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元政策

搜索文档
美国6月PPI持平缓解美联储鹰派压力 美元维持震荡走势
快讯· 2025-07-16 21:34
美国6月PPI持平缓解美联储鹰派压力 美元维持震荡走势 金十数据7月16日讯,美国6月生产者价格指数持平,缓解了昨日消费者价格指数报告给美联储带来的部 分鹰派压力,美元因此走势震荡。预测人士会结合这两项通胀指标,来估算美联储青睐的个人消费支出 物价指数——该数据将于本月晚些时候公布。目前只有少量初步迹象显示关税正对部分商品价格构成压 力,而上述数据则暗示PCE可能走软。不确定性或许会让美联储维持当前政策的时间更长,这有可能对 美元形成支撑。 ...
美元霸权崩塌前夜?三大致命利空,或终结美元时代
搜狐财经· 2025-07-10 09:39
1973年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时,没人能想到美元会在半个世纪后再度面临如此严峻的考验。2025年前六 个月ICE美元指数11%的断崖式下跌,不仅创下尼克松时代以来最差半年表现,更可能成为美元霸权衰 落的转折点。当华尔街分析师们翻遍历史数据都找不到更惨烈的下跌记录时,这个曾经不可一世的全球 储备货币,正遭遇着前所未有的信任危机。 特朗普团队的汇率操纵嫌疑为这场美元危机增添了政治注脚。日本韩国官员透露的谈判细节显示,白宫 正将汇率视为"非关税贸易壁垒"的核心工具,这种"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策略比直接干预市场更为致 命。摩根士丹利报告中那个精妙的发现——标普500成分股40%营收来自海外,恰好解释了为何弱美元 政策能获得美国商业巨头的默许。这种政府与企业心照不宣的共谋,正在将美元推向"竞争性贬值"的危 险赛道。 历史总是惊人地相似,1973年美元与黄金脱钩时,世界花了十年才适应浮动汇率体系。而今天美元指数 11%的跌幅,或许正在重复当年"尼克松冲击"的剧本。当全球投资者开始质疑美元避险属性时,这个闭 环就开始崩塌——越是缺乏避险买盘支撑,美元就越脆弱;而越是剧烈波动,就越丧失避险资格。 RSM首席经济学家Joseph ...
美元,创尼克松时代以来最大跌幅
凤凰网财经· 2025-07-09 21:28
美元指数表现与前景 - 美元指数在2025年前六个月累计下跌近11%,创1973年以来最差上半年表现 [2] - 当前美元疲软程度远超过去十年任何时期,可能标志长期贬值周期开端 [5] - 华尔街普遍预期未来一年美元难现强势,其避险资产地位受质疑 [5] 美元面临的三大利空因素 外汇对冲需求 - 2008年后美股跑赢全球股指,导致国际投资者积累大量美元敞口且长期未对冲 [8] - 近期非美股市走强叠加贸易政策不确定性,推动外汇对冲需求激增 [8] - 杰富瑞预计外国投资者将持续对冲美元风险,形成趋势性压力 [9] 美联储政策转向 - 市场预期美联储最早9月降息,CME工具显示通胀担忧缓解 [12] - 相比已多次降息的欧/瑞/加央行,美联储未来一年降息空间更大 [12] 美国政策导向 - 特朗普政府被指推行"事实上的弱美元政策",虽未公开承认但通过汇率施压贸易伙伴 [13] - 摩根士丹利指出弱美元利好美股大盘股盈利,因海外收入占比高的企业将受益 [13]
美元大厦将倾?三大致命因素正在酝酿“世纪大跌”!
金十数据· 2025-07-09 17:00
美元表现与趋势 - 2025年上半年美元指数暴跌近11%,创1973年有记录以来最大上半年跌幅 [2] - 华尔街机构普遍预期美元未来一年不会走强,部分分析师认为可能是长期贬值开端 [2] - 杰富瑞集团指出美元整体趋势向下,且跌势可能进一步恶化 [2][3] 去美元化与资本流动 - 国际股市强劲表现和特朗普贸易政策不确定性促使外资重新审视美元风险敞口 [3] - 外资通过衍生品对冲美元风险的操作增加,形成对美元的持续压力 [3] - 财政部数据显示4月“美债买家罢工”未成真,资本流动数据尚未显现异常 [3] 美联储政策影响 - 通胀持续降温,CME利率期货显示交易员押注美联储最早9月降息 [3] - 6月就业数据佐证劳动力市场放缓趋势 [3] - 美联储降息被视为美元的又一逆风因素 [4] 特朗普政府政策倾向 - 特朗普政府被指推行“事实上的弱美元政策”,但官方未明确承认 [5] - 亚洲官员透露特朗普团队将货币视为重要“非关税”贸易壁垒 [5] - 美元走弱可能提升美国出口竞争力,符合振兴制造业的政策重点 [5] 对企业的影响 - 美元走弱利好美国大型公司海外收益,摩根士丹利称其为“实质性利好因素” [5] - 海外收益占比较高的大盘股可能显著受益于美元贬值 [5]
美财长:美元贬值无关“强美元政策” 储备货币地位稳固
智通财经· 2025-07-04 07:48
