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资产代币化(RWA)
icon
搜索文档
多家金融机构入局 碳信用代币化引发关注
搜狐财经· 2025-07-15 15:40
碳信用代币化发展现状 - 美国北方信托与SWIFT合作探索通过商业银行账户交易代币化碳信用资产 [1] - 摩根大通区块链部门Kinexys正在开发全球碳信用代币化应用程序以解决自愿碳市场标准化问题 [1] - 上海农商银行专家指出碳信用代币化可优化传统碳交易市场流动性差、透明度低、门槛高等问题 [1] 主要碳信用RWA项目 - Flowcarbon发行GNT代币基于Celo协议推动机构资本进入气候变化缓解工作 [2] - Klima DAO的KLIMA代币由现实碳资产支持通过推高碳价鼓励减排 [2] - Nori的NRT代币基于区块链解决碳抵消市场重复计算和欺诈问题 [2] - Toucan Protocol的TC02/BCT代币通过碳桥和碳池机制提高市场透明性 [2] - Coorest的$CC02代币与现实树木碳吸收量挂钩 [2] 碳信用代币化的金融创新价值 - 创造新型数字资产类别吸引更多投资者和资金进入碳市场 [2] - 区块链技术将非标碳信用转化为可自由流通、实时定价的同质化代币 [2] - 去中介化交易机制向减排者传递价格信号同时降低企业碳中和成本 [2] - 链上数据不可篡改特性增强市场公信力并杜绝重复计算 [2] 现存挑战与技术局限 - 复杂区块链技术可能衍生新型金融欺诈风险 [3] - 全球流动性可能加剧南北半球碳市场发展不平衡 [3] - 底层碳资产认证仍依赖中心化机构未实现完全去中心化 [3]
稳定币:技术革新重构全球支付体系
五矿证券· 2025-07-14 09:44
全球支付体系变革 - 2008年金融危机暴露中心化金融体系脆弱性,比特币开启去中心化支付体系挑战[1][9] - 稳定币和央行数字货币推动全球支付体系走向多元化,境内零售支付由稳定币或其与央行数字货币组合主导,境内批发支付由央行数字货币主导,跨境零售支付由稳定币主导,跨境批发支付由多边央行数字货币合作链与传统体系并存[1][22] 稳定币发展现状 - 截至2025年6月30日,稳定币总流通市值为2629亿美元,Tether(USDT)占比60%,Circle(USDC)占比23%,主要功能是加密代币交易媒介[13] - 稳定币已纳入金融监管框架,美、欧、中国香港均有相关法案[14] 稳定币增长动力 - 跨境零售支付和资产代币化(RWA)是稳定币未来增长点,跨境零售支付替代效应或带来2800亿美元市值增长,RWA潜在发展规模为3000亿美元[2] 稳定币产业链 - 产业链包括发行、储备资产托管、交易流通、应用场景及合规辅助等环节[33] - 发行商收入主要来自储备资产再投资收益,受利率影响大,拥有零售生态的企业更适合发行[34] 中国企业参与路径 - 产业链企业可发行稳定币、围绕生态提供服务或提供RWA服务[42] - 非产业链企业可利用稳定币提升营运效率,如用于供应链金融、境外资金管理等[43][45] 风险提示 - 量化计算发展可能威胁区块链加密基础,类似硅谷银行倒闭事件会延缓稳定币发展[5][45]
北水动向|北水成交净买入29.02亿 建设银行(00939)再创新高 北水全天抢筹近6亿港元
智通财经网· 2025-07-10 17:57
