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电动化
搜索文档
长城汽车(601633)系列点评三十:10月 销量再创新高主流市场逐步改善
格隆汇· 2025-11-05 05:20
机构:民生证券 研究员:崔琰/乔木 哈弗持续热销 双爆品激活销量。哈弗10月批发销售8.8万辆,同比+21.4%,环比+7.7%。新车方面, 2026 款大狗以9.89 万元起售价搭配坦克300 同款方向盘、14.6 英寸中控屏及Coffee OS 3 座舱等配置, 销售势头火热;猛龙凭借燃油与插混双版本协同发力,销量表现亮眼。哈弗通过大狗与猛龙构建硬派与 泛越野双产品线,以高性价比与配置升级强化市场竞争力,驱动品牌整体销量稳步增长。 出海销量持续增长 海外产能稳步推进。10 月,公司海外批发销量为5.7 万辆,同比+28.7%,环比 +13.7%;1-10 月海外批发销量为39.1 万辆,同比+6.2%。 坦克500 Hi4-T 在澳洲上市,Hi4 技术与越野分级体系获肯定。我们认为,长城汽车伴随澳洲本地化推 进,出海销量有望稳步提升。 事件: 公司发布2025 年10 月产销快报:批发销量14.3 万辆,同比+22.5%,环比+7.1%;1-10 月累计批发 106.6 万辆,同比+9.9%。其中,1)哈弗8.8 万辆,同比+21.4%,环比+7.7%;1-10 月累计批发61.7 万 辆,同比+13.3 ...
600699,累计调整25%!股价曾一个月内翻倍
第一财经· 2025-11-05 00:13
有业内人士表示,虽然有机器人新业务支撑,但这部分业务对业绩贡献不好预判,海外投资者依然按 照汽车零部件行业作为参考定价,市盈率是25倍左右。 受益机器人概念,均胜电子在第三季度股价一度翻倍。不过,10月29日晚间公布的三季报显示,均 胜电子环比收入出现了负增长,不能满足投资者预期,中国人寿在第三季度也减持了超过300万股, 仍然持有619.45万股,持仓占总股本比例下降到0.44%,随后均胜电子连跌多日。 港股IPO折价32%,第三季度收入环比下滑 11月4日,均胜电子公告,公司确定本次H股发行价格为每股22港元,预计将于2025年11月6日在 香港联交所主板挂牌交易。该发行价对应市盈率约25倍左右,较A股最新收盘价折价32%。 有香港投行人士向第一财经记者表示,香港IPO都是由海外机构投资者主导,定价比较理性,虽然均 胜电子一度沾上人形机器人概念,但海外投资者更多还是看成汽车零部件,跟其他零部件企业的估值 相当。 2025.11. 05 本文字数:2393,阅读时长大约4分钟 作者 | 第一财经 李隽 汽车安全电子龙头股均胜电子(600699.SH)11月3日晚间公布了港股上市发行价,定价为22港 元,相比 ...
