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文化惠民
icon
搜索文档
以文化惠民 为城市添彩
齐鲁晚报· 2025-11-08 00:22
舞动全城 文化惠民工作不仅仅依赖于活动的举办,背后强大的文化人才队伍同样至关重要。2025年,济宁市邀请了 省级及以上专家为基层文化工作者提供专业培训。通过组织小戏小剧创作、公共文化服务效能提升等培 训,济宁市成功培养了近500名基层文化骨干,进一步增强了基层文化工作者的专业素养和创新能力。 全民广场舞大赛精彩纷呈,赛场边非遗市集也让文化氛围愈发浓厚。市集汇集了济宁本地多家省、市非 遗项目,既有草编、刺绣、钩织、葫芦烙画、糖画面塑等传统手作展示,非遗传承人现场演示技艺;也有 孔府煎饼、老刘馓子、汶上芦花鸡、熏鱼等非遗美食摊位,香气四溢吸引市民驻足品尝。不少观众在观 看比赛间隙逛市集、赏非遗,在感受舞蹈活力的同时,沉浸式触摸济宁本土文化脉络,实现"文化盛 宴"与"非遗传承"的双向赋能。 随着夜幕落下,位于济宁"运河记忆"历史文化街区南岸街的"运河Stage"热闹了起来,一周一次的运河音乐 会拉开了帷幕。"我们这个音乐会属于'运河记忆'历史文化街区的一部分,演出以音乐为主,每周五、周六 邀请乐队举办运河音乐会,像是新河乐队、时间解药乐队、冲浪鸡乐队等连续举办了'毕业季''荷花''青春 畅享'等主题音乐会,深受大家 ...
聚焦文化惠民,“村VA”“村BA”“村秀”等人气火爆
海南日报· 2025-11-07 09:50
聚焦文化惠民,"村VA""村BA""村秀"等人气火爆 群众乐享"村"味活动 在文昌举办的海南"村VA"比赛场景。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李天平 摄 海南日报全媒体见习记者 王泽宇 除东方"村BA"外,海南全省的群众文体活动也都开展得如火如荼。文昌连年举办深具影响力的海南"村 VA",带动乡村排球运动新热潮;三亚探索"高端赛事下乡"模式,联合20余个景区推出"观赛+游览"组合套 餐;保亭海南七仙温泉嬉水节通过品牌创新持续吸引游客;琼海潭门以赶海文化趣味活动打造海洋文旅IP; 儋州落日跑赛事践行"运动+文旅+助农"模式,打造消费助农集市,助力农户销售。 五指山市连年举办"村秀",让黎锦等民族特色非遗焕发新活力,也成为当地一大旅游吸引物。来自内蒙 古的游客田思怡感慨:"这场文化活动非常亲民,作为外地来的游客,我也乐在其中。" 这些基层文体活动的蓬勃开展,不仅丰富了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更在潜移默化中助力乡村治理和社区 凝聚力的提升。今年海南省"春风村雨"文化惠民活动突破传统形式,从单纯的文艺演出升级为文旅共创, 以"小演出、小讲堂、小阅读"等"八小"形式激发群众文化创新活力。 各类群众文体活动将地域文化与旅游体验深度绑定 ...
