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成长板块
搜索文档
20cm速递|关注创业板50ETF国泰(159375)投资机会,市场聚焦科技成长板块配置价值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1-17 23:39
东吴证券指出,2025年证券行业交投活跃,权益市场大幅上行,创业板指表现尤为突出,1-10月累 计上涨48.84%,显著跑赢沪深300指数(+17.94%)和上证综指(+17.99%)。资管新规实施后,券商资 管规模企稳,业务结构优化,集合资管规模同比增长25%,主动管理转型趋势明显。权益市场行情向好 带动券商自营业务收益提升,创业板50成分股所在的科技成长板块成为重要配置方向。此外,ETF快速 发展为券商财富管理转型提供新机遇,创业板50相关ETF保有规模快速增长,券商在股票型产品代销中 占比达58%,优势显著。行业整体盈利改善,上市券商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62%,其中创业板 50权重较高的科技、医药等行业贡献显著。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 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邮箱: news_center@staff.hexun.com 创业板50ETF国泰(159375)跟踪的是创业板50指数(399673),单日涨跌幅达20%,该指数从创 业板市场中筛选日均成交额较 ...
Q3债基规模下滑久期杠杆双降,机构认为债券配置价值提升
信达证券· 2025-11-14 12:04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年Q3新发债基数量环比增加 债基总体规模略有回落 混合债基规模环比大幅增长 债基加权平均净值上涨但较Q2回落 公募基金对债券配置比例下降 股债配置比例回升 债基杠杆久期双降 转债持仓规模整体上升 [3] - 绩优纯债基金认为债券配置价值逐步显现 货币政策大概率维持宽松 但趋势行情仍需等待 多数绩优基金提示权益市场短期风险 转债估值高 需等待回调后的波段操作机会 [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市场概况:Q3新发债基数量继续上升 混合债基规模环比大幅增长 - Q3新发债基数量环比继续上升 但新发债基份额仍处于近年来低位 2025Q3新发债基88只 环比增加17只 新发行份额1466亿份 略高于去年同期 但仍处近5年相对低位 [6][10] - Q3债基总体规模略有回落 但混合债基规模环比大幅增长 债券型基金规模环比下降0.17万亿至10.74万亿 货币基金规模环比增加 混合债券型基金规模环比增长23.84% 中长期纯债基金和短期纯债基金规模均由增转降 [3][13][18] 组合管理:机构降杠杆降久期 混合债基净值大幅上涨 - 股强债弱背景下债基收益相较Q2回落 偏债混合型基金表现最佳 2025Q3权益市场强势 债市波动加大 债券型基金加权平均净值上涨0.78% 较Q2回落 混合债基表现偏强 中长期纯债基金出现负收益 [3][21] - Q3公募基金配置债券和现金的比例均下降 股票配置比例回升 全市场基金合计减配债券10840.38亿 增配股票17896.62亿 开放式债券型基金大幅减配债券9152.33亿 纯债基金和混合债基的债券配置比例均大幅下降 货币基金的债券配置比例同样下降 [3][29][30] - 中长期纯债基金增配信用债 混合型债基再度减配可转债 短期纯债基金继续增配利率债 中长期纯债型基金继续增配信用债 混合债基增配利率债并减配信用债、可转债 [37] - Q3债基杠杆久期双降 纯债基金信用下沉力度继续降低 纯债基金和混合型债基杠杆率均大幅下降 各类债基均不同程度降低久期 中长期纯债基金对低等级信用债配置比例有所回落 短期纯债基金和混合型债券基金配置有所上升 [48][49][50] - 受到市场缩量影响Q3公募继续减持转债 债基转债配置比例上升 2025Q3公募基金转债持仓规模上升 债券型基金的转债持仓比例环比上升 混合型基金的转债持仓比例下降 各评级转债持仓规模均有不同程度上升 公募对石油石化、电力设备、计算机等转债板块增持幅度较大 [57][58] - Q3金融机构和非金融机构总体均减持转债 仅广义公募增持 由于转债市场整体规模下滑以及部分投资者止盈 多数金融机构与非金主体均减持转债 广义险资、广义券商、广义外资和非金主体减持幅度分别达15.72%、11.92%、34.75%和8.34% 广义公募逆市增持9.78% [61] 机构观点:债市整体已具备配置价值 高波动的权益市场需关注结构性机会 - Q3绩优债基降久期控制回撤 混合债基依靠权益仓位大幅增厚收益 2025年三季度纯债类资产操作偏谨慎 多数绩优纯债与混合债券型基金产品降低债券久期 绩优混合债券型基金聚焦半导体、AI等科技板块 减持银行、医药等板块 转债层面配置偏股和平衡型个券 仓位先降后升注重止盈 [69] - 多数机构强调债市整体已具备配置价值 权益市场将进入高波状态 绩优纯债基金认为债券配置价值逐步显现 货币政策大概率维持宽松 但趋势行情仍需等待 绩优混合债券基金对债券市场中性乐观 长期看好A股市场 但短期将进入高波状态 转债需消化高估值 关注结构性机会 [78][79] - 可转债基金根据估值动态调整仓位 预计转债估值将继续维持高位 多数绩优可转债基金根据估值变化动态调整组合仓位 及时减仓止盈 主要在AI硬件等科技成长板块挖掘投资机会 认为转债估值将继续维持高位 股票市场有冲高回落风险 重点把握股市结构性机会 [87][88]
谨慎看涨?
