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代信息

搜索文档
高技术制造业宏观周报:信周频高技术制造业扩散指数涨幅持平-20250713
国信证券· 2025-07-13 13:23
周度观察 - 截至2025年7月5日当周,国信周频高技术制造业扩散指数A录得0.2,指数B为51.0且较上期有所修复[1][10] 数据跟踪 - 6 - 氨基青霉烷酸价格230元/千克,较上周上升50元/千克[3][12] - 丙烯腈价格8200元/吨,与上周持平[3][12] - 动态随机存储器价格1.4490美元,较上周上升0.031美元[3][12] - 晶圆价格2.68美元/片,与上周持平[3][12] - 六氟磷酸锂价格5.05万元/吨,较上周下降0.12万元/吨[3][12] - 中关村电子产品价格指数:液晶显示器报91.04,与上周持平[3][12] 政策动向 - 7月9日,两部门印发行动方案,面向10个重点产业领域解决关键计量问题[4][12] 前沿动态 - 7月7日,阿里通义开源网络智能体WebSailor,其实测结果超越部分闭源模型[4][13][15] 风险提示 - 高技术制造业发展和结构调整或致指标失灵,存在政策干预和经济增速下滑风险[5][24]
中国物流信息化市场动态监测及竞争格局分析报告2025~2031年
搜狐财经· 2025-07-13 05:16
全球物流信息化发展概况 - 全球物流信息化市场规模从2018年到2024年持续增长,2024年达到XX亿美元[20] - 美国物流信息化行业在交通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具有优势,其发展经验对中国有启示意义[12] - 欧洲物流信息化行业重点布局在智能交通和可持续发展领域,欧盟《可持续与智能交通战略》推动行业转型[13][18] - 全球物流信息化行业预计在2025-2031年期间保持增长趋势,到2031年市场规模将达到XX亿美元[21] 中国物流信息化发展现状 - 中国社会物流总额从2018年到2024年持续增长,2024年达到XX万亿元[23] - 社会物流总费用占GDP比重呈现下降趋势,2024年为XX%[25] - 物流业景气指数在2020-2024年间保持稳定,2024年为XX%[29] - 中国物流信息化市场规模从2018年的XX亿元增长到2024年的XX亿元[35] - 物流信息化发展呈现四大特征:供应链一体化、平台专业化、技术融合发展和智能装备加速布局[4] 物流信息化技术应用 - 大数据技术在物流信息化中的应用包括需求预测、路径优化和资源调度,2024年中国大数据市场规模达XX亿元[60] - 人工智能产业规模从2019年的XX亿元增长到2024年的XX亿元,在物流领域应用于需求预测和供应计划[65][7] - 云计算市场规模从2018年的XX亿元增长到2024年的XX亿元,主要应用于物流信息平台建设[67] - 5G技术在物流信息化中发挥重要作用,2024年全国5G基站累计建设达XX万个,用户渗透率达XX%[74][77] 物流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 - 中国公路总里程从2018年的XX万公里增长到2024年的XX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占比XX%[102] - 铁路营业里程从2018年的XX万公里增长到2024年的XX万公里,固定资产投资保持稳定[104][105] - 民航运输机场数量从2019年的XX个增加到2024年的XX个,货邮吞吐量达XX万吨[107][108] - 自动分拣设备市场规模从2018年的XX亿元增长到2024年的XX亿元,在电商物流中广泛应用[116] 物流信息化企业案例 - 中国外运开发的蓝星水滴IoT平台实现了物流全流程数据采集和智能分析,提升了运营效率[8] - 京东物流的链上签平台利用区块链技术解决了传统纸质单据的痛点,提高了结算效率[9] - 顺丰控股在自动分拣系统方面投入大量资源,提升了分拣效率和准确性[118] - IBM、Oracle和SAP等国际企业在物流信息化解决方案领域具有技术优势[15]
奇德新材:拟出资2500万元共同设立合伙企业
快讯· 2025-07-11 18:58
合资成立基金 - 公司与广东粤科风险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广东省新兴产业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开平市国承交通建设投资有限公司共同出资成立广东粤科开平高质量发展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 [1] - 合伙企业总认缴出资金额为5亿元 [1] - 公司拟以自有资金认缴出资2500万元 [1] - 粤科风投拟认缴出资100万元 [1] - 粤科新兴产业基金拟认缴出资1.74亿元 [1] - 国承交通拟认缴出资3亿元 [1] 基金投资方向 - 合伙企业重点投资于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及开平市重点产业领域等相关项目 [1]
