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财政可持续性
icon
搜索文档
美联储“裱糊”困境引发无序震荡 美债市场年末不确定性或增长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11-03 15:31
新华财经北京11月3日电(王菁)近期,美联储降息并宣布将结束QT,IMF预测2030年美国债务率或突破143%,截至10月末中美利差进一步走阔至约230 个基点......当下,美债市场正站在货币政策转向与财政可持续性的十字路口。 美联储在当地时间10月29日结束的货币政策会议上,宣布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下调25个基点到3.75%至4.00%之间。这是美联储今年以来第二次降 息,同时宣布将于12月1日正式结束缩减资产负债表(QT)的计划。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会后的新闻发布会上却释放了复杂信号,他明确表示"12月再次降息并非板上钉钉"。这种看似矛盾的态度反映了美联储在当前环境下 的两难境地。 业内人士对新华财经表示,美联储内部共识似乎正在破裂,出现了六年以来首次的"双向异议"。在10月的投票中,美联储理事斯蒂芬·米兰主张更大幅度 的降息50个基点,而堪萨斯城联储主席杰弗里·施密德则倾向于维持利率不变。 这种分歧在近期进一步公开化,多位美联储官员表达了相反立场:达拉斯联储主席洛根和堪萨斯城联储主席施密德均明确表示反对进一步的降息,强 调"通胀压力依然存在,政策过早放松或削弱美联储对2%目标的承诺"。而美联储理事 ...
延续积极取向 “十五五”财政政策锚定可持续之道
证券时报· 2025-11-03 02:12
近日发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下称《建议》)提 出,"发挥积极财政政策作用,增强财政可持续性",这为做好今后5年财政改革发展工作指明了方向。 "这意味着在'十五五'时期,财政仍将在稳定经济增长、保障就业、推动结构优化和改善民生等方面发 挥关键作用。但在政策实施方式上,将更加注重精准有效与财政可持续之间的平衡。"中国人民大学行 为实验财税研究中心研究员代志新在接受证券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财政更可持续绝非"大幅缩减支出",而是更高效的宏观调控、更高水平的财政管理。多位受访专家建 议,在收入端,保持关键领域税收优惠力度的同时,清理不必要的税收优惠政策,研究探索新的税源; 在支出端,推动地方财政事权与支出责任上移,由中央财政承担更多公共事务支出责任,同时积极拓展 地方税源。 延续"积极财政政策"取向 自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中国持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适时适度预调微调,有效降低了经济周期 波动影响。未来5年,我国将延续"积极财政政策"的总体取向,同时对增强财政可持续性提出更高要 求。 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回顾"十四五"时期,财政收入"蛋糕"越来越大,支出强 ...
财长详解“十五五”财政重点
第一财经· 2025-11-02 12:55
财政政策重心转变 - 未来五年财政工作重心从“十四五”时期的“建立现代财税体制”转向“发挥积极财政政策作用,增强财政可持续性”[3] - 财政工作重心变化与国内外形势变化直接相关,“十五五”规划建议对未来环境的研判更加突出风险和不确定性[4] - 新时代以来积极财政政策坚持不搞大水漫灌强刺激[6] “十五五”时期财政政策原则与重点 - “十五五”时期积极财政政策重点聚焦六大方面:扩大国内需求、支持科技自立自强、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城乡融合发展、深化财税改革、化解地方债务风险[5] - 政策原则为坚持科学把握财政宏观调控边界,促进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财政资金向公共领域和外溢性强、社会效益高的方面倾斜[5] - 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以财政高效能治理促进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科学合理安排赤字、债务及支出政策[6] 具体政策举措 - 在扩大国内需求方面,将加大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等的调节力度,多渠道增加居民收入,优化收入分配结构以提振消费[5] - 在支持科技自立自强方面,将强化科技投入,进一步向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国家战略科技任务聚焦,全力支持关键核心技术攻关[5] - 政策将注重财政可持续性,更加注重提高政策效能,预计未来五年会继续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并保持一定力度[5]
财长详解“十五五”财政重点,较“十四五”有重大变化
第一财经资讯· 2025-11-02 12:09
中央"十四五"规划建议中对财政工作总体要求是"建立现代财税体制",财政部的解读也聚焦于此,阐述 了建立财税体制必要性及具体做法,如深化预算管理制度、理顺中央与地方财政关系、完善现代税收制 度和健全政府债务管理制度。 近日,中央有关部门组织编写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辅导读本》,其中刊登了财政部部长蓝佛安《发挥积极财政政策作用》一文,对中央"十五五"规划建议 中财政相关部署作出更深入解读,这也能帮助外界更好了解未来五年财政重点工作。 与财政部解读中央"十四五"规划建议时全文聚焦在"建立现代财税体制"不同,此次"十五五"规划建议解 读则全部聚焦在"发挥积极财政政策作用"上。而这跟两次中央规划建议对财政工作部署重点不同直接相 关。 未来五年,与老百姓、企业利益密切相关的财政政策逐步清晰。 蓝佛安在上述文件中称,"十五五"时期是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夯实基础、全面发力的关键时期,我 国发展环境面临深刻复杂变化。从国际看,外部环境动荡不安,大国博弈更加复杂激烈,单边主义、保 护主义抬头,世界经济增长动能不足。从国内看,我国经济基础稳、优势多、韧性强、潜能大,长期向 好的支撑条件 ...