第一财经· 2025-11-12 18:56
市场整体表现 - 上证指数报收4000.14点 [11] - 1756家上市公司股价上涨 [4] - 市场呈现结构性特征,防御性强而成长性弱,上涨家数集中在保险和采掘等防御性板块,下跌家数集中在光伏设备、半导体和服务器等成长板块 [5] 市场交易与资金流向 - 两市成交额连续缩量,为1.9万亿元以上,较前一日下降2.44% [6] - 主力资金净流出1.89亿元,散户资金净流入 [7] - 机构资金对高估值科技板块获利了结,流出光伏设备、半导体、软件开发,同时加仓采掘、保险、银行等防御性板块 [8] - 散户资金防御偏好强化,尝试抄底医药商业、油服工程等防御性板块,撤离培育钻石、BC电池等前期热点 [8] 投资者行为与情绪 - 散户情绪指标为75.85% [9] - 投资者仓位操作显示,加仓比例28.11%,减仓比例17.33%,按兵不动比例54.56% [12] - 投资者对下一交易日市场涨跌的看法,看涨比例58.84%,看跌比例41.16% [13][14] - 投资者当前平均仓位为69.55% [14]
可转债市场周观察:止盈压力缓释,关注转债交易性机会
东方证券· 2025-10-28 22:4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对转债后市看法偏中性,认为转债估值难有持续性走强逻辑,在当前点位附近震荡是大概率事件,属于“中性”评级,即相对于市场基准指数收益率在 -5%~+5% 之间波动 [6][29]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正股情绪走强下转债跟随上行,随着权益市场风险偏好上行,转债百元溢价率继续走高,前期止盈行为有所缓解,预计转债仍有不错收益,但不排除利好兑现行情 [6][9] - 转债估值难持续走强,后续走势关键在权益,应降低收益预期,及时兑现切换应对波动,低仓位机构逢跌可积极配置,交易性机会大于趋势性机会 [6][9] - 权益市场呈结构性反弹行情,科技成长是后市主线,慢牛行情未改变,前期资金止盈、高切低是短期扰动 [6][9] 各目录总结 可转债观点:止盈压力缓释,关注转债交易性机会 - 转债前期止盈行为缓解,在乐观预期下预计仍有不错收益,但后市看法偏中性,估值难持续走强,走势关键在权益,交易性机会大于趋势性机会 [6][9] 可转债回顾:风险偏好上行,估值小幅上行 市场整体表现:指数均收涨,成交继续下滑 - 上周 A 股区间震荡,三大股指多数时间上涨,成交量萎缩,主要指数均收涨,创业板指涨约 8.05%,科创 50 涨 7.27% 等,通信等成长板块表现突出,农林牧渔等防御类板块下跌,日均成交额缩量 3957.10 亿元至 1.79 万亿元 [12] - 上周涨幅前十转债为晨丰、精达等,通光、冠中等转债交投活跃 [12] 成交继续收缩,高价、小盘转债表现较好 - 上周转债跟随权益上行,日均成交额显著下行至 558.52 亿元,中证转债指数上涨 1.45%,平价中枢上行 3.2% 至 112.7 元,转股溢价率中枢下行 1.4% 至 19.7% [17] - 从风格看,高价、小盘转债表现较好,AAA 评级、防御品种转债表现较弱 [17]
可转债周报:贸易摩擦下的转债市场回顾与展望-20251015
长江证券· 2025-10-15 21:50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贸易摩擦反复下可转债市场运行更具韧性 回调或为中期布局窗口 投资者情绪较理性 政策与流动性环境未明显转变[10] - A股整体分化 周期板块占优 科技成长方向回调 配置宜在顺周期品种中把握机会 关注成长板块调整风险[10] - 转债市场微幅走强 大盘与小盘品种稳健 成交活跃度回落 行业上周期板块突出 市场延续震荡修复 机会在周期与制造方向[10] - 一级市场供给平稳 无新券上市 6家公司更新预案 存量项目超600亿 条款事件活跃 需关注下修与赎回预期影响[10]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贸易摩擦反复,从上轮“关税冲击”中看转债可能的演化方向 - 上轮“关税冲击”是下行趋势“放大器” 近期贸易摩擦反复冲击力度或不及上轮 转债市场成交额两轮均下行 