“湘观剧·工会有戏·好戏送职工”首演活动在长沙举办
长沙晚报· 2025-11-04 10:12
活动概述 - 公益性演出“湘观剧·工会有戏·好戏送职工”于11月2日晚在长沙市第四工人文化宫首演 [1] - 首演剧目包括湘剧、木偶剧、湘剧武戏、花鼓戏、京剧、杂技和歌曲等多种艺术形式 [1] - 活动邀请了200多位长沙市职工现场观看演出 [1] 合作模式与战略规划 - 省总工会与省文旅厅、省演艺集团达成战略合作,旨在发挥各自在职工文化阵地建设、文艺行业管理、艺术创作生产等方面的专业优势 [1] - 合作将利用工人文化宫平台,常态化、公益性开展艺术经典节目演出 [1] - 合作形成“阵地+管理+专业”协同模式,共同打造“湘观剧·工会有戏·好戏送职工”品牌 [1] 政策背景与发展目标 - 演出是落实省委推动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丰富职工精神文化生活、助推湖南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保护要求的具体举措 [1] - 项目坚持文化惠民,切实对接职工高品质文化需求,计划推出更多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优秀作品 [1] - 项目目标为培育发展职工文化新空间 [1]
光明乳业奏响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鲜活乐章,礼赞殿堂声乐,共鸣"致优"初心
格隆汇· 2025-10-27 10:34
10月26日晚,本届艺术节的高光时刻——由光明致优尊耀呈现的"低男中音布莱恩・特菲尔独唱音乐 会",在上海大剧院震撼上演。演出落幕后,一场承载致敬与温情的光明乳业品牌日活动同步举行。威 尔士国宝级歌唱家、"声乐魔术师"布莱恩・特菲尔,著名指挥家詹卢卡·马西阿诺,光明致优品牌代言 金秋十月,第24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如约而至。这场由文化和旅游部主办、上海市人民政府承办, 以"艺术的盛会、人民大众的节日"为宗旨的文化盛宴,再度为上海点亮国际艺术交流的璀璨光芒。作为 本届艺术节的全程战略合作伙伴,光明乳业携旗下光明致优、光明如实两大核心品牌深度参与,延 续"健康滋养体魄,艺术滋养心灵"的初心,以鲜活力量赋能艺术传播,让品质生活与艺术之美走进千家 万户。 人、英国王室成员彼得・菲利普斯,光明乳业党委副书记、总裁贲敏等嘉宾齐聚一堂,并邀请视障青年 艺术家代表共同欣赏演出,在交流与互动中为这场声乐盛宴画上圆满句号。 礼赞殿堂声乐,跨界共鸣"致优"初心 娟姗鲜奶架起文化桥梁,限定包装解锁"舌尖艺术" 当晚,光明致优品牌代言人、英国王室成员彼得・菲利普斯的惊喜亮相,将现场气氛推向又一个高潮。 作为布莱恩・特菲尔多年的挚友,两 ...
滨州|滨州以书香体系建设涵养城市“心安”内涵
大众日报· 2025-10-24 09:17
书香体系建设与城市文化内涵 - 以书香体系建设和阅环境优化为着力点 全面夯实文化阵地 提升文化服务水平 丰富文旅产品供给 以文化浸润涵养城市心安内涵 [2] - 优化新型阅读空间建设 在主城区新建2处城市书房 构筑政府主导 社会多方参与的15分钟阅读服务圈 [2] - 依托图书流动服务车打造流动图书馆 深入学校 社区 企业等场所开展服务活动30场 打通公共阅读服务最后一公里 [2] 多元阅体验与智慧化转型 - 依托公共图书馆阅览室打造9处心安阅览室 通过增设心安符号 推荐心灵书单等特色服务营造阅体验 [2] - 加速智慧化转型步伐 打造心安悦读驿站品牌 搭建线上心安悦读平台 推出沾图心安悦读驿站专栏64期 [2] - 深化图书馆总分馆制 吸引社会力量参与建设心安家庭悦读驿站 心安漂流书屋等小而美的阅读空间 培育书香心安细胞 [2] 阅读推广与文化活动矩阵 - 打造多层次阅读推广品牌矩阵 举办各类阅读推广活动1000余场 营造爱读书 读好书 善读书的浓厚氛围 [3] - 立足打造儿童友好图书馆 组织开展特色阅读活动500余场 通过小手拉大手的互动模式助力心安城市建设 [3] - 高标准举办第四届市民文化节 开展演出 展览 培训 赛事 乡村节庆等多样性文化活动700余场 [3] 基层文化阵地建设与活动供给 - 累计打造145处城乡书房 智能书柜等新型公共阅读空间 [3] - 系统推进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建设 全市90处文化站均达到二级站及以上标准 其中29处获评特级站 56处获评一级站 5处获评二级站 [3] - 开展冬春文化惠民季等各类群众性文化惠民活动2200余场 好戏送千村 全民艺术普及公益培训3500余场次 [3] 群众文化活动品牌打造 - 村晚活动蓬勃发展 连续5年20场村晚入选全国村晚示范展示活动 [4] - 12场村晚入选2025年全省四季村晚示范展示点 打造了群众家门口的全国村晚品牌 [4] - 滨州村晚大舞台项目成为全国村晚大舞台活动第一批全国试点 [4]
直达基层,文化惠民底色更亮(总书记的关切·落地的回响)
人民日报· 2025-10-23 08:16
