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行星探测

搜索文档
吴伟仁院士解读:我们为什么要去撞击小行星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9-22 07:26
转自:北京日报客户端 我们为什么要去撞击小行星(院士讲科普) 室供图 太阳系内小行星分布示意图。深空探测实验 地球防御小行星撞击漫画。杨仕成绘 网友:最近看到一个热搜话题,"我国规划撞击一颗小行星",有种科幻照进现实的感觉。小行星是颗什 么"星",为什么要去撞击它?假如小行星撞地球,我们怎么办? 编辑:这些话题听起来很科幻,但其实离我们并不遥远。今年初,"一颗编号为2024 YR4的小行星可能 会在2032年撞击地球"的消息曾引起热议。就在9月3日晚,一颗近地小行星2025 QD8在21万公里外与地 球"擦肩而过"。本期院士讲科普,我们邀请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深空探测实验室主任兼首席科学家 吴伟仁院士,和大家聊聊探索小行星的那些事。 浩瀚的太阳系中,围绕太阳公转的不仅有八大行星,还有千千万万个头不等、形状各异、运行轨道不同 的小行星。小行星是太阳系原始星云在长成大行星过程中的中间产物,也被称为太阳系建筑大厦的砖 石。在前不久举行的第三届深空探测(天都)国际会议上,我国科学家提出了中国小行星探测、防御和 资源开发利用构想,并向国际伙伴发出了合作倡议。 数十亿颗小行星,是太阳系形成与演化的"活化石" 太阳系小天 ...
共同建设小行星防御体系
人民日报· 2025-09-22 06:41
本次会议由深空探测实验室和国际深空探测学会联合主办,来自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400多位嘉宾参 会。 《 人民日报 》( 2025年09月22日 13 版) 本报电 (记者喻思南、徐靖)第三届深空探测(天都)国际会议9月6日在安徽合肥闭幕。会上,中国 探月工程总设计师、深空探测实验室主任兼首席科学家吴伟仁介绍,我国正在规划对一颗小行星实施动 能撞击演示验证任务,验证小行星防御方案可行性。 吴伟仁介绍,这项任务拟采用"伴飞+撞击+伴飞"的任务模式,发射观测器和撞击器。观测器先期抵达 对目标小行星进行抵近观测,获取其详细特性参数,然后撞击器对小行星实施高速撞击。撞击全过程将 通过天地联合方式,采用近距离高速成像等技术,开展小行星轨道、形貌和溅射物变化观测,准确评估 撞击效果。 小行星探测、防御和资源开发对于全人类具有深远战略意义,也是国际社会的广泛共识。会上,我国科 学家向全球伙伴发出合作倡议,在地面联合监测、联合研制与载荷搭载、数据与成果共享等方面开展积 极合作,携手共同建设小行星防御体系,共同守卫地球家园。 (责编:杨光宇、胡永秋) 关注公众号:人民网财经 ...
我们为什么要去撞击小行星(院士讲科普)
人民网· 2025-09-22 06:25
吴伟仁 太阳系内小行星分布示意图。 深空探测实验室供图 地球防御小行星撞击漫画。 杨仕成绘 网友:最近看到一个热搜话题,"我国规划撞击一颗小行星",有种科幻照进现实的感觉。小行星是颗什 么"星",为什么要去撞击它?假如小行星撞地球,我们怎么办? 编辑:这些话题听起来很科幻,但其实离我们并不遥远。今年初,"一颗编号为2024 YR4的小行星可能 会在2032年撞击地球"的消息曾引起热议。就在9月3日晚,一颗近地小行星2025 QD8在21万公里外与地 球"擦肩而过"。本期院士讲科普,我们邀请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深空探测实验室主任兼首席科学家 吴伟仁院士,和大家聊聊探索小行星的那些事。 浩瀚的太阳系中,围绕太阳公转的不仅有八大行星,还有千千万万个头不等、形状各异、运行轨道不同 的小行星。小行星是太阳系原始星云在长成大行星过程中的中间产物,也被称为太阳系建筑大厦的砖 石。在前不久举行的第三届深空探测(天都)国际会议上,我国科学家提出了中国小行星探测、防御和资 源开发利用构想,并向国际伙伴发出了合作倡议。 数十亿颗小行星,是太阳系形成与演化的"活化石" 太阳系小天体包括小行星和彗星。其中,小行星是指轨道环绕太阳运行 ...