参考:北京市重点实验室评审标准及申报策略建议
仪器信息网· 2025-07-10 12:36
北京市重点实验室评审标准 基础条件评审标准 - 依托单位资质:需为北京市内注册的企业、事业单位或社会组织法人,近三年无重大失信或安全生产事故不良记录 [1] - 科研条件:科研用房面积不低于1000平方米,科研仪器设备原值不低于1500万元(新领域可放宽) [1] - 企业单位要求:近3年年均销售收入≥10亿元且研发费用占比≥5%,或年均研发费用≥2亿元(技术含量高、投资周期长的企业),研发费用境内占比≥60% [2] 研究方向与任务 - 研究方向需符合北京市重点领域(如智能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等),聚焦"卡脖子"技术或关键共性技术 [3] - 需提出切实可行的任务目标和技术路线,具备承担国家/市级重大科研任务的能力 [3] 实验室团队与人才 - 实验室主任需为本领域学术带头人,具备全时在岗能力和科研前瞻性 [4] - 固定人员不少于40人,队伍稳定且专职投入实验室建设 [5] - 鼓励青年科技人才挑大梁,团队需体现梯队结构 [6] 科研诚信与安全 - 固定人员近三年无科研失信行为或重大科技伦理违规 [7] - 实验室近三年未发生一般及以上安全生产责任事故 [8] 综合能力评审标准 科研成果与创新效能 - 需掌握细分领域核心技术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如专利、软件著作权) [9] - 具备技术服务和成果孵化能力,需提供产业化案例(如技术转让、示范工程) [9] - 代表性成果包括国家/省部级奖项、重大科技项目、标准制定、高价值知识产权等 [10] 运行管理与开放合作 - 实行主任负责制,需具备完善的科研组织管理制度 [11] - 鼓励产学研合作,需体现与高校、科研院所及产业链上下游的协同创新计划 [12] - 涉及国际合作需符合《北京国际科技合作基地管理办法》要求 [13] 经费与条件保障 - 依托单位需承诺提供持续稳定的经费支持(科研经费、运行费用) [14] - 需提交科研条件证明材料(如科研用房、设备清单、经费预算) [15] 定期评价与动态管理标准 综合评价指标(三年一次) - 运行管理:制度建设、团队稳定性、开放共享程度 [16] - 人才培养:青年人才成长、人才梯队建设 [17] - 创新效能:关键技术突破、论文/专利产出、标准制定 [18] - 成果产出:科技成果的产业化应用、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 [19] - 任务目标完成:是否实现申报时提出的核心研究目标 [20] 评价结果与退出机制 - 评价结果分为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 [21] - 不合格者给予一年整改期,整改不通过则撤销资格 [22] - 撤销资格情形包括未提交年度报告、学术造假、重大安全生产事故或司法认定的重大违法行为 [23] 申报材料评审要点 材料完整性与规范性 - 申报书需完整填写研究方向、团队介绍、科研条件、经费保障等内容 [24] - 所有材料需真实有效(如科研用房证明、设备清单、知识产权证书),逾期不予受理 [25] 创新性与产业关联性 - 重点考察技术成果的原创性和产业化潜力,如是否解决行业痛点或推动产业链升级 [26] - 联合共建实验室需提交共建协议,明确各方职责分工(科研攻关、经费投入、成果转化) [27] 评审流程与时效 - 专家评审重点关注技术突破性、团队能力、成果落地性,部分领域需答辩或现场核查 [28] - 申报截止时间通常集中在6-7月,评审后公示拟认定名单 [29][30] 申报策略建议 - 聚焦北京市优先发展方向(如智能制造、新能源、医药健康),明确实验室在产业链中的独特定位 [31] - 联合高校、科研院所及产业链企业,形成"基础研究-技术攻关-产业化"闭环 [32] - 提供典型案例(如专利转化、标准制定、示范工程)以体现技术成果的实际应用价值 [33] - 提前梳理科研条件证明、团队履历、成果清单,确保材料齐全规范 [34]
参考:《北京市重点实验室申报书》撰写详细步骤及要点
仪器信息网· 2025-07-10 12:36
