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型城市转型

搜索文档
7.0%,进步最快的百强市跑慢了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23 22:54
经济表现 - 包头2024年上半年地区生产总值2322 8亿元 同比增长7 0% 高于全国(5 3%)和全区(5 4%)增速 [1] - 分产业看 第一产业增加值22 0亿元(增长4 9%) 第二产业1090 0亿元(增长9 6%) 第三产业1210 8亿元(增长4 9%) 三次产业比为1 0 46 9 52 1 [1] - 2024年包头GDP达4575 1亿元 同比增长8 1% 增速持续领跑全国百强城市 [1] - 规上工业增加值上半年同比增长12 3% 连续58个月保持两位数增长 高于全国(6 4%)和全区(7 1%)水平 [1] 产业结构 - 包头拥有稀土 晶硅光伏 钢铁 铝四个千亿级产业 [2] - 上半年稀土 晶硅光伏和陆上风电装备三大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6 7% 14 1%和32 6% 合计拉动规上工业增长6 5个百分点 [2] - 铝业增加值增长4 0% 电力行业增加值增长6 7% [2] - 五大战新产业(氟化工 碳纤维及高分子新材料 新能源重卡及配套 氢能储能)增加值增长12 5% 高于规上工业增速 [2] 投资布局 - 上半年风电产业投资同比增长3 0倍 拉动全部投资增长12 0个百分点 [3] - 稀土产业投资增长93 4% 拉动全部投资增长2 9个百分点 [3] 发展目标 - 包头提出全年经济总量达到5000亿元左右的目标 [2] - 2021-2023年包头GDP总量在全国百强城市中年均前进10位 [1]
城市24小时 | 7.0%,进步最快的百强市跑慢了?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23 22:53
包头经济数据 - 上半年包头地区生产总值2322.8亿元 同比增长7% 高于全国(5.3%)和全区(5.4%)增速 [2] - 第一产业增加值22亿元(增长4.9%) 第二产业1090亿元(增长9.6%) 第三产业1210.8亿元(增长4.9%) 三次产业比为1.0:46.9:52.1 [2] - 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2.3% 高于全国(6.4%)和全区(7.1%) 连续58个月保持两位数增长 [3] - 稀土、晶硅光伏和陆上风电装备三大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6.7%、14.1%和32.6% 合计拉动规上工业增长6.5个百分点 [3] - 五大战新产业(氟化工、碳纤维、新能源重卡、氢能储能等)增加值增长12.5% 高于规上工业0.2个百分点 [3] 包头产业发展 - 拥有稀土、晶硅光伏、钢铁、铝四个千亿级产业 工业经济占GDP比重达46.9% [2][3] - 风电产业投资同比增长3倍 拉动全部投资增长12个百分点 稀土产业投资增长93.4% 拉动投资增长2.9个百分点 [4] - 铝业增加值增长4% 电力行业增加值增长6.7% [3] - 2021-2023年GDP年均前进10位 2024年GDP达4575.1亿元(增长8.1%) 目标冲刺5000亿元 [2][4] 全国县域经济 - 2025全国百强县前10名中江苏占6席并包揽前3名(昆山、江阴、张家港) [13][14] - 江苏(25席)、浙江(15席)、山东(12席)三省合计占百强县52席 [13] - 千亿县数量增至62个 其中7个为"超强县" GDP超900亿元的准千亿县21个 [15] 其他行业动态 - 高能同步辐射光源(HEPS)一期2025年底试运行 为世界最亮第四代同步辐射光源 [6] - 中国聚变能源公司在沪成立 重点布局聚变工程化商业化 [7] -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筹建郑州航空航天大学 重点培育无人系统、空天地海通导遥等方向 [11]
重庆万盛经开区推进资源型地区转型发展 稳就业保安居 民生福祉持续增进(经济聚焦·关注资源型城市转型)
人民日报· 2025-07-21 05:43