港股通资金流向 - 7月10日北水成交净买入29.02亿港元,其中港股通(沪)净买入15.79亿港元,港股通(深)净买入13.23亿港元 [1] - 北水净买入前三:建设银行(00939)5.87亿港元、阿里巴巴-W(09988)5.72亿港元、美团-W(03690)4.85亿港元 [1][4][5] - 北水净卖出前三:腾讯(00700)7.29亿港元、小米集团-W(01810)3.78亿港元、融创中国(01918)1.41亿港元 [1][6][7] 建设银行(00939) - 股价创新高,获北水净买入5.87亿港元 [4] - 中信证券预计银行板块3季度延续稳步上行,因净资产重估逻辑未充分且险资等长线资金支撑 [4] - 广发证券指出存款降息加速脱媒化资金流向保险,带动银行股息率从4%向3%中枢下行,预计H股股息率同步下行 [4] 阿里巴巴-W(09988) - 获净买入5.72亿港元 [5] - 广发证券看好饿了么整合进淘天体系后在外卖和即时零售领域的发展 [5] 美团-W(03690) - 获净买入4.85亿港元 [5] - 优选业务收窄有利于集中资源支持核心主业应对竞争 [5] 德林控股(01709) - 获净买入3.55亿港元 [5] - 计划将价值5亿港元实体资产合规代币化,包括香港中环德林大厦权益及三项基金资产 [5] - 通过区块链基础设施分派代币给股东及合规用户,总额不超6000万港元 [5] 巨星传奇(06683) - 获净买入2484万港元 [5] - 周杰伦入驻抖音开通"周同学"账号,单日粉丝破千万 [5] 宜搜科技(02550) - 获净买入262万港元 [6] - 巴克莱增持5094.2万股至13.04%持股,涉资2.8亿港元 [6] - 与华为云解决方案供应商合作开展文化创意知识产权RWA代币化项目 [6] 国泰君安国际(01788) - 遭净卖出9035万港元 [6] - 预计上半年净利润5.15-5.95亿港元同比增161%-202%,因核心业务收入大幅上升 [6] - 成为香港首家提供全方位虚拟资产交易服务的中资券商 [6] 小米集团-W(01810) - 遭净卖出3.78亿港元 [6] - 6月汽车销量超2.5万辆环比降3000辆,7月首周销量环比暴跌46% [6] - 汇丰上调YU7出货预测,下调SU7系列预测因新车型需求旺盛 [6] 其他个股动态 - 中芯国际(00981)获净买入1544万港元 [7] - 融创中国(01918)遭净卖出1.41亿港元 [7] - 腾讯(00700)遭净卖出7.29亿港元 [7]
突然爆发!一则消息,彻底引爆!发生了什么?
券商中国· 2025-07-10 16:45
稳定币概念股市场表现 - 普星能量股价盘中最高涨幅超280%至2.24港元/股,收盘涨幅收窄至141% [1][2] - 德林控股股价盘中最高涨幅超70%至5.75港元/股,收盘涨幅收窄至18% [1][2] - 其他概念股表现:耀才证券金融涨近26%,国泰君安国际涨超10%,华兴资本控股涨超9%,欧科云链涨8%,云锋金融和新火科技控股涨超5% [2] 公司动态与战略布局 - 普星能量认购HashKey Holdings的A系列优先股,持股比例不超过5%,HashKey集团是亚洲领先的数字资产金融服务集团,业务覆盖香港、新加坡、日本、迪拜等地 [1][2][3] - 德林控股计划代币化最高5亿港元资产,首批包括香港中环德林大厦权益及三项基金资产权益,拟分派不超过6000万港元代币化资产权益 [3] - 德林控股项目有望成为香港首个由持牌券商实施的商用物业RWA代币化项目,探索股东治理与数字互动新模式 [3] 稳定币行业现状与前景 - 稳定币市场规模超2500亿美元,涵盖250多种币种,2024年交易量达27.6万亿美元,超过Visa与Mastercard总和 [4] - 超过三分之二的加密货币交易通过稳定币完成,应用场景从交易所拓展至跨境支付和日常消费 [4] - 行业预测:稳定币总规模有望达3.5万亿美元,其中加密资产领域2030年预计3633亿美元,跨境支付2.9万亿美元,日常消费支付1216亿美元,传统资本市场代币化1333亿美元 [5] 技术发展与监管趋势 - 欧盟和亚洲在稳定币监管立法进展领先,新加坡、韩国考虑稳定币立法,合规成为市场核心要求 [4][5] - 资产代币化(RWA)成为新焦点,传统金融机构推出代币化证券基金,技术标准统一与跨链互操作性待突破 [5] - 加密资产锚定从美债转向多元资产,RWA提升资产流动性和投资活跃度,稳定币作为支付工具作用凸显 [6]
重磅电话会议:稳定币主题,如何把握?