长城汽车(601633):系列点评三十:10月:销量再创新高,主流市场逐步改善
民生证券· 2025-11-04 16:11
投资评级 - 报告对长城汽车维持“推荐”评级 [4][6] 核心观点 - 公司新产品国内外推广进展顺利,智能电动化新周期开启,新能源智能化车型占比快速提升,高端智能化路线愈发清晰 [4] - 公司10月销量再创新高,主流市场逐步改善 [1] 销量表现 - 2025年10月批发销量14.3万辆,同比增长22.5%,环比增长7.1% [1] - 2025年1-10月累计批发销量106.6万辆,同比增长9.9% [1] - 哈弗品牌10月销量8.8万辆,同比增长21.4%,环比增长7.7%;1-10月累计销量61.7万辆,同比增长13.3% [1] - 魏牌10月销量1.3万辆,同比增长95.8%,环比增长15.2%;1-10月累计销量7.6万辆,同比增长96.3% [1] - 坦克品牌10月销量2.2万辆,同比增长16.6%,环比增长4.0%;1-10月累计销量18.7万辆,同比微降0.8% [1][2] - 皮卡10月销量1.4万辆,同比增长9.3%,环比增长9.2%;1-10月累计销量15.0万辆,同比增长3.7% [1] - 欧拉品牌10月销量0.6万辆,同比增长1.6%,环比下降9.7%;1-10月累计销量3.5万辆,同比下降33.0% [1] 产品与品牌亮点 - 全新坦克400于10月21日开启预售,Hi4-T智享版预售价30.98万元,Hi4-Z智享版预售价32.98万元 [2] - 坦克新车搭载第三代智慧空间系统Coffee OS 3和高通骁龙8295芯片,集成Coffee GPT语音大模型 [2] - 智能辅助驾驶系统Coffee Pilot Ultra实现城市与高速NOA全场景覆盖 [2] - 哈弗品牌通过2026款大狗(起售价9.89万元)与猛龙构建硬派与泛越野双产品线,以高性价比与配置升级驱动销量 [3] 海外市场 - 10月海外批发销量5.7万辆,同比增长28.7%,环比增长13.7% [3] - 1-10月海外批发销量39.1万辆,同比增长6.2% [3] - 坦克500 Hi4-T在澳洲上市,Hi4技术与越野分级体系获肯定,伴随澳洲本地化推进,出海销量有望稳步提升 [3] 财务预测 - 预计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2,267.8亿元、2,898.0亿元、3,187.8亿元 [4][5][20][21]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26.7亿元、175.2亿元、194.0亿元 [4][5][20][21] - 预计2025-2027年每股收益分别为1.48元、2.05元、2.27元 [5][21] - 预计2025-2027年PE分别为15倍、11倍、10倍(基于2025年11月3日收盘价22.69元/股) [4][5][21] - 预计毛利率稳定在19.00% [20][21] - 预计净资产收益率(ROE)分别为14.15%、16.97%、16.54% [20][21]
极氪、领克、吉利银河多元化智能新能源车队全场景智能护航
江南时报· 2025-11-03 16:19
公司市场表现 - 2025年10月乘用车总销量达307,133辆,创历史新高,同比增长35%,环比增长12% [5] - 2025年1-10月累计总销量超过247.7万辆,同比增长44% [5] - 2025年10月新能源车销量达177,882辆,创历史新高,同比增长64%,环比增长8% [5] - 2025年1-10月新能源车累计销量超过134.5万辆,同比大幅增长106% [5] - 吉利银河品牌2025年10月销量达127,476辆,创历史新高,同比增长101%,环比增长5% [5] - 吉利银河品牌1-10月累计销量达100.2万辆,同比增长187%,已提前达成年度百万销量目标 [5] 产品与技术实力 - 赛事中部署了由极氪9X、吉利银河M9、领克900等车型组成的旗舰车队,承担计时引导、检查、保障等关键职能 [2] - 服务车型集成低能耗、超快充、长续航的超级电混技术 [3] - 产品应用千里浩瀚辅助驾驶系统、AI数字底盘、智能座舱等创新技术 [3] - 极氪品牌2025年累计交付16.5万辆,在豪华市场销量稳步增长 [3] - 领克品牌2025年10月高端新能源销量创新高,1-10月累计销售超28万辆 [3] - 公司在架构、三电和安全等核心技术领域取得行业领先成果 [4] 品牌营销与战略 - 作为冠名合作伙伴,公司为2025杭州马拉松构建覆盖引导、检查、保障、摄影、接待的全场景立体服务保障体系 [1] - 公司为打破赛会中国籍全马、半马纪录的冠军选手颁发吉利银河M9、吉利银河星耀8作为大奖 [1][2] - 在赛道沿线设置“吉利能量站”为选手补能加油,提升服务体验 [3] - 公司秉持“运动无限 吉利同行”理念,以绿色智能科技助力赛事,传递拼搏进取精神 [5] - 公司深度扎根杭州,是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也是“杭州智造”的亮眼名片 [4] - 公司在智能化领域持续投入,构建从“大算力、大模型、大数据”到“天地一体化”的AI科技生态 [4]
一汽-大众3000万辆之后:待解自主品牌围攻考题
北京商报· 2025-11-02 21:28
随着一汽奥迪A5L领航版在长春基地缓缓驶下生产线,一汽-大众成为国内首家产销突破3000万辆乘用车 企。34年、3000万辆,一汽-大众从最初的"一个品牌一款车型",已发展形成大众、奥迪、捷达三大品牌 并覆盖主流、豪华与经济型市场的完整矩阵。 站在3000万辆的新起点,一汽-大众所在的中国汽车市场环境正悄然生变。当新能源、智能化浪潮席卷而 来,自主品牌弯道超车,合资市场生存空间一再被压缩,一汽-大众在中国市场面临"众敌环伺"局面。在 自主品牌的崛起与中国市场格局变革下,一汽-大众新规划已"上路"。下线仪式场内的一汽奥迪A5L领航 版代表着一汽-大众过去的成就,而被摆在场外的ID.AURA正预示着一汽-大众的全新的未来。 34年,三大品牌 今年8月7日,一汽奥迪A5L正式上市,进一步完善了其细分市场布局;两个多月后,一汽奥迪A5L领航 版在长春基地下线,至此一汽-大众交出3000万辆"成绩单"。中国一汽董事长、党委书记邱现东表示,今 年恰逢中欧建交50周年,一汽-大众第3000万辆整车下线,更具有重大的时代意义。 1991年2月6日,中国一汽(持股60%)、德国大众汽车(持股25%)、大众汽车(中国)(持股10 ...
拓普集团(601689):系列点评十四:2025Q3收入同环比增长,“车+机器人+AI”协同
民生证券· 2025-10-31 18:40
投资评级 - 报告对拓普集团维持“推荐”评级 [5][7] 核心观点 - 公司凭借领先的客户和产品拓展能力,在智能电动化变革下逐渐成长为自主零部件龙头 [5] - 当前机器人产能逐渐建设,有望在新业务领域逐渐贡献增量 [5] 2025年第三季度业绩表现 - 2025Q3营收79.9亿元,同比增长12.1%,环比增长11.5% [1][2] - 2025Q3归母净利润6.7亿元,同比下降13.7%,环比下降7.9% [1][2] - 2025Q3毛利率为18.6%,同比下降2.3个百分点,环比下降0.7个百分点 [2] - 2025Q3归母净利率为8.4%,同比下降2.6个百分点,环比下降1.8个百分点 [2] - 收入增长主要系重点客户特斯拉销量环比增长29.4%,小米销量同比增长166.0% [2] - 净利率承压主要系2025年客户年降压力较大 [2] 业务模式与客户拓展 - 公司为平台型Tier0.5企业,剑指全球汽配龙头 [3] - 战略绑定特斯拉和造车新势力,进军全球供应体系 [3] - 与RIVIAN、小鹏、理想、比亚迪赛力斯等头部造车新势力合作,探索Tier0.5级合作模式 [3] - 公司拥有8大系列产品,针对头部智能电动车企的单车配套价值达3万元 [3] 机器人及AI新业务布局 - 公司布局机器人执行器、灵巧手电机、传感器、躯体结构件、电子皮肤等产品 [4] - 拓展热管理产品至液冷服务器、储能、机器人领域,截至2025年6月30日在手订单15亿元 [4] - 向华为、A客户、NVIDIA、META等客户和数据中心推广液冷产品 [4] - 2024年1月公告拟投资50亿元、规划用地300亩用于机器人电驱系统生产基地 [4] - 2025年公告拟投资不超过3亿美元于泰国建设生产基地,预计泰国产能2025年底建成投产 [4] 盈利预测与财务指标 - 预计公司2025-2027年收入分别为312.98亿元、368.77亿元、448.38亿元 [5][6]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0.36亿元、37.46亿元、46.81亿元 [5][6] - 预计2025-2027年每股收益分别为1.75元、2.16元、2.69元 [5][6] - 以2025年10月30日收盘价73.78元计算,对应市盈率分别为42倍、34倍、27倍 [5][6] - 预计2025-2027年营业收入增长率分别为17.66%、17.82%、21.59% [10][11] - 预计2025-2027年净利润增长率分别为1.18%、23.38%、24.97% [10][11]
319.3万辆销量撬动4689.9亿元营收 上汽集团前三季净利增长17.3%
中国经营报· 2025-10-31 11:10
2025年第三季度及前三季度财务业绩 - 第三季度实现整车批售114.1万辆,同比增长38.7% [1] - 第三季度实现营业总收入1694亿元,同比增长16.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0.8亿元,同比增长644.9% [1] - 前三季度累计实现整车批售319.3万辆,同比增长20.5%,终端零售337.8万辆 [1] - 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总收入4689.9亿元,同比增长9.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1亿元,同比增长17.3% [1] - 前三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319.4亿元,同比增长70.9% [1] “新三驾马车”业务表现 - 前三季度自主品牌累计销量204.4万辆,同比增长29.2%,占公司销量比重达64%,同比提升4.3个百分点 [2] - 前三季度新能源车累计销售108.3万辆,同比增长44.8%,9月份单月销售19万辆创历史新高,同比增长46.5% [2] - 前三季度海外市场累计销售76.5万辆,同比增长3.5%,其中新能源汽车海外销量21.5万辆,同比增长69.7% [2] - 上汽MG在欧洲市场终端交付超过22万辆,保持两位数增长 [2] 技术创新与产业链布局 - 公司在电动化和智能化领域累计投入超过1500亿元,形成近26000项有效专利 [3] - 技术覆盖纯电、混动、氢能三大整车平台及电池、电驱、超混系统和智能车全栈解决方案 [3] - 半固态电池、“银河”全栈智能车解决方案、DMH超级混动等一系列行业领先技术正加速量产上车 [3] - 公司通过“产业+资本”方式投资智元机器人、地平线、MOMENTA、清陶能源等科创领军企业,深化智能电动产业链垂直整合 [3] 重点智电车型市场表现 - 新一代智己LS6上市27分钟锁单破万 [4] - 全新MG4搭载全球首款批量上车的半固态电池,单月交付强势破万 [4] - 与华为联合打造的尚界H5上市1小时大定破1万辆,10月1—3日大定约2100辆 [5] - 荣威M7 DMH搭载豆包深度思考大模型,别克至境L7上市10天大定突破12000台 [5] - 多款智能电动车型预计将助力合资品牌第四季度销量维稳向上 [6]
只有一家中国车企参展的世界级车展,有多魔幻?
36氪· 2025-10-30 07:33
东京车展概况 - 2025年度日本移动出行展在东京开幕,是观察全球第四大汽车市场趋势的重要窗口[1] - 展会定位为“移动出行展”而非传统“汽车展”,现场氛围充满“泛出行”元素,包括公务机、游艇、两轮摩托车等[3] - K-Car是展会主场核心,几乎所有的日系车企都展示了K-Car车型,占据了日本汽车市场近40%的份额[5][17] - 展会对成熟的智能电动车展示非常少,与国内车展形成巨大反差,显示出日系车企现实与未来之间的断层[7] - 展会国际化程度不高,欧美大厂参展较少,中国车企中仅有比亚迪为代表[11] 中国车企的挑战 - 比亚迪作为唯一的中国车企,在东京全球首发了专为日本市场打造的电动K-Car Racco,这是汽车工业史上首次由中国车企为日本市场定制车型[13][15] - 比亚迪采用“钳形攻势”,低端以电动K-Car