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增程式电动汽车
icon
搜索文档
续航超1600公里 小鹏汽车首款增程车型即将发布
新京报· 2025-10-24 13:45
公司战略与产品路线图 - 公司首款超级增程车型即将发布 标志着从纯电向“一车双能”技术路线的拓展 [1] - 公司推出增程车型旨在满足充电不便国家和地区用户的需求 以适配全球不同区域的基础设施、客户需求和政策法规 [1] - 公司计划于2026年下半年完成鲲鹏超级电动车型在海外市场的上市 [1] 新产品关键信息 - 小鹏X9超级增程是一款大7座车型 配备63.3度大电池和60L大油箱 综合续航达1602公里 [3] - 公司计划于今年四季度推出首款鲲鹏超级电动车型小鹏X9 [1]
10月新车卷到飞起,小鹏强势破局、比亚迪战略收缩
36氪· 2025-10-11 20:24
行业竞争格局 - 工信部第400批新车申报目录显示新旧势力同台博弈,技术路线多点开花 [1] - 小鹏汽车以P7+和G6增程版完成纯电与增程双线布局,搭载1.5T增程器,峰值功率110kW,电机功率分别为180kW和218kW [2] - 特斯拉Model Y长续航后轮驱动版搭载225kW驱动电机,整备质量1891kg,较现款轻30kg,预计CLTC续航突破800km [6] - 新一代奥迪A6L基于PPC平台打造,车长增至5142mm,轴距3066mm,搭载200kW的2.0T发动机并有望配备华为乾崑智驾系统 [8] - 吉利银河星耀7作为插混轿车,车长4958mm,轴距2852mm,搭载雷神AI电混2.0技术,1.5L插混系统最大功率82kW [12] - 比亚迪新款元PLUS高功率版电机功率从150kW跃升至230kW,最大马力突破300匹 [14] 公司战略动向 - 小鹏汽车有4款增程车排队上市,将全面增程化,构建增程解决续航焦虑与智驾维持品牌壁垒的组合拳 [6][16] - 小鹏汽车自动驾驶中心更换负责人,由刘先明接替李力耘,暗示公司将强化智驾技术底层研发能力 [18] - 比亚迪战略收缩,取消宋L GT上市计划并推迟部分新车型发布,集中资源打造U8L、腾势N8L等战略车型 [21] - 比亚迪2025年上半年研发费用达309亿元,同比增长53%,重点聚焦超级E平台与下一代智驾系统 [24] - 比亚迪海外市场成为第二增长曲线,匈牙利工厂年内投产将提升欧洲市场渗透率 [24] 政策环境影响 - 工信部等三部门规定从2026年开始,插混和增程车型纯电续航须超100公里才能享受购置税减免50% [26] - 新政策倒逼车企在2025年通过增加配置吸引消费者,或面临2026年因实际价格上涨导致需求下降的风险 [28] - 增程式车型平均纯电续航普遍高于200km,在免税与无里程焦虑优势下,预计2026年市场份额将提升 [28] - 购置税新政推动行业从价格战转向价值战,电池成本优化可能推动部分车型价格下降5%至8% [31] 市场与技术趋势 - 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预测2025年插电混动和增程车型销量将超800万辆,同比增长60%,在新能源市场中比重接近50% [19] - 新能源市场从规模扩张进入质量竞争阶段,竞争焦点转向在合理价格内提供完整电动体验与可靠技术架构 [24][31] - 主流市场10至15万元区间竞争焦点转向成本控制,头部品牌凭规模效应消化电池成本,二三线品牌面临两难 [28]
理想L系列改款分析
数说新能源· 2025-10-11 16:15