2025-07-07 08:51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稳定币、金融 IT、虚拟资产交易、跨境支付、现实世界资产代币化(RWA) - **公司**:金北方、长亮科技、恒生电子、新国都、朗新科技、捷顺科技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 **市场偏向主题投资**:产业发展分萌芽、成长、成熟三阶段,对应主题、景气、价值投资范式 当前主导产业 AI 上游算力 2023 - 2024 年已释放景气度,下游应用未到景气度投资阶段,所以市场进入主题投资范式,今年主要产业类主题有人形机器人、可控核聚变、新消费和稳定币等[2] - **稳定币是优质主题**:具备空间大、题材新、催化剂多三要素,后续催化剂包括香港稳定币条例 8 月 1 日实施、海外加密货币公司可能 IPO 等,预计未来会反复受关注[1][5] - **稳定币投资逻辑**:关注技术基础架构公司、数字钱包及支付跨境结算公司、与稳定币逻辑相似的现实世界资产代币化(RWA)公司[1][6][7] - **金融 IT 与稳定币相关**:类似比特币行情及法定数字货币建设需求,银行 IT 系统、非银机构 IT 系统及第三方支付业务值得关注,尤其是在香港及海外有布局的公司[1][8] 其他重要但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金北方**:银行 IT 公司软件开发收入规模领先,深度参与数字人民币建设,与香港金融公司合作,有望进军香港和海外市场[1][9][10] - **长亮科技**:海外收入占比高,在东南亚等地推进核心交易系统,有海外子公司和人员配置,长期接触外资客户,在虚拟资产交易和数字货币系统建设经验丰富,腾讯是股东方[1][11] - **恒生电子**:通过收购 Iris 公司占据香港券商交易系统较大份额,为部分金融机构提供虚拟资产交易系统服务,有望受益于香港虚拟资产市场发展[3][12] - **新国都**:在境外跨境支付及境外本地收单业务布局良好,有完善全球支付清算网络和服务能力,凭借牌照优势及业务子公司布局,可快速铺开支付场景下的虚拟资产交易[3][13] - **朗新科技和捷顺科技**:具有较好的聚合资产,有效参与 RWA 方向,未来可能挖掘数字资产价值链多个领域[14]
建筑与工程行业周报:香港政策落地,重视建筑RWA的机会-20250707
长江证券· 2025-07-07 07:30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看好,维持 [1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香港落地数字资产新政,RWA 赋能建筑行业新机遇,其全面引入将重塑建筑项目融资模式,释放建筑资产流动性,并增强监管合规性 [6] - RWA 技术系统性重构建筑行业融资生态,实现融资渠道拓宽、周期压缩与成本下降,推动行业融资壁垒瓦解 [7] - RWA 技术使建筑资产交易门槛降低、流动性提高,还能重塑监管合规范式,降低监管误差与审计成本 [8][9] - 全球 RWA 规模加速扩张预期强,海南华铁积累近 260 亿元线上化硬件级链上资产,先发优势强劲 [10] 本周要点回顾 行情回顾 - 本周上证综指涨 1.40%,深证成指涨 1.25%,长江建筑工程指数涨 0.68%,排名全行业第 20,相对上证综指/深证成指/沪深 300 指数涨跌幅 -0.71%/-0.57%/-0.85% [21] - 各子行业年初至今涨跌幅分别为基建 -5.65%、化学工程 -4.10%等 [21] - 本周涨幅前五个股为诚邦股份(+42.2%)等,跌幅前五个股为正平股份(-18.3%)等 [21] 重要公告 - 上海建工 2025 年 1 - 6 月获政府补助 5.48 亿元,预计对当期损益影响约 4.94 亿元 [37] - 利柏特拟发行不超 7.5 亿元可转债用于项目及补充流动资金 [38] - 中工国际等多家公司签署合同或中标项目,涉及金额从 1.75 亿元到 74.87 