物成为研发主流 覆盖乳腺癌 胃癌 非小细胞肺癌等多癌种 [8][11] Claudin18 2靶点 - 安斯泰来Zolbetuximab为全球首款Claudin18 2单抗 2024年10月获FDA批准用于联合化疗一线治疗Claudin18 2阳性 HER2阴性胃癌 预计2030年销售峰值达6 67-13 34亿美元 [12] - 因单抗存在局限性 ADC 双抗 CAR-T等技术路线成为研发热点 阿斯利康以超11亿美元引进CMG901 Turning Point以超10亿美元引进LM-302 [12] FGFR2b靶点 - 约20%-30%胃癌患者存在FGFR2b过表达 安进/再鼎医药贝玛妥珠单抗III期研究达到总生存期主要终点 预计中国销售潜力超5亿美元 [13] - 该靶点目前全球无获批药物 贝玛妥珠单抗有望成为首创疗法 [13] 新兴靶点 - CEACAM5 CTLA-4 LAG-3等靶点处于探索阶段 德国默克CEACAM5 ADC药物M9140开展针对胃癌 非小细胞肺癌 胰腺癌的I/II期泛癌种试验 [14] 国产研发进展 市场背景 - 中国年新发胃癌病例占全球40% 其中晚期胃癌占比达30%-40% 临床需求迫切 [15] HER2靶点布局 - 复宏汉霖开展HLX22联合曲妥珠单抗及化疗一线治疗HER2阳性胃癌的国际多中心III期头对头研究 [15] - 荣昌生物维迪西妥单抗已获批三线治疗HER2过表达胃癌 其联合替雷利珠单抗一线治疗HER2低表达胃癌的III期研究处于全球第一梯队 [16] - 维迪西妥单抗联合特瑞普利单抗及化疗覆盖HER2高中低表达患者 显著改善一线疗效 其中HER2高表达患者可能形成新一线标准 [17] - 科伦博泰 恒瑞医药等均布局HER2 ADC管线 [17] Claudin18 2靶点布局 - 信达生物IBI343治疗胃癌和胰腺癌的III期研究中 6mg/kg剂量组ORR达36 7% 8mg/kg剂量组ORR达47 1% [19] - 君实生物JS107联合特瑞普利单抗及化疗一线治疗CLDN18 2高表达晚期胃癌的ORR达81 0% [19] - 恒瑞医药 石药集团 科伦博泰等企业均布局Claudin18 2 ADC管线 [19] 新兴靶点布局 - MET扩增胃癌年新增约1 8万例 和黄医药口服MET抑制剂赛沃替尼单药治疗ORR达50% [19] - FGFR2b靶点中 正大天晴TQB2210(单抗) 百济神州BG-C137(ADC) 安领科生物ALK201(ADC)均进入临床阶段 [20]
药石科技:公司自去年起推动大客户战略
证券日报网· 2025-08-11 15:41
公司战略与组织架构 - 公司自去年起推动大客户战略,内部组建"铁三角"业务团队(客户经理、解决方案经理、交付经理相互协同),聚焦战略客户深度服务 [1] - 今年专项成立大客户服务团队,由大客户经理统一协调中美欧等地BD资源,显著提升客户响应效率与满意度 [1] - 大客户服务团队进一步匹配MNC全球布局与严密组织体系 [1] 业务合作与拓展 - 公司与MNC的合作已从早期分子砌块供应向CMC业务全面延伸,合作深度与项目量级持续提升 [1] - 公司服务覆盖MNC全研发周期:药物发现阶段(实验室级分子砌块供应)、临床开发阶段(分子砌块及中间体供应)、CMC服务(临床I-III期至商业化阶段全流程工艺开发与生产) [1] - 基于前期稳固合作基础与客户信任,公司切入MNC新分子管线开发领域 [1] 前沿技术布局 - 公司在多肽(非天然氨基酸砌块)、ADC(payload/linker设计)等前沿方向均有项目落地 [1] - 持续深化在创新疗法领域的协同合作 [1]
港股异动 | 和黄医药(00013)早盘跌超13% 中期营收同比下滑9.2% 出售合资股权带动纯利增超16倍
智通财经网· 2025-08-08 09:53
