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博弈
搜索文档
专机刚降落美国,特朗普即遭当头棒喝,已然敲响一记警钟
搜狐财经· 2025-11-15 13:05
参议院投票结果与政治影响 - 美国参议院以51票赞成对47票反对通过决议,决定停止执行全球范围内的“全部关税”政策 [1] - 尽管共和党在参议院占优势,但仍有四名共和党议员背离党派立场,与民主党联合投反对票,反映出党内存在裂痕 [1] - 此次投票主要发出强烈的政治信号,对政策的实际效力影响有限,但极大地改变了政治格局 [1] 政策实施的程序性障碍 - 参议院决议不意味着政策立即失效,提案仍需提交众议院并通过众议长约翰逊设定的特别规则,可能难以进入全院表决 [1] - 即便提案在众议院通过,白宫仍握有否决权,而国会需要三分之二以上绝对多数才能推翻否决,按当前席位分布几乎不可能实现 [1] 国内利益集团与党内分歧 - 企业、农场主、出口行业以及金融市场等利益集团感受到压力,纷纷发声反对关税政策 [2] - 共和党内部关键群体分为“强硬派”支持继续推行政策,以及“观望派”更关注选举大势和选民支持 [6] - 四名倒戈的共和党议员代表“建制派”话语权依然存在,众议院是否出现同样裂缝仍是未知数 [6] 国际博弈与谈判策略 - 美国国内关税分歧被其他国家敏锐观察到,对手会利用此点在谈判中更加坚决,争取更多豁免或优惠 [8] - 对手判断美国内政出现裂痕后,谈判将变得更加拖延和僵持,并会放大利用这种“破绽” [2] 政府资源与外交策略受限 - 民主党在参议院与白宫争斗、众议院博弈、媒体对立、法院对抗等压力,使得政府资源紧张 [4] - 更多精力被拉回华盛顿,导致外交策略受限,在国际局势的拉锯战中容易出现失误 [4] 司法层面的动态与影响 - 最高法院即将举行关税政策听证会,参议院的表态相当于在司法界开场前提前给出“反对”声音 [6] - 国会的公开态度将成为案件背景,白宫推行关税政策的容错率降低,任何程序疏忽或法理不严谨都可能被放大 [6] 政策工具与未来走向 - 关税政策长期使用可能带来副作用,短期调控会产生波动,需要法律依据和程序支持 [8] - 参议院的动作迫使政府重新理顺政策支撑体系,政策必须设定明确边界并考虑各方利益 [10] - 亚洲之行余波、最高法院听证会、众议院规则三个因素交织,带来更多变数,政治博弈将持续 [10]
美政府“停摆”破记录!3800万家庭断救济金,政治内斗变经济灾难
搜狐财经· 2025-11-11 14:32
美国政府停摆已经创下历史纪录,停摆一个多月,造成了严重后果。320万乘客因为航班延误或取消而行程受阻,数千万低收入家庭无法领取到他们赖以生 存的救济金,旅游业也因此损失了数十亿美元。民众的生活困难与经济受损的双重冲击,导致两党在国会的僵局依然没有打破。 那么,为什么这场"政治闹剧"会让整个国家为此付出代价呢?背后有哪些复杂的博弈? 停摆带来的"双重痛苦":民生困境与经济损失 停摆的影响已经不仅仅限于政府部门,它已经扩展到普通民众的生活。机场成了混乱的重灾区,根据美国运输安全管理局(TSA)的数据显示,停摆期间, 部分机场的工作人员缺勤率一度高达30%以上,造成多个机场的安检通道关闭,导致超过320万名乘客面临航班延误或取消。 例如,芝加哥奥黑尔机场一天就取消了超过200架次的航班。有些旅客被迫滞留在机场过夜,计划好的探亲和商务旅行也因此泡汤。 此外,公共安全领域也面临严重影响。美国司法部报告指出,由于基层联邦执法人员无薪工作,许多执法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下降,部分边境巡逻站的响应时 间延长了超过30%。 更让人揪心的是食品援助问题。美国农业部的数据显示,超过3800万依赖"补充营养援助计划"(SNAP)的低收入家 ...
政府停摆致数据黑洞,美联储企业投资者集体盲飞,经济要扛不住?