城市转型与产业升级 - 重庆冠宇电池有限公司作为新能源行业代表,生产高能量密度锂电池电芯,产品供应国内外大品牌[1] - 万盛经开区因煤炭资源枯竭被迫转型,2009年被纳入全国第二批资源枯竭城市名单,在国家政策支持下将转型作为工作主线[1] - 2015年起累计关停34个煤矿及涉煤企业,涉及9228名职工转岗再就业[1] 就业安置措施 - 累计举办500余场专场招聘会,妥善安置9000余名涉煤职工,实现"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2] - 通过职业技能培训、就业政策扶持、专场招聘等多措并举,确保"分流一人、安置一人、保障一家"[1] 民生改善与居住条件 - 投入50%以上一般公共预算用于民生,累计新建改造房屋260万平方米,建成3000套保障性租赁住房[2] - 8万余名棚户区居民迁入配套完善的新社区,居住面积从人均不足10㎡提升至30㎡以上[2] - 原棚户区存在地质灾害隐患,改造后配套超市、学校、社区医院等设施[2] 公共设施与健康生活 - 建成城市10分钟、农村15分钟健身圈,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3.94平方米(重庆市第一)[3] - 经常锻炼人口比例62%,国民体质合格率95.4%,两项数据均超全国平均水平[3] - 社区健身设施利用率高,广场舞团队从3人发展到30余人[3]
甘肃:以高度负责的精神和严之又严的作风抓好校园食品安全工作
新京报· 2025-07-11 20:29
科技创新与产业转型 - 坚持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加快资源型城市转型,着力构建体现甘肃特色和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1] - 深入实施文物保护提质、研究阐释突破、活化利用创新、安全守护夯基"四大行动",促进文化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加快建设文化强省 [1] 民生保障与社会发展 - 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加大就业支持力度,深入实施"结对帮扶·爱心甘肃"工程,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 [1] - 严格落实全面从严治党政治责任,健全完善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制度机制 [1] 应急管理与防汛减灾 - 推动主动创安主动创稳走深走实,严格落实应急管理各项制度,全覆盖开展应急管理人员培训 [2] - 坚持预防为主,加强对应急预案的评估优化,压紧压实监测、预警、处置、救援、保障等各环节责任 [2] - 紧盯地灾点、河道边道路、水库电站等重点部位,不间断开展风险隐患排查整治,细化转移避险预案 [2] 校园食品安全 - 深入整改整治校园食品安全问题,强化责任落实,完善监管机制,全面落实"四个最严"要求 [3]
主动服务全省大局 贡献更多焦作力量——访焦作市委书记李亦博
河南日报· 2025-06-26 15:00
工业发展战略 - 坚持工业强市战略,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1] - 提升新材料、绿色食品、装备制造及汽车零部件三个千亿级产业集群科技创新水平 [1] - 加快化工等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培育壮大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布局氢能等未来产业 [1] 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 - 着力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1] - 壮大怀药、新茶饮等县域富民产业,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1] 文旅融合发展 - 促进文旅深度融合,加强文化遗产保护 [1] - 塑造黄河文化、太极文化等"文化标识",加快建设国际旅游目的地 [1] 生态保护与治理 - 加强黄(沁)河、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焦作段等重点区域生态保护 [1] - 实施海河源头综合治理等项目,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1] 民生保障与基层治理 - 持续保障改善民生,突出党建引领基层高效能治理 [1] - 推行"党建+网格+大数据"模式,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1]