近期活跃度更高 潜在影响更有限[17] - 近期市场估值高于上轮 转股溢价率更低 隐含波动率更高 若资金获利了结 当前估值意味着更大调整空间 但宽松环境制约下行空间[20] - 4月“关税冲击”对高价、小盘转债影响大 但二者修复快 对可选消费、工业和信息技术板块影响大 日常消费和金融板块影响小且修复快[33][38] 市场主题周度回顾 - 当周权益市场有色金属和核电相关主题表现强势 科技成长类表现较弱 汽车、电子等主题回撤幅度大[42] 市场周度跟踪 主要股指有所分化,周期板块更具韧性 - 当周A股主要股指分化 仅上证指数收涨 创业板指较弱 中证2000和中证500表现强于沪深300和科创50[45] - 主力资金流出放大 周五净流出额显著放大 反映部分资金获利了结和避险需求[45] - 周期类板块表现强势 有色金属、钢铁等居前 通信和传媒较弱 资金集中于电子、电力设备和有色金属板块[48] - 市场板块拥挤度分化 电子、通信等板块拥挤度高 食品饮料、农林牧渔等板块拥挤度低[51] 转债市场微幅走强,大盘及小盘转债表现较强 - 当周可转债市场微幅走强 中证转债持平前周 大盘和小盘转债表现好 日均成交额回落至7月中水平[54] - 按平价区间划分 110 - 120元平价区间转债估值压缩明显 100 - 110元平价区间转债估值拉伸显著 按市价区间划分 中高市价转债估值整体压缩 110 - 120元市价区间估值压缩最明显[57][58] - 当周转债余额加权隐含波动率略有提升 维持在历史较高水平 反映多空分歧明显 转债市价中位数震荡回落 处于历史较高水平[60] - 周期类板块表现强 有色金属领涨 煤炭、钢铁居前 成交集中于电力设备、电子和基础化工板块[63] - 当周大部分个券走强 周期类板块表现好 涨幅前五转债中有2只转股溢价率为负 因正股表现强势[65] 可转债发行及条款跟踪 当周一级市场预案发行情况 - 当周无上市可转债 6家上市公司更新可转债发行预案 1家为交易所受理阶段 5家为股东大会通过阶段 交易所受理及之后阶段存量项目规模超600亿[69][70][71] 当周下修相关公告整理 - 当周5只转债发布预计触发下修公告 市值加权平均正股PB为4.0 2只转债发布不下修公告 市值加权平均正股PB为1.4 无提议下修可转债[74][81] 当周赎回相关公告整理 - 当周1只转债公告预计触发赎回 2只转债公告提前赎回[78][79][82]
资金逆势加码,创业板ETF(159915)全天净申购超3亿份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10 21:49
创业板指数表现 - 创业板指数收盘下跌4.6% [1] - 创业板成长指数收盘下跌4.4% [1] - 创业板中盘200指数收盘下跌2.4% [1] 创业板ETF资金流向 - 创业板ETF(159915)全天净申购超过3亿份 [1] - 该产品近5个交易日资金净流入超过20亿元 [1] - 产品最新规模超过1120亿元 [1] 科技成长板块前景 - 2026年春季前科技产业催化或显著多于顺周期板块 [1] - 科技成长板块中短期或存估值压力但距长期性价比底部仍有空间 [1] - 科技成长有望延续趋势行情 [1]
前三季度超2000亿元资金借道ETF进场,但这只ETF被抛500亿元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02 15:04
市场整体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A股主要股指均呈上涨态势,创业板指和科创50指数领涨,累计涨幅均达51.2%,沪深300、上证指数、上证50指数累计涨幅均超10% [1] - 前三季度ETF份额增加3530.05亿份至30060.48亿份,总规模增加18963.19亿元至56281.34亿元,股票型ETF和跨境型ETF合计净流入资金逾2000亿元 [1] 资金净流入主要方向 - 港股通互联网ETF成为资金流入主力,份额增加595.86亿份,净流入资金551.78亿元 [4] - 沪深300ETF华夏和证券ETF紧随其后,分别累计净流入279.13亿元和244.66亿元 [4] - 港股通科技30ETF和香港证券ETF年内净流入资金均超200亿元 [5] - 