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内循环

搜索文档
5万亿背后:山东经济向新向实
大众日报· 2025-07-22 08:55
山东上半年经济运行情况 - 全省生产总值达50046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增长5.6%,经济发展实现"双过半"[1][2] - 三次产业同步向好:第一产业增加值3015.4亿元(增长3.9%),第二产业19799.1亿元(增长5.6%),第三产业27231.5亿元(增长5.8%)[3] -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7%,制造业增长9.0%,装备制造业增长13.0%[3][5] 供给侧表现 - 农业生产稳定:夏粮总产量547.4亿斤(增长0.7%),单产水平和总产增量全国第一[3] - 工业经济实施"头号工程":建成6个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和23个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5] - 服务业发展稳健:1-5月规模以上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6.3%[3][6] 需求侧表现 -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142.1亿元(增长5.6%)[4] - 外贸进出口1.73万亿元(增长6.8%),其中出口1.05万亿元(增长6.0%),进口6764.1亿元(增长8.1%)[4] - 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出口6049亿元(增长8.6%),占出口比重提升至57.5%[7] 产业转型与创新 - 机器人产业成为发展重点,出台《山东省机器人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5] - 工业投资增长13.4%,高于全部投资13.6个百分点[5] - 实施汽车、家电等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带动销售近千亿元[6][7] 服务业发展 - 服务业新业态新模式加速构建,成为经济增长重要引擎[6] - 绝大多数服务行业实现营收增长,显示经济内循环韧性提升[6] - 汽车报废更新申请24.7万辆(全国首位),家电以旧换新销售721.6万台[7]
专家金刻羽警示:中国若不转型消费大国,就别妄想迈入富裕行列!
搜狐财经· 2025-07-19 16:12
中国经济转型 - 中国作为全球制造大国,在高铁、5G、新能源汽车等领域领先,但经济学家指出需从生产大国转向消费大国以实现真正富裕 [1] - 2023年中国最终消费支出对GDP增长贡献率达82.5%,但消费占GDP比重仅54%,低于美国的68%和日本的60% [3] - 当前经济结构依赖"投资+出口",面临国际贸易摩擦和产业链转移挑战,需转向"内循环"以增强安全性与弹性 [5][7] 消费结构问题 - 中国服务业仅吸纳47%劳动力,GDP占比约50%,远低于欧美国家70%以上的水平 [9] - 国内服务业集中于低端重复性劳动,缺乏高附加值创新,导致高端消费外流(如日本马桶盖、德国奶粉等) [11][12] - 城市商业空间同质化严重,缺乏体验感,抑制消费意愿 [13] 地方政府与政策导向 - 地方政府考核偏重GDP、固定资产投资等硬指标,忽视民生服务领域建设 [15][17] - 建议将消费能力、消费质量纳入政绩考核,参考日韩经验发展文化旅游、社区服务等 [18][20] - 需通过收入分配改革、社会保障优化等措施提升居民消费信心 [24] 服务业发展机遇 - 服务业是连接生产与消费的关键桥梁,能拉动就业、优化产业结构并推动区域协调 [13] - 高端服务业(如心理咨询、私人健康管理)存在巨大供给缺口,需提升质量与创新力 [11][12] - 发展多样化服务业可解决年轻人就业内卷问题,创造更具活力的就业空间 [9]