政策导向 - 创新实施文化惠民工程被写入党的二十大报告 [2] - 建立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机制被写入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 [2] - 提升文化服务和文化产品供给能力,把更多优质文化产品和服务送到群众身边 [2] 行业模式创新 - 公共文化服务由政府单一供给转变为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模式 [3] - 运营模式从“政府派单”转变为“群众点单”,根据受众反馈实时调整项目服务 [3] - 第三方运营不改变文化服务的公共属性,收费类文化服务项目不超过三成 [3] 公共文化设施发展 - 各地创新拓展4万多个群众家门口的文化空间,打造百姓身边的“文化客厅” [4] - 全国所有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美术馆和91%以上的博物馆实行免费开放 [4] - 全国博物馆2024年接待观众14.9亿人次,再创历史新高 [6] 文化业态创新 - 博物馆试行延时开放,破解“预约难”,带动“夜经济” [5] - 创新数字展馆打造新型文化业态,让文物“动起来” [5] - 大型博物馆带着精品文物到地方巡展、开展联合办展 [5] 基层文化活力 - 全国群众自发组织的文艺团体逾47万个,群众成为文化活动的主角 [7] - “村晚”、“村BA”、村歌、村舞等“村字号”文化品牌叫响 [7] - 2024年全国“村晚”共举办8.17万场,吸引2.62亿人次参与 [7] 文旅融合案例 - 北京“美后肆时”四合院运营5年,年均举办文化活动600多场 [3] - 江苏连云港市博物馆参与联合办展,单日最高接待游客达4.2万人次,刷新全省纪录 [5] - 云南老达保村寨通过“文化+旅游”,2024年接待游客7.1万余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47.5万元 [7]
宁夏银川:绘就高质量发展与民生温度的新画卷
中国新闻网· 2025-10-22 14:09
经济发展总体成就 - 银川市经济总量即将迈上3000亿元台阶,增速在西北地区领先 [5] - 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0万元,固定资产投资突破千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突破200亿元 [5] - 省会(首府)城市GDP首位度达到53.4%,位居全国第一 [5] 重点企业发展 - 宁夏杞里香枸杞有限责任公司2021年产值超过3亿元,预计2025年产值将突破10亿元,实现跨越式增长 [3] - 杞里香从电商销售发展为覆盖种植、研发、生产、销售、服务的现代化全产业链企业,在多个电商平台枸杞滋补类目中长期位居前列 [3] - 企业建成占地42亩的枸杞健康产业园,包含精深加工数字化生产线、智能仓储物流中心等,推动迈入数智发展阶段 [3] - 威力传动风电增速器智慧工厂项目建成后,年产风力发电增速器将达4000台,成为中国北方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的大型风力发电增速器研发生产基地 [5] 消费市场与商业活力 - 银川市建成凤凰幻城、漫葡小镇等10余条特色街区,怀远观光夜市、敬德夜市等10余个夜市,以及阅彩城等智慧商圈平台 [6] - 2023年银川市举办5000余场商圈促销、餐饮展览等活动,通过发放汽车、家电等消费券带动重点消费与新型消费快速发展 [6] - 银川市入选全国供应链创新与应用示范城市、全国首批零售业创新提升试点城市,消费作为经济“主引擎”的作用凸显 [7] 文化产业与民生福祉 - 银川市文化企业数量增至3851家,从业人员超过1.2万人,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稳步提升,成为经济增长新引擎 [9] - 年均开展惠民演出、研学体验等文化活动超千场,打造各类特色文化活动阵地,提升市民文化获得感与幸福感 [9] - 杞里香企业每年提供600多个就业岗位,包含100多名移民和80多名残疾人,并累计培养400多名电商直播人才 [5]
鄂尔多斯乌审旗:马头琴弦连南北
中国新闻网· 2025-10-14 17:06
中新网内蒙古新闻10月14日电 (记者 李爱平)当悠扬的马头琴声穿越毛乌素沙地的绿洲,与西安古城 墙的千年沧桑共鸣;当激越的《万马奔腾》响彻广州都市的夜空,与年轻听众的心跳同频共振——一支 来自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乌审旗的中国·乌审马头琴交响乐团正以其独特的文化姿态,在传统与现代、民 族与世界的交响曲中书写着北疆文化的时代答卷。 作为全国唯一以马头琴为主弦乐器的民族交响乐团,中国·乌审马头琴交响乐团2025年以"走出去"与"沉 下去"的双向奔赴,在西安、广州等历史文化名城开展"北疆文化神州行"系列演出,用琴弦架起跨地 域、跨文化的对话桥梁。 陕西省歌舞剧院一级指挥严松波曾这样评价乐团的表演:"草原音乐的浑厚与三秦大地的厚重相映成 趣,展现了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深厚底蕴。" 文化赋能,从黄土高原到珠江之滨的共鸣 6月10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的音乐厅内,马头琴与陕北民歌的创新融合引发全场共鸣。《漠中萨拉乌 苏》展现草原辽阔,《山丹丹开花红艳艳》经交响化改编焕发新彩,而《万马奔腾》的互动高潮更让学 子们惊叹:"马头琴声里,仿佛看见骏马踏过草原的烟尘。"这场由蒙陕艺术家联袂呈现的"琴韵草原·智 汇乌审"音乐会,既是艺术对话 ...
