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贷危机
搜索文档
国际金融市场早知道:10月22日
新华财经· 2025-10-22 07:22
美国政府停摆与政治僵局 - 美国政府停摆已进入第21天 特朗普警告民主党需为拨款僵局承担政治后果[1] 欧洲地缘政治与经济状况 - 欧洲多国领导人支持通过谈判实现俄乌停火 赞同以当前战线为谈判起点[1] - 欧盟统计局数据显示 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欧盟净金融资产较前一季度减少1720亿欧元 较2024年二季度末累计下降3960亿欧元[1] 主要央行政策与风险警示 - 英国央行正就私人信贷市场开展压力测试 行长警告该领域风险上升 类比2008年次贷危机[1] - 日本央行官员称经济与通胀符合预期 年内仍有可能加息 但下周会议尚无明确加息依据[1] - 加拿大9月CPI同比上涨2.4% 高于预期的2.3%[1] 阿根廷融资计划与银行要求 - 多家美资银行要求美国财政部提供明确担保 若抵押品问题未解决 阿根廷200亿美元融资计划恐难落地[1] 全球主要股指表现 - 道琼斯工业指数上涨0.47%报46924.74点 标准普尔500指数持平报6735.35点 纳斯达克综合指数下跌0.16%报22953.67点[2] - 日经225指数收盘首次站上49000点大关 上涨3.37% 东证指数上涨2.46%[3] 大宗商品市场动态 - COMEX黄金期货下跌5.07%报4138.5美元/盎司 COMEX白银期货下跌6.27%报48.16美元/盎司[3] - 现货黄金盘中创逾12年来最大单日跌幅 现货白银为2021年2月以来最差单日表现[3] - 美油主力合约上涨0.98%报57.58美元/桶 布伦特原油主力合约上涨1.07%报61.66美元/桶[4] 债券与外汇市场变动 - 2年期美债收益率下跌0.64个基点报3.445% 10年期美债收益率下跌2.49个基点报3.953% 30年期美债收益率下跌3.39个基点报4.535%[4] - 美元指数上涨0.35%报98.97 美元兑日元上涨0.78%报151.9300 欧元兑美元下跌0.36%报1.1600[4] 即将发布的重点经济数据与事件 - 亚太经合组织(APEC)财长会议举行至10月22日[5] - 日本将公布9月季调后商品贸易帐 泰国央行公布10月货币政策会议纪要 英国公布9月CPI月率 印尼央行公布利率决议[6] - 欧洲央行副行长金多斯出席2025年巴塞罗那不动产会议 欧洲央行行长拉加德在法兰克福金融与未来峰会上发表讲话[6]
苏宁金融研究院:历史上的两次黄金大牛市,结局都很惨
搜狐财经· 2025-10-21 21:55
近期金价表现 - 近期国际金价强劲上扬,伦敦现货黄金最高触及4380美元/盎司,纽约期货黄金最高升至4392美元/盎司 [1] 第一轮黄金大牛市(1968-1980) - 牛市始于1968年,伦敦现货黄金价格从35美元/盎司起步,于1980年触及850美元/盎司的历史峰值,期间累计涨幅高达2328.57% [2] - 牛市核心诱因是布雷顿森林体系难以维系,美元信誉受损,投资者配置黄金以规避货币风险 [5] - 牛市终结的直接诱因是美联储主席保罗·沃尔克推行极度紧缩的货币政策以应对高通胀,而美国经济根本性好转是决定性因素 [6][7] - 金价在创出历史峰值后迅速回落,至1999年8月最低下探至251.95美元/盎司,较历史高点下跌70.36% [2] 第二轮黄金大牛市(2001-2011) - 牛市始于2001年,伦敦现货黄金自272.50美元/盎司开启上行,于2011年触及1921.15美元/盎司的历史峰值,期间累计涨幅达605.01% [8] - 驱动因素包括互联网泡沫破裂后美联储大幅降息、次贷危机及欧债危机爆发强化黄金避险属性 [11][12] - 牛市终结并非由流动性实质性收紧直接导致,流动性预期收紧是潜在暗线,而美国经济根本性好转依然是决定性因素 [13][14] - 金价在2011年见顶后进入深度调整,至2015年12月最低下探至1045.54美元/盎司,较峰值下跌45.58% [9] 第三轮黄金大牛市(2022年至今) - 牛市始于2022年,伦敦现货黄金自1614美元/盎司开启上行,目前最高达到4380.79美元/盎司,期间累计涨幅达171.42% [15] - 核心逻辑根植于全球对美国和美元体系的信任持续弱化,驱动因素包括美国财政赤字高企、美联储政策独立性受质疑、美元储备资产功能被政治化 [17] - 本轮牛市上涨幅度下限可能接近第二轮牛市的605.01%,更有可能看齐第一轮牛市的2328.57%,甚至存在超越的可能性 [19] - 全球对美元信心的重建预计将是长期过程,人工智能技术可能成为美国经济破局的关键,但目前该技术尚未实现大规模落地应用 [18][19]