服务消费市场“新新”向荣
金融时报· 2025-07-10 11:12
国内消费市场 - 中国拥有超大规模且极具增长潜力的国内市场,内需是经济发展的主动力和稳定锚 [1] - 过去4年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达56.2%,较"十三五"期间提升8.6个百分点 [1] - 暑期文旅市场热潮涌动,各地立足资源特色激发夏日经济活力 [1] 文旅消费新场景 - 上海乐高乐园开业当天门票售罄,周边酒店预订量激增,显示体验式消费需求旺盛 [2] - "村超""村BA"等赛事爆火及演唱会一票难求反映消费者重视情绪价值和"悦己"消费 [2] - 乐高乐园项目总投资超48亿元,交通银行组建银团贷款提供资金保障 [2] - 交通银行探索智慧文旅与数字金融融合,支持上海建设国际文化大都市 [3] 文体旅产业链融合 - 贵州"村马"赛事带动旅游,五一假期前3天三都县旅游人次增34.68%,收入增44.45% [4] - 农业银行通过"乡村旅游e贷"支持民宿经营者,解决资金短缺问题 [5] - 农业银行创新金融产品服务模式,助力文旅消费场景发展 [5] 消费新业态与配套服务 - "十四五"期间国风商品销量成倍增长,文体旅游等服务消费供需多元化 [6] - 文创周边成为年轻人消费刚需,文化资源持续转化为旅游吸引物 [6] - 浦发银行"浦掌柜"平台解决兵马俑景区销售管理痛点,提升运营效率 [7]
税收数据显示青海重点领域设备更新提速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7-10 06:34
大规模设备更新政策实施效果 - 有色行业采购机械设备取得发票金额同比增长2.8倍 [1] - 钢铁行业采购机械设备取得发票金额同比增长92.1% [1] -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采购设备取得发票金额同比增长14.9% [1] - 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采购设备取得发票金额同比增长36.4% [1] - 农林牧渔业采购农机设备取得发票金额同比增长10.3% [1] - 卫生行业采购医疗设备取得发票金额同比增长10.7% [1] - 教育行业采购教学设备取得发票金额同比增长43.2% [1] - 重点领域实现发票销售收入同比增长4.3% 快于全省平均增速9.2个百分点 [1] 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实施效果 - 冰箱等日用家电零售业开票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1倍 [2] - 电视机等家用视听设备零售业开票销售收入同比增长36.6% [2] - 家具零售业开票销售收入同比增长55.4% [2] - 卫生洁具零售业开票销售收入同比增长27.1% [2] - 扫地机器人等智能家电开票销售收入同比增长3.9倍 [2] - 新车零售开票销售金额同比增长11.8% [2] - 零售业开票销售收入同比增长4.8% 快于全省平均增速9.7个百分点 [2]
上海证券2025年7月基金投资策略:美元走弱、市场重塑,该如何做资产配置
上海证券· 2025-07-04 19:19
核心观点 - 当前全球经济面临多重挑战,在美政策不确定下表现出脆弱性,区域主义、通胀等问题发酵,美元贬值,全球市场面临重塑,应立足确定性进行资产配置 [1][16] - 2025年7月基金配置可关注海外权益与固收市场重塑、国内经济内循环动能加强、商品受地缘与避险情绪主导交易逻辑三个方向 [1][16] 市场回顾 - 截至2025年6月29日,6月全球权益资产表现不错,新兴市场略好于发达市场,国内市场表现佳,成长股优于价值股,国内债券资产稳健,信用债优于利率债,原油价格因地缘冲突上涨,黄金价格高位震荡 [7] - 6月国内权益市场强势,大部分行业正收益,通信涨幅最大,食品饮料等表现较差 [13] 市场展望 海外 - 