美元地位与政策 - 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驳斥美元贬值会削弱其全球关键货币地位的观点,强调"强势美元政策"是长期确保美元作为全球储备货币的措施[1] - 特朗普政府正在通过共和党税收法案等措施为经济增长创造条件,抑制通胀,使美国成为全球资本最佳投资目的地[1] - 贝森特质疑全球金融体系变革摆脱对美元依赖的设想,指出欧元走强时欧洲央行官员通常会抱怨汇率过高[1] 美元表现与影响因素 - 美元指数在周一结束了自1973年以来最糟糕的上半年表现,跌幅近11%[1] - 美元下跌背景包括对特朗普总统政策的担忧,如关税上调对经济增长的潜在冲击以及对长期盟友的强硬外交姿态[1] - 欧元兑美元汇率当前为1.175,美元贬值推动了欧元上涨[1] 美元历史与未来展望 - 贝森特表示美国深知作为储备货币所承担的责任,政策制定者应容忍美元升值时期[2] - 自二战以来一直有人预测美元将丧失储备货币地位,但贝森特认为持怀疑态度的人会再次犯错[2]
贝森特否认美元贬值会削弱其全球地位,警告欧元升至1.2将令欧洲"尖叫"
华尔街见闻· 2025-07-04 07:38
美元政策与储备货币地位 - 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强调"强势美元政策"的核心在于长期确保美元的全球主要储备货币地位,而非短期汇率波动 [1][4] - 贝森特明确区分美元汇率波动与"强势美元政策"概念,指出后者旨在维持美元作为世界储备货币的长期地位 [4] - 共和党税收法案被认为正在为美国经济增长奠定基础,同时抑制通胀,使美国成为全球资本最佳目的地 [4] 美元汇率表现与市场反应 - 美元指数在前六个月下跌近11%,创下尼克松时代以来最差半年度记录 [1] - 市场认为美元下跌与特朗普政府的贸易关税政策、对美联储降息的施压以及强硬外交姿态引发的不确定性相关 [1] - 欧元兑美元汇率升至1.1760,贝森特警告若欧元升至1.20,欧洲将因货币过于强势而"惊声尖叫" [4] 对欧元的评论与历史背景 - 贝森特提醒欧洲"应该小心自己的愿望",暗示美国更能容忍美元强势周期,因其认识到作为储备货币的责任 [7] - 历史上欧元过度强势曾多次引发欧洲央行官员对"残酷"波动的公开抱怨,因货币升值削弱出口产品价格优势 [4] - 贝森特驳斥关于美元储备货币地位消亡的预测,认为怀疑论者将再次被证明错误 [4]
贝森特否认美元下跌威胁其世界主要货币的地位
快讯· 2025-07-04 02:55
美元地位 - 美国财长贝森特否认美元近期贬值会影响其作为世界主要货币的地位 [1] - 贝森特强调强势美元政策的关键在于长期措施确保美元继续作为全球储备货币 [1] - 特朗普政府正在采取措施维护美元地位 [1] 美元表现 - 美元指数上半年下跌近11% 创1973年以来最差上半年表现 [1] - 贬值背景包括对特朗普政府关税政策及强硬外交姿态的担忧 [1] 政策影响 - 共和党税收法案被认为为经济增长创造了条件 [1] - 市场担忧关税增加可能对经济增长造成潜在冲击 [1]
美国财长贝森特:美元走势与(特朗普政府的)强美元政策无关。如果欧元兑美元达到1.2%,欧洲人将“惊声尖叫”。
快讯· 2025-07-04 01:50
美元政策与汇率走势 - 美国财长贝森特表示美元走势与特朗普政府的强美元政策无关 [1] - 贝森特指出若欧元兑美元汇率达到1 2% 欧洲人将出现强烈反应 [1]
米兰报告解读(二):特朗普政府“弱美元”的经济动机与政策设计
搜狐财经· 2025-07-03 13:47
美元指数表现与政策背景 - 美元指数尾盘跳水,刷新2022年3月以来新低,自1973年自由浮动货币时代以来表现最差 [1] - 投机性资金做空美元规模达2023年7月以来最高水平 [1] - 特朗普政府主张通过"弱美元"政策带动制造业复苏,白宫经济顾问米兰提出多边协议、单边调整和储备资产积累三种方法修正美元高估 [1] 货币政策风险与影响 - 美元贬值可能导致美国十年期国债(收益率4.25%)对外国投资者吸引力下降,若汇率调整15%相当于四年利息损失 [2] - 三年期美债收益率4.1%,贬值可能使投资者利息收益消失甚至亏损 [2] - 美元贬值20%或使CPI通胀上升60-100基点,若引发二次效应美联储可能加息100-150基点 [3] - 标普500公司因海外销售占比高,美元贬值可提升盈利抵消部分利率上升对市盈率的压力 [3] 多边货币政策协议可行性 - 1985年《广场协议》和1987年《卢浮宫协议》被视为历史成功案例,但当前欧元区GDP增速连续三年低于1%,中国依赖出口驱动,均缺乏合作意愿 [5][6] - 美国国债占GDP比例达120%(1980年代仅40%),需通过发行世纪债券等期限调整工具稳定利率 [7] - 全球可出售美元储备集中于中东和东亚(中国3万亿、日本1.2万亿、印度6000亿、沙特4500亿),较1980年代欧洲主导的格局更复杂 [9] 单边货币政策工具 - 《国际紧急经济权力法案》(IEEPA)允许对美债外国持有者征收利息使用费,1%起逐步调整以减少市场冲击 [12] - 外汇稳定基金(ESF)规模不足400亿,出售黄金购汇需符合债务削减法定要求,可能带来政治成本 [17] - 美联储系统公开市场账户(SOMA)购汇需配合货币政策,1万亿美元规模可能面临信用风险或通胀效应 [18][20] 政策实施条件与约束 - 储备债务期限调整需贸易伙伴同意,关税和国家安全保护伞可作为谈判筹码 [8] - 私营部门持有美债占比高,若大规模撤离可能超出官方部门调整能力 [10] - 美联储三重任务(就业、通胀、利率稳定)为干预提供依据,但需保持政策协调性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