L系列产品序列现存问题 - L8销量在L6789中最差 六座车整体销量明显低于五座车[1] - L系列缺乏真正意义上的五座旗舰 L7配置看齐L8而非L9 增程旗舰L9不提供五座版本[1] - L8受L9压制且30多万起售价无法覆盖25万左右大六座市场需求 销量尴尬[1] - L9销量在两年前达峰值后持续下行 24款和25款配置升级未能扭转下滑趋势[1] - 商务车市场基本不选择L系列[1] L系列产品序列调整方向 - L6地位将空前强化 提供更丰富选配和起售价更低的后驱版本 车长保持在5米以内[1] - L7大概率保留 产品定位提升以承接L6无法满足的升阶客群需求 部分配置将向L9看齐[1] - L8推出磷酸铁锂后驱版 起售价拉入25万左右 作为大六座车型与竞品正面竞争[1] - L9期望拥有与L678不同的外观设计 进行视觉区隔 并可能推出行政五座版以探索商务市场[1] 潜在新车型规划 - 若面向家用市场 推出增程MPV比更大尺寸SUV销量能见度更高[2] - 若探索商务市场 五座版L9是比尺寸更大的新产品更触手可及的方案[2]
第400批公告:小鹏再上两款增程车型、特斯拉MODEL Y+搭载LG三元电池
高工锂电· 2025-10-10 18:21
工信部第400批新车公告电池配套分析 - 本批公告共有111款新车公示,其中三元电池车型16款,磷酸铁锂(LFP)电池车型95款,纯电车型64款,插混/增程车型47款 [4] - 三元与铁锂新车申报数量比例进一步拉大,纯电与混动车型数量保持微小差距 [4] - 混动车型中出现4款吉利甲烷插混车型,小鹏带来P7+、G6两款增程车型,电池均来自亿纬锂能 [4] 主要电池企业配套情况 - 宁德时代配套新车54款,为配套数量最多的企业,同时也是配套三元车型最多的企业,配套11款 [5] - 中创新航、亿纬锂能、国轩高科、蜂巢能源4家电池企业本次公告配套数量均超过弗迪 [5] - 中创新航成为宁德时代后唯一配套超过10款新车的企业,配套品牌包括小鹏、捷途、吉利、埃安等 [5] 三元电池市场动态与趋势 - 三元电池车型份额持续下降,企业通过降价增强竞争力,例如三元版长安深蓝SL03售价下探至15万以内 [5] - 特斯拉MODEL Y+搭载LG三元电池,价格有望落定28万,续航可达830公里 [5] - 极氪、别克的三元电池新车均为混合动力,主要为SUV、MPV等高端车型,行业在稳固高端市场高溢价的同时,向主流轿车市场寻找差异化突破口 [6]
理想,背水一战
36氪· 2025-09-29 10:48
公司2025年前三季度业绩表现 - 公司年初设定70万辆年销量目标,但后续因销量承压被迫下调目标[1] - 5月销量在车型焕新拉动下重回4万辆大关,但此后持续下滑,8月销量跌破3万辆大关[4] - 第三季度车辆交付量预计为9万至9.5万辆,同比降幅达37.8%至41.1%,季度收入预计同比减少38.8%至42.1%,降至248亿至262亿元[8] 增程式电动车市场竞争态势 - 作为增程赛道先行者,公司曾凭借先发优势构建品牌壁垒,但市场竞争加剧使蓝海变为红海[6] - 问界系列产品形成全面围堵之势,问界M8上市后45天交付量突破2万辆,四个月累计交付超8万辆,直接分流公司核心用户群体[6] - 主打“半价理想”的竞品以低价策略抢占增程低端市场,冲击公司销量支柱L6车型,8月L6销量跌至1.1万辆[8] 公司财务状况与盈利水平 - 上半年净利润保持增长达17.44亿元,车辆毛利率小幅上升至20.3%,得益于第二季度交付量阶段性增长及平均销售成本有效控制[8] - 在销量承压背景下,公司通过成本控制实现了短期盈利层面的缓冲[8] 纯电战略推进与挑战 - 公司加速开辟纯电第二增长曲线,推出两款纯电SUV车型[1] - 纯电首發车型i8上市遇挫,因售价超出预期、配置复杂及交付空窗期等因素影响市场反应[9] - 公司对纯电车型定价存在纠结,既担心纯电抢占增程市场,又迫切需开拓新增长路线[9] 新车型i6的市场策略与初步反馈 - i6上市采取激进定价策略,仅发售一个版本,价格与L6 Pro齐平为24.98万元,首销期权益后售价降至23.98万元[11] - i6提供价值3.5万元的首销权益,包括双腔空悬、冷暖箱、电吸门等配置,空间表现优于L6且不惧同级竞品[11][13] - i6上市5分钟大定订单突破1万辆,销量表现超过当年L9的首发成绩[14] 公司面临的战略困境 - 价格配置更具优势的纯电车型i6可能分流销量支柱增程车型L6的用户群体,导致顾此失彼的两难境地[16] - 如何在推进纯电转型的同时稳住增程板块基本盘,成为公司需要解决的核心难题,此困境也是行业技术路线转型中的普遍阵痛[16]
探店16家,理想为何遭遇销量迷局?