搜狐财经· 2025-11-01 17:16
政府停摆对经济数据系统的影响 - 美国政府停摆30天使经济数据发布系统几乎全面瘫痪,第三季度GDP、就业、贸易与零售销售等关键统计数据均未能如期发布[1] - 数据缺失导致美联储失去利率决策依据,企业制定明年预算面临困难,金融市场出现剧烈震荡[1] - 若停摆持续至11月中旬,延迟发布的数据可能要到12月才能面世,届时统计失真将蔓延至11月数据[6] - 部分数据可能永久丢失,例如10月数据可能因无法收集而“蒸发”,后期补采也会因依赖民众回忆而变成失真数据[3] 政府停摆对企业与经济的冲击 - 美国商会报告显示,停摆前四周与联邦政府签约的企业已损失约120亿美元,6.55万家小企业每周承受30亿美元现金流压力[8] - 国会预算办公室警告,停摆将使第四季度GDP年化增长率下降1-2个百分点,造成70亿至140亿美元无法挽回的经济损失[8] - 企业因不确定性已开始放缓招聘,特朗普政府的关税政策进一步加剧了经济困境[5] - 企业被迫依赖零散的商业调查和卫星图像等非官方数据来猜测经济走势,官方数据长期被视为“黄金标准”的体系受到挑战[3] 政府停摆对民生与消费的连锁反应 - 约4200万低收入人群依赖的“补充营养援助计划”因资金耗尽从11月1日起停发,纽约州进入紧急状态并紧急拨款6500万美元应对食品危机[8] - 联邦雇员中约75万人无薪休假,数十万人无薪上班,超4000名公务员收到裁员通知[11][14] - 联邦雇员因收入不确定性而压缩消费,取消旅行计划和非必要开支,这种消费萎缩可能将经济拖入更深的泥潭[11] - 政府停摆本质上是政治博弈的恶性循环,民主党和共和党在医疗福利支出上互不让步,使民生成为牺牲品[11]
专家:中美贸易紧张局势短期内难以根本性缓和
中国青年报· 2025-10-17 12:30
中美贸易紧张局势现状 - 中美新一轮贸易紧张局势在短期内难以根本性缓和,但双方都有动力避免经贸全面脱钩 [1] - 自今年5月中美达成贸易休战以来,中美贸易关系大体上保持缓和态势,但9月美方新增一系列对华限制措施导致本轮关系剑拔弩张 [2] - 10月9日中方发布关于稀土等相关物项的出口管制措施,10月10日美方威胁将自11月1日起对中国商品加征100%关税并对所有关键软件实施出口管制 [1] 美方行动与策略分析 - 美方持续新增对华限制措施,将多家中国实体列入出口管制实体清单和特别指定国民清单,并通过穿透性规则任意扩大受管制企业范围,影响中方数千家企业 [1] - 美方关税威胁和缓和言论交替出现,被分析为是美方黔驴技穷的表现,也是其极限施压和安抚市场的策略组合 [3] - 美方威胁面临现实性障碍,从经济层面看将使美国经济背负沉重代价,从政治层面看美国国内存在明显分歧,商界普遍反对升级关税 [3] 中方立场与反制措施 - 中方立场一以贯之,敦促美方在平等、尊重和互惠基础上通过对话协商解决问题,指出美方一边要谈一边威胁恐吓加征高额关税不是正确之道 [2] - 中方对稀土等相关物项实施出口管制是一种必要的反制,旨在维护自身正当权益,并向外界释放不会被动承受无理打压的信号 [2] - 中国的出口管制不是禁止出口,对符合规定的申请将一如既往地予以许可,通过许可制实现精准管控,既彰显维护国家安全的决心,也为后续谈判预留空间 [2] 行业与市场影响 - 中国对相关稀土物项实施出口管制将对美国军工产业等产生显著影响 [2] - 美方威胁加征100%关税和实施出口管制的行为引发了全球金融市场震荡 [1] - 中国与美国的贸易正在减少,取而代之的是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等的往来 [3] 未来局势展望 - 中美经贸具体演进路径取决于双方战略互信的重建、危机管控的完善以及全球治理规则的重塑 [1] - 从短期来看,本轮中美贸易紧张局势的未来走向呈现博弈与缓和并存的态势,可能随美方实质性让步或激进措施而演变 [3] - 从中长期来看,中美将处于竞争与合作并存的新常态,在半导体、人工智能等领域的竞争将长期存在,而气候变化、公共卫生等非传统安全合作可能成为突破口 [4]
关门期间,特朗普政府开始永久性裁员
虎嗅· 2025-10-11 08:22
美国联邦政府关门进入第10天,白宫"管家"确认,特朗普政府开创了美国现代史的先例:首次在联邦政 府关门期间进行大规模永久性裁员。 美东时间10月10日周五,白宫管理和预算办公室(OMB)主任Russell Vought在社交媒体发文称,特朗 普政府已开始对联邦雇员实施大规模的永久性裁员。这意味着,此次美国联邦政府关门期间,不再遵循 惯例只要求员工临时休假,而是让大批离岗的"公务员"永久地走人。 Vought周五在社交媒体发帖称:"RIF已经开始。" RIF是联邦政府对裁员的官方术语"减少人 力"(reductions in force)的缩写。 一位OMB的发言人明确告诉媒体:"可以确认,RIF已开始实施,而且规模巨大。这些是RIF(裁员), 而不是停薪休假(furlough)。" Vought的宣告打破了美国现代史上政府关门期间的惯例。过往政府停摆期间,通常只是员工临时休 假,而非永久将其解雇。 美国卫生与公众服务部(HHS)的发言人Andrew Nixon确认,该部门多个部门的员工收到了裁员通知, 部分裁员针对"与特朗普政府'让美国再次健康'议程不符的人员"。教育部的发言人也证实,该部门部分 员工将在周五 ...