历史上的两次黄金大牛市,结局都很惨……
36氪· 2025-10-21 08:19
近期金价表现 - 国际金价近期强劲上扬,伦敦现货黄金最高触及4380美元/盎司,纽约期货黄金最高升至4392美元/盎司 [1] - 金价在历史高位波动加剧,出现技术性回调,10月17日伦敦现货黄金单日下跌75.03美元,跌幅1.73%,纽约期货黄金下跌36.7美元,跌幅0.85% [1] 第一轮黄金大牛市(1968-1980) - 牛市始于1968年,伦敦金价从35美元/盎司起步,于1980年触及850美元/盎司的历史峰值,累计涨幅高达2328.57% [1] - 牛市终结后金价进入长期下行通道,至1999年8月最低下探至251.95美元/盎司,较峰值下跌70.36% [2] - 牛市核心诱因是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及美元信誉受损,而终结的直接诱因是美联储的紧缩货币政策,决定性因素是美国经济根本性好转 [6][7] 第二轮黄金大牛市(2001-2011) - 牛市始于2001年,伦敦金价从272.50美元/盎司开启上行,于2011年触及1921.15美元/盎司的历史峰值,累计涨幅达605.01% [8] - 见顶后金价深度调整,至2015年12月最低下探至1045.54美元/盎司,较峰值下跌45.58% [8] - 牛市受到互联网泡沫破裂、次贷危机、欧债危机等事件推动,其终结并非由流动性直接收紧导致,流动性预期收紧是潜在暗线,美国经济根本好转仍是决定性因素 [11][12] 第三轮黄金大牛市(2022年至今)及前景 - 本轮牛市始于2022年,伦敦金价从1614美元/盎司开启上行,目前最高达到4380.79美元/盎司,累计涨幅171.42% [13] - 支撑本轮牛市的核心逻辑是全球对美国和美元体系的信任持续弱化,具体驱动因素包括美国财政赤字高企、美联储政策独立性受质疑、美元储备资产功能被政治化使用 [17] - 人工智能被视为重塑美国经济领先地位和美元信心的关键,但技术落地和盈利转化尚需时间,预计本轮牛市远未到达终点,价格上涨幅度下限接近第二轮牛市的605.01%,更可能看齐第一轮牛市的2328.57%甚至超越 [18] - 在牛市周期中,金价上行并非一帆风顺,需警惕因上涨斜率陡峭、美联储政策动向或地缘冲突引发的技术性回调风险 [19]
美国垃圾债创下半年来最惨烈跌幅 敏感的投资者们开始联想到2007年
智通财经网· 2025-10-13 21:02
智通财经APP获悉,今年以来的美国垃圾债券强劲上涨行情于上周五戛然而止,并且在上周五单日录得 六个月来最大单日价格跌幅,主要因特朗普计划将中国关税额外加征100%重创全球金融市场风险偏 好,债券市场风险溢价指标飙升至接近四个月高位的304个基点。美国垃圾债市场的整体收益率升至 6.99%,为两个月多来最高。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美国垃圾债券整体价格创六个月来最大跌幅,美国信贷市场还在经历一系列令人不 安的债券闪崩事件。一些谨慎的投资者们甚至开始祈祷:这些不是"新一轮次贷危机的前奏"。 在中国宣布对稀土及其他关键矿物出口载体与相关技术实施更加广泛新限制,以及美国总统唐纳德·特 朗普威胁对自中国进口商品征收巨额关税之后,垃圾债跌势加速,加剧了全球金融市场投资者们对于这 两个全球最大规模经济体之间政治与贸易关系的担忧情绪。 垃圾债价格走势方面,上周的整体价格跌幅达0.73%,同样为自四月以来最大。随着关于中美之间贸易 与关税的担忧彻底重燃,债券市场的跌势蔓延至各债券评级层级。垃圾债收益率周五单日上升15个基 点、全周上升31个基点,为六个月来最大规模的单日与单周升幅。 Jason Mudrick认为,"市场多年来积累 ...