Racco精准攻击日本品牌电动化进程缓慢的软肋,高端以近3000马力的仰望U9超级跑车颠覆日本市场对中国品牌的固有认知[15][21] - 比亚迪还展示了主流SUV海狮06和T35系列电动卡车,形成全面的产品展示矩阵[23] - 除了整车企业,轻舟智行等中国公司也展示了整车零部件出海和汽车制造仿真技术[25] 日系车企的防守与革新 - 丰田集团全球首发了新一代卡罗拉概念车,采用楔形设计,基于灵活的多动力总成平台[27] - 丰田全球首发了兰德酷路泽家族全新成员“FJ”,并展示了独立的世极品牌SUV,采用独特的“前1、后2”3人座设计[29][31][33] - 雷克萨斯全球首发了LS六轮电动MPV概念车,将旗舰车型重新诠释为“豪华空间”,并展示了LS Coupe概念车和被视为LFA精神续作的Lexus Sport Concept[33][35][37] - 本田全球首发了“Honda 0 α”SUV原型车,与已有的0系列车型构成先锋阵容,并发布了搭载“BOOST模式”的小型纯电原型车Super-ONE Prototype,计划于2026年在日本上市[40][42][46] - 日产全球首发了搭载第三代e-POWER混合动力系统的第四代Elgrand MPV,并展示了来自中国合资伙伴的东风日产N7纯电轿车[49][55] - 斯巴鲁发布了Performance-E STI和Performance-B STI两款概念车,并将北美成功的“Wilderness”系列引入日本市场[58][59][61] - 马自达全球首发了MAZDA VISION X-COUPE和MAZDA VISION X-COMPACT两款概念车,其中大型轿跑概念车搭载转子发动机PHEV系统[63][65][67] K-Car的电气化趋势 - 铃木展示了Vision e-Sky概念车,预示未来K-Car SUV或跨界车型的电动化方向[69][71] - 大发展示了Midget X单座概念车和K-OPEN后轮驱动K-Car跑车概念车,展示K-Car在电动时代的形态创新和驾驶乐趣[73][75] - 本田也展示了一款极具未来感的K-Car类车型[77] 欧洲车企的参与 - 奔驰展示了CONCEPT AMG GT XX概念车,这是其在亚洲的首次亮相,基于专属的AMG.EA纯电架构平台打造[78][80] - 奔驰还带来了全新纯电版CLA和GLC进行日本首秀,其中纯电CLA是首款完全搭载自研MB.OS操作系统的车型[80][82] - 宝马展示了基于800V高压架构的全新iX3,并强调了其氢燃料电池路线,展出的iX5 Hydrogen计划于2028年开始批量生产[84][86] - 现代汽车展出了第二代Nexo燃料电池跨界车,目标续航里程超过700公里,展示了其在氢能领域的领先地位[87][89] 未来出行技术展望 - 丰田专门展示了固态电池技术进展,确认了2027-2028年间推出搭载固态电池电动汽车的目标,该电池或可实现10分钟快速充电和超过1000公里续航[90][92] - 本田展示了HondaJet Elite II公务机模型和“可持续火箭”实验机,彰显其向天空和太空进发的梦想[92][95] - 雷克萨斯展示了“Catamaran”双体帆船和“JOBY”空中出行工具模型,展现了其全方位移动出行愿景[95][97]
科博达(603786):系列点评六:2025Q3业绩符合预期,新产品、新客户持续突破
民生证券· 2025-10-28 23:38
投资评级 - 维持"推荐"评级 [4][6] 核心观点与业绩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50.0亿元,同比增长16.5%;归母净利润6.5亿元,同比增长12.1%;扣非归母净利润7.1亿元,同比增长57.1% [1] - 2025年第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17.3亿元,同比增长11.8%,环比增长3.6%;归母净利润2.2亿元,同比微降0.1%,环比下降11.1% [2] - 第三季度业绩主要受智驾子公司并表影响:收入增长得益于智驾子公司并表贡献,利润下降因该子公司仍处亏损状态(2025Q3亏损约1,780万元)及汇兑收益减少 [2] - 2025年第三季度毛利率为23.5%,同比下降7.1个百分点,环比下降3.7个百分点,主要受科博达智能并表影响 [2] 业务转型与战略布局 - 公司正从灯控产品供应商向平台型汽车电子供应商转型,具备软硬件综合能力及电控系统、ECU等末端执行器技术 [3] - 通过收购科博达智能60%股权,公司成为能同步整合中心控制器到末端传感器、执行器的平台型供应商,已获得智驾域、车身域等产品定点并实现量产供货 [3] - 公司加速全球化布局,境外设厂已完成日本工厂、捷克工厂落地,并通过收购捷克IMI公司100%股权从全球销售进入全球化生产阶段 [3][4] 客户拓展与市场覆盖 - 客户端从绑定大众拓展至新能源全面开花,基本完成国内外新能源车头部企业市场布局 [4] - 市场覆盖包括大众集团MEB和PPE平台、比亚迪、特斯拉、理想、蔚来、小鹏、吉利、长城、长安、东风等客户的不同新能源车型 [4] 盈利预测与估值 - 预测公司2025-2027年营收分别为74.7亿元、98.6亿元、122.0亿元 [4] - 预测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9.0亿元、12.5亿元、16.6亿元 [4] - 预测公司2025-2027年每股收益(EPS)分别为2.23元、3.10元、4.12元,对应市盈率(PE)分别为36倍、26倍、19倍 [4] - 预测公司毛利率将从2025年的27.50%提升至2027年的28.50%,净资产收益率(ROE)将从2025年的15.26%提升至2027年的20.55% [10]
长城汽车丨2025Q3:业绩稳健 高端+出海双驱动【民生汽车 崔琰团队】
汽车琰究· 2025-10-26 19:03
核心观点 - 公司2025年第三季度营收实现强劲增长,但盈利能力因营销等费用增加而承压 [2][3] - 公司产品结构持续优化,高端车型销售占比提升,同时海外市场扩张取得显著进展 [4][5] - 公司正开启智能电动化新周期,未来业绩增长可期,分析师维持“推荐”评级 [6] 财务业绩 - 2025年前三季度营业总收入为1,535.8亿元,同比增长8.0%,其中第三季度收入为612.5亿元,同比和环比分别增长20.5%和17.1% [2][3] - 2025年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为86.3亿元,同比下降17.2%,其中第三季度净利润为23.0亿元,同比和环比分别下降31.4%和49.9% [2] - 2025年第三季度扣非归母净利润为18.9亿元,同比和环比分别下降30.4%和10.3%,利润下滑主要因渠道构建和宣传费用增加 [2][3] - 2025年第三季度单车ASP为17.3万元,环比提升0.6万元 [3] 费用分析 - 2025年第三季度销售费用率为6.3%,同比和环比分别上升0.2个百分点和1.1个百分点 [3] - 同期管理费用率为2.3%,研发费用率为5.2%,财务费用率为-1.2% [3] 销量与产品结构 - 2025年前三季度累计交付92.3万辆,同比增长8.1%,其中第三季度交付35.4万辆,同比和环比分别增长20.2%和13.0% [4] - 分品牌看,魏牌2025年第三季度销量达2.9万辆,同比大幅增长132.4%,欧拉品牌销量为1.6万辆,环比增长124.1% [4] - 2025年第三季度20万元以上车型销售10.1万辆,同比增长40.8%,产品高端化趋势明显 [4] - 魏牌高山7于10月20日上市,售价28.58万元,有望驱动未来销量 [4] 海外业务 - 2025年第三季度海外销量为13.7万辆,同比和环比分别增长11.2%和27.9% [5] - 巴西工厂已于8月实现SOP,将有助于提升在拉美市场的销量 [5] 未来展望 - 公司新能源智能化车型占比快速提升,智能电动化新周期开启 [6] - 预计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2,267.8亿元、2,898.0亿元和3,187.8亿元 [6] - 预计同期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26.7亿元、175.2亿元和194.0亿元 [6] - 对应2025年10月24日收盘价,市盈率分别为16倍、11倍和10倍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