我国正规划撞击一颗小行星 验证防御方案
央视新闻· 2025-09-07 00:32
中国小行星防御任务规划 - 中国正在规划对一颗小行星实施动能撞击演示验证任务 采用"伴飞+撞击+伴飞"任务模式 通过观测器先期抵近获取特性参数 撞击器实施高速撞击 并采用天地联合方式评估效果 [1] - 任务目标是在约1000万公里处对迎面小天体发射动能撞击器 通过交会产生极大动能改变其轨道 确保至少几十年到100年内不再撞击地球 [3] - 中国将向全球伙伴发出合作倡议 在地面联合监测 联合研制与载荷搭载 数据与成果共享等方面开展合作 并着手组建近地小行星防御系统 [3] 近地小行星威胁与案例 - 近地小行星持续威胁地球安全 历史案例包括6500万年前墨西哥湾撞击事件 1908年通古斯大爆炸 2013年车里雅宾斯克爆炸事件 [4] - 2024年2月 小行星2024 YR4曾因撞击概率引发关注 后美国航空航天局将概率调整为接近为零 2022年5月 直径约1.8公里的小行星7335以每秒21公里速度飞掠地球 未构成威胁 [6] - 2022年2月 中国科学院发现直径约43米的近地小行星2022AA 从255万公里外飞掠 未对地球造成危险 [8] 小行星撞击影响与防御技术 - 近地小行星撞击事件概率极小但影响极大 足球场大小小行星可造成局部灾难 城镇大小小行星将引发全球性灾难和物种灭绝 [8] - 动能撞击是世界公认的防御方式 通过改变小行星速度使其与地球错开 其他方法包括推离偏转 引力拖车等 技术难点在于高速撞击小目标 [10] - 联合国及多个国际组织致力于近地天体研究 由各国航天局组成的空间任务规划咨询组负责制定撞击应对方案和执行标准 [10] 小行星科学价值与探测 - 小行星保留太阳系形成初期的原始物质 演化程度低 对其探测有助于研究太阳系起源和行星演化历史 [12] - 小行星具有重要资源价值 可能含有地球上稀缺的资源 是未来开发潜力对象 需发射更多航天器获取详细数据 [14] - 中国于2024年5月启动首次小行星探测任务天问二号 已在轨运行超三个月 首站目标为近地小行星2016HO3 [14] 天问二号任务细节 - 天问二号将围绕2016HO3小行星执行伴飞 取样和返回任务 并将样品带回地球 该小行星在太阳和地球引力共同作用下既绕太阳公转又与地球共舞 [16] - 任务总时长约十年 包含小行星转移段 接近段 交会段等13个任务阶段 旨在解开太阳系未解之谜 [16]
第三届深空探测(天都)国际会议召开
贝壳财经· 2025-09-06 21:37
行业动态 - 第三届深空探测(天都)国际会议在合肥召开 来自全球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400余人参会 共同研讨小行星探测防御及地外资源开发利用等国际前沿问题 [1] - 深空探测实验室与7个来自亚洲非洲欧洲的新国际伙伴签署合作协议 国际深空探测学会与亚太空间合作组织签署战略合作备忘录 [1] - 大会向全球伙伴发出合作倡议 在地面联合监测 联合研制与载荷搭载 数据与成果共享等方面开展积极合作 建设小行星防御体系 发展深空经济 [1] 技术发展 - 我国将开展小行星撞击演示验证任务 [1] - 小行星富含铁 镍 铂族金属以及水冰等资源 具有重要经济价值 主要航天国家对此高度重视 [1]
我国规划撞击一颗小行星
证券时报· 2025-09-06 13:47
最新披露。 据新华社消息,记者9月6日从深空探测实验室获悉,第三届深空探测(天都)国际会议刚刚在安徽合肥闭 幕,我国科学家提出了中国小行星探测、防御和资源开发利用构想,并向国际伙伴发出了合作倡议。来自 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400多位嘉宾,共同探讨描绘深空探测与小行星防御领域的未来图景。 本届会议以"小行星探测、防御和资源利用"为主题,由深空探测实验室和国际深空探测学会联合主办。国 际深空探测学会目前已吸纳50个单位会员、300余位个人会员,正在持续吸纳全球智慧与力量,致力促进 转载与合作可联系证券时报小助理,微信ID:SecuritiesTimes 第三届深空探测(天都)国际会议现场。新华社记者周牧 摄 深空探测科技进步与学术繁荣。 综合自:央视新闻、新华社 责编:李丹 校对:刘榕枝 版权声明 证券时报各平台所有原创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我社保留追 究相关 行 为主体 法律责任的权利。 在上述会议上,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吴伟仁介绍,我国正在规划对一颗小行星实施动能撞击演示验证任 务,验证小行星防御方案可行性。 吴伟仁院士介绍,这项任务拟采用"伴飞+撞击+伴飞"的任务模式,发射观测器和撞击 ...
