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硅光技术
icon
搜索文档
中际旭创(300308):营收环比加速增长,毛利率持续提升
长江证券· 2025-11-05 17:45
投资评级 - 报告对中际旭创(300308.SZ)维持“买入”投资评级 [7][10] 核心观点 - 公司2025年第三季度营收环比加速增长,800G产品持续放量,1.6T产品加速起量 [2][4][10] - 高毛利产品占比提升、硅光方案加速渗透及制造良率提升,带动毛利率再创新高 [2][10] - 公司积极扩产备料、提前锁定核心资源,以保障未来大规模订单交付 [2][10] - 硅光技术加速渗透与Scale-up光互连需求增长共振,将进一步打开公司成长空间,巩固其龙头地位与长期竞争优势 [2][10]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250.0亿元,同比增长44.4%;归母净利润71.3亿元,同比增长90.1% [4] - 2025年单Q3实现营业收入102.2亿元,同比增长56.8%,环比增长25.9%;归母净利润31.4亿元,同比增长125.0%,环比增长30.0% [4] - 2025年Q3单季度毛利率升至42.8%,同比提升9.2个百分点,环比提升1.3个百分点 [10] - 2025年Q3归母净利率达30.7%,环比提升1.0个百分点 [10] 产品与业务进展 - 800G光模块自2025年第一季度起持续放量,出货量保持季度增长 [10] - 1.6T光模块自第二季度开始逐步出货,头部客户订单持续增加,有望在2026年开始大规模出货 [10] - 公司在硅光领域布局领先,自研硅光芯片已实现批量出货,未来主要产品将重点采用该方案 [10] 运营与产能布局 - 截至2025年第三季度,存货规模达112.2亿元,较年初增长52.6% [10] - 同期,在建工程余额环比大幅增加8.7亿元至9.80亿元,主要用于待安装设备及厂房基建投入 [10] - 公司依托行业龙头地位与规模优势,已提前规划人员配套,并锁定上游核心物料资源 [10] 未来盈利预测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04.0亿元、170.2亿元、218.1亿元,对应同比增速为101%、64%、28% [10] - 预计2025-2027年每股收益(EPS)分别为9.36元、15.31元、19.63元 [15] - 对应2025-2027年市盈率(PE)分别为51倍、31倍、24倍 [10]
美股科技巨头市场震荡,6G发展大会将举办丨新鲜早科技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1-05 11:29
(原标题:美股科技巨头市场震荡,6G发展大会将举办丨新鲜早科技) 21世纪经济报道新质生产力研究院综合报道 早上好,新的一天又开始了。在过去的24小时内,科技行业发生了哪些有意思的事情?来跟21tech一起看看吧。 【巨头风向标】 美股科技巨头市场震荡,特斯拉领跌 11月4日,美股三大指数集体下跌,纳指跌超2%。大型科技股普遍下挫,特斯拉跌超5%,英伟达跌近4%。市场对人工智能巨额投资回报的疑虑是 主要影响因素。 苹果中国区收紧渠道:严禁线下经销商线上售产品 近日,苹果中国区再次向授权经销商发布通知,要求所有线下授权经销商不得与任何电商平台合作,严禁在电商、社交、直播等线上平台进行产 品展示、推广或销售,含一件达、小时达等服务。深圳某苹果经销商负责人透露,相关规定此前已存在,只是近期再次要求严格执行,核心目的 是防止打乱价格体系。 鸿蒙智行:问界M7累计大定突破9万台 11月4日,鸿蒙智行宣布,问界M7上市41天,累计大定突破90000台。 中国机器人产业营收持续增长 2025年6G发展大会下周在北京举办 11月4日,2025年6G发展大会新闻发布会宣布,大会将于11月13日-14日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举办。 ...