对话余永定:投资合理增长是实现经济目标的关键
新京报· 2025-11-02 10:00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姜樊 编辑 陈莉 校对 卢茜 余永定:2024年末,中央政府债务余额为34.6万亿元、地方政府债47.5万亿元。两级政府债务余额82.1 万亿元,占GDP的60.9%。考虑到含隐性债务10.5万亿元,全口径政府债务92.6万亿元,负债率68.7%, 显著低于美国和G7(七国集团,是由七大工业国组成的国际经济合作论坛,成员国包括美国、英国、 法国、德国、日本、意大利和加拿大。)平均水平。不仅如此,由于中国的高储蓄、大量国有资产、大 量海外净资产,中国对国债的耐受度远远高于其他国家。 10月28日,"十五五"规划建议正式全文发布。"十五五"规划建议明确了"十五五"期间需要实现的目标。 未来"十五五"期间,我国宏观经济、投资、消费等领域将有哪些发展空间和变化? 新京报贝壳财经11月1日对话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国家发改委"十一五"至"十五五"国家规划顾问 委员会委员余永定。 "十五五"时期是实现中国"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时期。在此时期,中国应 该维持多高的增速,经济学家的意见不尽一致。余永定认为,在"十五五"期间中国年均经济增速应该大 致保持在5%左右。为此,又需考虑在此期间资本积累、人 ...
我看“十五五”|对话余永定:投资合理增长是实现经济目标的关键
贝壳财经· 2025-11-02 08:12
10月28日,"十五五"规划建议正式全文发布。"十五五"规划建议明确了"十五五"期间需要实现的目标。未来"十五五"期间,我国宏观经济、投 资、消费等领域将有哪些发展空间和变化? 新京报贝壳财经11月1日对话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国家发改委"十一五"至"十五五"国家规划顾问委员会委员余永定。 "十五五"时期是实现 中国"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时期。在此时期,中国应该维持多高的增速,经济学家的意见不尽一致。余永定认为,在"十五五"期间中国年 均经济增速应该大致保持在5%左右。为此,又需考虑在此期间资本积累、人力资本投入和技术进步这三大生产要素应保持何种增长速度。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国家发改委"十一五"至"十五五"国家规划顾问委员会委员余永定。 把"高质量发展"放在首位将保证我国经济的行稳致远 新京报贝壳财经:"十五五"规划建议中指出,我国要将"高质量发展取得显著成效"放在第一位。如何理解这一提法,这意味着什么? 余永定:在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中,把"高质量发展取得显著成效"放在第一位是十分重要和完全正确的。所有经济增长理论显示,经济增长 是靠投资、有效劳动力投入和技术进步推动的。 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 ...
中央首提保持合理的宏观税负水平,怎么看?
第一财经· 2025-10-31 09:25
中国宏观税负定调从求"稳定"转向了需"保持合理水平"。 近期,《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下称"十五五"规划建议) 全文对外公开,其中在部署财政工作时提出,"保持合理的宏观税负水平"。 这是一个全新的提法。1994年中国实施分税制改革后,宏观税负止跌回升,2013年中央首次提出"稳定 宏观税负",此后宏观税负趋稳。为了激发市场活力,2016年中央提出"降低宏观税负",此后大规模减 税降费政策陆续落地,中国宏观税负明显下降。2021年之后,中央层面再次提出"稳定宏观税负",而此 次则提出"保持合理的宏观税负水平"。 所谓宏观税负是指政府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GDP),它体现政府在国民收入分配中所占的份额, 及政府与企业、居民个人之间占有和支配社会资源的关系。宏观税负有不同口径,其中小口径宏观税负 是指全国税收收入占GDP比重,也是近年官方多次公开提及的口径。 为何此时中央对宏观税负有新的部署?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院长杨志勇告诉第一财经,目前税收收入占GDP口径的宏观税负已经低于13%,与 政府需要承担的公共服务相比,明显偏低。全球宏观税负轻重不一,得和国情结合起来看,要综合财 ...