36氪· 2025-09-03 17:28
销量表现与增长轨迹 - 2022年公司销量13.3万辆 同比增长47.2% [1] - 2023年销量达37.6万辆 同比增长182.2% 成为新势力销冠并首次实现全年盈利 [1] - 2024年销量50.05万辆 增速超30% 蝉联新势力冠军 三年累计增长450% [1] - 2025年1-8月销量26.3万辆 同比下降8% 8月跌出新势力销量前五名 [1] 高端市场竞争格局 - L9车型定价超40万元 曾连续5个月销量破万 是利润主要贡献者 [4] - 问界M9 2024年销量15.8万辆 夺取50万元以上车型销冠 理想L9同期销量降至8.58万辆 [5][8] - 2025年上半年L9销量进一步下滑至2.1万辆 月均销量仅4000余辆 [5][8] - 问界M8定价35.98万元 卡位L8与L9之间 吸引30-35岁家庭用户及00后群体 [11] 中端市场价格战加剧 - L6与L7占品牌销量60%以上 20-30万元SUV市场陷入价格火拼 [15][16] - 问界M7改款后起售价较L7低7万元 乐道L90起价26.58万元 Baas方案下可降至17.98万元 [16][18] - 长三角地区理想L6自然进店量减少 8月交付量砍半 [19] - 空气悬架/零重力座椅/辅助驾驶等配置已成市场标配 差异化优势快速消失 [19] 产品竞争力分析 - 增程技术解决续航焦虑 L7轴距3005mm 油电综合续航1315公里 [16] - "理想同学"语音助手针对儿童声纹及语法优化 提升家庭用户满意度 [23][24][25] - L系列NPS(净推荐值)位列行业榜首 家庭场景体验塑造为核心壁垒 [25][28] - MEGA纯电MPV定价55.98万元 设计先锋但受众局限 [30][31] 品牌定位与挑战 - L系列过度强调"家用"属性 收窄高端市场受众 [32] - 高端市场需求包含商务属性/兴趣属性/身份象征 非单纯产品力竞争 [33] - 竞品在增程和家用属性外赋予多样化吸引力 理想面临前后夹击 [33] - 25-30万元市场仍占据产品/用户/口碑黄金点位 但需新产品理念突破 [34]
车展季·大咖说 | 计划与华为开展更深度合作,阿维塔科技雍军:我们的目标不是短期盈利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03 16:07
公司战略定位 - 中国长安汽车集团成为唯一从二级升级为一级央企的汽车企业 体现其行业地位和国资委赋予的全球竞争力提升重任 [1] - 公司依托新央企身份获得长安汽车集团全供应链体系支持 并推进与海尔、华为、宁德时代的深度战略合作 [4] - 公司定位百年品牌建设而非短期盈利 当前资源重点投入前端研发、新品开发和渠道拓展 [6] 产品与技术布局 - 阿维塔06 Ultra增程版标配宁德时代5C大电池 CLTC纯电续航达330km 首搭华为乾崑ADS 4与鸿蒙座舱HarmonySpace 5 [4] - 增程技术路线主张"300公里最优续航"理念 认为电池过大将增加成本(LFP电池每度电成本增加600元 NCM811电池增加900元) [5] - 2025年推出阿维塔07焕新款和新款阿维塔12 2026年计划推出百万元级大六座SUV 搭载与华为/宁德时代联合研发的新技术 [6] - 2030年前规划推出17款全新产品 覆盖轿车、SUV、跑车、MPV全矩阵 [6] 市场表现与品牌建设 - 2025年8月销量达1.06万辆 同比增长185% 连续六个月销量破万 [6] - 品牌否认"小众"标签 通过原创设计与科技吸引用户 形成销量增长与市场扩大的良性循环 [6] 行业技术趋势 - 增程车型出现电池容量"膨胀"趋势 技术路径从"小电池+大增程器"向"大电池+小增程器"演进 [5] - 用户日常场景平均行驶里程50公里以内 300公里续航可满足每周充电一次的纯电出行需求 [5]
车展速递|长安汽车加码增程车市场 阿维塔06 Ultra增程版、猎手K50上市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29 18:53