政策动荡与债务问题冲击海外经济体金融稳定性,美元兑欧元汇率下行,美债拍卖遇冷,长期国债收益率走高,市场对美债信心降低 [17] - 全球经济压力大,部分地区制造业PMI低于荣枯线,美股估值拉高,企业抗风险能力弱化 [19] - 美元资产吸引力下降,资金流向欧洲、日本及新兴市场,弱势美元创造新交易机会 [20] 国内 - 年初以来国内经济韧性强,内循环动能加强,2025年一季度GDP增长5.4%,消费和出口拉动增加 [21] - 5月宏观经济平稳,生产端工业增加值和服务业增长良好,需求端消费数据亮眼,社零总额同比增长6.4%,但消费基础不稳固,政策或持续 [23][26] - 5月社融规模增长稳健,人民币贷款余额同比增长,货币供应量M2平稳、M1回升,出口表现乐观,对东盟、欧洲出口增长好,机电产品出口扩大 [28] - 国内优质标的估值性价比高,多数板块股票估值处于历史低位,给投资者带来长期配置机会 [30][34] 商品 - 年初以来地缘和通胀问题扰动商品价格,6月伊以冲突推动原油价格上涨,美元信用走弱使黄金价格高位震荡,未来地缘与避险情绪或主导交易逻辑,且黄金、原油与国内权益及债券资产相关性低 [37] - 黄金价格受隐含通胀补偿和无风险利率影响,与美无风险利率负相关,市场避险情绪使其成为重要风险调节资产,但美政策不确定性加大其短期波动 [40][43] - 原油需求增长不稳定,全球经济乏力、消费国PMI不理想、美贸易政策不确定等因素或使需求回落,零售端利润空间下降,成本压降压力大 [45] - 供给端OPEC+增产,供需不利油价上涨,但地缘政治和炼油厂旺季需求可能推动油价上涨,未来油价或高波动 [49] 大类资产配置 权益基金 - 全球经济乏力、美元走弱,新兴市场受关注,国内经济基本面向好,但存在新旧动能转换问题,核心+机会的哑铃策略是应对结构性、轮动化行情的不错选择 [55] - 核心配置关注业绩确定性高、利润高、分红高或估值提升空间大的主题,如红利、大盘风格基金及聚焦核心资产的基金 [56] - 机会配置聚焦政策落地、信心驱动和科技赋能方向,关注中、大盘成长风格机会,以及消费、芯片、AI、新能源等主题 [56] 固定收益基金 - 去年以来利率债收益率走低,长久期债券空间透支,市场波动加剧,利率中枢大幅下行可能性不大,下半年债市稳健但需降低收益预期 [57] - 中短久期品种性价比高,金融债、利率债品种兼具收益和稳健,风险承受力允许时适当信用下沉可提高组合收益 [62] QDII基金 - 关注边际变化带来的预期影响,警惕估值结构化风险 [4][63] - 权益QDII关注估值相对便宜或政策环境有利的资产,如低PB价值股、欧洲和香港市场股票 [4][63] - 原油QDII交易需谨慎,关注边际影响因素,不宜长期持有 [4][63] - 黄金QDII中长期受央行诉求和投资者避险情绪推动,但金价走高使市场对短期因素敏感,波动可能加大 [4][64]
央行公布5月金融数据公布,银行板块先跌后涨?为何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6-16 11:17
金融数据表现 - 25年5月社会融资增速环比持平 M2增速略有下降 M1增速回升0 8pct [1] - 25年5月M1单月减少0 23万亿 24年5月净减少1 08万亿 23年5月增0 41万亿 19-23年5月均值为0 80万亿 [1] - M1增速回升受益于24年5月低基数效应 参考19-23年均值0 8万亿 经济活力仍有改善空间 [1] 信贷需求分析 - 25年5月全口径信贷增长0 62万亿 低于24年5月的0 95万亿和23年5月的1 36万亿 19-23年5月均值为1 48万亿 [2] - 扣除票据融资后的社融信贷为0 52万亿 同比多增0 06万亿 显示真实信贷需求未进一步弱化 [2] 银行板块展望 - M1和信贷数据表明经济活力同比未恶化 虽未达季节性正常水平 但货币财政政策发力有望优化结构 [2] - 财政向三育(生育 教育 养育)领域倾斜 短期刺激需求 长期利好供给 畅通经济内循环 利好银行绝对收益 [2] - 险资欠配及公募基金评价体制改革注重长期业绩 银行板块将受益于风格再配置 [2] 陆家嘴论坛预期 - 2025陆家嘴论坛将于6月18日至19日举行 作为金融监管政策发布平台 可能释放重大政策信号 [3]
