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产城融合

搜索文档
扬州市与省港口集团再续约“港地联动”共建世界一流港口
新华日报· 2025-08-03 07:42
省港口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陈明表示,省港口集团将进一步深化与扬州市合作,按照扬州提出 的"百万标箱、亿吨大港、千亿产业"目标定位,全面深化省市战略协同,全力构建港产城融合新生态, 全力服务扬州经济社会发展。扬州市委书记王进健表示:"我们期待与省港口集团进一步深化合作机 制、拓宽合作领域,聚力共建世界一流港口、共拓全球物流航线、共促港产城深度融合、共推绿色智慧 转型,开启互利共赢崭新篇章。" 8月1日,扬州市人民政府与江苏省港口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这是双方自2021年签署战略合作框 架协议以来再次续约。双方将在物流园区建设、港口基础设施建设、港口一体化运营、绿色智慧转型等 方面开展合作,合力打造河江海水水中转枢纽、江淮区域集装箱枢纽港,为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 供强有力支撑。 今年以来,扬州港各项经营指标再创历史新高。上半年完成风电、大件设备中转量185万立方米, 同比增长189.74%。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扬州港集团今年以来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7.95%,货物吞吐量同 比增长3.85%,风电设备、钢材等特色货种作业量持续增长;港产城融合加速拓展,扬州港"一港三 区"发展格局加快完善。 ...
“港地联动”共建世界一流港口
新华日报· 2025-08-03 05:24
今年以来,扬州港各项经营指标再创历史新高。上半年完成风电、大件设备中转量185万立方米,同比 增长189.74%。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扬州港集团今年以来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7.95%,货物吞吐量同比增 长3.85%,风电设备、钢材等特色货种作业量持续增长;港产城融合加速拓展,扬州港"一港三区"发展 格局加快完善。 省港口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陈明表示,省港口集团将进一步深化与扬州市合作,按照扬州提出的"百 万标箱、亿吨大港、千亿产业"目标定位,全面深化省市战略协同,全力构建港产城融合新生态,全力 服务扬州经济社会发展。扬州市委书记王进健表示:"我们期待与省港口集团进一步深化合作机制、拓 宽合作领域,聚力共建世界一流港口、共拓全球物流航线、共促港产城深度融合、共推绿色智慧转型, 开启互利共赢崭新篇章。" 本报讯(记者周晶)8月1日,扬州市人民政府与江苏省港口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这是双方自2021年签 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以来再次续约。双方将在物流园区建设、港口基础设施建设、港口一体化运营、绿 色智慧转型等方面开展合作,合力打造河江海水水中转枢纽、江淮区域集装箱枢纽港,为全省经济社会 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撑。 ...
儋州产业用地出让规模创历史新高,港产城融合发展
海南日报· 2025-07-25 09:40
