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清洁高效利用
搜索文档
中国装机规模最大火电厂年发电量预计超400亿千瓦时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11-04 13:26
"十四五"时期,中国持续推进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目前已有95%的煤电机组实现超低排放,建成全 球最大清洁煤电体系。国家能源局表示,"十五五"时期,将充分挖掘火电灵活调节能力,推动新一代煤 电升级,改造提升机组调节能力。 人民日报海外版北京11月3日电(记者丁怡婷)记者3日从国家能源集团获悉:经过168小时满负荷 试运行,浙江北仑电厂9号100万千瓦燃煤机组正式投入商运。至此,北仑电厂的火电装机规模达到734 万千瓦,预计年发电量超400亿千瓦时,成为中国装机规模最大火电厂。 北仑电厂位于浙江省宁波市,首台60万千瓦机组于1991年投产。近年来,中国持续推进煤电机组改 造升级。本次投产的9号机组是北仑电厂一期节能减排改造项目的第二台机组,于2023年开工建设。试 运行期间,9号机组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的平均排放浓度达到国内同时期、同类型机组领先水 平。 ...
我国装机规模最大火电厂投产
人民日报· 2025-11-04 05:50
公司动态 - 北仑电厂9号100万千瓦燃煤机组完成168小时满负荷试运行并顺利投产 [1] - 北仑电厂火电装机规模因此达到734万千瓦,成为中国装机规模最大的火电厂 [1] - 该电厂预计年发电量将超过400亿千瓦时 [1] - 9号机组是北仑电厂一期节能减排改造项目的第二台机组,于2023年开工建设 [1] - 北仑电厂已成为周边50平方公里区域内最大热源点 [1] 技术指标与环保表现 - 9号机组试运行期间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的平均排放浓度达到国内同时期、同类型机组领先水平 [1] - 电厂正加快推进多能互补,开发建设风电、光伏和储能电站以增加绿电供应 [1] 行业趋势与政策导向 - 中国持续推进煤电机组改造升级 [1] - "十四五"时期国家持续推进煤炭清洁高效利用 [1] - "十五五"时期将重点挖掘火电灵活调节能力,推动新一代煤电升级并改造提升机组调节能力 [1]
“十五五”,绘就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新图景”
中国能源报· 2025-10-27 12:00
行业现状与“十四五”成就 - 全国原煤产量从2020年至2024年增加8.8亿吨,2024年产量达47.8亿吨,4年累计产量181.8亿吨,占全国一次能源生产总量66.6% [5] - “十四五”时期煤炭采选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约2.1万亿元,煤矿数量从4600余处减少至4300处以内,平均单井规模提升至140万吨/年以上 [5][7] - 煤炭铁路发运量从23.6亿吨提高至28.2亿吨,多式联运更加畅通便捷 [6] - 晋陕蒙新四省区2024年原煤产量39亿吨,占全国产量81.6%,鄂尔多斯市原煤产量从2021年6.4亿吨增长至2024年8.94亿吨,占全国比重从16.4%提升至18.7% [7] - 新疆2024年煤炭产量突破5.4亿吨,较2020年增加2.7亿吨 [8] 生产与技术创新 - 大海则煤矿实现年产能2000万吨,通过地面控制中心远程监测井下机械状态,体现智能化规模化跃升 [5] - 准能集团黑岱沟露天煤矿实现“采、运、排”全过程无人化运行,资源回收率显著提升 [7] - 煤化工产业向高端化多元化发展,中煤陕西公司累计生产聚烯烃361万吨,2024年启动二期项目新增90万吨产能 [8] “十五五”展望与转型路径 - 煤炭消费总量预计在2028年前后进入峰值平台期,期间可能小幅波动5-10年,行业需从扩规模转向稳规模、零增量甚至减量发展 [10] - 行业需以科技创新和绿色低碳为核心,推动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发展新质生产力 [3][10] - 煤炭供给侧改革将深化,建设改造大批现代化智能化煤矿,主要产区突出生态优先与创新驱动 [7] - 煤化工产业需以低碳技术突破和产业链高端化为主攻方向,实现能源安全与绿色低碳双重目标 [9] - 企业探索新增长曲线,如中煤陕西公司推进煤化工二期及大海则二矿项目,目标聚烯烃和煤炭产量翻番;济宁能源发展集团规划至2030年引入8家以上产业链企业,打造绿色智能船舶和矿山装备集群 [10][11]
构建新型能源体系的山西实践
新华社· 2025-09-26 15:17
煤炭产业智能化与绿色化转型 - 通过智能化建设提升煤炭供给质量,已建成298座智能化煤矿和55座绿色开采试点煤矿 [2] - 国家人工智能应用中试基地在山西启动建设,进一步推动煤矿智能化升级 [2] - 推动煤炭产品由初级燃料向高价值产品攀升,例如通过技术将煤炭转化为清澈透亮的油品 [2] 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与科技创新 - 能源革命旨在革新发展路径,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实现煤炭由高碳低端向低碳高端转变 [3] - 怀柔实验室山西研究院攻克循环流化床煤电机组快速调峰难题和低浓度瓦斯利用难题 [3] - 山西已建成国家级重大创新平台12家、省重点实验室173家、省级技术创新中心133家、省市两级新型研发机构155家 [3] 新能源发电装机与发电量增长 - 近5年来山西新能源装机容量增长4309万千瓦,相当于每月新增一套三峡电站的70万千瓦水轮机组 [5] - 新能源发电占比从2020年的约1/7(每发7度电中约有1度)提升至当前的1/4(每发4度电就有1度是绿色电力) [5] - 目前山西新能源和清洁能源装机占比已达54.4% [5] 新能源产业链与绿电园区发展 - 围绕光伏组件、风电装备形成较完整制造产业链,去年两条产业链营收均超过220亿元 [5] - 山西中来光能电池科技有限公司作为光伏产业链链主企业,每年产品可实现200多亿度绿电输出 [5] - 山西绿电园区试点已由3个扩围至13个,通过绿电直供为企业提供优惠电价和国际认可的绿电 [6] 电力市场化改革与系统韧性提升 - 山西持续深化电力市场化改革,实现电力生产组织由计划向市场、由管理向服务、由传统型向平台型的三个转变 [8] - 虚拟电厂通过价格信号引导企业增减用电负荷,已建成9座,聚合各类资源182户,累计结算电量13.4亿度,用户获得红利270多万元 [8] - 超过一半的燃煤火电机组完成灵活性改造,电力现货市场规则更新至第15版,新能源电力利用率保持在97%以上 [9][10]
端牢能源饭碗 加快绿色转型——构建新型能源体系的山西实践
新华社· 2025-09-25 20:22
能源保障和安全事关国计民生,能源低碳发展关乎人类未来。作为能源大省,山西肩负着保障能 源供应和推动能源转型的双重使命。 习近平总书记2022年1月在山西考察时强调,"要夯实国内能源生产基础,保障煤炭供应安全,统 筹抓好煤炭清洁低碳发展、多元化利用、综合储运这篇大文章";今年7月在山西考察时指出,"着 眼于高水平打造我国重要能源原材料基地,配套发展风电、光伏发电、氢能等能源,构建新型能 源体系"。 殷殷嘱托,催人奋进。山西在坚决扛牢国家电煤保供责任前提下,高起点谋划绿色低碳转型路 径,努力构建具有山西特色的新型能源体系。 今年以来,怀柔实验室山西研究院取得多项技术突破,攻克了循环流化床煤电机组快速调峰难 题,助力煤炭清洁低碳利用。该院还破解了低浓度瓦斯利用难题,为从煤矿中开发清洁能源拓宽 了技术途径。 包括怀柔实验室山西研究院在内,山西目前已建成国家级重大创新平台12家、省重点实验室173 家、省级技术创新中心133家、省市两级新型研发机构155家,能源领域创新平台加速布局。 "一块煤"如何实现价值攀升? 在位于阳泉市的华阳新材料科技集团一矿调度中心,透过大屏幕,可以看到井下割煤机缓缓开 动,黑得透亮的煤块掉落 ...