股价表现 - 和黄医药股价下跌13.06%至24.36港元 成交额达4.01亿港元 [1] 中期业绩 - 公司收入2.78亿美元 同比下降9.2% 主要因内地市场销售额下降 [1] - 呋喹替尼收入保持平稳 部分抵消收入下滑影响 [1] - 净利润4.55亿美元 同比增长16.6倍 每股盈利0.53美元 [1] - 未宣布派发股息 [1] 资产出售 - 今年1月以6.08亿元出售上海和黄药业45%股权 [1] - 花旗认为此举将增强公司资本和债务结构 [1] - 国泰君安指出交易有助于公司聚焦癌症和免疫疾病创新疗法研发 [1]
腾讯加持,江北新区药企维立志博敲钟,南京港股上市公司再+1
搜狐财经· 2025-07-25 19:27
公司上市表现 - 南京维立志博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于7月25日在港交所上市 发行价为35港元/股 首日开盘涨106 86% 报收67 1港元/股 总市值达130亿港元 [1] - 通过本次发行 公司预计募资总额可达1 89亿美元 基石投资者包括正心谷资本、高毅投资、腾讯、易方达等 [1] - 上市前累计募资已超过10亿元 此次港股上市认购倍数高达3029倍 认购金额接近3400亿元 7月25日盘中一度上涨127% [5] 公司背景与研发 - 公司是一家处于临床阶段的生物科技公司 致力于创新疗法的发现、开发及商业化 由康小强、赖寿鹏两位创始人在2012年联合创立 注册地位于南京市江北新区 [3] - 两位联合创始人曾在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从事肿瘤免疫疗法研究 [3] - 公司拥有涵盖14款创新候选药物的多元化产品组合 包括4款核心及主要产品 各款产品组合均处于全球临床进度领先的候选药物之列 [4] 财务状况与行业特点 - 2023年营收为886 5万元 此后公司无营收也未盈利 [5] - 2023年、2024年及2025年前三个月 公司净亏损分别为3 62亿元、3 01亿元和7536 7万元 [5] - 同期 公司研发开支分别为2 31亿元、1 86亿元、5775 1万元 [5] - 生物医药企业普遍存在研发周期长、前期投入重的特点 短期内难以盈利 [5] 区域资本市场动态 - 公司在注册地江北新区的"邻居"药捷安康 已经于6月23日赴港上市 成为今年南京首家上市企业 [5] - 截至目前 成功赴港上市的南京企业已经达到32家 另有2家交表企业的上市进程也在有序推进中 [5]
今天,南京新增一家港股上市公司
搜狐财经· 2025-07-25 15:18
公司上市概况 - 南京维立志博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香港交易所主板挂牌上市,证券代码9887,证券简称"维立志博-B" [1] - 公司公开发行3686.25万股,发行价格35港元/股,合计募集资金12.90亿港元 [3] - 上市首日盘中涨幅最高超过120%,公司目前市值超过130亿元 [10] - 此次认购倍数高达3029倍,认购金额接近3400亿元 [10] 公司业务与研发 - 公司成立于2012年,2014年5月起开始业务运营,注册地位于南京市江北新区 [4] - 专注于创新疗法的发现、开发及商业化,重点解决PD-1/PD-L1抗体不能治疗的疾病 [4] - 目前在研14款创新药物,其中6款进入临床阶段 [5] - 核心产品LBL-024进入针对肺外神经内分泌癌的单臂注册临床试验,是全球首款4-1BB靶向候选药物 [5] 财务数据 - 公司目前尚未盈利,去年和今年前三季度没有收入 [8] - 2023年前三季度研发开支达43.273亿元人民币,行政开支13.878亿元人民币 [9] - 2023年前三季度亏损86.569亿元人民币 [9] 管理团队 - 康小强为公司共同创始人、执行董事、首席执行官兼总经理,拥有26年医药行业经验 [6] - 赖寿鹏为公司共同创始人、执行董事、首席战略官兼执行副总裁,拥有近30年生物医药行业经验 [8] 行业背景 - 南京本地港股医药企业包括药捷安康、金斯瑞、先声药业等 [12] - 药捷安康于2023年6月23日登陆港股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