北京市重点实验室申报指南解读 前期准备 - 研读申报指南明确重点领域(如智能制造与装备、新一代信息技术)及具体要求(科研用房面积、设备原值等)[1] - 实验室定位需聚焦技术突破的创新性和应用价值,分析国内外同类机构以突出不可替代性[2] - 依托单位需具备法人资格和科研条件,联合申报需提前签订共建协议明确分工[3] 申报书撰写结构 - 建设基础部分需简述依托单位历史、规模、科研实力及行业地位(500字以内)[5][6] - 研究水平部分需对比国际/国内机构,列举核心技术突破、奖项、专利及产业化案例[8][9] - 实验室主任需全时工作,团队需说明固定/流动人员规模及学术带头人情况[10][11] - 条件保障需列明经费支持、科研用房面积、设备原值及安全生产管理制度[12][13][14] 申报策略与案例参考 - 突出解决"卡脖子"技术和产业升级作用(如智能制造领域的工业互联网)[34][35] - 联合高校、企业形成协同创新网络提升转化效率[36] - 参考案例包括高熵能源材料实验室(能源材料研发)和智能制造实验室(工业互联网技术)[39] 材料提交与注意事项 - 需提交科研条件证明(设备清单)、科技成果材料(专利证书)及人员劳动合同[25][26] - 企业专项材料包括近3年财务报告(含研发费用)及高新技术认定证书[29][30] - 通过北京市政务服务网在线提交,系统关闭时间以当年通知为准(如2024年为8月18日)[32][33]
数智驱动 构建数字普惠金融新生态——第七届数字普惠金融大会在京举行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7-06 23:41
数字普惠金融大会核心观点 - 第七届数字普惠金融大会以"数智新动能 普惠新未来"为主题 聚焦金融业如何利用数字化 智能化技术推动普惠金融发展 促进中小企业和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1] - 数字普惠金融通过突破时空限制 降低成本 提升效率 优化风控等能力 为解决传统普惠金融难题提供新机遇 [4] - 大会通过政策解读 趋势探讨 成果发布等方式展示数字普惠金融新成果 旨在共建数字普惠金融新生态 [5] 政策与监管方向 - 中国人民银行将加大金融资源投入 优化小微企业融资环境 加强部门协作推动普惠金融发展 [3] - 工业和信息化部火炬中心通过落实政策 完善金融产品 搭建交流平台等措施支持中小企业发展 [2] - 需深化普惠金融重要性认识 加大技术应用 优化产品供给 提升精准度和便利化水平 [1] 金融机构实践案例 - 邮储银行构建小微金融5D数字化体系 近三年累计发放普惠小微贷款4 5万亿元 截至2024年3月末线上贷款占比达87% [3] - 邮储银行将推动"五篇大文章"创新融合 采用"线下物理触达+线上数字赋能"双轮驱动模式 [3] 技术赋能路径 - 人工智能 新一代信息技术和数字经济发展为普惠金融提供新动力 推动成本可负担 商业可持续的发展模式 [2] - 需运用数字科技增加金融供给 优化资源配置 提升机构创新能力 扩大消费需求 助力中小微企业数字化转型 [1] 行业发展成果 - 中国普惠金融体系持续完善 产品服务创新加速 金融服务覆盖率 可得性和满意度显著提升 [2] - 会上发布《中国数字金融发展报告(2024)》并启动2025版编撰 同时举行"数字普惠金融创新成果"发布仪式 [4]
特发信息:深化变革引擎,智启发展新篇——国企改革浪潮中的“信息尖兵”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7-04 09:55
国企改革与战略转型 - 公司深入贯彻国企改革决策部署,优化"三会一层"治理模式(董事会决策、经理层执行、监事会监督)[2] - 提出"一体两翼四大板块"战略布局:"一体"聚焦5G/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两翼"推动产品+服务双轮驱动,"四大板块"包括线缆/智慧服务/融合产业/物业租赁[2] - 通过资源整合、技术创新、管理优化培育转型新动能,加快业务重构和资本运营[2] 科技创新与核心技术 - 公司拥有1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2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个市级技术中心及3个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 - 突破800G空芯光纤传输技术(全球首个试验网)、FTTR、电力防鼠光缆等关键技术,牵头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3] - 累计有效专利近600项(发明专利200项),入选深圳市国资委"十大原创技术攻关"[3] 产业布局与业务板块 - **线缆板块**:覆盖电力/通信网络,拥有27万平方米生产基地(深圳/东莞/重庆等6地)[4] - **智慧服务板块**:提供智慧城市全流程解决方案,涵盖数据中心建设(数据科技/西安特发千喜)、5G产品群(新基建事业部)、光纤传感监测系统[4][5] - **融合板块**:聚焦航空航天用数据记录仪/嵌入式计算机,在卫星通信/测控仿真领域领先[5] - **物业租赁板块**:持有34.5万平方米物业(南山科技园特发信息港等),在管面积13万平方米[5] 协同发展与区域战略 - 通过多地生产基地协同强化线缆产能,智慧服务板块打通"制造-设计-施工"全链条[6] - 融合板块拓展高端装备市场,物业租赁实施智能化/绿色化运营提升资产收益[6] - 抢抓粤港澳大湾区/"双区"叠加机遇,打造国企高质量发展示范企业[6]