儋州产业用地出让规模创新高 - 儋州上半年累计供应建设用地29宗,总面积达4299.79亩,产业用地成交价款5.1845亿元,出让规模和金额均创历史同期新高 [2] - 出让用地用于教育、医疗等民生工程及智能环保装备制造等产业项目,完善城市配套并支撑产业升级 [2] - 重点项目包括福辰教育大学项目、华康医院及年产6000吨压力容器和100万台检定装置的智能环保装备制造项目 [2] 产业链协同发展 - 海南环一智能环保装备有限公司选择落地儋州洋浦,因周边石化企业(如海南炼化)对压力容器有大量需求,产品可在园区内消化 [3] - 公司还从事风电塔筒制造,邻近洋浦海上风电产业园和远景绿色能源装备产业园,便于产业链协同 [3] - 项目占地3.2万平方米,预计11月投产,达产后年营收2.5亿元,年税收超3000万元 [3][4] 医疗康养产业集聚 - 儋州滨海华康医院暨养老服务综合项目总投资1.05亿元,占地12.4亩,建筑面积16650平方米 [5] - 医院设立多个专科科室,配套普惠制养老院150张床位和住院区域298张床位 [5] - 项目选址在海南西部中心医院滨海院区周边,形成医疗康养产业集聚效应 [6] 现代服务业发展 - 环湾新城重点发展医疗康养、职教高教、会展会议、赛事活动、文化旅游等现代服务业 [6] - 福辰教育大学项目将成为地标性学校,支持职业教育与高等教育发展,加强产教融合 [6] - 重点培养石化新材料、物流服务、经济工程、数字经济等专业人才,支撑当地产业发展 [6] 土地供应与服务优化 - 儋州资规局建立常态化沟通机制,采用"刚弹结合"模式精准确定土地用途与规划指标 [7] - 通过"土地超市"平台精准对接项目需求与土地资源,提高匹配效率 [7] - 提供先租后让、租让结合、弹性年期等灵活供地方式,降低企业初期资金压力 [7] 区域联动发展 - 儋州推进区域联动发展,优化产业空间布局和基础设施建设 [8] - 加强部门协同配合,简化审批程序,提高服务效率,确保土地有效供应 [8] - 促进产业结构升级转型,提高中心城区服务和支撑能力 [8]
中华煤气5000吨绿色甲醇发往新加坡加注
势银能链· 2025-07-24 11:33
绿色甲醇产业发展 - 5000吨绿色甲醇在天津大沽口港区成功装船发往新加坡,标志着绿色甲醇成为航运业脱碳转型的关键清洁能源 [4] - 香港中华煤气有限公司与荷兰皇家孚宝集团战略合作,中华煤气拥有将废旧轮胎、农林废弃物转化为绿色甲醇的自主技术,是国内首家拥有ISCC EU和ISCC PLUS认证的企业 [4] - 中华煤气在内蒙古设有生产工厂,规划总产能100万吨,孚宝集团在天津港建有30万立方米仓储设施及专业码头设施 [4] - 两家企业构建"生产企业+物流枢纽+港口运营"的全链条绿色甲醇产业联盟模式 [4] 绿色甲醇产业链协同 - 5000吨绿色甲醇从内蒙古生产到天津港储存、装船,再到新加坡加注,全流程高效衔接,彰显产业联盟在绿色能源流通中的核心作用 [5] - 天津港成为绿色甲醇产业联盟的北部集散中心,大沽口港区拥有专业化液体化工码头、铁路专用线及突出的甲醇储运能力 [5] - 天津港将借助绿色甲醇储运业务、加注业务的开展,提升在国际航运绿色燃料供应链中的地位,吸引更多新能源船舶进行货物转运与燃料补给 [5] 政策支持与监管 - 市港航管理局通过批复企业危险货物作业资质、优化危险货物申报流程、强化仓储安全监管等举措,为企业提供全流程服务与保障 [5]
如皋:以交通建设之“进”促经济发展之“稳”
新华日报· 2025-07-18 07:19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 张靖皋长江大桥建设进展顺利,北接线红线交地完成,桩基进度快于预期 [2] - 北沿江高铁如皋西站施工图通过国铁集团审查,与张靖皋长江大桥共同构成交通动脉 [2] - 沪陕高速如皋港东互通工程上半年完成产值近4000万元,预计9月底前完成C匝道桥梁工程 [2] - 磨头镇磨头大桥新桥墩建设启动,东搬线(何庄镇区段)大修工程完成招标 [2] - 东张高速前期研究工作启动,连申线航道整治工程开展工可研究,如皋西站站前路完成施工图设计 [2] 农村交通网络优化 - 如皋市龙游湾路获评2024年"十大最美农村路"之"最具人气的路"称号 [3] - 上半年完成30公里农村公路提档升级,10座农桥改造完成设计及预算编制 [3] - 推进"一镇一循环、一路一特色"农村公路网规划,排查事故多发路段87条 [3] - 新增235路公交线路,实现所有乡镇直达火车站公交全覆盖 [3] 港口物流与智慧升级 - 如皋港苏中国际集装箱码头年吞吐量超60万标箱,智能调度系统提升效率40% [4] - 上半年如皋港完成货物吞吐量3937万吨,外贸货物吞吐量650万吨(同比+3.3%),集装箱30.49万标箱(同比+6.3%) [4] - 1至5月装卸搬运仓储业营收47074万元,同比增幅3.4% [4] - 推进如皋港保税物流中心仓库扩建、长源国际通用码头仓库建设项目报批 [5] - 协助森松重工、宏智石化等企业推进码头改扩建及绿色智慧化改造 [5] - 下半年计划推进9个码头改扩建工程,集成智能监控、物联网等技术提升港口效率 [5]