美国现代史上首次!白宫"管家"宣布特朗普政府开始永久性裁员
华尔街见闻· 2025-10-11 02:56
事件概述 - 美国联邦政府进入关门的第10天 特朗普政府首次在政府关门期间实施大规模永久性裁员 打破了过往临时休假的惯例 [1] - 裁员行动标志着总统特朗普及共和党人与民主党人的对峙升级 两党在医疗补贴等核心问题上僵持不下 参议院已连续七轮投票否决重启政府的临时拨款议案 [1] 裁员规模与范围 - 白宫管理和预算办公室(OMB)主任确认裁员已开始 规模相当可观 将影响数千名联邦工作人员 [1][3] - 至少九个政府部门受到影响 包括内政部、国土安全部、财政部、环保署、商务部、教育部、能源部、卫生与公众服务部和住房部 [1] - 美国卫生与公众服务部确认 部分裁员针对与特朗普政府政策议程不符的人员 [3] - 目前超过三分之二的文职联邦雇员仍在岗工作 其余人员回家休假 绝大多数联邦雇员在政府关门期间无法获得薪酬 [7] 政治背景与博弈 - 此次裁员被视为对民主党选区施压的最新举措 政府在关门初期已暂停了纽约市180亿美元 芝加哥20亿美元等项目资金 这些地区在去年大选中均支持民主党 [4] - 特朗普总统宣布将利用政府关门之机永久削减民主党的项目 [1][4] - 根据OMB备忘录 裁员计划针对那些在法律上没有义务继续或与特朗普政策重点相冲突的项目 [5] 法律挑战与内部反应 - 代表联邦政府雇员的工会已诉诸法院抵制裁员 法官要求司法部提交报告说明计划 相关听证会定于10月16日举行 [2][5] - 马里兰州民主党众议员批评裁员不仅不道德、不公正 还违法 [2] - 共和党内部态度谨慎 众议院议长表示希望联邦雇员得到保护 参议院共和党领袖的评论反映出党内对于大规模裁员存在不同声音 [6] 后续影响与不确定性 - 未来几天发出的裁员通知可能附带60天的通知期 然后员工才会被实际终止雇佣关系 [7] - OMB已建议各机构 在政府结束关门后可能会修订其裁员计划 [7] - 白宫表示不希望看到有人被解雇 但如果关门继续下去 裁员将是一个不幸的后果 [7]
日损近10亿!特朗普裁15万雇员,中美项目停滞,已有20家中企受损
搜狐财经· 2025-10-09 15:17
美国政府停摆的经济影响 - 美国政府停摆每周导致经济增速放缓0.1到0.2个百分点,每日经济损失高达10亿美元 [1] - 旅游业受冲击最直接,一周内损失超过10亿美元,酒店预订被取消,景区关闭 [1] - 75万联邦公务员被迫无薪休假,未能按时领到薪水,影响其家庭财务状况 [2] 中美合作项目受阻 - 中美在新能源电池研发、跨境物流建设等领域的多个合作项目因停摆陷入停滞,审批中断且资金被冻结 [3] - 20家中国企业受到影响,面临设备运输延误、合作协议未能签署等问题 [1][3] - 某光伏组件出口企业美国工厂选址审批无限期延后,前期投入的数百万调研费用可能损失 [3] 美国国内项目与就业影响 - 特朗普政府冻结16个民主党支持的“蓝州”基础设施和清洁能源项目拨款,例如加州20亿美元高铁扩建拨款被暂停 [9] - 项目暂停导致工地停工,数千工人面临失业风险 [9] - 特朗普政府计划并通过大规模联邦裁员施压,15万名联邦雇员被裁撤,部分机构被关闭 [7] 政治策略与法律挑战 - 特朗普政府将停摆作为政治工具,通过扣留资金、调整关税、裁撤机构等方式推动政治目标 [17] - 美国联邦政府雇员工会以违反《反裁员保护法》为由将白宫告上法庭,指其在停摆期间非法解雇雇员 [14] - 诉讼导致白宫暂时搁置部分裁员计划,涉及数千名雇员 [14]
美国政府停摆进入第二周 经济与民生双重承压
新华财经· 2025-10-09 10:42