【榆林】煤化工产业与科技深度融合加速推进
陕西日报· 2025-09-25 06:58
项目概况 - 榆林市100万吨/年高端化学品新材料项目是榆林市“十四五”重点项目,由陕西榆能精细化工材料有限公司负责推进 [1] - 项目建设内容包括40万吨/年DMTA装置、20万吨/年环氧乙烷装置、8万吨/年丙烯酸装置等 [1] - 项目旨在对煤制甲醇、甲苯、丁醇等初级产品进行精细加工,生产丙烯酸乳液、减水剂等贴近下游市场的精细化工产品 [1] - 该项目是榆林首个精细化工项目,承担着打通榆林煤化工产业链上下游的重任 [1] 产业链布局 - 项目年需约90万吨甲醇原料,主要由集团内部控股公司供应,其余部分从市场采购,以链接上游煤炭初加工项目 [2] - 公司积极拓展下游,已有年产10万吨涂料项目达成入园合作意向 [2] - 榆林市着力发展煤炭分质利用、煤制甲醇—烯烃及下游等6条产业链,并布局占地面积10平方公里的2个精细化工园中园 [2] - 通过从基础化工原料延伸至高端化工产品制造和化工新材料研发,实现全链条贯通与升级 [2] 科技创新与研发 - 榆林市以建设能源革命创新示范区为统领,加速科技与产业深度融合 [3] - 投资超25亿元的榆林中科洁净能源创新研究院、榆横综合中试及示范基地已全面投运 [3] - 合成气一步法制低碳烯烃等10项关键核心技术已被突破 [3] - 榆林中科洁净能源创新研究院开辟了“基础研究—中试试验—产业示范”全链条创新路径,已引进60余个科研团队,形成可转化科技成果18项 [4] 绿色低碳转型 - 榆林市统筹源头减碳、过程降碳、末端固碳,着力提高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水平 [4] - 榆林城投佰盛二氧化碳综合利用项目可将二氧化碳“变废为宝”,产品用于油田注井驱油、农业化肥等领域,年减排二氧化碳101万吨,相当于202万亩碳汇林吸收量 [4] - 中联公司在神府深煤层大气田建成我国首座深煤层燃气发电全电驱压裂井台,采用“全燃气发电+全电驱压裂”工艺,压裂施工期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2200吨 [5] - 非常规天然气作为清洁能源,可为当地工业企业提供低碳燃料与原料,促进产业向高端化、低碳化转型升级 [5]
【基础化工】持续推动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现代煤化工发展可期——行业周报(20250915-0919)(赵乃迪/蔡嘉豪/胡星月)
光大证券研究· 2025-09-22 07:04
政策支持 - 国务院发布白皮书 支持新疆发展现代煤化工 强调围绕可再生能源开发、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绿氢、新型储能等开展联合技术攻关 支持低碳石油化工、现代煤化工、低碳钢铁冶炼等先进技术应用[4] - 2024年国务院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加强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的意见》 提出到2030年建成煤炭全链条清洁高效利用体系 推动煤炭由单一燃料向燃料与原料并重转变[5] - 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发布关于推动现代煤化工产业健康发展的通知 突出强化煤炭主体能源地位 加强煤炭清洁高效利用 推动产业高端化、多元化、低碳化发展[5] 行业规模与增长 - 2024年现代煤化工四大类型产业(煤制油、煤制天然气、煤制烯烃、煤制乙二醇)的煤炭转化能力为1.38亿吨标准煤/年 煤炭转化量约1.2亿吨标准煤 替代油气当量约3810万吨[6] - 2024年现代煤化工营业收入合计约2026.6亿元 同比增长4.2% 利润总额约119.3亿元 同比增长178.1%[6] - 截至2024年末 国内煤制烯烃总产能为1342万吨/年 同比增长5.6%[7] 技术进步与项目进展 - 煤制气方面 新疆准东等基地加速建设 外输能力突破300亿立方米/年 相关企业投资340.8亿元推进40亿立方米/年产能项目 配套绿氢耦合与CCUS技术[6] - 煤制烯烃领域 DMTO-Ⅲ技术推动甲醇单耗降至2.66吨/吨[7] - 2025年6月 内蒙古宝丰能源建成全球最大单体项目(年产300万吨聚烯烃) 标志着国产化装备实现从跟跑到领跑的跨越[7]