北京大兴2025年“金秋演出季”落幕,首次推出线上直播
新京报· 2025-10-11 20:40
活动概况与成效 - 活动持续6天共举办6场优秀演出 涵盖儿童剧、相声、音乐会、传统戏曲等多种艺术品类 [1] - 剧院实施低价票政策吸引2400余名观众 其中包括许多首次体验剧场演出的观众 [1] - 线上直播总观看量累计突破5000余人次 单场最高观看量近3000人次 [2] 战略举措与创新 - 首次推出线上直播活动 通过微信视频号对三场演出进行全程直播以打破地域限制 [1] - 线上直播实时最高在线观看人数达160余人 观众积极留言询问后续直播计划 [2] - 创新举措为剧院数字化进程奠定基础 为传统文化传播开辟更广阔空间 [2] 未来发展规划 - 公司将在传播渠道上进行升级 让更多观众在家即可体验艺术文化 [2] - 公司计划以此次演出季为新起点 持续搭建高品质文化平台 [2] - 公司目标为建设"演艺之都"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注入力量 [2]
丹阳 “十一” 假期文旅市场供需两旺,多元业态点燃消费活力
扬子晚报网· 2025-10-11 15:12
整体市场表现 - 丹阳市文旅市场在“十一”黄金周期间呈现供需两旺、活力迸发的良好态势 [1] - 纳入统计监测的9家景区景点在10月1日至8日共接待游客54.8余万人次,较去年同期的28万人次同比增长95.7% [1] - 主要客源地包括省内南京、常州、苏州及省外上海、安徽、浙江等地 [1] 新业态与文旅融合 - “运河1958大运生活集”作为文商旅新地标于国庆期间开幕,为眼镜城商圈注入活力 [2] - 眼镜城商圈以“配镜+休闲”为核心,打造多元业态与沉浸式体验,假期共计接待游客超22万人次,同比增加29% [2] - 香海琴枫浪漫庄园打造镇江市首个任务驱动式NPC互动游园项目,让游客沉浸式感受三国文化 [2] - 黄连山景区通过快闪、音乐喷泉、非遗绝技、烟花秀、无人机表演等活动推动自然山水与人文艺术交融 [3] - 黄连山景区假期累计接待游客22.3万人次,自元旦开园以来累计接待游客已超100万人次,10月5日单日接待量突破8万人次 [3] 消费促进措施 - 丹阳市推出“券游丹阳,全城嗨抢”十一文旅消费券活动,总额20万元,覆盖美食、住宿、景点、文创、眼镜等多个领域 [3] - 此次消费券活动相较于五一期间覆盖商圈更广、种类更全 [3] - “丹阳 镜彩不一 YOUNG!”文旅全民欢唱盛会以零门槛、强互动为特色,提升商场客流量并带动周边商铺、餐饮、娱乐消费增长 [4] 文化惠民活动 - 丹阳市总前委旧址纪念馆成为红色旅游打卡地,假期接待游客8400余人次 [5] - 市文化馆承办群众艺术展演,市图书馆打造线上线下系列文化活动,市美术馆举办公益体验课和主题美术作品展 [5][6] - 丹剧团假期深入乡村、社区上演10场丹剧表演,彰显地方特色并传递时代气息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