★最高检:今年将常态化开展恶意诉讼专项监督 知识产权检察厅首次亮相
证券时报· 2025-07-03 09:56
知识产权司法保护专业化 - 最高检知识产权检察厅正式挂牌成立 标志着我国知识产权司法保护进入专业化、综合化发展阶段 [1] - 知识产权检察厅将参与"违规异地执法和趋利性执法司法专项监督"工作 加强对跨区域案件的统筹指导 [1] - 2025年将重点惩治侵犯知识产权犯罪 严格区分罪与非罪界限 [1] 新型侵权犯罪趋势 - 利用深度链接、网络爬虫、游戏私服、电子侵入等新技术手段的侵权案件显著增加 [1] - 2024年侵犯商业秘密犯罪案件数达163件 同比上升12.4% [2] - 共同犯罪特征突出 商标权/著作权/商业秘密类犯罪中共同犯罪占比达80% [2] 案件数据与类型分布 - 2024年全国检察机关受理审查逮捕侵犯知识产权犯罪13486人 审查起诉33805人 [2] - 侵犯商标权类犯罪占比81% 著作权与商业秘密类犯罪数量增幅显著 [2] - 重点保护领域包括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高端装备、生物医药、集成电路等核心技术 [2] 年度工作重点 - 常态化开展恶意诉讼专项监督 深化跨部门协作机制 [2] - 强化商业秘密保护 2024年审查起诉相关案件涉及385人 [2] - 目标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 [2]
40亿,深圳落地两只AIC试点基金
FOFWEEKLY· 2025-07-02 17:58
基金通过"产业资本+金融资本"创新联动模式,聚焦人工智能、机器人、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 备、生物医药等深圳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及未来产业,推动"金融+科技"深度融合,赋能实体经济高 质量发展。 来源:深投控资本 近日,深投控资本联合罗湖投控与农银集团和工银集团共同推动AIC试点基金设立。2025年6月27 日、30日,深投控千帆企航科创基金、深投控工融科创基金相继设立。6月30日,两只AIC试点基 金落地签约仪式在投资大厦顺利举行。 每日|荐读 深投控千帆企航科创基金和深投控工融科创基金均注册在罗湖区,由深投控资本担任基金管理人, 单只基金规模为20亿元,总规模40亿元,是深圳最大的支持科技创新的AIC试点基金。此次设立的 AIC基金,是连接金融活水与实体产业的战略纽带,是深投控推动深圳市"20+8"产业集群高质量发 展的又一关键举措。 榜单: 「2025投资机构软实力排行榜」评选启动 峰会: 「2025母基金年度论坛」盛大启幕:汇聚中国力量! 热文: 一纸新规,炸出一级市场的管理费焦虑 热文: 今年,上市公司热衷做并购基金 对接需求请扫码 ...
第七届数字普惠金融大会在京举行
证券日报网· 2025-06-30 18:14
数字普惠金融大会主题与背景 - 第七届数字普惠金融大会在北京举行 主题为"数智新动能 普惠新未来" 聚焦金融业利用数字化智能化技术创新促进普惠金融发展[1] - 活动由工业和信息化部主办 作为2025年全国中小企业服务月重点活动 旨在推动中小企业和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1] 政策与监管层观点 - 中国人民银行原副行长李东荣提出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四大方向:深化普惠金融重要性认识 加大技术应用推进数字化智能化 优化产品供给提升竞争力 加强对特定人群的精准服务[1] - 中国通信学会金融科技专家委员会主任杨竑指出 人工智能和新一代信息技术为普惠金融带来创新动力 推动建立成本可负担商业可持续的发展模式[2] - 工业和信息化部火炬中心副总工程师李文雷强调 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需要金融支持 火炬中心从政策落地 产品创新 平台搭建 科技成果转化等多方面发力[2] 行业实践与参与机构 - 工商银行 农业银行 中国银行 建设银行 交通银行 邮储银行 招商银行等国有大行及股份制银行参与大会[2] - 北京国家金融标准化研究院 天逸金融 画龙科技 百望股份等金融科技机构分享数字普惠金融创新实战案例[2] 行业发展现状 - 中国普惠金融体系持续完善 产品服务不断创新 金融服务覆盖率 可得性和满意度显著提升[2] - 金融数字化转型与智能金融崛起为普惠金融创造新发展机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