化工ETF、机器人ETF等行业主题类ETF净流入资金也均超百亿元 [5] 化工行业前景 - 本轮化工产能扩张已步入尾声,需求端在政策支持地产企稳、雅下水电工程启动及中美关税阶段性缓和的背景下有望逐步修复 [5] - 化工行业PB处于近十年底部区间,在“反内卷”政策大背景下,股价或领先基本面走出周期底部,具备充分的向上弹性空间 [5] 机器人行业动态 - 机器人龙头量产持续加速,特斯拉第三代Optimus机器人即将发布并开始量产 [5] - 国内优必选、智元等多家公司获亿元级别订单,人形机器人正处于从研发走向量产的拐点时刻,行业景气度加速上升 [5] 资金净流出领域 - 双创板块遭遇资金抛售,科创50ETF前三季度份额减少409.37亿份,净流出资金511.75亿元 [6][7] - 创业板ETF份额减少92.76亿份,净流出资金224.88亿元,创业板50ETF和科创板50ETF也净流出资金超百亿元 [7][8] - 半导体ETF和芯片ETF年内资金分别净流出115.37亿元和90.56亿元,双双跻身资金净流出榜单前十位 [11] 半导体行业展望 - 世界半导体贸易统计协会预计2025年市场规模将达7008.74亿美元,增速11.2%,主要由逻辑芯片和存储芯片驱动 [11] - AI端侧应用加速渗透,NPU凭借低功耗特性成为边缘设备理想选择,无线连接技术迭代推动物联网发展,行业并购整合浪潮兴起 [11]
周内合计吸金近6.5亿元!红利ETF(510880)基金规模实现4连增长,最新规模创近三月新高
新浪基金· 2025-09-22 16:35
市场资金流向 - A股科技成长板块风格轮动加剧 叠加长假临近导致市场交投意愿回落 资金防御需求升温 [1] - 8月中旬以来具备稳定现金流与高分红特征的高股息资产吸引力持续增强 红利类主题ETF成为资金底仓配置重要方向 [1] - 红利ETF(510880)9月18-19日成交额大幅放量 区间日均成交额达9.3亿元 较年初以来日均水平实现翻倍 [1] - 红利ETF(510880)9月18日单日资金净申购5.52亿元 创4月7日以来新高 上周累计吸金近6.50亿元 [1] 基金规模表现 - 红利ETF(510880)基金规模连续四个交易日抬升 最新规模194.68亿元创近三月新高 [2] - 红利低波ETF(512890)最新规模达203.48亿元 成为另一只两百亿级红利主题ETF [2] - 华泰柏瑞旗下红利类主题ETF管理规模达424.44亿元 涵盖5只策略类型丰富的产品 [5] 持有人结构特征 - 红利ETF(510880)最新持有人户数达42.18万户 为全市场仅有的超40万户红利主题ETF [3] - 红利低波ETF联接基金累计持有人户数116.31万户 是市场仅有的超100万户红利主题指数基金 [3] 产品分红记录 - 红利ETF(510880)成立18年来分红18次 累计分红总额42.98亿元 为全市场仅有的超40亿元分红红利主题指数基金 [4] 宏观环境预期 - 美联储重启降息通道预计带动A股与港股风险偏好修复与外资回流 形成低波红利与科技成长交替向上的结构化行情 [2] - 科技成长、低波红利及部分景气度回升板块值得长期关注 [2] 基金管理人优势 - 华泰柏瑞基金在红利类主题指数投资领域拥有超过18年管理经验 为国内首批ETF管理人之一 [5] - 产品线涵盖投资港股通高股息的港股通红利ETF(513530)等5只策略类型丰富的"红利全家桶"产品 [5]
科创板50指数领涨宽基,科创板50ETF(588080)涨3.36%
格隆汇APP· 2025-09-18 10:41
芯片股市场表现 - 中微公司股价上涨超过12% [1] - 海光信息、芯原股份、中芯国际股价上涨超过5% [1] - 寒武纪盘中上涨4% 股价突破1500元关口 超越贵州茅台登顶股王宝座 [1] - 科创50指数领涨宽基 科创板50ETF(588080)上涨3.36% 近10日涨幅超过15.8% [1] 科创板50ETF产品特征 - 高度聚焦芯片及其相关产业链 半导体权重占比高达66% [1] - 成份股包括寒武纪、中芯国际、海光信息、澜起科技、中微公司等龙头公司 [1] - 最新规模超过711亿元 规模大流动性好 涨跌幅20% [1] - 综合费率0.2% 为同类产品最低水平 [1] 半导体行业驱动因素 - 国产算力芯片正逐步成为市场新宠 [1] - 