亿元不等 [39][40][42] - 亚翔集成拟认缴 2000 万元参与投资产业基金 [43] 行业新闻 - 中国水泥协会发布意见推动水泥行业产能统一和结构调整 [44][45] - 6 月我国经济景气水平总体扩张,建筑业商务活动指数为 52.8%,较上月上升 1.8 个百分点 [45] - 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强调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和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 [45] 重点数据更新 PMI - 2025 年 6 月建筑业 PMI 为 52.8%,同比增长 0.5%,环比增长 1.8%等多项指数有相应变化 [48] 固定资产投资和制造业投资 - 2025 年 5 月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 4.5 亿元,同比增长 2.7%,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 2.6 亿元,同比增长 7.8%等 [50] 基建投资 - 2025 年 5 月狭义基建投资 1.8 亿元,同比增长 5.1%,广义基建投资 2.4 亿元,同比增长 9.7%等 [55] 地产数据 - 2025 年 5 月地产开发投资 0.9 万亿元,同比减少 12.0%,销售额 0.7 万亿元,同比减少 6.0%等 [66] 建筑业数据 - 2025Q1 建筑业总产值 5.8 万亿元,同比增长 2.5%,其中建筑工程 5.1 万亿元,同比增长 2.1%等 [73]
大金融赛道走低
证券时报· 2025-06-30 12:32
A股市场整体表现 - A股市场上午整体上行,多数板块和个股表现较好 [1][3] - 航空、互联网、公共交通、船舶、通信设备、半导体等板块盘中涨幅居前 [4] - 军贸概念、人脑工程等概念板块上午盘中涨幅居前 [7] 大金融赛道表现 - 大金融赛道上午小幅走低,证券板块跌幅居前 [5] - 国盛金控盘中跌幅一度超过6%,湘财股份盘中跌幅一度超过5% [5] - 银行、保险板块上午表现疲弱 [6] 退市股票情况 - 两家上市公司进入退市整理期,涉及3只股票,股价悉数大跌 [2][8] - 中程退(300208)盘中股价一度暴跌超过70%,现价0.28元,跌幅67.44% [8][9][10] - 退市锦港(600190)A股盘中最大跌幅57.14%,现价0.39元;B股跌幅46.67%,现价0.024元 [8][9][10] - 中程退因2023年度净资产为负值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2024年度财报被出具保留意见 [10] - 退市锦港因连续4年年度报告虚假记载触及重大违法强制退市情形 [11] 港股市场表现 - 港股市场上午多数时间小幅下跌,恒生指数成份股中芯国际、网易-S、快手-W领涨 [12] - 宜搜科技盘中暴涨超100%,公司与香港科技公司合作开展RWA产品及数字资产项目 [12] - 合作方计划在香港、日本或东南亚建设数据中心,总代价不超过30亿港元 [13]
大金融赛道走低!
证券时报· 2025-06-30 12:12
A股市场整体表现 - A股市场上午整体上行 多数板块和个股表现较好 [1][3][4] - 航空、互联网、公共交通、船舶、通信设备、半导体等板块盘中涨幅居前 [5] - 大金融赛道小幅走低 证券板块跌幅居前 国盛金控盘中跌幅一度超过6% 湘财股份盘中跌幅一度超过5% [6][7] - 银行、保险板块表现疲弱 [8] - 概念板块方面 军贸概念、人脑工程等板块涨幅居前 [9] 退市股票表现 - 两家上市公司进入退市整理期 涉及3只股票 股价悉数大跌 [2][10][11] - 中程退盘中股价一度暴跌超过70% 上午收盘跌幅达67.44% [12][13] - 退市锦港A股和B股盘中最大跌幅均一度超过60% 上午收盘A股跌幅57.14% B股跌幅46.67% [12][14] 港股市场表现 - 港股市场上午多数时间小幅下跌 [15] - 恒生指数成份股中 中芯国际、网易-S、快手-W等股票盘中领涨 [16] - 宜搜科技盘中暴涨 涨幅一度超过100% 公司与香港科技公司签订框架合作协议 涉及RWA产品及数据中心建设 [17][18]