总投资7.5亿元,陕西8英寸硅光平台正式通线
第一财经资讯· 2025-11-05 09:31
11月4日,陕西光电子先导院科技有限公司(下称"光电子先导院")总经理杨军红宣布,"8英寸先进硅 光集成技术创新平台"(简称"8英寸硅光平台")已正式通线,可为光子产业各类创新主体提供光电、硅 光芯片的研发、中试服务。 该平台总投资7.5亿元,于2023年底启动建设,引进了比利时IMEC"130nm硅光芯片工艺包",配备了光 刻、刻蚀等60余台(套)关键核心设备,在130nm有源集成硅光主工艺平台基础上,开发90nm以上先 进工艺,已构建起自主可控的先进工艺体系。 硅光芯片是一种基于硅材料微纳加工工艺的光电芯片,用于实现光学变换或者光电转换。硅光芯片的核 心优势是借助成熟硅工艺实现高集成度与低成本,同时兼具光子信号高速、低损耗、抗干扰等特性,已 广泛应用于人工智能、智能驾驶、医疗健康等领域。 长期以来,国内硅光创新产业项目面临"建不起产线、产品无法验证、产能无话语权、市场风险高"的共 性困境。国内企业依托国外平台流片以及量产线流片,不仅需支付高昂流片费用,且面临流片周期长、 产能优先供给限制等问题。自建产线则需巨额的设备和产线建设投入,让大量中小企业和科研团队望而 却步。 区别于标准量产代工厂,中试平台通过小 ...
破局“芯”困境 西北地区首条硅光中试线正式通线
证券时报网· 2025-11-04 19:38
11月4日,在2025硬科技创新大会光子产业高峰会议上,陕西光电子先导院总经理杨军红介绍陕西"追光 计划"阶段性进展,宣布光电子先导院建设的"8英寸先进硅光集成技术创新平台"(简称"8英寸硅光平 台")已正式通线,并发布了一款无源SOI(绝缘衬底上的硅)集成超低损耗氮化硅产品的PDK(工艺 设计套件)。 杨军红表示,作为西北地区首条硅光中试线,8英寸硅光平台的正式通线,不仅填补了区域硅光芯片中 试领域空白,更成为陕西"追光计划"实施以来的标志性成果,将作为陕西打造千亿级光子产业集群的核 心支点,为"追光计划"从蓝图迈向实践注入关键动力。 锚定追光蓝图,构筑产业跃迁核心支点 自2021年陕西"追光计划"启动以来,全省光子产业已实现跨越式成长——企业数量攀升至370多家,产 业规模从150亿元跃升至365亿元,初步构建起"材料—芯片—器件—系统"的完整产业链条。2023年升级 启动的"追光计划—跃迁行动",更以"一核两翼+一园三区"布局明确发展路径:西安高新区作为核心承 载区,集聚光子芯片园、光子制造园等特色载体,而光电子先导院正是这一布局中的"创新策源中枢"。 "8英寸硅光平台的通线,彻底补全了陕西在硅光芯片中 ...
破局“芯”困境,西北地区首条硅光中试线正式通线
半导体芯闻· 2025-11-04 17:48
文章核心观点 - 陕西光电子先导院建设的8英寸先进硅光集成技术创新平台正式通线,填补了西北地区硅光芯片中试领域空白,是陕西“追光计划”的标志性成果,将成为打造千亿级光子产业集群的核心支点 [2] - 该平台通过提供自主可控的中试服务,旨在破解国内硅光产业因中试资源集中在欧美而面临的高成本、长周期等困境,加速光子技术从基础研究到量产落地的全链条发展 [11][12] “追光计划”产业进展 - 自2021年启动以来,陕西光子产业企业数量已攀升至370多家,产业规模从150亿元跃升至365亿元,初步构建了“材料—芯片—器件—系统”的完整产业链 [6] - 2023年升级启动“追光计划—跃迁行动”,形成“一核两翼+一园三区”布局,西安高新区为核心承载区 [6] - 光电子先导院作为“创新策源中枢”,四年来已解决100余家初创企业“研发难、流片难”问题 [7] 8英寸硅光平台技术细节 - 平台总投资7.5亿元,于2023年底启动建设,截至2025年9月末已完成全部场地及硬件建设 [12] - 引进了比利时IMEC“130nm硅光芯片工艺包”及光刻、刻蚀等60余台关键核心设备,在130nm有源集成主工艺平台基础上开发90nm以上先进工艺 [12] - 平台正式发布了一款无源SOI集成超低损耗氮化硅产品的PDK,预计2026年完成有源产品通线,包含高性能调制器、探测器等核心器件 [12] 平台运营模式与成效 - 光电子先导院采用“1+N”柔性工程平台模式,“1”指以双中试平台为核心的主工艺平台,将80%资源向中小企业开放中试服务,20%资源支持前沿研发 [14] - “N”指针对磷化铟探测器、砷化镓射频器件等细分领域的特色工艺平台,通过设备共享、技术授权等方式降低企业初始投入 [14] - 6英寸化合物平台自2023年启用以来,已发布20余款PDK,为50余家客户提供全流程服务;8英寸硅光平台虽刚通线,已与十余家头部企业达成意向合作 [17] - 有企业反馈,在该平台进行中试的速度比在国外快5倍以上 [17] 未来发展规划 - 下一步将推进异质异构集成平台建设,构建“化合物半导体+硅光+异质异构集成”三位一体的平台架构,实现从材料生长到系统测试的全链条覆盖 [17]
“失速”与“领跑”:“达链”公司的股价“见顶”了吗?