“次贷危机”的味道?华尔街投行旗下信贷基金暴雷,大摩等同业开始撤资
华尔街见闻· 2025-10-11 13:37
事件概述 - 非上市汽车配件商First Brands Group于2025年9月28日申请破产保护 暴露近120亿美元复杂债务及表外融资 引发华尔街金融机构连锁反应 [3] - 杰富瑞旗下Point Bonita Capital基金因持有First Brands相关7.15亿美元应收账款风险敞口 占其30亿美元投资组合近24% 面临贝莱德 摩根士丹利等顶级机构投资者的紧急赎回 引发挤兑风暴 [1][3] - 传奇空头吉姆·查诺斯警告 此事件暴露了规模达2万亿美元的私募信贷市场的巨大风险 其运作模式与2008年次贷危机及安然倒塌前的情形惊人相似 [1][9] 受牵连金融机构 - 瑞银集团一只基金与First Brands相关的风险敞口占其资产的30% Cantor Fitzgerald公司因此寻求重新谈判对瑞银旗下O'Connor资产管理部门的收购协议 [4] - 西部联合银行因向杰富瑞提供杠杆融资而被动卷入风险链条 [4] - 日本农林中央金库与三井物产的合资公司面临高达17.5亿美元的潜在损失 [4] - 保险巨头安联等机构正在评估并准备应对即将到来的巨额索赔 [4] - 美国司法部已就First Brands的倒闭展开初步调查 [4] 交易结构风险 - Point Bonita基金的投资被包装为对沃尔玛 AutoZone NAPA等高信用评级零售巨头的应收账款 但交易结构存在致命缺陷 [6] - First Brands在交易中担任服务商 负责引导付款流向基金 导致基金的生命线完全掌握在借款人手中 资金流被切断后结构瞬间失效 [6][7] - 破产法庭文件揭示潜在金融欺诈行为 包括高达23亿美元的第三方保理融资金额可能凭空消失 以及应收账款可能被多次保理即重复质押 [7] 行业风险警示 - 私募信贷市场向投资者承诺通过承担优先债务风险获得堪比股权的高回报 例如在First Brands的有担保库存债务上回报率可能超过50% 但高收益源于被隐藏的风险 [9][10] - 风险被隐藏在资金来源和使用之间的多层结构中 资金经过层层打包转手 使底层资产真实风险模糊不清 与次贷危机模式如出一辙 [10] - 与上市公司安然相比 作为私人公司的First Brands财务信息仅对签署保密协议的贷款管理人开放 缺乏公众和市场审视 信息不透明问题更为严重 [10]
为炒房减税1.7万亿,2年降息13次,曾全民炒房的美国为啥没了动静
搜狐财经· 2025-10-10 17:30
当前次级汽车贷款市场事件 - 次级汽车贷款公司Tricolor宣布破产清算,负债规模在100亿至1000亿美元之间,涉及债权人2.5万名[1][41] - 摩根大通、五三银行预计损失至少2亿美元,巴克莱银行也遭受损失[3][44] - 该公司被指控存在“用同一资产申请多笔贷款”的行为,司法部已介入调查[41] 2008年次贷危机背景与成因 - 为应对互联网泡沫破裂和911事件(造成直接损失超600亿美元,GDP损失2%)对经济的冲击,美国政府推出总规模1.7万亿美元的减税计划,美联储在2001年至2003年间连续降息13次,将联邦基金利率从6.5%降至1%[7][9][11][13] - 宽松政策刺激房地产市场,2002年起房价年涨幅超10%,2005年达17%,2006年房产自有率创69%的纪录[16][18] - 