持续推动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现代煤化工发展可期:基础化工行业周报(20250915-20250919)-20250921
光大证券· 2025-09-21 14:47
行业投资评级 - 基础化工行业评级为增持(维持)[5] 核心观点 - 政策红利与技术突破双轮驱动现代煤化工发展 国家高度重视煤炭清洁高效利用 2024年国务院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加强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的意见》提出到2030年建成煤炭全链条清洁高效利用体系[2]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强调围绕可再生能源开发 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开展技术攻关 支持现代煤化工先进技术应用[1] - 现代煤化工产业呈现高速增长态势 2024年现代煤化工四大类型产业营业收入合计约2026.6亿元 同比增长4.2% 利润总额约119.3亿元 同比增长178.1%[3] 煤炭转化能力达1.38亿吨标准煤/年 替代油气当量约3810万吨[3] - 技术突破显著提升产业效率 煤制烯烃领域DMTO-Ⅲ技术推动甲醇单耗降至2.66吨/吨[3] 截至2024年末国内煤制烯烃总产能达1342万吨/年 同比增长5.6%[3] 2025年6月内蒙古宝丰能源建成全球最大单体项目(年产300万吨聚烯烃)[3] - 煤制气产业规模化发展加速 新疆准东等基地外输能力突破300亿立方米/年[3] 国能 天池能源等企业投资340.8亿元推进40亿立方米/年产能项目[3] 配套绿氢耦合与CCUS技术实现低碳转型[3] 政策支持 - 国务院发布《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的成功实践》白皮书支持新疆现代煤化工发展[1] 强调围绕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开展联合技术攻关[1] - 2023年发改委等部门发布《关于推动现代煤化工产业健康发展的通知》 推动产业高端化 多元化 低碳化发展[2] - 2024年工信部等11部门发布《精细化工产业创新发展实施方案(2024-2027年)》 重点发展煤制可降解塑料等高附加值新品种[25] - 2024年发改委等6部门发布《关于加强煤炭高效清洁利用的意见》 推动煤化工与绿电 绿氢 储能等耦合发展[25] 区域发展 - 新疆形成五大煤化工基地 包括准东 伊犁 吐哈 库拜 和克基地[22] 以及乌鲁木齐甘泉堡 石河子 巴州产业集聚区[22] - 准东基地重点发展煤 电 化 热产业集群[22] 伊犁河谷重点发展煤制天然气 煤制油 烯烃及下游精细化学品产业[22] - 新疆煤炭储量丰富 煤质优良 以长焰煤 不粘煤为主 为现代煤化工发展提供资源保障[22] 投资建议 - 建议关注宝丰能源 华鲁恒升 鲁西化工 诚志股份 中国旭阳集团 九丰能源[4][30] 基于我国富煤贫油少气的资源禀赋格局[4] 市场表现 - 过去5个交易日基础化工板块涨跌幅-0.9% 位居所有板块第18位[9] 上证指数涨跌幅-1.30% 深证成指+1.14% 沪深300指数-0.44% 创业板指+2.34%[9] - 涨幅前五子板块:民爆用品(+7.9%) 改性塑料(+5.8%) 钛白粉(+2.5%) 电子化学品(+2.4%) 其他化学原料(+1.1%)[11] - 跌幅前五子板块:复合肥(-4.0%) 其他塑料制品(-3.6%) 无机盐(-3.6%) 聚氨酯(-3.6%) 磷肥及磷化工(-3.3%)[11] - 个股涨幅前五:凯美特气(+28.62%) 广东宏大(+22.93%) 中石科技(+21.57%) 晶华新材(+18.94%) *ST亚太(+18.55%)[15] - 个股跌幅前五:键邦股份(-16.42%) 天际股份(-11.91%) 润阳科技(-11.48%) 海科新源(-11.29%) 拉芳家化(-10.43%)[16] 产品价格走势 - 近一周涨幅靠前品种:电石:西北(+6.03%) 苯胺:华东地区(+3.30%) 醋酸:华东(+2.95%) 环氧丙烷:华东地区(+2.28%) 赖氨酸(98.5%)(+2.26%)[18] - 近一周跌幅靠前品种:维生素E:国产(-9.38%) 硫酸(-6.08%) 维生素D3:国产(-3.80%) 液化气(民用气):长岭炼化(-3.09%) 二氯甲烷:华东地区(-2.62%)[19] 子行业动态 - 化纤板块:涤纶长丝市场价格下跌 下游需求疲软制约市场[31] - 聚氨酯板块:聚合MDI市场缓跌下行 双节备货需求尚未体现[31] - 钛白粉板块:下游市场需求恢复有限 企业以稳价去库存为主要策略[31] - 化肥板块:秋种临近需求提升 原料端行情走弱[32] - 维生素板块:维生素E 维生素B6价格下滑明显[32] - 氨基酸板块:98.5%赖氨酸市场窄幅偏强 工厂挺价意向明显[32] - 制冷剂板块:呈现结构性行情 下游刚需采购为主[32] - 有机硅板块:稳中小涨趋势 预售订单储备充足[33]