经济观察报· 2025-11-04 16:38
行业整体景气度与市场反应 - 从同比数据看,AI算力产业链(“达链”公司)在2025年第三季度依旧保持高景气度,多家公司归母净利润实现三位数高增长,例如胜宏科技同比增长260.52%,新易盛同比增长205.38%,中际旭创同比增长124.98%,工业富联同比增长62.04% [3] - 尽管业绩同比高增,市场反应却为负面,财报发布后多家公司股价大幅回调,例如光模块龙头“易中天”(新易盛、中际旭创、天孚通信)在10月30日和31日两天市值合计蒸发超1400亿元,胜宏科技单日跌10.53%,工业富联跌7.66% [3] - 市场分歧明显,看多者认为北美头部云厂商资本开支远未见顶,而看空方则认为当前股价已大幅透支未来预期 [3] 产业链各环节业绩分化 - 部分环节公司第三季度业绩出现环比“失速”,PCB环节的胜宏科技归母净利润为11.02亿元,环比第二季度的12.23亿元下降9.88% [4][6] - 光模块环节的新易盛第三季度营收60.68亿元,环比下滑4.97%,这是其自2023年第二季度以来连续9个季度环比增长后的首次下滑;天孚通信第三季度营收14.63亿元,环比下降3.18% [4][6][7] - 液冷散热环节的英维克第三季度营收14.53亿元,环比减少11.44%,其归母净利润同比环比增幅均低于10% [4][8] - 与此同时,部分龙头公司业绩表现强劲,服务器“总装厂”工业富联第三季度归母净利润103.73亿元,首次突破100亿元大关;光模块龙头中际旭创第三季度归母净利润31.37亿元,环比增长30.1% [8] 业绩环比波动的具体原因 - 胜宏科技管理层将业绩环比下滑归因于客户端产品换代导致HDI产线停线调整、新厂房投产致用工成本增加(第三季度人员新增两三千人)、以及NPI项目增加带来的研发费用增长 [6] - 新易盛管理层解释第三季度收入环比略有降低是受部分产品出货阶段性节奏变化影响,但对后市保持乐观,预计行业在2025年第四季度及2026年将持续高景气,1.6T产品将于第四季度至明年持续放量 [7] - 中际旭创管理层表示800G光模块订单需求持续释放,出货量保持季度环比增长,重点客户已开始部署并增加1.6T订单,预计2026-2027年其他客户也将大规模部署 [9] 行业面临的新机遇与挑战 - 中际旭创管理层提到Scale-up(向上扩展)场景成为新的增量市场,其带宽需求增长非常快,可能达到Scale-out(向外扩展)带宽需求的十倍,客户希望用光连接解决方案替代铜缆,预计2027年有望看到应用和部署 [9][10] - 硅光技术被普遍看好,新易盛预计明年硅光产品占比将明显提升,中际旭创也认为未来硅光比例会持续提升,主要产品都会采用硅光方案 [7][9] - 为应对AI订单,全行业备货激增,带来财务压力,工业富联截至9月30日的存货余额高达1646.64亿元,较2024年底增加793.98亿元,短期借款为858.35亿元,较2024年底的359.92亿元大幅增加 [12] - 存货激增直接导致资产减值风险,新易盛前三季度资产减值损失2.03亿元,同比大增883.08%,主要原因为存货减值情况增加;天孚通信前三季度资产减值损失3310.05万元,同比大增238.76%,同样因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增加 [13] 股东行为与市场情绪变化 - 部分公司股东及高管在股价高位后密集减持,新易盛实际控制人通过询价转让减持1143.07万股,交易金额37.49亿元;中际旭创控股股东计划减持不超过550万股;胜宏科技创始人家族及高管年内两次减持合计金额超21亿元;英维克被陆股通减持4519.53万股 [14] - 与减持行为相对应的是股东人数的激增,新易盛三季度末股东人数从二季度末的9.80万人环比大涨58.46%至15.53万人;英维克股东总户数较上半年末增加9.27万户,增幅达129.66% [14] 行业未来展望 - 市场研究机构TrendForce集邦咨询预计2026年全球AI服务器出货量增幅仍将达20%以上,但受英伟达GB300等产品进度延后影响,2025年全球AI服务器出货量年增长率将下调至24%左右 [14] - AI服务器产值增速将远快于出货量,预计2025年AI服务器产值同比增长近48%,主要受英伟达Blackwell新方案及GB200/GB300等单价更高的整合型方案拉动;2026年产值预计将在2025年基础上再增长30%以上 [15] - 市场竞争格局可能生变,预计到2026年,随着北美云服务商和中国AI自研芯片厂商采购力度加大,ASIC(客户自研芯片)的出货量增速将高于GPU,或导致英伟达市场份额下滑 [15]
“失速”与“领跑”:“达链”公司的股价“见顶”了吗?