21社论丨提升宏观经济治理效能,激活内生发展动力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31 08:09
围绕金融体系功能深化,我国正着力推动资本市场从融资为主导向投融资协调发展的重要平台 转型。通过提升上市公司质量、强化股东回报机制、完善市场基础制度等系统性改革,不断增 强资本市场对中长期资金的吸引力。一个健康而有活力的资本市场,既能高效满足新经济企业 的多元化融资需求,又能为居民拓宽财产性收入渠道,从而将助力内需主导型增长模式的形 成,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持久动力。 其次,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将不仅体现在财政支出规模扩大,更体现在支出效能与财政可持 续性上。 通过深化零基预算改革,建立以政策绩效和项目必要性为核心的预算分配机制,确 保财政资源精准投向国家战略目标和公共价值领域。重点保障科技创新、绿色发展、民生保障 等关键环节,从源头上实现财政资金的优化配置,为培育新质生产力构建精准高效的财力保障 体系。 在税制改革方面,则将以结构优化为核心,着力重塑政府与市场关系。通过培育地方主体税 种、健全资本所得和财产所得税收征管机制,将为地方政府构建更加可持续的财力基础,同时 为促进社会公平、扩大内需提供坚实的制度保障。 近日,新华社受权全文播发《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 议》(简称《建议 ...
“十五五”规划学习体会:“十五五”规划建议的10个关键细节
开源证券· 2025-10-30 14:11
经济增长目标与路径 - “十五五”期间隐含经济增长目标设定在5%左右[7] - 为实现2035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的目标,2025-2035年需人均GNI增速超过6.3%,实际GDP增速需超过4.6%[7][22] - 学术研究测算“十五五”期间潜在经济增速约在4.8%-5.0%之间[7][22] 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 - 将采取超常规措施推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重点领域包括集成电路、工业母机等[8][36] - 传统产业优化升级预计将新增10万亿元市场空间[8][31] - 新兴产业与未来产业(如量子科技、低空经济)未来10年新增规模相当于再造一个中国高技术产业[32][35] - 绿色低碳产业规模目前约11万亿元,未来5年有翻一番的增长空间[38] 内需提振与消费结构 - 截至2023年居民消费率约为39.6%,较发达国家有15-20个百分点的提升空间[9][41] - 服务消费占居民消费支出比重为46.1%,较发达经济体有10%-20个点的提升空间[9][46] - 新型城镇化建设预计将改造地下管网超过70万公里,新增投资需求超过5万亿元[57] 财政与改革 - 通过盘活存量资产拓展政策空间,国有资源使用收入占财政收入比重逐渐提升[68][69] - 财税改革重点包括完善地方税体系及推进消费税征收环节后移[67] 国家安全与对外开放 - 安全战略地位提升,新增“国防实力”作为2035年发展目标[71] - 对外开放更注重制度型开放和自主开放,战略任务顺序大幅提前[62][77]
专访袁海霞:“十五五”时期财政继续“积极”,注重可持续
第一财经· 2025-10-30 10:44
中央部署"十五五"时期财政政策,有何看点? 中央"十四五"规划建议提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但机遇和挑战都有新的发展变化",而本次建议强调"我国发展处于战 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显然对未来环境的研判更加突出风险和不确定性。 在风险和不确定性增多的背景下,一方面,政府部门应进一步加大发力力度,发挥积极财政政策稳增长、调结构等多重作用,有力推动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 展,以增强内部稳定性来有效应对外部的不确定性;另一方面,须高度重视保障财政的可持续性,既注重切实防范和化解各类财政风险,又为未来应对可能 出现的风险挑战预留足够的空间。 近日,《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下称"'十五五'规划建议")发布,其中跟老百姓利益关联密切的财政政策在"十 五五"时期有何变化,也备受关注。 中诚信国际研究院院长袁海霞长期关注财政政策,也是财政部政府债务咨询专家。她在接受第一财经专访时表示,受宏观经济形势变化等,"十五五"时期中 国更加注重发挥积极财政政策作用,以稳增长、惠民生、调结构,对冲更加突出的风险和不确定性。而增强财政可持续性也被摆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