全球化战略与车型布局 - 深蓝汽车在长安汽车全球化战略下推出全球车型深蓝S07 纯电版本续航550公里并搭载宁德时代电芯与金钟罩电池 支持3C超充 [1] - 深蓝S07已在全球超70个国家和地区上市 累计销量超25万辆 [1] - 长安启源计划推出多款新产品包括启源Q07激光版 新款启源A07 启源A06及全新Q05 [5] 产品性能与技术配置 - 阿维塔06 Ultra增程版售价26.99万元 权益后25.49万元 搭载华为乾崑ADS 4与鸿蒙座舱HarmonySpace 5 [3] - 阿维塔06采用45.06kWh宁德时代5C骁遥超级增混电池 上市不到4个月交付量超2万辆 [3] - 长安猎手K50增程数智皮卡推出6款车型 售价12.79万元起 [3] 市场表现与交付进展 - 长安启源Q07截至7月底累计销量突破4万辆 本届车展完成交付 [5] - 阿维塔06交付量超2万辆 [3]
做增程的品牌越来越多,但增程车却有点卖不动了
36氪· 2025-08-25 11:02
行业趋势:增程与纯电市场动态 - 多家纯电品牌如智己、昊铂、小鹏、零跑、深蓝、阿维塔等纷纷推出增程版车型,显示行业对增程技术的短期布局 [1][3][6] - 增程汽车零售销量在2024年7月仅为10.2万辆,同比下降11.4%,而纯电车型同期增长24.5% [7] - 新势力品牌中纯电与增程销量比例从去年43:57变为64:36,表明纯电替代增程趋势加速 [7] 企业销量表现对比 - 纯电代表企业如小鹏汽车7月销量36,717辆(同比增长229.4%),小米汽车月销超3万辆(同比增长200%),零跑汽车交付50,129辆(同比增长126.9%) [9] - 增程代表企业理想汽车7月销量30,731辆(同比下降39.7%),问界品牌7月销量40,753辆(环比下降8.8%) [9][10] - 零跑汽车虽被归类为中间派,但其纯电车型占比达70%,新车型B01/B10无增程版本 [13] 技术成本与产品策略变化 - 增程与纯电车型价差从3-4万元人民币缩小至1万元左右,部分企业实现油电同价 [15][16] - 碳酸锂价格从24万元/吨跌至8万元/吨,导致电池成本下降,削弱增程的小电池优势 [17][19] - 新发布增程车型如智己LS6配备66度电池(续航450km)、昊铂HL配备60度电池(续航350km),电池容量显著提升 [29] 基础设施与用户行为演变 - 2024年中国36座主要城市中心城区公共充电桩密度达34.3根/平方公里,每根桩对应7台车 [20] - 私人充电桩占比达74.5%,在三四线城市成为主流补能方式 [23] - 理想汽车统计显示增程车主85%仅使用150km纯电续航,纯电驱动里程为燃油里程两倍 [26] 产品定位与市场需求 - 增程器作用逐渐弱化,新车型更接近"带油箱的纯电车" [31] - 纯电车型续航大幅提升(如Model 3达830km),覆盖城市通勤和中短途出行需求 [24] - 增程技术回归过渡产品定位,长期需求取决于用户实际长途出行频率 [32]
首搭“恒星”超级增程,新一代智己LS6如何搅动汽车市场
中国青年报· 2025-08-17 19:13
增程车市场趋势 - 增程车凭借"可油可电"特性有效缓解新能源用户续航焦虑和充电设施不足痛点 成为越来越多车企的战略突破点 [2] - 新一代智己LS6推出超级增程和纯电双动力版本 预售价格21 99万-28 99万元 [2] 智己LS6产品亮点 - 首搭"恒星"超级增程技术 由上汽集团与宁德时代联合研发 续航里程超过1500公里 [2] - 搭载66kWh超级骁遥MAX电池 CLTC纯电续航450公里 800V超快充平台15分钟可补充310公里续航 [2] - 配备上汽自研Zephyr 1 5T增程专属发动机 百公里油电综合能耗2 07升 较主流中大型增程SUV降低35% [3] - 百公里综合燃油消耗量0 06升 仅为同级主流增程SUV的十二分之一 [3] 智能驾驶配置 - 搭载Momenta赋能的IMAD3 0系统 支持全国"无图NOA"功能 [3] - 采用基于英伟达Thor芯片的辅助驾驶方案 配备520线激光雷达 [3] 市场表现 - 智己LS6上半年在国内中大型纯电SUV领域销量排名第二 [3] - 全新智己L6在20万元以上中大型纯电轿车领域跻身月销量TOP3 [3] - 新一代智己LS6将于9月10日上市并开启交付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