我国科学家向全球发出合作倡议 共同防御小行星守护地球家园
新华社· 2025-09-06 11:53
会议概况 - 第三届深空探测(天都)国际会议在安徽合肥闭幕 来自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400多位嘉宾参与[1] - 会议主题为小行星探测、防御和资源利用 由深空探测实验室和国际深空探测学会联合主办[2] - 国际深空探测学会已吸纳50个单位会员和300余位个人会员 持续吸纳全球智慧力量[2] 技术体系构想 - 提出建设相对完善的近地小行星探测防御体系构想 涵盖监测预警、在轨处置、体系应对等方面[2] - 计划实施小行星动能撞击验证任务 通过观测、撞击及联合监测评估防御效果[2] - 小行星探测与防御工程具有体系构成复杂、技术挑战大等特点[2] 国际合作倡议 - 向全球伙伴发出合作倡议 在地面联合监测、联合研制与载荷搭载、数据与成果共享等方面开展合作[2] - 倡议携手共建小行星防御体系 和世界各国一起守卫地球家园[2] - 小行星防御工程具有国际合作需求迫切的特点[2] 天体特性分析 - 近地小行星是太阳系中最具潜在威胁的天体之一 撞击地球发生概率极小但破坏力巨大[2]
我国正在规划对一颗小行星实施动能撞击演示验证任务
央视新闻· 2025-09-06 10:34
据介绍,小行星探测、防御和资源开发对于全人类具有深远战略意义,也是国际社会的广泛共识。我国 将向全球伙伴发出合作倡议,在地面联合监测、联合研制与载荷搭载、数据与成果共享等方面开展积极 合作。 近日召开的第三届深空探测天都国际会议上,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吴伟仁介绍,我国正在规划对一颗 小行星实施动能撞击演示验证任务,验证小行星防御方案可行性。 吴伟仁院士介绍,这项任务拟采用"伴飞+撞击+伴飞"的任务模式,发射观测器和撞击器。观测器先期 抵达对目标小行星进行抵近观测,获取其详细特性参数,然后撞击器对小行星实施高速撞击。撞击全过 程将通过天地联合方式,采用近距离高速成像等技术,开展小行星轨道、形貌和溅射物变化观测,准确 评估撞击效果。 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吴伟仁介绍,我国将开展"伴飞+撞击"小行星防御演示验证。 ...
中国规划撞击一颗小行星
财联社· 2025-09-06 09:52
近日召开的第三届深空探测天都国际会议上,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吴伟仁介绍, 我国正在规划对一颗小行星实施动能撞击演示验证任务,验 证小行星防御方案可行性。 吴伟仁院士介绍,这项任务拟采用"伴飞+撞击+伴飞"的任务模式,发射观测器和撞击器。观测器先期抵达对目标小行星进行抵近观测,获取 其详细特性参数,然后撞击器对小行星实施高速撞击。撞击全过程将通过天地联合方式,采用近距离高速成像等技术,开展小行星轨道、形 貌和溅射物变化观测,准确评估撞击效果。 据介绍,小行星探测、防御和资源开发对于全人类具有深远战略意义,也是国际社会的广泛共识。我国将向全球伙伴发出合作倡议,在地面 联合监测、联合研制与载荷搭载、数据与成果共享等方面开展积极合作。 (本文来源:央视新闻) ...
最新披露!我国正规划对一颗小行星实施高速撞击
第一财经资讯· 2025-09-05 23:25
2025.09.05 微信编辑| 苏小 第一财经持续追踪财经热点。若您掌握公司动态、行业趋势、金融事件等有价值的线索,欢迎提供。专 用邮箱:bianjibu@yicai.com (注:我们会对线索进行核实。您的隐私将严格保密。) 近日召开的第三届深空探测天都国际会议上,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吴伟仁介绍,我国正在规划对一颗 小行星实施动能撞击演示验证任务,验证小行星防御方案可行性。 吴伟仁院士介绍,这项任务拟采用"伴飞+撞击+伴飞"的任务模式,发射观测器和撞击器。观测器先期 抵达对目标小行星进行抵近观测,获取其详细特性参数,然后撞击器对小行星实施高速撞击。撞击全过 程将通过天地联合方式,采用近距离高速成像等技术,开展小行星轨道、形貌和溅射物变化观测,准确 评估撞击效果。 本文字数:439,阅读时长大约1分钟 据介绍,小行星探测、防御和资源开发对于全人类具有深远战略意义,也是国际社会的广泛共识。我国 将向全球伙伴发出合作倡议,在地面联合监测、联合研制与载荷搭载、数据与成果共享等方面开展积极 合作。 来源 | 央视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