经济观察网· 2025-11-04 14:37
经济观察报记者 郑晨烨 "达链"公司是市场对英伟达AI算力基础设施供应商的统称,涵盖了服务器整机、光模块、PCB(印制电路板)、液冷散热等关键环节。在AI算力需求持续旺 盛的背景下,这些处于产业链重要位置的公司,在A股市场的本轮牛市中备受关注。 日前,随着主要"达链"公司2025年三季报的披露完毕,更多的信息被呈现了出来。 从同比数据看,行业景气度依旧高涨:第三季度,胜宏科技(300476.SZ)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高达260.52%;新易盛(300502.SZ)同比增长205.38%;中际 旭创(300308.SZ)同比增长124.98%;工业富联(601138.SH)同比增长62.04%;即便是散热环节的液冷概念龙头英维克(002837.SZ),其第三季度归母净 利润也录得了8.35%的同比增长。 但市场对这份"同比高增"的业绩单似乎并不买账。财报发布后,多家"达链"公司股价出现大幅回调,以光模块环节为例,10月30日和31日两天,市场合 称"易中天"的三家龙头公司——即新易盛、中际旭创和天孚通信——市值合计蒸发超1400亿元。10月31日当天,胜宏科技跌10.53%,工业富联跌7.66%。 在投资者交流平 ...
野村唱多中际旭创:1.6T光模块上行周期“不可替代的赢家”!
华尔街见闻· 2025-11-03 20:42
核心观点 - 野村大幅上调中际旭创目标价至612元,较当前股价有27.5%上涨空间,并维持“买入”评级 [1] - 公司被视为1.6T光模块出货加速与硅光技术渗透率提升的核心受益者 [1] - 公司三季度业绩超预期,营收和净利润同比分别增长56.8%和125.0% [3] 业绩表现与预期 - 野村大幅上调公司2026-2027年业绩预期,营收预期调升44%-53%,净利润预期上调64%-75% [1][6] - 三季度业绩增长得益于高端1.6T和硅光产品出货量提升,推动毛利率同比大幅改善9.2个百分点至42.8% [4] - 公司营业费用率同比下降0.4个百分点,净利润率同比提升9.3个百分点,显示良好运营效率 [4] - 受短期EML芯片供应紧张影响,野村下调2025年营收预期13%,但维持净利润预期 [6] 技术与市场地位 - 公司在800G和1.6T光模块市场预计将分别占据30%-35%和40%-45%的市场份额 [5] - 公司在硅光技术方面具备显著优势,该技术渗透率有望超过50%,其低物料成本特性将持续推高毛利率 [5] - 野村预计公司毛利率将在2027年达到42.1% [5] - 800G/1.6T产品需求旺盛,英伟达GPU订单落地将加速相关产品出货 [5] - 公司同时在3.2T transceiver、NPO/CPO等下一代技术方面进行长期布局 [5] 股价表现 - 公司A股股价自4月低点已经累计上涨超过6倍 [1] - 野村给予公司30倍市盈率估值,基于2026年预期每股收益20.41元 [1]
北京硅光芯片企业冲刺港交所!阿里小米联手投资,北航校友创办
搜狐财经· 2025-11-03 20:00
作者 | ZeR0 编辑 | 漠影 芯东西(公众号:aichip001) 芯东西11月3日报道,10月31日,北京光电互连产品提供商海光芯正正式递表港交所。 | [编纂]項下的[编纂]數目 | " | [编纂]股H股(視乎[编纂]行使與否而定) | | --- | --- | --- | | [编纂]數目 | : | [编纂]股H股(可予[编纂]) | | [編纂]數目 | " | [编纂]股H股(可予[編纂]及視乎[编纂]行使與否而定) | | 最高 编纂] : | | 每股[編纂]港元加1.0%經紀冊金、0.00015% | | | | 會財局交易徵費、0.0027%證監會交易徵費及 | | | | 0.00565%聯交所交易費(須於[編纂]時以港元繳 | | | | 足,多繳款項可予退還) | | 面值 : | | 每股H股人民幣1.00元 | | [编纂] : | | 【编纂】 | | 獨家保薦人、[編纂]、[编纂]、[编纂]、 | | | 海光芯正成立于2011年11月,主要产品包括光模块、有源光缆(AOC)及其他,光模块产品组合涵盖100G、200G、400G、800G传输速率,配 备自研硅光子芯 ...