沙漠里看海这件事,竟然在西北做到了
36氪· 2025-06-26 08:02
城市概况 - 乌海是内蒙古的C牌城市,拥有"沙、海、山、城"共生共存的独特景观 [1][2] - 城市被乌兰布和沙漠、库布齐沙漠、毛乌素沙漠三大沙漠环绕,因水资源丰富被称为"沙漠绿洲""水上新城" [2] - 近70年移民潮沉淀了丰富多元的文化,成为荒漠中的明珠 [2] 旅游资源 - 乌海湖是城市浪漫气质的代表,水域面积达118平方公里,相当于18个西湖 [3] - 湖景融合江南秀美与塞北豪迈,可乘船观鸟、沙漠露营,形成"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壮美画面 [3] - 满巴拉僧庙因建筑风格形似布达拉宫被称为"小布达拉宫",体现多元文化交融 [4] 美食经济 - 移民文化造就丰富美食,特色包括红柳枝烤羊肉串、烤羊蹄、金刀烤羊背等西北风味 [5][6] - 红柳枝作为天然签子能渗出咸味,成为当地烧烤文化的重要载体 [6] - 羊肉烹饪注重鲜嫩口感,采用连骨炖煮方式突出原味 [5] 产业转型 - 煤炭资源曾支撑城市发展,现面临资源枯竭挑战 [7] - 通过治沙发展特色农业,在梭梭林下嫁接种植肉苁蓉,形成完整产业链 [7] - 利用沙地种植葡萄,建成3万亩葡萄基地,为内蒙古最大商品生产基地 [7] - 与法国波尔多同纬度,昼夜温差大培育出优质葡萄和葡萄酒 [8]
这座资源型城市转型!成高端轿车出口美国第一城
第一财经· 2025-06-23 20:48
沃尔沃大庆工厂发展 - 2017年4月首批400辆S90长轴距版豪华轿车从大庆出口美国,开启中国制造高端轿车出口全球时代 [1] - 8年内大庆工厂累计生产56万辆S90车型,工厂占地83.3万平方米,设计年产能15万辆 [1][4] - 2024年生产整车8.34万辆,占黑龙江省汽车产量80%以上,实现增加值23.8亿元占大庆规上工业12.2% [10] - 工厂采用北欧管理模式,零部件来自全球数万供应商,累计产值达1156亿元,全口径税收113.6亿元 [4][9] 大庆经济转型路径 - 2016年GDP跌至2080亿元低谷后,2024年回升至2815.8亿元,汽车产业营收373.7亿元占地方工业34.4% [6][9] - 政府2010年推动吉利收购沃尔沃,2016年工厂首车下线,形成汽车工业第二增长曲线 [7][11] - 配套发展醇氢新能源车,2024年东北首批醇氢专用车在大庆下线 [13] - 依托石油衍生产品优势发展汽车塑胶配套产业,挖掘产业链潜力 [13] 赛车小镇与衍生经济 - 赛车小镇建成11平方公里汽摩赛道集群,含三级赛道/越野/漂移等,年举办十余场国际国家级赛事 [15][17] - 涂鸦艺术区面积11万平方米创吉尼斯纪录,形成工业美学特色 [15] - 二手车累计交易60万辆金额355亿元,吸引长三角优质车源,辐射东北市场并拓展对俄贸易 [18][20] - 业态涵盖汽车销售/金融/影院/露营地等,直播经济打破地域壁垒 [18][20] 全球汽车产业挑战 - 2024年沃尔沃全球销售额5268亿瑞典克朗(同比降4.6%),营业利润657亿瑞典克朗(同比降16%) [12] - 2025Q1销量同比降6%至17.2万辆,息税前利润从47亿骤降至19亿瑞典克朗 [12] - 行业面临电动化冲击和产能过剩,大庆工厂实际产能未达10万辆临界点 [12][13] 文旅融合转型探索 - 依托铁人王进喜IP和石油文化打造特色文旅,博物馆藏国内最大真猛犸象化石 [23][24] - 借力哈尔滨文旅辐射效应,发展工业旅游与赛车文化互补业态 [22][24] - 城市契约精神强且国际接待能力成熟,开发"磕头机"等石油主题文创产品 [23]
河北任丘:从油田到云端,一座城的产业革命
新京报· 2025-06-16 13:02
任丘市产业转型与经济发展 - 任丘市从传统石油产业向新能源和材料型产业转型,成为雄安新区及京津冀地区清洁能源供应的重要枢纽 [1] - 2024年任丘市GDP总量达702.2亿元,三次产业结构从2011年的4.3:69.1:26.6调整为2024年的2.1:47.2:50.7,形成工业和服务业双轮驱动格局 [2] - 石化产业从燃料型转向材料型,重点布局绿色油品和精细化工领域,推动产业链延伸和高端化发展 [2] 华北石化转型升级 - 华北石化加速科研平台建设,成立科创中心,推动新能源、新材料和智慧工厂项目落地,深化产学研合作 [2] - 公司推进减油增化和减油增特战略,2024年生产航空煤油135.2万吨,重点研发生物航煤、聚碳酸酯等高附加值产品 [3] - 加快20万吨/年二氧化碳捕集与利用项目,与华北油田合作实施二氧化碳驱油技术,打造碳捕集利用标杆工程 [3] 数字化转型与智能制造 - 