阿里巴巴和百度等科技巨头加大国产算力适配力度和采购比重 [1] - 推动本土算力链经历戴维斯双击 [1] - 阿里巴巴在财报交流会透露已准备好应对全球AI芯片供应及政策变化的后备方案 [1] 宏观政策环境 - 美联储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下调25个基点至4.00%-4.25%之间 [1] - CME"美联储观察"显示10月降息概率为87.7% 市场预期年内还将降息2次(50BP) [1] - 美联储降息推动全球资产配置向风险资产倾斜 [2] - 历史上预防性降息周期内对利率敏感的科技成长板块表现突出 [2]
美联储今夜降息!对中国市场与汽车行业影响全解析
搜狐财经· 2025-09-17 22:24
美联储降息背景与预期 - 美联储将于北京时间9月18日凌晨2点公布利率决议 市场预期降息25个基点概率达96.1% 为9个月来首次降息 [1] - 本次降息属于"预防式降息" 旨在应对经济放缓迹象而非全面危机 联邦基金利率预计从4.25%-4.5%降至4%-4.25% [1][2] - 降息发生在"类滞胀"特殊背景下 美国经济逐步放缓但通胀仍处高位 2024年12月核心PCE同比增速2.86% 核心CPI同比增速3.2% [2] 对中国资产整体影响 - 带来三重利好:货币政策空间扩大 人民币汇率企稳升值 资金再配置加速 [2] - 2025年以来美元兑人民币从7.3下行至7.1附近 人民币升值减轻持有美元借款企业的偿债压力 [5] - 促进全球流动性释放 人民币资产承接海外资金回流红利 资本市场迎来外资回流潮 [5] A股市场受益板块 - 科技成长板块(TMT、半导体、AI)对估值敏感度高 对市场流动性改善能迅速做出反应 [2] - 大金融板块(银行、券商、保险)受益于市场情绪改善和风险偏好提升 券商行业直接受益于交易活跃度上升 [2] - 高股息红利股(电力、石油石化、央企龙头)在利率下行背景下吸引力显著增强 [2] 港股市场表现 - 港股市场对外部流动性更为敏感 短期因定价流动性宽松而整体上涨 [3] - 今年以来外资对软件与服务、技术硬件板块增配显著 Deepseek等AI大模型技术迭代成为主要催化因素 [3] 汽车行业政策与影响 - 工信部等八部门印发《汽车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 提出2025年力争实现汽车销量3230万辆左右 同比增长约3% [6] - 新能源汽车销量目标1550万辆左右 增长约20% 加快推进公共领域车辆全面电动化先行区试点 [6] - 美联储降息降低车企融资成本 有利于企业将更多资金投向研发创新与产能扩张 [7] - 宽松货币环境有助于提升整体消费信心和能力 对汽车等大宗消费形成支撑 [8] 大宗商品市场影响 - 铜铝等工业金属预计将向上突破 宏观上美联储立场转鸽带来金融属性顺风 微观上国内精炼铜和电解铝表需持续超预期 [9] - 黄金价格短期得到支撑 现货黄金在2025年9月16日晚间首次突破3700美元/盎司大关 [9] 债券市场表现 - 利率下行趋势较为明确 国债、利率债的投资价值突出 [9] - 信用债市场利差存在收窄可能 对城投债、产业债均构成利好 [9] 资产配置策略 - 优先布局权益类资产 科技成长、高股息蓝筹以及大金融板块具备清晰明确的受益逻辑 [10] - 债券类资产需适度配置 以利率债作为资产组合的稳定底仓 [10] - 原油、有色(金铜)、黄金可作为对冲和增值配置 [10] 市场实际表现 - A股三大指数强势走高 上证指数上涨0.37%报收3876.34 深证成指涨1.16%至13215.46 创业板指上涨1.95%至3147.35 [10] - A股市值一天增加5954.98亿元 港股恒生指数涨至26908.39 涨幅达1.78% [11] 对消费者的具体影响 - 降息周期中车贷利率往往下调 贷款购车可能节省利息支出 [12] - 养车成本可能缓解 车企成本压力减小 后续保养维修费用可能更实惠 [12] - 新能源汽车政策暖风继续吹 更多充电桩建设和补贴政策推出 [13] - 二手车市场可能迎来小阳春 经济预期好转提升消费信心 加快二手车流转速度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