中际旭创20251031
2025-11-03 10:36
涉及的行业与公司 * 行业为光模块行业,特别是高速率产品如800G和1.6T,服务于AI数据中心建设[2][4] * 公司为中际旭创,是光模块领域的核心供应商[1] 核心财务表现 * 公司2025年第三季度营收达102亿元人民币,环比第二季度增长26%[3] * 第三季度毛利率接近43%,净利润为33亿元人民币,环比增长30%,归母净利润为31亿元人民币[2][3] * 各项财务指标自2025年初以来稳健改善,现金流和资产负债比保持积极状态[2][3] * 第三季度有效税率达到15.8%,主要受全球税制改革支柱二影响,将基准税率拉到15%[10] * 三季度投资净收益显著增加至2.63亿元,主要源于联营企业盈利和基金持有的上市公司标的股价波动,但未来将以更谨慎原则处理,不再计入报表损益[4][10][11] 市场需求与行业景气度 * 光模块行业处于高景气度状态,受益于海外大客户增加资本开支并规划AI数据中心建设[2][4] * 对800G和1.6T光模块产品需求强劲,800G产品自今年一季度起需求不断释放,1.6T产品于三季度开始部署并持续增加订单[4][5][13] * 1.6T产品大规模上量预计在2026年,2026年主要需求仍集中在1.6T产品,未看到2026年推出3.2T产品的机会[13][17] 产品结构与技术趋势 * 产品结构优化,高端产品如800G和1.6T需求增长,使其在收入结构中的比重不断提升[2][6] * 800G和1.6T产品的硅光比例都很高,并得到重点客户认可和验证通过,硅光技术渗透趋势将持续提升[2][6][14] * 出现SKU模块新趋势,带宽需求增长迅速,预计2027年将利用LPO或NPO等技术实现基于以太网的光连接方案[17] * NPU的商业模式尚未确定,需等待产品推出后由CSP客户确认[18] 供应链与产能布局 * 光芯片是目前最为紧张的物料,包括EML和CW等类型,其紧张程度超过电芯片[2][9][12] * 光芯片供应紧张预计在2026年上半年有望缓解,但这是一个动态平衡过程,若客户需求进一步提高,平衡可能被打破[2][9][15][16] * 公司为应对2026年物料紧缺,已积极备货、加强与供应商合作、提前锁定人力资源并扩大生产能力[2][8] * 半导体类芯片一旦紧张周期会拉长,而其他核心物料或无源器件的阶段性紧张通常解决较快,很少超过一个季度[18] 产能扩张与资本开支 * 公司在建工程项目显著增加,接近10亿元人民币,主要用于产能扩建和工厂基建,以匹配2026年的预期订单[7][17] * 扩建包括厂房扩建和设备部署,公司仍需持续投入,基建部分转为固定资产时间较长,设备周转相对较快[7][17] * 800G产品固定资产回收期约为两到两年多,1.6T产品的回收期差异不会很大[18] * 公司未看到人工方面存在短缺风险,已提前进行人力资源部署[7][14] 政策与外部环境 * 芬太尼关税从27.5%降至17.5%对公司是利好消息,但具体对利润和经营额的影响暂时难以量化,总体产生积极作用[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