中国煤科唐山研究院主办的第二十一届全国选煤学术交流会在绍兴召开
中国能源网· 2025-09-18 16:26
9月18日,第二十一届全国选煤学术交流会在绍兴成功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国煤科唐山研究院主办,以"煤炭价格下行时期选煤产业发展与技术创新"为主 题,旨在深入探讨当前形势下选煤行业技术创新路径与高质量发展策略,推动选煤行业技术升级与产业突围。 刘旌代表唐山研究院作了热情洋溢的欢迎辞,并作了题为《破局·融合·共生:构建选煤技术创新生态体系》的主旨报告,全面阐述了中国煤科唐山研究院关 于选煤工艺、装备、系统、设计等技术进步的深入思考和最新成果,号召全体选煤同仁携手共进、技术共建,解决选煤技术中的"断点""堵点""痛点""痒 点",让中国乃至世界没有"难选的煤",实现煤炭应选尽选,助力煤炭由燃料向原料转变、煤炭行业高质量发展再上新台阶。 中国煤科唐山研究院党委书记、董事长刘旌致辞并作主旨报告,中国煤炭机械工业协会监事长王战强、中国煤炭加工利用协会理事长马剑出席会议并讲话。 来自选煤领域相关高校、科研院所、设计单位、装备制造和生产企业的专家学者和负责同志等近300人参加会议。 王战强在讲话中指出,近年来,中国煤炭机械工业协会始终坚守高质量发展目标,团结凝聚相关企业提高行业竞争力、助力行业创新驱动发展,取得了显著 成效。唐山 ...
一块煤如何裂变多条链——新疆哈密市现代煤化工产业发展调查
经济日报· 2025-09-17 14:24
煤炭资源禀赋与产业基础 - 哈密市煤炭预测资源量达5708亿吨 占新疆总量三分之一和全国八分之一[1] - 已探明富油煤资源量640亿吨 平均含油率超过10% 是理想煤化工原料[2] - 新疆第四大产煤省区 哈密作为主产区上半年煤化工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7.9%[1] 现代煤化工产业布局 - 构建"煤—甲醇—羧酸/甲醛/聚丙烯"等多条产业链 产品涵盖甲醇/液化天然气/乙二醇等[2] - 国家能源集团投建全球首个二代技术煤制油项目 年产油品400万吨 计划2027年底投产[3] - 煤炭分质分级利用项目规划规模突破1亿吨 实现资源精细化分类利用[3] - 新疆中和合众建成首套年产100万吨醋酸装置 缓解西北地区醋酸短缺局面[4][5] 循环经济与资源利用 - 伊吾工业园区实施新疆首个煤化工废水零排放项目 循环利用率达100%[6] - 广汇环保荒煤气制乙二醇项目年利用荒煤气26.5亿立方米 相当年节约标煤57万吨[7] - 新伊碳能公司形成"煤—碳—油—气—电—热—化"产业链 能源综合转化率超85%[7] - 慧能煤清洁项目采用新技术使煤焦油产率提升10% 灰分含量降至0.03%以下[6] 科技创新与技术突破 - 制定《富油煤资源定义及分级》地方标准 规范资源勘查与开发[11] - 两项技术装备列入国家能源领域首台套项目 包括500万吨/年低阶煤热解技术和煤直接液化二代技术[11] - 成立富油煤清洁高效利用技术研究院 "哈密煤直接转化制备高端精细化学品技术"获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项目[10] 新能源耦合发展 - 全市电力总装机3486万千瓦 新能源装机占比67.8%居新疆首位[12] - 要求新建煤化工项目绿电比例超50% 每吨产品可降成本150元并减排二氧化碳3吨[12] - 新伊碳能建成100兆瓦风电配套项目 广汇新能源启动"绿氢替代"工程[12][13] - 纳宇氢能打造绿氢全产业链 用绿氢替代原料煤生产高端化工产品[13] 产业升级与未来规划 - 推动煤化工向高端化/多元化/低碳化发展 打造全国最大煤制油气基地[14] - 重点招引煤制芳烃/精细化工/绿色燃料等下游延伸项目[14] - 通过园区内企业物料互配降低运输成本 实现产品就地消纳[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