金融机构将房贷打包成证券化产品出售,部分高风险债券利息高达14%,由房利美和房地美等机构兜底,形成借贷循环[18][20] 2008年次贷危机的爆发与影响 - 2007年2月,汇丰银行宣布北美住房贷款业务亏损108亿美元,随后美国第二大次级抵押贷款公司新世纪金融破产[22][24] - 2008年9月,雷曼兄弟破产引发全球流动性危机,成为自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金融危机[24][26] - 危机导致美国房价暴跌,曼哈顿房价较峰值下跌20%-25%,佛罗里达、拉斯维加斯等地部分房价下跌60%-70%,出现大量负资产[28][30] - 美联储将利率降至近零水平并维持7年,并推出三轮量化宽松,购买近4万亿美元资产,其资产规模占GDP比例从6.1%升至25.3%[34] 当前市场与历史危机的对比分析 - 汽车贷款市场规模仅为房贷市场的八分之一,且未出现类似房贷的高杠杆炒作[45] - 车贷机构风险控制手段更强,如在车辆安装GPS以便回收,部分可远程关闭引擎,资产回收比房产更容易[47] - 市场对次级车贷需求旺盛,部分放贷机构标准宽松,Tricolor破产可能仅是“冰山一角”[49] - 特朗普政府的反移民政策影响了Tricolor核心客户(无证移民)的还款能力,增加了业务风险[51] - 当前美联储在通胀率达3.7%时因就业数据疲软而降息25个基点,与2007年危机前的政策路径相似[51][53] 行业现状与潜在风险 - 后次贷危机时代,银行放贷标准趋严,房产持有成本高昂(例如纽约60平米公寓每月物业费及地产税为1700美元),全民炒房热情消退[36] - 金融市场投机性从房地产转向汽车贷款等领域,存在因过度投机和监管不到位而再次引发泡沫的风险[53][55]
当年“做空安然”开启2001年美股大崩盘,“末日博士”:现在的“私募信贷”和2008年的次贷类似
华尔街见闻· 2025-10-04 20:42
曾因精准做空能源巨头安然(Enron)而一战成名的华尔街传奇空头查诺斯(Jim Chanos),如今盯上了一个 2万亿美元规模的庞大市场——私募信贷 (Private Credit)。 在他看来,当下蓬勃发展的私募信贷市场,其运作模式与引爆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次级抵押贷款如出一辙。 两者最大的共同点在于"资金来源和最终使用之 间存在多层结构",这种复杂性掩盖了真实风险。 近期,美国汽车零部件制造商First Brands Group的轰然倒塌,及其暴露出的近120亿美元复杂债务,或许正是这场潜在风暴来临前的"第一声惊雷"。 "神奇机器"的真相:高收益下的"首个危险信号" 近年来,私募信贷市场迅速崛起,成为企业(尤其是无法或不愿进入公开债券市场的企业)的重要融资渠道,并以其惊人的回报率吸引着全球机构投资者的目 光。 查诺斯将其形容为一个"神奇的机器":机构投资者将资金投入其中,通过承担优先债务的风险敞口,却能获得堪比股权投资的回报率。 "这种看似安全的投资所提供的高收益,本身就应该是第一个危险信号,"查诺斯表示。 他认为,这种高收益并非源于价值创造,而是源于精心设计的复杂结构。与2008年的次贷危机类似,风 ...