政府停摆事件概述 - 美国联邦政府自10月1日起全面停摆,导致约75万名联邦雇员停薪休假,仅关键岗位人员维持无薪工作 [1] - 停摆原因为国会两党在《平价医疗法案》补贴等议题上僵持不下,参议院多次否决临时拨款法案 [1][3] 宏观经济影响 - 政府停摆直接抑制GDP增速,可能逆转美国第二季度3.8%的年化增长率及第三季度的强劲增长势头 [2] - 若停摆持续至10月15日军方常规发薪日仍未解决,将引发重大政治与社会压力 [2] 市场与数据影响 - 美国劳工部因预算中断暂停发布非农就业报告等关键数据,迫使交易员在信息真空中调整投资策略 [3] - 尽管存在不确定性,标普500指数年内累计上涨14%,并创下第30个历史新高 [5] - 分析师预期标普500指数成分股公司第三季度盈利同比增幅有望达8.8%,高于7月初预测 [5] 政治僵局与谈判 - 停摆根源在于两党围绕《平价医疗法案》税收抵免补贴存续问题的对抗,民主党主张延长补贴,共和党主张通过“干净”拨款法案 [3] - 参议院已否决两党各自提案,共和党需争取至少8名民主党参议员支持以推动其方案 [3] - 白宫释放协商信号,参议院温和派提出折中方案但未获支持,众议院层面亦显裂痕 [4] 社会与外溢效应 - 停摆负面影响外溢至民生,运输安全管理局人手不足导致机场安检延误,妇女、婴儿及儿童营养补助计划面临中断风险 [6][7] - 预测市场显示政府停摆持续至10月14日之后的概率高达71%,可能进一步削弱消费者信心 [7]
美国政坛再爆危机!联邦政府关门,一天约损失4亿,CNN犀利点评
搜狐财经· 2025-10-08 16:51
政府关门本质 - 政府关门不仅是财政预算问题 更是两党深刻政治理念的尖锐对立[2] 两党核心诉求与僵局 - 共和党核心诉求包括削减福利和强化边境控制 而民主党主张保护医保和反对裁员[4] - 共和党要求削减奥巴马医改的医疗补贴并大幅增加边境执法预算 民主党则坚持追加3500亿美元以保住奥巴马医改并恢复被削减的医疗补助[6] - 僵局无法打破的原因是参议院需60票才能通过预算案 而共和党仅有53席 民主党极为团结不给支持[6] 政治博弈与潜在影响 - 政府关门预计造成每天4亿美元的损失 上次关门35天损失高达110亿美元[9] - 政府关门导致FBI办案、FDA抽查、国家公园维护及经济数据发布(如非农就业报告、CPI和零售数据)暂停[11] - 若政府关门超过两周 恐慌情绪将蔓延 党争绑架政府运转将使依赖政府服务的普通民众受苦[11]
1周损失70亿!美国联邦政府关门重创民生,80万雇员面临失业危机
搜狐财经· 2025-10-07 13:20
政府停摆事件概述 - 美国联邦政府于2025年10月1日因财政拨款僵局而全面停摆,这是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第14次发生此类事件 [1] - 本次停摆的根本原因是国会未能在9月30日前通过新财年预算案或临时拨款决议,导致政府失去资金来源 [1] - 与以往短暂对峙不同,本次参众议院立场严重对立,双方提交的应急拨款方案互相否决,谈判破裂且沟通完全停滞 [3] 停摆的严重性与特殊性 - 白宫要求各机构提交永久性裁员名单,优先裁减与总统执政重点不符的职位,打破了以往停摆后补发薪水的政治默契 [5] - 约80万名联邦公务员的命运成为两党博弈的筹码,例如联邦通信委员会已有81%的员工被遣散 [5] - 政府职能系统正经历深度拆解,消费者投诉热线无人接听,新型电子设备审批工作完全停滞 [5] 经济影响 - 停摆仅一周,直接经济损失已高达70亿美元 [5] - 专家预测政府每周停摆将导致约70亿美元的直接损失 [5] - 旅游业受创严重,每周损失近10亿美元,依赖游客的小企业主苦不堪言 [5] 公共服务与社会影响 - 国家公园关闭,移民服务窗口空无一人,公共服务陷入混乱 [5] - 低收入家庭面临营养补助中断、住房援助和取暖补贴被无限期推迟的困境 [6] - 空中交通管制员被要求无薪工作,多个主要机场因人力短缺发布航班延误和取消预警 [6] 市场与数据影响 - 劳工统计局宣布停止发布就业率、物价指数等重要宏观经济指标,使经济决策者和市场进入盲目摸索状态 [6] - 政府失去关键经济数据发布功能,摩根大通分析师指出停摆对美国本已步履维艰的经济是雪上加霜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