我在华南某省工作的感受
叫小宋 别叫总· 2025-06-15 13:01
半导体行业区域发展格局 - 半导体行业具有强烈国家意志属性 中芯国际 长鑫 长存等企业单项目固定资产投入达数百亿级别[3][4] - 北京上海构成半导体产业双中心 长三角产业链完善度显著高于珠三角[5] - 广东省曾提出打造集成电路第三极目标 但本土晶圆厂(粤芯 增芯等)制程提升缓慢 毛利率表现不佳[6][7][9] - 碳化硅领域存在南砂晶圆 芯粤能等企业 但被归类为非主流晶圆厂[8] - 华为在广东布局芯片全产业链 但企业战略独立性较强 与地方政府协同有限[11][12] 区域经济结构特征 - 珠三角地形条件制约工业化 深圳推行"工业上楼"模式反映土地资源紧张[14][15] - 珠江航运价值显著低于长江 缺乏国家级清淤资金支持(长江年清淤投入约数百亿)[16][17][18][19] - 广深存在基础设施博弈 跨珠江通道建设受港口利益影响[20] - 计划单列市财政体系导致深圳税收主要上缴中央 对广东省财政贡献有限[22][23] 产业经济转型挑战 - 外向型经济面临调整 出口企业需重构客户体系与贸易链条[21] - 广州支柱产业承压 广汽系汽车销量持续下滑 房地产行业整体低迷[24] - 广东省孕育多家头部房企(恒大 碧桂园等) 但行业调控引发监管关注[25] - 区域承担特殊使命 包括维系港澳稳定及全国人口结构平衡[27][28] 历史人文因素 - 岭南地区传统商贸文化形成独特企业家精神 推动改革开放后外向型经济发展[20] - 地理历史因素塑造广东人"闯劲"特质 与东南亚华人经济网络存在渊源[20]
苏超出圈带火文旅产业,日本去年出生人口不足70万 | 财经日日评
吴晓波频道· 2025-06-05 00:54
OECD下调全球经济增长预测 - OECD将2025年全球经济增长率从3.3%下调至2.9% 美国经济增长预期从2.8%大幅降至1.6% [1] - 贸易紧张局势和关税壁垒是拖累全球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 缓解贸易摩擦被视为重振投资的首要政策 [1] - 美国消费动力减弱 中国、欧洲、日本等主要经济体增速均出现放缓 [1] 美国贸易政策转向 - 美国政府通过取消优惠关税和加征关税强化财政收入 同时实施对内减税以刺激本土经济 [2] - 政策转向可能导致美国与国际社会经济联系减弱 但具体影响仍需观察 [2] 深圳AI终端产业扶持政策 - 深圳市推出六大类资助项目 最高补贴达2000万元 覆盖智能手机、VR设备等终端研发 [3] - 政策聚焦AI终端技术攻关和爆款单品奖励 申报系统将于6月13日开放 [3] - 深圳通过财政补贴和人才引进多维度支持AI终端产业 强化区域产业集群优势 [3][4] 江苏省城市足球联赛经济效应 - "苏超"门票从10元被炒至最高500元 带动常州等地文旅消费 萝卜干品牌线上销量翻倍 [5] - 赛事机制覆盖江苏多城市 结合网络热梗形成独特传播效应 提升区域经济活力 [5][6] 美国财政部回购美债 - 美国财政部单次回购规模创100亿美元纪录 旨在平缓美债收益率曲线 [7][8] - 操作规模远小于美联储QE 主要传递市场信心而非大规模流动性支持 [8] 日本人口结构危机 - 2024年日本出生人口下降5.7%至68.6万 总生育率降至1.15历史新低 [9] - 东京生育率连续两年低于1 人口自然减少达91.9万人 老龄化加剧财政压力 [9][10] 蜜雪冰城受益外卖补贴 - 蜜雪股价创新高 高盛上调2025-2027年盈利预测2-3% 目标价升至597港元 [11] - 外卖补贴推动订单量翻倍 平价茶饮品牌更受资本市场青睐 [11][12] 会计师事务所监管动态 - 三家事务所因涉信披造假主动注销证券业务备案 行业备案总数降至110家 [13][14] - 新规强化信息透明化要求 推动会计行业合规经营 [13][15] A股市场表现 - 沪指涨0.42%至3376点 两市成交额1.15万亿 消费板块领涨 [16] - 固态电池、算力概念股活跃 市场热点扩散但3400点关口仍存压力 [16][17]
美国关税反转再反转,任凭特朗普瞎折腾,中国为何丝毫不动摇?