次贷危机再来?美国信贷市场现风险
日经中文网· 2025-09-30 10:59
美国汽车关联企业破产潮 - 美国汽车零部件制造商和汽车贷款公司经营破产接连发生 此情况令人联想起导致2008年金融危机的住房贷款问题 可能成为信贷市场的导火索 [2] - 美国汽车零部件厂商第一品牌集团(FBG)于9月28日申请适用《联邦破产法案》第11条 其负债总额预计在100亿至500亿美元之间 [3][5] - 汽车贷款公司Tricolor Holdings于9月10日根据《联邦破产法案》第7条申请公司清算 其2024年年贷款额增长到约10亿美元 [9] 第一品牌集团(FBG)破产原因 - FBG破产的核心问题在于其使用了"供应链金融"融资方法 该方法导致负债不会出现在公司资产负债表上 形成表外负债 [6][8] - 表外负债对投资者的披露不充分 当质疑浮出水面时信用风险爆发 导致FBG债券价格暴跌 投资者遭受巨大损失 [8] Tricolor Holdings破产原因 - Tricolor陷入资金周转困境的直接原因是银行信贷额度的终止 摩根大通和五三银行由于对其担保价值和财务数据的担忧而调整了信贷额度 [9] - 汽车贷款逾期增加是银行担忧的原因之一 截至6月逾期超过90天的比例为4.9% 为自2020年6月以来的最高水平 [9] - 美国政府的强硬移民政策也可能导致其面向低收入拉美裔移民的市场需求消失 [9] 与2008年金融危机的比较 - 当前情况与2008年金融危机存在相似之处 当时住房市场次贷急剧扩大和表外加杠杆起到了很大作用 [10] - 次级汽车贷款在2025年4月至6月为304亿美元 而金融危机前次级住房贷款在2007年1月至3月达到1145亿美元 相比之下汽车贷款规模有限 [12] - 投资者应留意金融危机前的历史 当前信贷市场风险溢价利率非常小 市场的乐观论已迅速消退 认为今后会继续出现破产 [12]
08年预警次贷危机“一战成名”,明星对冲基金经理Einhorn警告:AI投入将产生“巨额”资本损失
华尔街见闻· 2025-09-26 09:07
因准确预警2008年次贷危机而声名鹊起的基金经理David Einhorn警告称,尽管人工智能技术本身可能具 有变革性,但当前空前的AI基础设施投资热潮,可能导致"巨额"的资本毁灭。 9月25日,David Einhorn在纽约证券交易所的一场讨论中表示,虽然AI技术长期前景可观,但苹果、 Meta和OpenAI等公司总计万亿美元规模的AI建设投入过于极端,未必能为企业带来良好结果。 Einhorn的谨慎观点不仅限于AI领域,也延伸至更广泛的宏观经济层面。他指出就业增长疲弱和生产率 停滞可能预示着经济衰退即将来临。 他还重申了对市场结构性问题的长期关切,认为市场运行机制已经出现根本性缺陷,这种状况正在侵蚀 投资过程本身。 科技巨头AI支出规模引发质疑 各大科技公司在AI领域的投资承诺规模令人瞠目。 华尔街见闻此前提及,OpenAI的Sam Altman表示希望在"不太遥远的未来"在基础设施上投入"数万亿美 元"。 Meta的扎克伯格也谈到要在数据中心上花费数千亿美元。苹果则在今年2月表示,计划在未来四年内在 美国国内投资5000亿美元。 Einhorn不否认AI最终将超越今天的乐观预测,但质疑当前的投资规模是 ...
美联储如期降息25基点!历次降息周期 A股表现如何?
证券时报网· 2025-09-18 07:38
美联储降息行动 - 美联储于北京时间9月18日凌晨2点宣布降息,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从4.25%–4.50%降至4.0%–4.25%,降幅为25个基点 [1] - 此次降息是美联储2025年来的首次降息 [1] 历史降息周期与A股表现 - 在2001年1月至2001年12月的降息周期中,美联储累计降息幅度为475个基点,期间沪指下跌20.35% [4] - 在2002年11月至2003年6月的降息周期中,美联储降息2次,累计幅度为5个基点,期间沪指下跌3.60% [4] - 在2007年9月至2008年12月的降息周期中,美联储降息10次,累计幅度为500个基点,期间沪指大幅下跌63.57%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