抢跑稳定币:42天后香港开闸,5年后或达3.7万亿美元
和讯财经· 2025-06-20 18:10
稳定币市场规模与增长 - 稳定币规模从2020年200亿美元增长至当前超2500亿美元,5年间暴涨11倍 [1] - 花旗预测2030年稳定币总流通供应量可能达1.6万亿美元(监管路径清晰)至3.7万亿美元(乐观情景) [1][6] - 美元稳定币占比约90%,在全球稳定币领域占据主导地位 [8] 技术框架与属性争议 - 稳定币技术框架未定:中心化系统与去中心化系统的选择涉及透明度、效率及交易质量 [6] - 属性定位存疑:支付工具、加密资产或投资标的尚未明确,美国倾向视为加密资产,香港侧重跨境支付工具 [6] - 现实世界资产代币化(RWA)市场快速发展,传统金融机构逐步介入该领域 [3][4] 市场应用与功能演变 - 稳定币在虚拟资产交易中作为货币中介的比例超90%,功能从投资转向支付 [3] - 虚拟货币ETF在美国和香港发展显著,提供无需持有虚拟货币即可参与市场的途径 [4] - 稳定币实现"支付即结算",重塑传统支付体系并缩短跨境支付链条 [8] 香港市场定位与政策探索 - 香港面临定位抉择:连接全球枢纽或连接内地与全球桥梁,后者涉及内地政策限制 [6] - 香港《稳定币条例》将于2025年8月生效,为非美元稳定币(如锚定港币/人民币)提供实验场 [8] - 香港可通过ETF、合规联盟链试点及离岸人民币稳定币探索介入创新 [2][10] 行业趋势与潜在影响 - 数字资产市场与央行数字货币存在技术替代性,或影响央行数字货币场景格局 [5] - 虚拟资产与传统资产市场风险关联上升,未来传导效应需警惕 [5] - 全球数字资产市场发展已成趋势,需平衡风险管控与创新支持 [2][9]
抢跑稳定币:42天后香港开闸,5年后或达3.7万亿美元
和讯· 2025-06-20 17:48
稳定币市场规模与增长 - 稳定币规模从2020年200亿美元增长至2025年超2500亿美元,5年间暴涨11倍[1] - 花旗预测2030年稳定币总流通供应量可能达1.6万亿美元,乐观情况下或达3.7万亿美元[1][6] - 全球稳定币中美元稳定币占比约90%,美国意图通过稳定币维持美元主导地位[9] 稳定币市场趋势与变化 - 稳定币在虚拟资产交易中作为货币中介的比例已超90%,显著改变支付方式[3][4] - 现实世界资产代币化(RWA)市场快速发展,传统金融机构和普通投资者参与度提升[4] - 虚拟货币ETF在美国和香港发展明显,为投资者提供非直接持有加密资产的参与途径[4] 稳定币技术框架与属性争议 - 技术框架选择未定:中心化系统与去中心化系统在透明度、效率、交易质量上各有优劣[6] - 属性定位分歧:美国倾向视为加密资产,香港更多作为跨境支付工具[6] - 香港面临定位抉择:连接全球枢纽或连接内地与全球桥梁,涉及内地政策协调[6][9] 稳定币监管与风险挑战 - 稳定币治理问题包括发行机构资信管控、支付市场风险、灰黑色交易管控等[7] - 中国对去中心化金融实施严格管制,需平衡金融安全与创新支持[7][10] - 监管需构建防套利框架、确保交易信息透明性、加强跨境协调[10] 中国在稳定币领域的策略 - 香港《稳定币条例》2025年生效,为非美元稳定币(如港币/人民币锚定)提供实验场[9] - 中国央行承认稳定币技术重塑支付体系,但强调其对金融监管的挑战[9] - 通过香港ETF、合规联盟链试点、离岸人民币稳定币探索等方式介入创新[2][10] 稳定币对全球货币体系影响 - 稳定币可能辅助美元化,对各国经济存在争议性副作用[1] - 数字资产市场与传统资产市场风险关联上升,未来传导效应需警惕[5] - 中国更倾向多种主流货币并行格局,而非美元独大[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