华北石化构建数智炼化体系,落地8+22+N标准场景应用,推进大集中ERP、智能巡检等项目,入选2024年5G工厂名录 [5] - 河北速优特精密工具公司投资1.25亿元建设智能仓储系统,CTU机器人实现全自动化存取,效率比传统仓储提高3-5倍 [6][7] - 2024年任丘市上云企业达1561家,排名沧州市第一,数字化转型显著提升产业能级 [7] 营商环境优化 - 任丘市推出高效办成一件事企业迁移专窗,简化迁移流程,企业跑动次数从跨省往返3次以上缩减至零跑动 [8] - 推行一网通办,迁移办理时间从3天缩短至2小时,审批时限从5个工作日压缩至1个工作日 [8][9] - 2023年7月以来,11家京津企业实现当日迁入当日开业,迁入企业可保留原名称和资质证书 [9]
2025年四线城市排名榜单:开封第4,包头第11,淮南第16
搜狐财经· 2025-06-05 01:48
四线城市发展概况 - 2025年新一线城市研究所发布的《城市魅力排行榜》显示,90座四线城市展现出蓬勃生机,开封市位列全国四线第四位,包头市第十一位,淮南市第十六位[1][3] - 枣庄、吉安、宣城、鞍山、舟山、十堰、长治等城市构成四线梯队的中坚力量[3] 开封市发展亮点 - 开封市将历史文化底蕴(宋文化、汴梁风情)转化为发展新动能,清明上河园等文旅IP持续升级吸引客流[3] - 郑开同城化战略加速推进,深度融入郑州都市圈,承接产业与人口外溢[5] - 古城保护与新城建设并举,"宋潮"文化与现代消费交融共生,成为中原城市群特色增长极[5] 包头市转型路径 - 包头市作为内蒙古工业中心,钢铁、稀土产业向高附加值、绿色化转型,国家稀土新材料技术创新中心落户强化科技支撑[7] - 依托风光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光伏材料、装备制造及氢能产业,打造"世界绿色硅都"[7] - 作为中蒙俄经济走廊节点,拓展跨境贸易与物流,释放口岸经济潜力[7] 淮南市发展策略 - 淮南市在稳固煤炭、电力基础的同时,培育新能源(光伏、储能)、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等接续产业[9] - 作为合肥都市圈北翼门户,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打造合淮产业走廊[9] - 推动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变生态伤疤为湿地公园,提升城市宜居度[9] 四线城市发展特征 - 景德镇、桂林、大理、北海等城市深度挖掘独特文旅资源[11] - 包头、淮南、大庆、鞍山等资源型城市奋力摆脱单一依赖,开辟新赛道[11] - 宜昌、赣州、南充、曲靖等区域枢纽强化交通物流和商贸集散功能[11] - 玉林、怀化、运城等城市发展特色农产品加工与生态经济[13] 四线城市区域协同 - 吉安融入赣江新区,宣城、淮北对接长三角,清远、河源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借势核心城市圈发展[13] - 四线城市成为核心城市产业外溢的"蓄水池"和本土特色产业升级的"主战场"[13] - 四线城市承担稳定就业、促进县域城镇化、服务乡村振兴的关键角色[13] 四线城市发展意义 - 90座四线城市以多样性方式诠释发展韧性,是中国城镇化覆盖面最广的"毛细血管"[15] - 四线城市活力关乎区域协调深度和亿万民众福祉,孕育中国城市未来格局变革可能[15]
山东东营人均GDP领跑蕴新机 石化转型育动能
中国新闻网· 2025-05-31 16:50
经济表现 - 2024年东营人均GDP达19.5万元,显著高于青岛16.1万元和济南14.2万元 [1][2] - 2024年东营上榜中国企业500强13家、制造业企业500强14家、民营企业500强15家 [2] - 2024年东营规上化工企业营收6764.5亿元,占全市规上工业营收65.7%、占山东省化工产业营收25.2% [3] 产业结构 - 东营累计原油产量曾占全国陆上总产量近1/5,原油一次加工能力占山东省1/3、全国1/10 [3] - 2022年化工产业首次超过炼油成为东营经济增长第一动力源 [7] - "十四五"期间重点发展石化、橡胶、石油装备、化工新材料、生物医药等特色产业 [7] 发展历程 - 2014年后经历低谷期,经济增速曾低于5%,2015年胜利油田亏损超92亿元 [3] - 2018年GDP从4152.47亿元修正为2785亿元,2019年GDP为2916亿元 [4] 转型方向 - 推动石化产业链向高端延伸,发展化工新材料、精细化学品等高附加值产品 [6] - 面临生态环境压力,需平衡黄河口生态保护与工业发展 [8]