天津港口变形记:从“黄金水道”到“经济走廊”
证券日报· 2025-07-17 00:30
智慧港口转型 - 天津港作为全球首个"智慧零碳"码头,通过70余项创新重构传统港口作业模式,集装箱大型装卸设备自动化率达80%以上,单证电子化率100% [1][3] - AI技术驱动港口智能化,ART运输机器人与智能调度系统构成"智能心脏",算力平台实现毫秒级决策时延,新一代集装箱码头管控系统实现全面国产化 [2][3] - 2024年天津港货物吞吐量达4.93亿吨,集装箱吞吐量2328.2万标箱,2024年前5个月货物吞吐量同比增长1.1%至2.07亿吨,集装箱吞吐量增长3.7%至993.1万标箱 [2] 产业集群发展 - "前港后厂"模式催生航空航天、造船、冷链物流等产业集群,中船天津与海油工程联合建造的"海上移动油气工厂"年处理原油能力相当于半个大型油田 [4] - 京津物流园冷库群形成全产业链冷链网络,吸引首衡集团等企业落户,推动精品水果快线等增值服务 [4][6] - 天津港保税区集聚超3万家企业,形成航空航天、新氢能源等千亿元级产业集群,前5个月天津外贸出口增长7.5%至1688.2亿元 [6] 国际航运枢纽建设 - 天津港作为中蒙俄经济走廊东部起点,构建覆盖俄罗斯的陆桥运输体系,拥有147条航线通达180个国家500多个港口 [5] - 公司推进航运服务智慧化转型,打造北方国际双循环战略支点,同时发展"邮轮+岸上游"文旅新业态 [3][6] 算力与技术创新 - 天津市人工智能计算中心以90%算力负载率支撑港口智能化,年培育2000名AI人才,DeepSeek技术深度应用于智慧港口场景 [7] - 头部企业通过工业互联网平台接入187家上下游企业实现全流程可视化,设立数十亿元低碳基金支持氢能船舶等项目 [9] 绿色港口升级 - 公司推动"公转铁+散改集"多式联运模式,引入新能源倒运车辆降低碳排放 [8] - 上市公司加速并购重组产业链配套商,形成智能装备、生物医药等百亿元特色产业园 [9]
着力激发“港产城”融合发展蓝色动能
证券日报· 2025-07-17 00:25
港口经济现状与重要性 - 2024年海港城市港口经济增加值达6.7万亿元,成为区域经济发展核心引擎 [1] - 港口经济需从规模扩张转向质量跃升,面临临港产业能级不足、陆海规划衔接松散等挑战 [1] 港口经济升级策略 立体网络建设 - 部分港口存在产业链协同不足、资源错配问题,建议通过自贸区政策实现港口岸线、产业园区、城市配套统筹 [1] - 推动通关一体化与标准互认,构建跨区域海洋资源交易平台,强化港口与城市交通、物流、商贸设施互联互通 [1] 陆海产业链创新 - 天津港毫米级精度装卸机器人、连云港纯电动拖轮研发、上海洋山港无人码头运作等案例印证智慧码头重要性 [2] - 建议发挥政产学研用联合体模式,突破海上风电制氢、深海装备等关键技术,培育第三代半导体材料、深海机器人等未来产业 [2] - 推动沿海研发与内陆制造协同,建立研发及低碳基金或创投联盟 [2] 海洋经济生态培育 - 建立环境治理联盟,实施海陆排污同标,挖掘海洋经济潜力 [2] - 促进风电+渔业、光伏+盐田、滚装船+新能源车出口等复合业态,探索蓝碳交易机制 [2] 港口与城市协同发展 - 需打破港—产—城边界,释放海陆经济效应,构建新发展格局战略支点 [2]
超900家外贸企业从下沙港出海
杭州日报· 2025-07-10 10:21
下沙港运营表现 - 2024年上半年完成货物吞吐量41618万吨,集装箱吞吐量达981万标箱,同比增长8819%,增幅居全省内河港口第一 [3] - 目前拥有13条航线,包括通往乍浦、宁波港的出海航线及太仓方向内贸线,17艘64标箱集装箱船舶实现"天天班"服务 [4] - 服务覆盖900家外贸企业,辐射钱塘、临平、萧山等杭州多个区域及绍兴、嘉兴等周边地区 [4] 海河联运经济效益 - 相比公路运输,海河联运平均每标箱节省物流费用300元以上,综合成本降低20% [4] - 钱塘区某空调制造企业通过"公转水"年运输5000标箱,节省运费150万元,推动杭州工厂订单和产值提升 [4] - 二期扩建后将开通128标箱船舶直达山东济宁港及安徽、江苏等内河港口,进一步降低物流成本 [5] 智能化与绿色化进展 - 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应用使单箱作业流程缩短至2分钟内,系统效率提升15%以上 [6][7] - 港区流动机械全部纯电驱动,计划引入电动集装箱船和氢能64标箱船舶投入"下沙-乍浦"航线 [7] - 杭州港2023年集装箱吞吐量292万标箱,同比增长74%,增幅全省第一 [7] 政策支持与基础设施 - 2024年《杭州市推进水路集装箱运输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发放补助2150万元,推动"公转水"新增12万标箱,降低企业物流成本8760万元 [7] - 正在建设全市唯一配备H986的海关监管场所,建成后将实现报关、查验、放行"一站式"服务,减少通关时间和成本 [8]
秦皇岛(大舷墙)国际帆船游艇周启幕
央视网· 2025-07-04 21:25
展会概况 - 秦皇岛(大舷墙)国际帆船游艇周于7月4日启幕,由河北港口集团主办、法国"大舷墙"游艇展组委会指导,主题为"向海向美向未来" [1] - 展会分两个阶段举行:阿那亚会场(7月4日-7日)和西港会场(7月10日-13日) [1] - 展会旨在促进中法经贸、文化、体育交流,助力河北对外开放和秦皇岛国际化 [1] 行业背景 - 秦皇岛依托国际旅游港(西港)积极发展帆船游艇产业,已成功举办国际外交人员帆船赛、京津冀帆船邀请赛、中国家庭帆船赛等国内外重要赛事 [3] - 引入法国"大舷墙"国际游艇展将助力打造帆船游艇国际展会品牌,加快港产城融合发展 [3] 展会亮点 - 船艇展区汇集多家国内外知名帆船厂商,展示新型帆船、游艇的前沿技术与时尚设计 [3] - 生活方式展突破传统展会局限,将航海文化与生活场景深度融合,设置亲海生活品牌展示区域 [3] - 展会为国内外航海文化交流搭建重要平台,推动帆船游艇产业发展和城市国际形象提升 [3] 后续安排 - 阿那亚会场将继续开展多元航海文化活动展示 [3] - 7月10日将在西港会场开启第二阶段活动 [3]
近70亿投资注入湾区新动能
南方都市报· 2025-07-02 07:10
大湾区(南沙)临港产业集聚区揭牌 - 大湾区(南沙)临港产业集聚区正式揭牌 聚焦航运物流 航运服务 国际贸易 临港制造 海洋科技等领域 [7][11] - 21个产业项目集中签约 总投资近70亿元 预计新增营收产值近百亿元 [7][11] - 签约项目涵盖船舶运输 供应链物流 国际船舶管理 大宗商品交易 海洋高端装备制造等细分领域 [11] 南沙临港经济发展现状 - 南沙港区2024年集装箱吞吐量近2050万标箱 是华南地区规模最大 功能最齐全的综合性港区 [8] - 南沙发展临港经济进入由"物流旺"向"功能强"跃升的新阶段 [6][7] - 广州港推动海港与空港 铁路港 公路港"四港"联动 促进航运物流产业 邮轮和游艇产业 临港汽车制造和高端船舶与海工等产业集聚 [8] 广州港集团发展规划 - "十五五"期间将投资200亿元 推动南沙国际通用码头 南沙五期等重点项目建设 新增年通过能力1亿吨 500万标准箱 [12] - 深化港产合作 共建现代化临港产业体系 包括拓展保税物流 中转集拼 打造跨境电商枢纽港 [12] - 拓展港口期货交割品类 搭建"港运融""冷链融"等中小客户融资平台 完善港口供应链金融服务功能 [12] 大湾区航运联合交易中心 - 大湾区航运联合交易中心正式落地 构建以"交易+服务"为核心的航运交易全产业生态体系 [13] - 推动南沙 香港 澳门三地航运 金融等相关服务企业及专业机构开展航运交易 航运服务等合作 [13] - 香港船东会建议以南沙为试点 探索绿色航运等方面的合作机遇 [13] 国际合作与数据互联互通 - 新加坡国际港务集团与广州港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将广州港确定为N2N计划重要合作伙伴 [14] - 广州港集团将深度参与GSBN N2N等港航合作平台 推动国际港航数据实时共享 [14] - 开展国家物流数据开放互联试点 推动物流链各方数据开放共享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