搜狐财经· 2025-06-03 11:46
美国关税政策变动 - 美国国际贸易法院裁定特朗普政府加征关税违法 要求10天内取消所有加征关税[2] - 特朗普政府迅速提起上诉 导致原判决暂时搁置 案件可能上诉至联邦最高法院[2] - 此次裁决基于程序违法 为特朗普政府留下操作空间 可能通过其他法案重新加征关税[9] 历史案例警示 - 管仲通过操纵鲁缟贸易使鲁国放弃粮食生产 两年后切断贸易导致鲁国经济崩溃人口减少60%[4][6] - 当前美国进口商利用关税窗口期疯狂抢货 中美航线运单量飙涨300%[8] - 义乌外贸企业已满负荷生产 需警惕盲目扩产风险[8][9] 中国经济战略应对 - 需保持战略定力 避免因外部政策反复打乱原有生产节奏[9] - 经济结构升级是核心任务 去年起持续推动扩大内需和经济内循环[11] - 当前应坚持"以我为主"策略 稳定国内经济基本面比应对关税更重要[11] 行业动态影响 - 美国进口订单激增导致外贸企业短期产能饱和 生产线满负荷运转[8] - 部分企业出现摇摆倾向 可能放松国内市场开拓力度[9] - 需警惕外部政策反复性 避免产能过度扩张带来的风险[8][9]
中共中央、国务院发文!公车采购优选国产新能源车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5-20 14:00
政策利好 - 党政机关公务用车实行统一编制、统一标准、统一购置经费、统一采购配备管理 公务用车实行政府集中采购 应当选用国产汽车 优先选用新能源汽车 [1] - 公务用车严格按照规定年限更新 达到更新年限仍能继续使用的应当继续使用 不得因领导干部职务晋升、调动等原因提前更新 [1] - 公务用车保险、维修、加油等实行政府集中采购 降低运行成本 [1] 新能源汽车采购比例 - 公务用车新增及更新车辆中新能源汽车比例原则上不低于30% [2] - 配备新能源轿车的 价格不超过18万元 配备轿车以外的其他车型的 价格不超过《党政机关公务用车管理办法》规定的同类型燃油汽车的配备标准 [2] - 经批准通过社会化租赁方式保障公务出行的 应当优先租用符合规定标准的新能源汽车 [2] - 年度公务用车采购总量中新能源汽车占比原则上不低于30% [2] - 对于路线相对固定、使用场景单一、主要在城区行驶的机要通信等公务用车 原则上100%采购新能源汽车 [2] - 采购车辆租赁服务的 应当优先租赁使用新能源汽车 [2] 国产化趋势 - 自2013年《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首次提出"公务用车应选用国产汽车"以来 国家层面逐步强化对国产车的支持 [3] - 2017年《党政机关公务用车管理办法》明确要求"优先配备国产汽车 推动新能源汽车使用" [3] - 本次修订后的《条例》再次明确要求公务用车实行政府集中采购 并应当选用国产汽车 优先选用新能源汽车 [3] 产业影响 - 支持汽车产业发展是增强我国制造业实力、推动经济内循环的关键一环 [3] - 党政机关作为较为庞大的消费群体 其采购行为具有强大的示范效应 [3] - 大规模采购国产汽车 能够为国内汽车企业提供稳定的市场需求 促进企业加大研发投入 提升技术水平与产品质量 进而推动整个产业的升级发展 [3] 双碳目标 - 优先选用新能源汽车与我国"双碳"目标紧密契合 有助于减少碳排放 推动绿色出行 [4] - 党政机关带头使用新能源汽车 能够引导社会形成绿色消费理念 加速新能源汽车的普及进程 [4] - 对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